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S-Ⅵ型连续重整催化剂在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600kt/a连续重整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PS-Ⅵ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水热稳定性和持氯性能;与原使用催化剂相比,PS-Ⅵ催化剂的芳烃产率提高4.9个百分点,稳定汽油辛烷值增加3.4个单位。  相似文献   

2.
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1.0 Mt/a连续重整装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改进后的逆流移动床连续重整技术和PS-Ⅵ催化剂。优化后的逆流连续重整装置压力分布正常,运行平稳。标定结果表明,在PS-Ⅵ催化剂轻微硫、氮中毒以及原料芳烃潜含量比设计值低5.7百分点的情况下,装置的纯氢产率为3.53%,C5+收率为89.63%,脱戊烷油的芳烃质量分数为77.44%,催化剂粉尘产生量为3.99kg/d。PS-Ⅵ催化剂在逆流连续重整装置上显示出良好的活性、选择性、抗磨性能和较好的抗硫氮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新建1.0Mt/a连续重整装置采用国外第三代超低压连续重整工艺成套专利技术,配置了ChlorsorbTM氯吸附系统,催化剂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开发的PS-Ⅵ,PS-Ⅵ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氯吸附能力,可以使再生放空尾气脱氯率大于98%,满足氯吸附技术的要求。然而由于氯吸附技术使再生循环气中水含量大幅度增加,加快了催化剂比表面积的下降速率,使催化剂寿命缩短,设备腐蚀严重。采用石科院开发的固体脱氯技术和GL-1再生烟气脱氯剂进行技术改造后,再生放空尾气中氯质量分数降低到2μg/g以下,PS-Ⅵ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下降趋势明显减缓,大大延长了PS-Ⅵ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针对企业连续重整装置扩能改造的需求,高密度催化剂为现有装置扩能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结合连续重整装置改造开展了国产连续重整高密度催化剂PS-Ⅷ的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重整进料量为163.3 t/h、加权平均入口温度(WAIT)为519 ℃、氢油摩尔比为2.24和质量空速为1.46 h-1的操作条件下,C5+产品收率(w)为88.4%,C5+产品研究法辛烷值(RON)为101.8,芳烃产率(w)为69.7%,纯氢产率(w)为3.85%,催化剂损耗量较低,积炭速率与常规催化剂相当;在达到相同C5+产品辛烷值的情况下,使用PS-Ⅷ时较使用PS-Ⅵ时的反应温度低4 ℃,C5+产品收率(w)高0.5百分点,芳烃产率(w)高0.4百分点,纯氢产量高7.8 m3/t,液化气产率(w)低0.3百分点。在原料油轻组分含量较高、芳构化指数低于设计值的情况下,PS-Ⅷ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PS-Ⅷ高密度催化剂工业应用试验的成功,对实现国产连续重整催化剂的系列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种低压组合床重整工艺一种低压组合床重整工艺 ,是在低压下使原料油在由两个固定床反应器串联构成的半再生重整反应段中与铂 -铼催化剂接触 ,反应后的流出物全部进入由两个移动床反应器和一个再生器串联构成的连续再生反应段 ,与铂 -锡催化剂进一步接触 ,产物经冷却、闪蒸后分为富氢气体和重整生成油 ,移动床中的催化剂在再生器中再生后返回至移动床反应器循环使用 ,催化剂与反应物流在移动床反应器内形成逆向流动。该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 ,提高了芳烃产率、氢气产率和重整生成油的辛烷值 ;在重整生成油的辛烷值相同或芳烃产率相同时 ,提高…  相似文献   

6.
PS-Ⅵ催化剂在重整装置扩能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连续重整装置由0.6Mt/a扩能改造为0.8Mt/a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在原料质量较改造前差,反应系统、再生系统、循环氢压缩机未进行改造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低积炭速率PS Ⅵ催化剂,适当降低生成油RON,以及对塔、加热炉等进行适当的改造,满足了重整装置0.8Mt/a的处理要求。标定结果表明,重整产品液体收率、重整生成油辛烷值、纯氢产率、芳烃产率及总转化率均达到改造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重整原料性质和反应条件的实际值与设计值,分析了180万t/a连续重整装置重整生成油辛烷值低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重整原料芳烃质量分数和初馏点低是造成重整生成油辛烷值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将加氢裂化轻石脑油终馏点由不超过140℃调整为不超过120℃,即加氢裂化重石脑油进料量由20 t/h提高至30 t/h时,重整原料芳烃质量分数提高到约36%,重整生成油芳烃质量分数达到约76%,研究法辛烷值(RON)达到约101,提高了1个单位,同时其收率亦提高了2.20%。  相似文献   

