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介绍了毫米波辐射计探测空中涂层隐身目标的机理,对涂层隐身目标和光洁金属目标的天线温度对比度进行了对比计算,并利用毫米波辐射计对空中涂层隐身目标和光洁金属目标进行了探测实验.计算和实验表明,隐身目标引起的天线温度对比度比同等大小的光洁金属目标引起的天线温度对比度大;对毫米波辐射计探测空中目标而言,目标的隐身涂层起不到隐身功能.  相似文献   

2.
地面目标被动毫米波隐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被动毫米波辐射计应用于末制导与成像探测,已对地面目标产生极大的威胁.为提高地面目标在未来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本文在被动毫米波探测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地面目标在不同实战背景条件下毫米波辐射温度的计算,指出在进行地面目标主动毫米波雷达隐身的同时,必须同时进行目标的被动毫米波辐射计隐身,最后通过被动毫米波辐射计探测距离公式的分析,对被动毫米波隐身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空中隐身目标的毫米波辐射特性,分析了浓海雾对毫米波辐射信号的衰减,并对无源毫米波辐射计阵列探测热辐射源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针对一维32通道8 mm辐射计阵列探测空中隐身目标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毫米波辐射计阵列在浓海雾气候条件下探测空中隐身目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针对毫米波被动探测涂层隐身目标技术的研究,分析了涂层隐身目标被动探测的机理与毫米波被动探测辐射传播方式,给出了涂层隐身目标毫米波被动辐射传递方程新的求解方法。并对覆盖双层隐身目标板,给出3mm被动辐射计探测的实验测试数据,画出双层隐身目标板辐射特性分布图,由此分析了双层隐身目标板的毫米波被动探测的辐射特性与被动探测技术原理。  相似文献   

5.
毫米波系统具有全天候或低能见度条件下工作的能力。为研究毫米波被动探测隐身与反隐身技术,分析了毫米波被动探测目标特性,提出了刻画毫米波被动探测隐身目标的表征方法,给出毫米波被动探测装甲目标图像的多尺度边缘检测及3 mm被动辐射计探测双层隐身迷彩目标实验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表面温度变化会影响毫米波辐射温度的问题,对隐身目标表面温度变化情况下的毫米波被动隐身效果进行了建模研究。在分析发射率受变化的物理温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目标辐射温度的温变模型,并利用3 mm交流辐射计测量得到的发射率计算相应目标的温变系数。然后,使用3 mm直流辐射计直接测量目标的辐射温度,并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使用温变模型以及常温测试数据,预测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隐身装甲车辆模型的表面辐射温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装甲目标毫米波辐射温度的建模与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被动毫米波探测原理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辐射计天线温度模型与输出信号模型,对装甲目标进行了实战条件下的毫米波辐射温度计算与分析.指出在进行雷达隐身的同时,必须进行针对被动探测的毫米波被动隐身技术研究,即毫米波辐射特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毫米波被动探测与制导的实际威胁下,为提高地面目标在未来战场的生存能力,进行了目标的毫米波隐身技术研究,鉴于被动隐身存在的不足,基于目标和背景辐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隐身方法。对该隐身方法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进行了建模计算,获得了末敏弹典型带宽下不同背景所需的干扰功率面密度,最后通过外场试验对目标主动隐身特性进行了测试,试验数据说明经过主动干扰之后,能大大降低目标与背景的辐射差异,进一步验证了隐身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综合孔径辐射计空中隐身目标探测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炜  胡飞  陈柯 《微波学报》2012,28(2):28-31
微波辐射信号是"似噪"的随机信号,综合孔径辐射计反演图像具有随机特性。建立了综合孔径辐射计反演图像的统计分布模型,提出了基于综合孔径辐射计反演图像的目标检测概率计算方法,给出了综合孔径辐射计的最大探测距离方程。并以100单元T型天线阵列为例,分析了综合孔径辐射计用于空中隐身目标探测的性能,通过仿真进行了实验验证。论文研究结果将为综合孔径辐射计技术在隐身目标探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毫米波辐射计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能力,且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在遥感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此前,对于毫米波辐射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地面目标的探测,对于空中目标探测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空中目标的毫米波辐射特性入手,针对无人机的毫米波辐射探测这一新的应用场景,分析空中目标的辐射亮温,并进行不同材料、不同背景无人机的探测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毫米波辐射计能较好地探测到空中目标,从而为空中目标毫米波探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毫米波辐射计反空中涂层隐身飞机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毫米波辐射计反空中涂层隐身飞机的基本机理和美国标准大气模型(1976)及Liebe毫米波传输模型(1985)模拟计算了大气和地面等背景引入了天线品杨温度和辐射计天线温度的信杂比。  相似文献   

12.
3mm涂层隐身材料的天线温度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电磁场理论导出了3mm涂层隐身材料的辐射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涂层隐身材料的辐射计天线温度模型.给出了天线温度与涂层材料的厚度、相对介电常数、相对磁导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进行了比较,其结果的一致性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赵新龙  赵竞 《红外》2012,33(6):1-6
红外隐身技术在军事应用中显得十分重要,而涂层材料则是隐身技术中的一个关键方面。首先从斯蒂芬一玻尔兹曼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出发,分析了红外隐身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红外隐身涂层的分类情况,说明了其组成中不同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得出了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的理想结构。然后分类别地介绍了红外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预测了其发展趋势。未来的研究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制新的隐身材料;二是寻求各种隐身技术的兼容。  相似文献   

14.
张瑜  李丽 《电光与控制》2008,15(6):10-13
对于优化设计和涂有吸波材料的隐身目标一般用常规雷达无法发现。提出了一种用微波辐射计来进行遥感隐身目标的探测方法,它采用测量大气热噪声方法对目标进行探测,不仅能够探测隐身目标,而且本身也具有隐身功能。通过机理和方法分析表明:用微波辐射计探测隐身目标的方法是可行的,关键是要提高微波辐射计的空间分辨率和温度分辨率。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红外隐身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红外探测系统的探测方法和Stefan-Boltzmann定律两个方面分析红外隐身材料的隐身原理,得出红外隐身的主要措施有降低目标表面红外发射率和控制目标表面温度。综述了低发射率涂层材料、控温涂层材料、智能隐身材料和生物仿生隐身材料等四种红外隐身材料近几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红外隐身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红外隐身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雷达隐身涂料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隐身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国防高技术,雷达隐身涂料是隐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介绍了雷达隐乘风破浪作料的发展、特点以及雷达隐身涂料的应用现状,指出雷达隐身涂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隐身目标具有雷达截面(RCS)随雷达照射姿态异常分布的特征,其雷达散射截面积小,电磁隐蔽性强,使得对空情报雷达的探测距离大大减小,难以可靠、连续地检测目标。结合某隐身飞机模型的散射特性,对情报雷达侦察隐身目标的数据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得出:雷达站只能在部分姿态下测得隐身目标的断续点迹,不能对其进行连续有效的跟踪。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目前隐身飞机的特点 ,讨论了雷达组网反隐身的可行性 ,并给出了某一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组网反隐身的方框图及工作原理 ,给出了数据处理过程及计算机仿真结果 ,以验证雷达组网反隐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汪心坤  赵芳  王建江 《红外》2019,40(7):1-11
随着各种新型探测雷达、先进红外探测器和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问世,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已经成为了目前隐身技术研究的重点。综述了传统和新型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隐身原理和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