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希尔伯特变换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希尔伯特变换基本原理 ,并依此原理对振动信号进行幅值解调、瞬时相位的分析和计算 ,为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提供早期和准确的故障信息  相似文献   

2.
赵明阶  许锡宾 《水利学报》2007,38(2):198-204
采用超声波成像识别技术,对含有不同类型和性质缺陷混凝土试件进行成像诊断试验。试验中为了提高成像诊断的准确性,引入小波变换理论对测试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就缺陷性质、尺寸、分布方位、充水、信号处理方法、计算模型以及图像滤波处理方法等对成像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缺陷成像结果反映较敏感,缺陷边界清晰,范围准确;而含有多个缺陷的成像结果分辨率相对较低。水和缺陷尺寸对成像结果的分辨率影响较大,当缺陷很小同时又被水充填时,成像分辨率将显著降低。缺陷分布方位对成像结果影响明显,垂直于缺陷方向的边界成像要好于平行于缺陷方向的结果。在分析处理方法上,采用小波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成像分辨率;而计算模型和图像滤波处理方法对提高成像诊断解释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地雷达探测技术在水工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工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在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检测混凝土的内部缺陷,为及时掌握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运行状态、保证结构的正常安全运行、制定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以及延长结构的使用年限等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在水利部“948”计划的资助下,于2000年引进了国外先进的SIR-2000新型探地雷达,这是一种便携式高速自动无损测试仪,通过应用可知,探地雷达检测混凝土质量具有速度快、探测精度高、可获是连续结果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有很多相关联的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归类、集合,分析这些参数内在的关系,并通过云南大城水库坝顶溢流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具体运用,总结这些参数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最优控制解的理论,建立了引入先验约束条件的混凝土重力坝动态参数识别模型,提出了求解该模型的约束变尺度方法。以某大坝空库情形为例,在振动观测数据不完全的条件下,对动态材料参数识别方法进行考察。识别结果表明,约束变尺度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良好的数值稳定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抑制数据噪音的能力。在只有一阶圆频率和几个固定点处有一阶振型观测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可靠地识别出坝体混凝土基础岩石的动弹性模量。从而为识别混凝土坝体和岩石基础弹性常数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新型的加入智能材料的混凝土结构,开拓传统的混凝土的应用范围与途径,掌握加入智能材料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方向,选择剖析了典型的加入智能材料的混凝土结构,特别介绍加入智能材料的混凝土结构的基础理论、实验研究、成果应用现状。通过分析,对已取得的关于智能化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成果及应用进行了总结。结合目前实际情况,提出了设计和研制智能化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卓承军 《长江建设》2012,(1):125-127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各种工程结构中得到了更为厂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型钢混凝土在结构中的应用,体现出了比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优越的特性。文中介绍了型钢混凝土性能、特点及计算理论,并引入实际工程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面波法探测混凝土缺陷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峡大坝施工现场,用坝体混凝土制做了6m×2m×10m的大体积混凝土模型,内置各种混凝土缺陷,对其开展面波探测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参数选取合理,面波法能够探测出混凝土缺陷,并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用超声波CT探测混凝土内部缺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超声波CT的原理、反演算法、测线布置以及网格划分,利用所编制的超声波CT程序对某工程桩的一段进行层析成像,给出了测区混凝土超声波CT成像图—等值线和色谱图,据此确定质量异常区的位置、尺寸,以推断混凝土内部缺陷.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在复合结构中的应用主题词:预应砼,砼模板,施工方法,可行性研究,力学性能试验预应力混凝上较普通混凝上具有很多的优点,采用薄型预应力混凝上作永久性模板浇筑梁、柱和板构件的原则得到推广。统计资料表明,从70年代起,世界各地绝大多数中等跨度的桥...