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园林的艺术成就在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得益于在美学上的特殊艺术追求。为此着重从崇尚自然、追求意境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园林的美学观,以求了解古代造园家的创作思想及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2.
试析传统建筑环境美学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孝祥  陆琦 《华中建筑》2000,(2):112-114
文章从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五位四屡的环境模式,体宜因借的环境意向等三个层面就传统建筑环境美学观进行了梳理阐释,论述了其圆点综合思维方式与和合观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日本的传统住宅、寺院建筑、茶道花园等三种建筑类型的建造方式起源、过程和室内装修风格等方面,来阐述日本建筑所体现的哲学/美学观。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分析如画美学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对建筑审美产生影响的过程,探讨如画美为思考当今建筑带来的启示。如画美是一种新的美学范畴,一种主要是源于视觉感受和感官体验的审美品味。如画美学观改变了以往建筑主要以思想和观念决定的美学标准,它强调视觉和感官体验的重要性。分析如画美对建筑的影响,可以阐明如画美学观的美学价值,并从如画美的意识形态中探索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国外建筑美学观的变迁:从黑格尔到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追溯了西方建筑艺术理论研究从黑格尔到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演变,提出并论述了晚期现代主义是由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西方建筑美学转型的酝酿期和过渡期,分析了现代主义建筑美学观的特征,揭示出由后现代主义思潮引发的西方建筑美学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礼制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礼制思想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对礼制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传统建筑装饰中的"礼"精神及其在传统建筑装饰构件中的具体体现等不同方面分析并强调了建筑作为文化载体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7.
如画美学的观点及主张起初影响18世纪的英国园林,英国的如画式园林是欧洲造园艺术的三大重要时期之一,而后对空间的影响由园林延伸至建筑,进而影响建筑的审美品味,并改变了以往以思想和观念决定的美学标准。文章通过阐述如画美学观在园林游览路径及建筑体验路径中的延伸,分析其在感知方面的关注点,如视觉上的感知、视野中的不规则、场景中的新奇等,并结合现代建筑师的设计实例思考这些关注点在视觉、触觉和行为上分别与现代建筑中路径设计手法存在着何种共通性,以此探讨如画美学观在设计中起到的驱动作用并探求更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王婉晶 《城乡建设》2008,(10):62-64
数千年锤炼的中国传统礼制文化思想是最具人类社会性,最强调社会秩序的.受中国传传礼制文化思想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形成了内涵丰富、成就辉煌、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  相似文献   

9.
赖特先生曾坦言"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自远古以来,中国建筑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岁月,它历经岁月的洗礼,时间的冲刷,思想的崩塌与重筑大放异彩。中国建筑以不同风格,不同色彩,不同姿态呈现,它们色彩绚丽,风格迥异,千姿百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建筑之个性乃我民族之个性,个性由思想铸成,不得不说,中国建筑由中国传统文化铸造而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建筑受礼制思想影响,建筑以"中轴线"方式布局。与西方传统建筑重视空间显著不同,中国传统建筑更加重视时间因素,在以"中轴线"序列为主的空间组合方式中,隐含了时间因素,分析挖掘其中的时间因素有利于全面的认识中国传统建筑,以期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1.
常健  叶茂 《华中建筑》2014,(11):146-150
该文以分形的视角重新审视以传统城市、古典园林、古建筑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其与分形同源于自然的建筑创作思想,其"不谓分形"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分形性的建筑创作实态。呈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分形多层次自相似迭代组织思想、分形有序与无序,简单与复杂统一的几何形态的深厚渊源,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至今的魅力本质。同时更为当前延续历史建筑文化的精髓,探索未来分形于建筑文化领域的发展的趋势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阐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以及在此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特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它对中国的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均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唐辉 《江西建材》2014,(8):25-25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与文化关系密切,建筑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儒家礼教、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易学文化五行说思想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蔡洪彬  李桂文 《建筑》2009,(9):63-65
建筑美是一种多向度的美,一个时代的技术条件、社会特征和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地域、文化、材料等都会在建筑及美的空间形象中反映出来。伴随着时代的更替和人们生活习惯及审美爱好的变化,建筑美学观在当代出现了“标志性”、“乡土化”和“环境观”三种趋向。  相似文献   

15.
郑炜 《华中建筑》2002,20(4):74-75,81
由于受到注重与自然相和谐的传统哲学理论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的创作思想并不强调理性化与科学化。这一方面导致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缓慢;另一方面也使其与自然相和谐,与生态环境相统一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主义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国内建筑师不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辗转徘徊,举步维艰。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的一种批判性思潮,对传统与现代的"主导"都提出质疑。文章试图从形式、材料、空间分析解构主义与中国传统建筑之间的适用性,归纳并总结解构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传统语意表达的影响和对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化转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从儒家的礼制、道家的"天人合一"、佛教思想这一主线出发,分析了这些传统文化和建筑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7)
浙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当地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该文结合传统美学观,分析自然地理对传统民居在选址、规划、建筑、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关注和思考传统村落隐约在自然山水间美的秩序。当下的生态理论即与自然和谐相处,回归自然在古代中国人的建筑思想中早已存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完善,以及西方建筑设计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体现,传统建筑形式的现代化建筑场景应用更加丰富,并促进了现代建筑文化体系的形成,推动了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建筑的创新发展,构建了差异化的建筑场景.然而,基于传统建筑形式的现代化建筑场景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场景的整体性与适应性,从而使其具备良好的视觉艺术效果,创新建筑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传统民居蕴含的传统的"天人合一"审美思想,朴素的价值观和自然主义的审美意识总结和分析,指出传统民居始终遵循美的规律,处处表现出东方美学的神韵,为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