8.
PS-Ⅶ型连续重整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S-Ⅶ连续重整催化剂在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39Mt/a装置上进行了首次工业应用。工业运转结果和标定结果均表明,PS-Ⅶ型连续重整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比表面积稳定性;与原使用催化剂相比,在原料芳潜较低的情况下,PS-Ⅶ型催化剂的C6+以上收率提高了3.32个百分点,氢气产率增加了0.61个百分点,芳烃产率增加了1.53个百分点,积炭速率降低了27.32%,解决了重整装置扩能后再生能力受限制的问题,使重整装置得以保持长期高负荷运转。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历年现场操作数据的基础上,总结PS-Ⅵ重整催化剂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PS-Ⅵ重整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水热稳定性和持氯性能;催化剂初期活性高,稳定期运行寿命长,整个运行周期内,催化剂强度能够保持良好水平;适当控制PS-Ⅵ催化剂较高的总氯含量,有利于得到更好的产品分布;重整进料中硫、氮和金属等杂质会影响催化剂性能,硫含量高时对催化剂积炭会产生较大影响,此时要考虑再生系统的烧焦能力;重整进料中的氮在反应系统中与氯发生反应生成铵盐,会对重整装置产物后分离设备和管道造成堵塞和腐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60×104t/a连续重整装置检修开工后,生成油辛烷值降低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结果表明,系统水氯失衡导致催化剂氯含量偏低,进而引起催化剂酸性功能下降是重整反应生成油辛烷值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加再生注氯量、提高催化剂循环速率等措施,重整反应生成油辛烷值短期内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连续重整装置随着处理量提高,生成油芳烃产率持续下降,从原料性质、预分馏塔分离精度、重整催化剂活性、反应系统水氯平衡控制等方面分析认为,重整进料中轻组分含量高、芳烃潜含量低、重整反应苛刻度偏低、催化剂酸性功能发挥不足等是主要原因。采取改造石脑油进料流程、优化预处理双塔操作、提高重整反应苛刻度、控制系统水氯平衡等措施优化后,装置处理量提高到了100 t/h,达到了设计负荷的114.3%,同时,重整生成油液体收率和芳烃含量指标有效提升,芳烃产率由62.7%提高到了65.5%以上,实现了装置挖潜增效和长周期平稳生产。  相似文献   

12.
国内首套400 kt/a煤基石脑油连续重整装置于2020年10月投料试车成功.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以低温煤焦油加氢生产的石脑油为原料,采用PS-Ⅵ催化剂,当平均反应器入口温度为481℃时,C5+产品辛烷值可达107,液体收率达到93.48%,芳烃产率和纯氢产率分别为82.21%和4.55%,产氢纯度高达97.95%,并且...  相似文献   