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锂渣对混凝土性能改善的贡献情况,采用锂渣和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制备混凝土,研究了锂渣对混凝土孔结构参数和活性因子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锂渣掺量小于25%时,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都将超过空白混凝土;而掺量大于25%时,其力学性能降低幅度较大。同时,锂渣掺量不超过40%时,孔径均匀性的变化幅度较小,特别在养护龄期较小时尤为突出;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混凝土孔径得到不同程度的细化。锂渣掺量从0增至60%时,活性因子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但活性因子均大于0,且在锂渣掺量为20%时最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振动的混凝土坝损伤检测的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坝在服役期间很容易出现各种损伤,其中裂缝是最常见的一种损伤形式。裂缝开始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坝的局部,如果在出现损伤的范围内没设观测点,现有的观测手段很难监测到损伤。而基于振动的方法则有可能克服这一困难。为了研究这种方法,在大坝的不同位置模拟了不同条数和张开程度的裂缝,并给出了相应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在考虑了测试噪声的情况下,用统计神经网络进行了损伤识别。这种基于振动的混凝土坝损伤检测方法还会受到水位、温度变化的干扰以及环境噪声、仪器精度等的限制,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坝建成后,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坝体混凝土老化、钢筋锈蚀,或因地震、人为活动、生物破坏等将产生缺陷或病害,由于大坝的缺陷、病害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大坝安全检测是发现和查明大坝缺陷、病害的重要手段,检测成果也是评价大坝的安全性态和补强加固处理的重要依据。混凝土坝检测新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大坝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病害检测与修补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年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关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病害检测、评估与修补加固方面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等进行了综合性评述。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因受环境、水荷载及温度变化等不利影响,建成后往往带病运行,运行后又有一个老化过程,因此需要精心地检测、维护和修补才能保证其安全运行。实践表明,许多预防老化病害的措施,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应认真考虑并实施,在使用阶段应对建筑物进行定期检测,对任何损坏予以及时修补,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含砂高速水流对水工建筑物过流面混凝土的冲磨破坏是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疑难问题。在优选的胺类—环氧树脂固化体系抗冲磨材料配方中,加入增韧剂GXY后,制备出具有“海岛结构”的合金增韧型双组分抗冲磨材料,常温、低温(0℃左右)可固化,粘结、抗压、抗冲磨强度等力学性能高,配制、施工操作简便、适应性强、能在潮湿面施工,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用于水工建筑物过流面防护和缺陷修补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分析了影响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探讨了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密度电阻率法检测混凝土缺陷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检测混凝土缺陷,在三峡大坝施工现场,用坝体混凝土制成6 m×2 m×10 m的大体积混凝土模型,模型内置各种混凝土质量缺陷。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测得混凝土内部视电阻率的分布图像。结果表明:图像识别基本上能反映架空和不密实体的空间位置及形状,对垂直裂缝的反映尤其明显,但对于探测尺寸小于0.3 m的不密实体,效果较差。探测初浇混凝土的内部均匀性,一般应在混凝土7 d初凝、内部各点含水率基本相等后进行。  相似文献   

18.
高立广 《大坝与安全》2010,(2):51-52,56
通过3组不同初始裂缝长度的混凝土双支承楔入劈拉试验,运用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的理论研究了初始裂缝长度对断裂破坏及损伤参数的影响。根据试验测试过程及计算结果分析,证明非均匀应力场下测试损伤参数是可行的,而初始裂缝长度对材料损伤参数有一定影响,表现为初始裂缝越长损伤参数也越大。测试结果同时说明,对混凝土构件中已开展裂缝的观测,其观测仪器宜布置在裂缝尖端并重视其应变突变值的捕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选用塑性损伤及弥散裂缝模型模拟混凝土,选用通用的理想弹塑性模型模拟钢筋。首先对钢筋混凝土悬臂梁开裂后应力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将上述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丹达河水电站拱坝闸墩的计算分析中。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模型时,计算结果合理,对于混凝土材料非线性关系的模拟是行之有效的,以丹达河水电站拱坝闸墩为例,计算成果可作为闸墩配筋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