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中国传统器物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王婷 《包装工程》2013,34(16):123-126
以《考工记》中的古代传统器物设计观为基础,以筷子设计为线索,分析筷子的起源、材质、设计功能和意义以及内涵的文化价值,将中国传统器物设计思想与现代产品设计理论进行比较,提出中国传统器物设计思想是现代产品设计的理论基础,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欣 《包装世界》2015,(5):39-40
本文关注日用器物品牌产业为核心精神,从理论简述与案例两个层面论述。在理论方面,从中国日用器物的发展探讨日用器物技术成熟的过程、日用器物与社会变化对日用器物产品的设计的影响。在消费者对日用器物购买意愿上存在两个变数、(品牌、产品),对于购买意愿都有明显的影响,任何品牌商品都延续品牌意识的象征性,品牌产品在后期产品开发时也应当有选择。在实践方面,从中国大陆、日本、中国台湾三个地方的品牌与产品分析产品设计理念、目前问题、品牌建立的意识以及如今发展趋势,从品牌意识、产品设计等相关方法,最后提出一些日用器物品牌设计方法提供给相关人事参考。  相似文献   

4.
曾烨 《包装世界》2009,(6):70-71
在中国古代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对青铜器上纹样特有意义进行研究分析,并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类型、纹样的种类进行简单研究,通过举例说明中国古代青铜器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从而说明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用古代青铜器上的优秀纹样,来正确地表达我们所设计物品的内在涵义。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标志设计虽然种类繁多,风格多样,但在国际主义风格影响下很多标志难免雷同,标志设计只有与本土文化精神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标志,才能使标志影响深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对本土文化的找寻、分析与应用,对标志设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吴卫  肖盛 《包装工程》2004,25(1):136-138,153
从研究背景、意义论述了研究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必要性,并指出了相应的三种经典研究方法和总体研究思路,阐明中国工业设计界应该逐步摆脱设计殖民文化的影响,与时俱进,为建立一套中国特色的设计理论体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初识提匣——从器皿到包装 提匣,又称提盒,为明清时期盛行的一种漆艺器皿,是各式制作考究的箱、匣、盒的统称,且提匣根据装载物品的不同还有不同的名称,如备具匣、骨牌匣等。提匣虽盛行于明清,其历史则可以追溯到唐宋,起初是文人雅士郊游时用于盛装雅具的器皿,因此又称“游山器”,在结构上主要分为装载物品的匣身与承托提携的提梁(又称捉手)两个部分;提匣由木艺或竹编制成,质地轻巧而坚实。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家具设计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2  
从中国古代家具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精髓出发,阐述了科技发展和科学进步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以及利用古人留下的设计精华,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契机,在材料选用、工艺流程、文化内涵、装饰、结构等方面,继承和发展古代家具设计,使家具设计这一古老文明硕果在今天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现代化包装设计中传承文化创意,可以进一步发掘我国文化的巨大潜力及价值,促使包装设计更具时代感。因此,文章以包装设计中的文化创意表现方法为入手点,并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等方面入手,对包装设计中的文化创意传承路径进行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0.
徐江华 《包装工程》2016,37(24):146-149
目的设计符合江西本土化、民族化的航空文化创意产品。方法对江西民间竹器物进行分类,总结其审美形态特征,并与航空文化产品创意设计相结合展开分析研究。结论航空文化产品的设计要遵循交叉融合、绿色航空、致用尚美这3个原则。  相似文献   

11.
唐代金银器造型仿生设计范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丽梅 《包装工程》2016,37(2):34-37,43
目的探讨唐代金银器造型仿生设计范式。方法唐代金银器造型中的动物仿生设计借鉴和传承了中国器物仿生设计方法,分析了唐代金银器造型中植物仿生设计范式的形成和应用,对唐代金银器造型仿生设计中范式在后世器物设计的影响进行了论证。结论唐代金银器造型中存在的仿生设计范式给唐代乃至后世的器物造型设计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范本,成为了一种值得推广的、富有生命力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饰品用银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饰品用银合金的概况,重点综述了抗变色饰品银合金以及抗时效软化饰品银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饰品银合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近代外来文化对天津现代设计的影响。方法以天津近代外来文化与天津本土文化的交融关系进行现代设计。结论论述了天津现代设计受近代外来文化影响的特征,进而分析了代表天津现代文化的现代建筑、桥梁以及旅游纪念品等作品的设计,提出了在天津现代设计中要考虑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14.
祝燕琴  张明山 《包装工程》2020,41(18):384-388
目的以南昌西汉海昏候墓出土蒸煮器具为研究对象,从现代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蒸煮器具的设计特征和思想,从中总结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借鉴意义。方法首先,对蒸煮器具的源流沿革进行分析。其次,以蒸煮器具中的铜甗、铜甑、铜釜为例,通过产品设计中的几个要素,即构造、形态、功能三个方面分别对蒸煮器具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设计理念,明晰西汉海昏候墓出土蒸煮器具对现当代产品设计思想的启示价值。结论中国传统器具蕴涵优秀的设计思想,比如简洁的构造、简约的造型、高效的功能等值得现代设计借鉴和学习。通过对传统设计的研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及其表达方式,从而进一步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语义,设计有民族文化特色之物。  相似文献   