13.
GCR-100型连续重整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石化公司化工厂芳烃车间连续重整装置采用GCR-100型重整催化剂生产高辛烷值芳烃原料。经过一年多的运转和装置考核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脱戊烷塔底油RON最高达106.6,脱戊烷塔底液体收率最高达92.13%;该催化剂的再生性能好,比表面积损失小,持氯能力强,经过80个再生周期后,比表面积仍保持在169m^2/g,考核期间由于磨损小,平均产生粉尘量仅为1.8kg/d。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PS-Ⅵ催化剂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800 kt/a连续催化重整装置上的首次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在重整进料量为101.47 t/h、反应温度(WAIT)为528.1℃的标定工况下,使用PS-Ⅵ时,稳定汽油研究法辛烷值保持为102,而氢气及稳定汽油收率(经原料组分差异校正)分别为4.03%和90.94%,皆高于相应的设计值3.52%和90.20%。在5年多的工业应用中,PS-Ⅵ再生了576次,远远超过350次的保证值;在其使用末期(即运转1 918 d后),WAIT只比初期提高了4.8℃,稳定汽油收率比初期下降了1.287个百分点,而其比表面积为145 m2/g,粉尘生成量为1.0 kg/d左右,远低于催化剂技术协议指标(6.5 kg/d);在同等标定工况下,PS-Ⅵ对稳定汽油、氢气的选择性高于原使用催化剂R-134,且其稳定汽油、氢气收率较使用R-134时的分别高1.32,0.35个百分点,积炭速率比R-134的低26.3个百分点;PS-Ⅵ具有良好的活性、耐磨性能和强度、水热稳定性和比表面积稳定性和对稳定汽油及氢气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对比了PS-Ⅵ连续重整催化剂在经历高硫环境运行前后的性能。结果表明,在高硫环境下,PS-Ⅵ催化剂的C5+产物辛烷值、C5+液体收率等仅略有下降,表明PS-Ⅵ重整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抗硫能力;在重整进料油硫含量降低后,催化剂上的硫可以缓慢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催化剂的活性基本不变,对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连续重整装置催化剂失活原因,并对该装置重整反应、再生操作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对再生单元流程进行改进,考察了催化剂再生效果。结果表明:催化剂在高苛刻度条件下进行反应,催化剂会因快速积炭而失去活性;通过采取将缓冲区料位计阻尼值由20 s降为15 s,降低蒸发塔压力至0.85~0.88 MPa,提高回流比至0.3~0.4,控制烧焦氧体积分数在0.50%~0.55%,将再生催化剂注氯量由16 kg/d提高至18 kg/d,提高再生电加热器和空气电加热器的出口温度分别至480~485 ℃,560~565 ℃,设置双注氯加热夹套等改进措施,重整反应温降逐渐由172 ℃提高至295 ℃,且处于稳定状态;重整待生催化剂氯质量分数由0.86%增至1.00%,再生催化剂氯质量分数由0.97%提高至1.13%;脱戊烷塔塔底油C≥8非芳烃质量分数由2.97%逐渐降至1.93%,研究法辛烷值由89提高至约100,苯收率由3.5%提高至5.5%;氯化温度由420 ℃提高至540 ℃,氢铂比由0.72提高至0.95,催化剂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7.
掺炼高比例加氢后焦化汽油对连续重整装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直馏石脑油相比,加氢后焦化汽油具有芳烃潜含量低,氮含量高的特点,将其用作连续重整原料,造成装置生成油的辛烷值、反应器温降、氢气产率等与设计值相差较大,针对此问题,从重整精制油的杂质含量、催化剂的性能等方面查找,最终确定芳烃潜含量低为其主要原因.鉴于此,提出了将反应温度提高到528 ℃,增加注氯量,使催化剂的氯质量分数维持在1.15%的措施.对高注氯量带来的腐蚀问题也提出了应对方法.调整后,生成油的辛烷值为96~97,氢气产率为3.3%,保证了全厂的氢气平衡.对于加氢焦化汽油氮含量高的问题,采取了将预加氢反应温度提高到300 ℃,对预加氢系统进行注水,提高上游生产装置脱氮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1.0 Mt/a逆流移动床连续重整装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催化剂逆流移动床工艺技术,以直馏石脑油和加氢裂化重石脑油为原料,生产C~+_6组分(辛烷值RON为103)的重整生成油。装置运行中存在因生成油烯烃含量较高,导致下游芳烃抽提装置白土更换频繁、换剂费用较高以及产生的危险废物难以处理的问题。从重整进料、再生催化剂注氯量、重整反应机理、重整生成油烯烃组成、重整反应温度等方面对装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调整重整反应苛刻度不能大幅度降低重整生成油中的烯烃含量;在脱戊烷塔前增设液相加氢反应系统替代白土脱除烯烃,可以保证芳烃产品的溴指数及其他指标合格,重整生成油溴指数低于200 mgBr/(100 g),芳烃产品溴指数低于20 mgBr/(100 g)。  相似文献   

19.
 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S-VI型连续重整催化剂,在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600kt/a连续重整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PS-VI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水热稳定性和持氯性能;与原使用催化剂相比,PS-VI催化剂的芳烃产率提高4.9个百分点,稳定汽油辛烷值增加3.4个单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装填比例、催化剂再生循环速率等工艺参数对连续重整工艺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C5+辛烷值逐渐增加,辛烷值收率出现最大值;当C5+辛烷值达某一确定值后,再进一步增加C5+辛烷值,C6和C7芳烃收率增加,但C8和C9+芳烃收率略有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据目标芳烃产物和辛烷值收率最大化原则进行芳烃型和汽油型装置设计”的理念,兼顾重整生成油的烯烃含量、装置的投资和能耗等,提出了新建连续重整装置设计参数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