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某产品的弹射式输送装置,要求在3000mm行程内将50kg的重物加速到8m/s的速度,所需液压功率不得超过6kW,而且整个装置的体积重量也相当严格。该装置如图1所示。假定工作过程是匀加速,通过计算,加速度α达101.3m/s~2;所用时间t为0.08s;若工作压力为12MPa,则缸工作面积  相似文献   

2.
针对码垛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起动与停止冲击无法提高速度的问题,用电液比例阀控制垂直运动的液压缸,通过合理设定控制曲线,实现了液压缸的无冲击起动与停止,为提高码垛机液压系统的运行速度,实现码垛机的平稳运行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用速度同步活塞使多级液压缸各级伸出速度相同的新方法;分析并阐述了此种活塞的原理、结构和设计计算方法;运用3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和Simulink结合的方法仿真了安装此种活塞的两级液压缸的动态特性;最后阐述了速度同步活塞的优点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重车调车机调车臂驱动机构的设计,采用齿条液压缸和平衡液压缸双作用的方式,驱动调车臂的抬落.其特点是:调车臂运行稳定、抬落到位冲击小、抬落速度均衡.  相似文献   

5.
在成批和小批生产时采用带动力液压缸的液压传动装置作为执行元件,是机床夹具机械化的最有效和最有发展前途的方法之一。由于其结构紧凑,夹紧工件的可靠性高,在加工一批工件时正紧力可调,速度快,以及小尺寸和小质见的液压夹紧装置夹紧力较大,故被广泛应用于万能和专用装配夹具及调整夹具中。近年来研制的液压传动装置,根据突具的工作循环及输出的环节所需的力和速度,有各种不同结构型式的液压缸。对专用机床突具,研制了图1(日木)所示的液压缸,活塞9可有4个固定位置。当活塞杆7位于极左位署用,压力油经通路6供人侃体8内,而通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JB/JQ20302—88《中高压液压缸试验方法》规定的试验项目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的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以IBM PC/XT为核心的液压缸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及相应的实用软件。经实际使用验证,完全满足前述标准的规定要求,测试精度、速度、可靠性、自动化程度等均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7.
AMT离合器结合速度的精确控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液压缸执行速度的方法,将柱塞的速度控制通过离散的精确位移来实现。AM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车辆离合器的操纵机构广泛采用液压缸,然而液压缸的动作受实际中许多因素的干扰,如:液压油粘度变化,离合器弹簧回复力变化等,这给它的控制带来了难度。试验证明,该法使离合器能可靠地以任意精确速度结合,有很强的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液压缸失灵(动力不足,速度缓慢)的原因,介绍了排除措施以及液压缸中主要零部件的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双铰接式液压缸驱动双层剪叉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和液压缸关键参数确定,推导出剪叉机构平台升降速度与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的关系式,进而得到剪叉机构平台升降速度与液压缸流量变化关系式.根据实例利用Mathcad软件计算并绘制出整个起升角度范围内的液压缸活塞运行速度变化曲线及液压缸流量和行程曲线,对优化液压缸布置和液压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MW级风力机液压变桨机构进行分析简化、运动学建模,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可视化仿真,其结果表明该机构能够准确地实现0°~90°的桨距角变化。液压缸匀速运动阶段,机构变桨加速度比较小,液压缸变速阶段,机构变桨加速度比较大。对机构运动学建模时,将液压缸简化为带速度参数的滑块,并按照液压缸运动的先后次序分步建模的方法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变粘度条件下柱塞摩擦副泄漏流量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变粘度的条件下,并同时考虑柱塞的偏心和变密封长度问题,对轴向柱塞泵中校塞与缸孔之间的特殊圆环缝隙的泄漏流量公式进行了推导,得到了该圆环缝隙泄漏流量计算公式的修正系数,为高速高压轴向柱塞泵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机车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我们设计并制造了一台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该试验机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载荷、速度、润滑量的单因素控制,并可同时定性和定量的显示运动中的摩擦力大小。我们利用该试验机对美国GE公司采用的软氮化铸铁缸套—表面镀铬铸铁活塞环材料进行了摩擦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出了该配对副在往复滑动中摩擦系数随载荷和速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新型数字液压缸系统,它将油缸、控制阀组和反馈机构集于一体,以高速开关阀作为逻辑锥阀的先导阀,由滚珠丝杠组和编码器构成的反馈机构实时反馈活塞的位移和速度,通过控制器产生PWM信号控制高速开关阀的输出,对锥阀输出流量比例调节,从而实现液压缸活塞位移和速度的数字控制.  相似文献   

