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全切滚齿工艺的应用采用全切滚齿工艺可使齿轮的齿形和齿顶圆同时展成,从而保证了预圆和基圆的同心,因此齿轮咽合时可得到较均匀的径向间隙。全切滚齿后只需测量齿轮预圆直径即可控制其齿厚。这比一般滚齿用测量M值或公法线平均长度的方法来控制齿厚要方便、简单、因此,批量生产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全切滚齿因为齿顶和齿形同时展成,所以对齿坯的直径及形位公差要求可适当放宽一些。因此特别适用于模数小、齿数多、厚度薄及材料难磨的有色金属精密齿轮的加工。目前,“全切滚齿工艺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小模数齿轮的加工。二、全切滚…  相似文献   

2.
在锥齿轮刨齿机上批量加工直齿锥齿轮时,粗切工序往往在铣床上进行,以保持刨齿机的切齿精度。为使精刨齿时切削余量均匀,粗铣时大小端齿厚留余量要合适,以便刨出较高精度的工件。粗铣齿时大小端齿厚计算,可使用下述方法。粗铣齿,实际上是将齿形相对于理想齿形作一个定量平移。在大端,aa(图1)为理想齿形,a'a'为平移了1/2△Se的齿形。粗铣齿时大端留齿厚余量为△ASe,则在分度圆弦齿高hae上的弦齿厚为(Se △se)。在小端bb  相似文献   

3.
<正> 一、切齿方法为了制作齿轮,须将事先加工成圆柱形状的齿坯进一步加工出齿形。加工齿形的主要方法有四种:①滚切法;②插齿法;③梳齿刀切齿法;④铣齿法。滚切法和插齿法均系连续进行,齿轮的渐开线齿形是由齿坯与刀具的相对回转运动展成的。采用梳齿刀切齿法加工,齿轮的渐开线齿形则是由刀具与齿坯的相对运动展成的,梳齿刀的长度受到限制,因此必须分度。对粗切齿轮来说,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常常采用逐齿分度的普通横向进给法和全面横向进给法。铣削法通常仅在齿轮粗加工时使用,精加工则使用滚切法或梳齿刀切齿法。也有用铣削法进行齿轮精切加工的,但需使用具有正确渐开线齿形的盘形铣刀。  相似文献   

4.
针对带锯条铣齿加工常用的三段式加工工艺中切削量设计与精度要求不符的现象,综合考虑了成型铣刀刃口形状、空间运动形式以及锯齿形成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以异形刃口离散的方法建立刃口切深与刃口作用长度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带锯条成型铣刀单个刃口的切削量计算模型。以单圆弧过渡齿形为例,代入实际参数进行模拟计算,获得了带锯条铣齿加工过程中切削量以及刃口切削体积变化规律。结合带锯条实际加工对效率和精度的要求,提出了增加铣齿分段数量和控制吃刀量及切削体积的优化工艺方向。  相似文献   

5.
直齿锥齿轮的成批加工,目前仍以创齿加工为主,为了减少创齿加工的负荷和提高刨刀的使用寿命,要在刨齿前进行粗铣。而粗切铣刀的齿形设计一般用作图法,因直齿锥齿轮大端的模数和周节要比小端大,其齿形渐开线曲率在沿齿长方向的各个截面上也不同,因此,粗切铣刀用作图法进行齿形设计时是参照被加工直齿锥齿轮大小端困形,取与大小端齿形均接近的齿形作为粗切铣刀的齿形,以保证被加工直齿锥齿轮在粗切后其大小端分圆上单边刨削余量为0.3~0.5毫米,且在大小端齿顶、齿根部的精刨余量也合适。因此,用这种方法设计粗切铣刀齿形往往要反复多次作图比较,且由于作图误差的影响,设计出的粗切铣刀在实际生产加工中有出现大小端齿顶、齿根所留精刨余量不匀、甚至出现一端无余量的现象。为此,提出了一种粗切铣刀齿形新的设计方法,其原理如图所示。设刀齿坐标为xoy,用圆弧代替大小端的渐开线齿形。即选择大小端齿形曲线与各自的  相似文献   

6.
切綫齿厚量规是专门用来测量圆柱齿轮齿厚的。尤其当测量大直径齿轮,以及齿面宽度较窄的大螺旋角齿轮时,用公法綫长度或量棒跨距的尺寸来控制齿厚均较困难,因此往往采用测量单个轮齿齿厚的方法,一般又多采用齿形卡尺来测量单个轮齿的齿厚(图1)。由于用齿形卡尺测量时轮齿的两侧面与齿形卡尺量爪的尖端相接触,因此不仅是齿形卡尺的量爪易于磨损,而且对测量的精度也有影响,以致使齿轮的齿厚  相似文献   

