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14MeV医用驻波加速管的微波调试情况。该加速管的加速能量与束流多档可调,可提供6、15MV两档X射线和6—14MeV五档的电子线。该加速管总长1.45m,采用轴耦合双周期π/2模驻波结构。利用峰值2.6MW的脉冲磁控管为功率源,工作频率为2998MHz,脉冲宽度4μs,重复频率为250ys。通过调节入口微波功率、电子枪的注入电压、电流等参数,实现加速管的能量调变  相似文献   

2.
微波系统是无损探伤加速器的重要部件之一,它产生频率2 998 MHz、脉冲功率2.6 MW的射频信号,并经传输波导馈入加速管,在加速管内形成驻波电磁场,加速电子到能量9 MeV。 为了保证磁控管稳定工作和运行,采用高功率四端环行器隔离加速管的反射,采用紧凑型定向耦合器分别对入射与反射的射频信号取样,监测功率电平、频率与微波包络波形,同时为自动频率控制装置提供鉴相信号,使磁控管工作频率自动跟踪加速管的谐振频率,从而获得稳定的能量与最大剂量率输出。波导系统充入0.18 MPa的六氟化硫,防止射频电击穿,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该系统提供…  相似文献   

3.
4MeV/6MeV能量可切换无损检测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于2007年研制成功,已应用于无损检测领域,投入射线照相运行,可为工业探伤提供合适的能量、提高探伤效率。作为换代的探伤加速器产品,提高了可靠性、质检效率,提升了用户的检测能力,一机两用、灵活易用,为军民两用产品的检测提供了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9MeV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加速管的物理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关大型货物在线检测用加速器采用4MW速调管作为微波功率源,保证加速管入口功率可达3.5MW、工作频率为2856MHz;以行波方式加速电子,聚束器俘获效率大于80%;加速管全长约220cm;电子能量设置9、6MeV两档,对应的额定脉冲束流强度理论设计值分别为170和300mA。本文给出了纵向粒子动力学、盘荷波导的尺寸及加速管的工作特性等方面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9 MeV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加速管微波测试及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海关大型集装箱在线检测用加速器的核心部件9MeV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加速管的微波测试及调整,并详细描述了加速管微波调谐、加速管与矩形波匹配以及加速管整管场分布及总衰减量的测量,给出了加速管微波测试及调整的结果,结果表明微波调度满足物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注入束流的能量稳定性和能散度对电子储存环的性能影响很大,通过从SSRF(上海同步辐射装置)上采集数据,研究了直线加速器的能量稳定性,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及150 MeV直线加速器自身特点,设计了直线加速器的能量稳定系统方案,利用增强器低能输运线上BPM(beam position monitor)信号进行能量反馈,通过模糊控制器调节速调管输出相位,将束流能量稳定在期望值±0.2%内。用Matlab中Simulink动态链接库建立RF系统模型,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较好地抑制能量的长期漂移。  相似文献   

7.
能量可切换的探伤加速器性能测试包括电子束能量、X射线剂量率、X射线均匀度、X射线不对称度、泄漏剂量、电离室校准、频率与剂量率的关系、X射线照相灵敏度、X射线束斑焦点、运行考验等。该探伤加速器的性能均达到国家标准GB-T20129--2006《无损检测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要求。其中,灵敏度测试及焦点测试使用多组铜增感屏,取得更好的射线照相的胶片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6MeV全密封边耦合驻波加速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6MeV全密封边耦合驻波加速管的研制概况,该加速管的整管长度为0.33m,电子枪为三极皮尔斯型,阳极电压为-8KV DC,在采用脉冲功率为2.6 MW,脉冲宽度为4.2μs,重覆频率为280 Hz的脉冲磁控管作微波功率源时,可以在离靶1m处获得吸收剂量率约为6.4 Gy/min的X线,靶点约为φ2mm。  相似文献   

9.
医用同源双模中能电子直线加速管是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mage Guide Radiation Therapy,IGRT)中的核心部件,为确保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能够提供稳定和高品质的成像射束、双光子模式治疗射束以及多档电子射束,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制了基于一种新型的能量开关技术的14 Me V医用双模驻波加速管。采用束流动力学程序Parmela对加速管整管的横向聚焦和纵向聚束进行了动力学设计分析,为优化加速管腔体几何结构提供了指标要求,最终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Superfish及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优化腔体结构设计并得到了最优的微波参数。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加速管总长1.3 m,采用边耦合双周期?/2驻波结构,工作频率2.998 GHz,其输出束流能量可以实现多档可调,成像模式可输出低于3 MV的光子,治疗束可输出具有6 MV和10 MV两档的光子及4档能量电子束(最高能量可达14 Me V)。完成加工后,冷测结果与设计值符合得比较好,下一步将进行高功率微波老练。  相似文献   

