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2.
近几十年来,中国长输管道技术不断发展,水平逐渐提高。特别是高凝含蜡原油的加热输送、原油热处理及加剂综合处理工艺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文章简要论述了我国在原油管道输送方面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管道输送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结合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变化,分析了各种机制条件下存在的问题及市场化对成品油价格的影响,提出了成品油市场化的4个对策建议,即建立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形成合理透明的价格机制、搭建可交易的国际市场平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未来全球各地区原油需求量和供应量的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得出未来20年内世界各地区原油的出口能力和进口需求。重点分析了世界三大原油消费地区(国家)即美国、西欧、亚太的原油进口趋势和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及进口量。 相似文献
5.
原油破乳剂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玉国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0,(5):13-14
本文概述了原油破乳剂的发展过程和我国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应用现状,展望原油破乳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7.
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2016年增至65%以上,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13.6%,逼近4亿吨大关。进口来源地也越来越多元化,从中东和非洲向美洲及周边资源国扩展,其中俄罗斯在中国进口原油的版图上地位日益重要,并于2016年首超沙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地炼原油进口快速增加,占全国进口增量的半数以上。2017年我国原油进口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仍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地炼仍将在我国原油进口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石油企业应结合"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稳定中东地区的长期供应、加强与周边资源国的合作,并加大新资源渠道的开拓,提前布局,掌握主动,加大在大美湾区域的贸易布局。 相似文献
8.
我国日化工业的迅猛发展和日化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使得日化产品包装在日化产品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国的日化产品包装也获得长足进步,并且为日化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我国包装技术的发展,我同的日化产品包装也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并且会促进和带动整个日化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雷海丽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13)
作为原油的一项重要指标,原油水分含量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目前有很多测量原油水分含量的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测量原油水分含量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介绍了其各自的特点、适用环境、测量原理、改进的措施方法以及原油水分含量测量的发展趋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为解决我国原油缺口问题,大量进口原油成为满足石油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讨论原油进口特点有助于为我国进口原油加工企业提供参考。通过收集和分析近些年来原油进口的相关数据,从原油进口的数量,种类和加工利润分析,可以得到我国原油进口的特点是原油数量庞大且增长迅速,进口来源广泛,种类多元化,同时,我国进口原油加工企业投资大,收益小,需要提高原油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中东地区对石油资源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形势,指出美伊战后中东石油市场的三大走势是:①战后伊拉克石油市场将重新洗牌;②美英“倒萨”,企图主导中东石油资源;③油价将总体走高、短期下降并剧烈震荡。 相似文献
13.
14.
浅论我国原油资源战略和重质原油加工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近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指出原油资源战略是新世纪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而石油贮备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天然气作为替代能源、原油进口资源多元化和提高重质高硫原油加工能力是石油进口国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世界炼油业宏观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炼油能力变化、世界格局、产业结构调整、经营状况、市场供需、可持续发展等六个方面综述了世界炼油业的宏观形势,并简要指阐明世界炼油业未来发展的五个趋势。 相似文献
16.
原油破乳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肖稳发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4,12(24):18-20
论述了原油破乳剂研究的新进展 ,包括破乳机理、复配破乳剂、稠油破乳剂、新型破乳剂、反相破乳剂、低温破乳剂。原油破乳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原油的脱水温度将在 2 5~ 35℃或更低的温度、高效低耗、一剂多用的高效破乳剂。 相似文献
17.
对青海原油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原油密度小(849.9 kg/m3),硫含量0.51%,蜡含量4.98%,属于轻质含硫含蜡原油。重整原料和汽油馏分烷烃含量较高,适宜做乙烯裂解料,煤、柴油馏分变色严重,硫、氮含量高,均需加强加氢精制效果。减压蜡油Cp高(70.63%),CA低(18.01%),残炭值低(0.0256%),重金属含量较小,既适合生产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又是催化裂解的优良原料。渣油的硫含量较高(6 200 mg/kg),沥青质含量高(6.2%),重金属铁(45.73μg/g)、镍(35.29μg/g)、钙(73.86μg/g)含量较高,作催化裂化原料时,应注意其掺炼。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进口原油贸易特点,应用美国AspenTech公司PIMS软件,模拟炼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综合考虑原油成本和产品价格以及产品质量等要求,建立了原油选购模型,对中石化下属企业进口原油品种进行优化选择,并探讨了利用该软件所得到的原油品质差计算数据对进口原油进行贸易决策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