14.
某发动机试验后发现发动机缸孔内表面上出现白色异常痕迹。痕迹出现的区域为第三道活塞环运动的区域,与拉缸现象十分相似。通过对试验信息分析、异常件的检测分析及试验验证确认了白色异常痕迹对发动机无危害性,其产生原因是由于发动机磨合初期,高速运转时缸孔局部润滑油膜破损,从而导致缸孔材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白色痕迹。发动机充分磨合后,该白色痕迹随着发动机的运转而逐步消失。通过减小活塞环弹力能有效的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二维平均流量模型和微凸体接触模型,研究了活塞环的二维润滑特性,并考虑了活塞系统偏摆、润滑油粘度变化及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计算获得了活塞环-缸套间油膜厚度的二维分布。结果表明,油膜厚度沿周向是不均匀的。本文还对活塞环开口位置及偏摆的影响做了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The piston system accounts for roughly half of the mechanical friction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optimize. Different thermally sprayed cylinder liners we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frictional impact of the contact between cylinder liner and piston ring/piston. A novel tribometer test setup was used to scan through different materials at different running conditions. Two cylinder liner materials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friction than the other tested materials, CrC–NiCr and MMC. All the thermally sprayed cylinder liners were worn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reference material. Based on these results a full-scale single cylinder test was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results from the rig. Comparing the thermally sprayed cylinder liner MMC with reference cylinder liner the test showed higher friction torque for the MMC cylinder liner except in one case; at low speed and high pressure. An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between the tribometer and the engine points at the importance of the ratio between viscous and mechanical friction losses. The most probable cause of higher friction torque for the thermally sprayed coating (MMC) is that the functional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liner promotes an increase in viscous friction.  相似文献   

17.
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二维润滑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润滑状态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缸套的磨损状况是决定发动机寿命的重要因素。对活塞环—缸套摩擦副进行了二维润滑分析,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联解了二维雷诺方程、膜厚方程和载荷平衡方程。计算结果表明: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润滑状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计算结果也显示,通常采用的一维润滑分析有其局限性,对活塞环—缸套摩擦副进行二维润滑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内燃机缸套-活塞环摩擦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内燃机缸套-活塞环摩擦副是一个典型的摩擦学系统,其中含有多种类型的摩擦和磨损,润滑、摩擦、磨损的相互作用十分显著。其摩擦学性能对提高内燃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保证内燃机经济、可靠地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摩擦学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分析内燃机缸套-活塞系统中的活塞运动的动力学行为。缸套-活塞裙部间的流体动压润滑及缸套的弹性动力学行为来研究缸套-活塞系统中的复杂的动力耦合问题,建立了一个以缸套-活塞系统中的动力润滑油膜为动力耦合件的用于描述整个缸套-活塞系统动力学行为的运动耦合方程组,并提出了求解此复杂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相似文献   

20.
内燃机活塞裙部配缸间隙对裙部润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主要是结合动力学方程及缸套 -活塞裙部间的流体动力润滑方程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来研究活塞的二阶运动 ,并从减小活塞裙部摩擦功耗和减小活塞横向运动的角度 ,对活塞与缸套的最佳油膜间隙进行了确定 ,使得活塞裙部与缸套的间隙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