15.
刘凌逸  张军  董浩宇 《包装工程》2025,46(2):201-215
目的 文化遗产数字化体验是指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中,以数字化技术增强公众服务体验的设计活动,旨在对中外不同语境下文化遗产数字化体验设计研究的现状与范式进行比较、梳理和分析。方法 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以“文化遗产数字化体验设计”为主题的476篇CNKI数据库中的中文文献和592篇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从文献发表数量、研究热点、研究发展路径,以及研究范式4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结论 中文语境下的研究起步稍晚于英文语境,但中外研究文献数量均呈增长态势。中外语境下的研究热点相似性在于总体研究集中在体验设计的实践方面,并且研究方法上都注重跨学科研究。研究热点的差异性在于,政策影响的中文语境下文旅融合的研究氛围更加突出,外文语境在多元自由的文化特征影响下,设计面向的对象更为广泛,且跨人文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更为丰富。在研究范式方面,中文语境的研究侧重提出保护发展策略,英文语境则侧重设计实践与数字化工具开发,同时注重设计与开发后的验证评估从而形成更严谨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6.
传统道器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延续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杨梅  王龙 《包装工程》2015,36(24):75-78
目的以我国传统道器文化为启示,分析这一古典哲学思想在当代设计中的价值,并探究更富有哲学内涵的现代设计方法。方法结合当代设计实例,理解和认识\"道\"与\"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一核心内涵,通过在当代设计中发现道器思想的结合点与体现方式进行研究。结论通过对不同的设计实例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形式与功能、技术与风格的角度进行研究,发掘出其中蕴含的道器合一的哲学思想。设计师应当学会变古通今,在现代设计实践中不断寻求与这一经典哲学思想相对应的基点,以道器合一的思想引导创新思路,最终形成更富有哲学内涵的当代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的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从现代至传统,从民族的本土文化到世界文化的关系,通过大量的包装设计事例,从包装设计的文字、图形、色彩、材料等方面,阐明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是维系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9.
刘子建  徐倩倩 《包装工程》2017,38(20):156-162
目的针对文创产品侧重于将\"文化\"转换成\"创意\"后附加于产品这一特点,实现文化与产品创新设计。方法以典型的青铜器产品为研究对象,结合青铜文化的艺术形式与传承价值的联系,从\"形\"和\"神\"着手,引入打散重构原理进行设计,利用形态分析法打散分解文化产品,从视觉形态和内在意识形态分析获取设计元素,在保证原形态特征的前提下依据设计要求进行目标载体的形态重构。结论通过具有商周青铜鼎造型的文化创意产品实践设计,为文化创意设计提供着系统且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晓宇 《包装工程》2018,39(4):82-88
目的立足于江西本土文化,对当前江西土特产包装现状进行分析,挖掘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一方面通过带有浓郁客家文化特色的剪纸艺术美化产品,提升土特产品品牌形象,增强知名度与美誉度,推动本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土特产包装为载体,带动客家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方法在对国内外土特产包装设计现状进行比较与分析后,从江西土特产包装设计观念、内容、方法上如何融入地方文化特色来进行研究。以极具地方特色的赣南客家剪纸艺术为切入点,对客家剪纸的发展历史、艺术特色、构图形式、表现技法、文化内涵、图案寓意、民俗民风等内容进行梳理与归纳,力图实现地方文化特色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契合的设想。结论为赣南客家剪纸艺术与江西土特产包装设计契合提供解决方案,为现代土特产包装设计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