10.
为发展紧凑型电子直线加速器,本文研制了一支C波段轴耦合驻波加速管。该加速管包括3个聚束腔单元和9个均匀加速腔单元,总长度约284 mm。根据射频相位聚焦原理进行了初步物理设计,并对整管腔链进行等效电路分析及仿真优化,从而确定了尺寸参数,最后进行了冷测调配及高功率出束实验。基于该流程研发了C波段驻波加速管,其工作频率为5 713.6 MHz,束流能量可达6 MeV,脉冲流强为84.5 mA。  相似文献   

11.
12.
20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能量稳定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贵荣  裴元吉  董赛 《核技术》2001,24(3):233-236
利用计算机对束流能谱图像进行了处理 ,并自动调整加速场相位 ,建立了 2 0 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能量稳定系统 ,该系统对束流能量在± 4MeV范围内的漂移进行自动补偿 ,使能量稳定在± 0 .6 %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上海光源直线加速器加速器主体由电子枪、次谐波束聚器、基波聚束器及四台加速管组成,其功能是通过低能输运线向增强器注入150 MeV能量的电子束.直线加速器2006年12月开始安装,2007年5月出束,10月完成束流调试,向增强器供束,束流指标达到设计目标.传输波导相长度的测量与调整是微波系统及加速器建设安装过程中的的关键环节,调试结果直接关系到直线加速器的升能效果,影响到束流其它相关参数.本文阐述了上海光源直线加速器波导相长度测量与调整过程,给出了加速器束流调试的相关指标结果.  相似文献   

14.
HI-13串列加速器加速管在使用了15 a后,于2002年进行了技术改造。技改采用1×96” 7×88”方案,即将现HI-13串列加速器上使用的 8根72英寸加速管,更换成一根96英寸和7根88英寸加速管。这样就将加速管的更新改造与提高加速器高压性能结合在一起,使加速器头部电  相似文献   

15.
静电型加速器特别是大型串列式加速器的核心部件是昂贵的加速管。加速管的耐压能力在达到其额定电压之前要经历一个锻炼过程,正确地控制锻炼过程的进度是确保加速管安全迅速地达到额定电压的关键。目前国内静电型加速器加速管锻炼时用的监测方法主要是监测X射线的强度和加速管内真空度的变化,这些方法在直场加速管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在斜场加速管的情况下,由图1可见加速管内能够获得最大能量的粒子是由A点出发到C点终止的粒子,其他二次粒子均受到邻近电极的拦截。若加速管电极在倾斜方向的孔径为d,电极之间的轴向距离为P,轴向电压梯度为E,电极倾角为θ,则二次粒子能够  相似文献   

16.
为发展结构更加紧凑的小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开展了X波段驻波电子直线加速结构的研究。设计制造了一只工作频率为9316MHz,管长约15cm的2MeV全密封轴耦合驻波电子直线加速管。  相似文献   

17.
10 MeV辐照加速器输出电子束能量10 MeV,平均束流功率达20 kW。由于高流强、大功率,对加速器的总体和一些关键部件如加速管、速调管、调制器、电子枪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经充分的预研、设计与计算,完成了加速器总体结构与各分系统的工程设计。总体采用立式机架,束流由上往下传输  相似文献   

18.
微波系统是10MeV加速器的重要部件之一,速调管产生频率2856MHz、脉冲功率5MW的射频信号,经传输波导通过耦合器馈入加速管,在加速管内形成行波加速场,加速电子束到设计能量。为了保证加速管工作在行波状态,剩余的微波功率用水负载加以吸收。  相似文献   

19.
在模拟计算程序LINE-ACC/PC基础上,结合单一搜索方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编程,实现一个X波段2MeV行波加速管的物理设计。应用此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加速管的优化设计时间。文章给出的优化计算可应用于一类常相速周期结构的加速管设计。文章同时给出了纵向粒子动力学、盘荷波导的几何尺寸及加速管的工作特性等方面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电子直线加速管研制过程中,需对机械加工后的加速腔链及耦合器精细地进行微波调谐与匹配,以满足微波传输及加速电场的要求。本文介绍一支10MeV行波电子直线加速管的调配方法与流程,使用活塞探针法调谐均匀加速腔,采用谐振逼近法调谐非均匀加速腔,降低了调谐的复杂度。使用三频率法与移动负载法对耦合器进行了调配,调配结果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