7.
直齿圆锥齿轮齿形部分通常是在铣床上用偏铣法加工,即先铣好齿槽中部,偏铣时转动分度头主轴和移动横向工作台。关于偏铣法加工直齿圆锥齿轮大端齿厚修正时分度头轴心线转动量的计算公式,在齿轮加工书籍中都有介绍,根据齿轮的锥距、齿宽和铣刀号计算得数再查表,查表得数后再计算出工件绕分度头轴线回转量。此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麻烦,  相似文献   

8.
活齿内齿轮齿形加工中的若干问题燕山大学赵文英李宁鹏前言在图1所示的活齿传动简图中,件1是活齿内齿轮,它是活齿传动的关键零件,但也是最难加工的零件。目前,许多研究者都采用范成法来加工其齿形。文献[1,2]介绍了两种加工方法即插齿(如图2)和铣齿(如图3...  相似文献   

9.
《工具技术》2015,(6):66-70
用测量弦齿高和弦齿厚的方法判断齿形误差是解决没有专用测量渐开线齿形设备的常见方法之一。通过推导高度变位和切向变位圆锥齿轮的渐开线齿形坐标点的计算公式,并应用计算机辅助齿轮齿形坐标点计算,提高了齿形设计计算能力,解决了齿形坐标的计算过程冗长、繁琐的问题。该技术可满足直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变位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形坐标值、高度变位和切向变位直齿圆锥齿轮渐开线齿形的测量要求,也可用来绘制齿形放大图。  相似文献   

10.
四、转子的成形铣刀 (一)转子的工作方法,盘形铣刀刃形的特点 给定了转子齿形和螺旋参数,转子的齿面就确定了。齿面的加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刨削、车削、磨削、滚切和铣削等。事实上,转子可以看作特形蜗杆,也可以看作大模数螺旋斜齿轮。因此,加工以上两种零件的方法,原则上都可以用来加工转子。目前国内普遍采用指形铣刀粗铣和盘形铣刀精铣。采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陈功振 《机械》2004,31(4):67-68
1 问题的提出 合格的伞齿轮,应齿形正确(渐开线形状、齿向正确及齿形位于工件中心对称位置),周节均匀,大、小端齿厚合格、粗糙度好。所以,除了渐开线形状是由铣刀保证,周节均匀由分度头精度及正确分度得到外,铣好伞齿轮的关键.在实际生产中主要在于如何正确铣去大端余量及对好中心。  相似文献   

12.
根据被铣插齿刀的模数和压力角选择代用滚刀齿形,由齿厚变化量(歪变量)的大小来决定加工余量,解决了插齿刀加工费用高、周期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蒋汉荣 《机械》1997,24(2):36-38
仿形铣削直齿锥齿轮有多种切齿方法,但所用铣刀的齿形各不相同,而目前某些资料中编写的直齿锥齿轮仿形铣齿工艺混淆了不同齿形铣刀的切齿方法,根据我国生产的标准锥齿轮铣刀的设计原理,探讨了使用这类铣刀仿形铣直齿锥齿轮的切齿方案及工艺参数的正确计算方法,探索了提高了铣齿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直齿齿条齿形加工传统需要采用粗铣+精铣的工艺方法,以避免加工出现变形,影响精度,但加工效率低。因此针对40Cr直齿齿条齿形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实现了齿形一次加工成型。首先,通过在齿形加工前增加粗铣及低温热时效处理,降低了调质处理产生的内应力,避免了后续齿形成形加工时发生变形;其次,通过自行设计加工平台,提高平台高度,降低了主轴伸出长度,解决了主轴在齿形加工时切削力较大情况下刚性不足的问题;对不同厂家齿形铣削刀具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瓦尔特PLNE220905N-D298-GA4230成形刀具,切削扭矩较低,加工时机床不会出现振动。在此基础上对加工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转速为200r/min、进给量为300mm/min的情况下,齿形表面粗糙度可达Ra3.2μm。  相似文献   

15.
用二维绘图软件设计非渐开线齿轮滚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汉雄  吴序堂 《工具技术》2009,43(10):79-82
在现代机械中,大量使用各种非渐开线齿形的齿轮零件,如链轮、棘轮、花键、圆弧齿轮、星状齿轮等,其加工方法主要有铣齿、插齿、冲齿、滚齿等多种工艺。其中,展成滚齿法具有应用范围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其缺点是滚刀不能通用,加工每种齿形都需要设计专用滚刀。滚刀设计历来被认为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作,需要设计人员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单刀盘铣齿端面齿形不均匀余量对后续齿面精加工的影响,提出一种双刀盘铣齿方法。使用空间包络理论建立双刀盘铣齿数学模型,推导双刀盘铣齿接触条件式,得到空间接触线,并根据螺旋面啮合原理得出端面齿形。利用渐开线齿廓性质,对端面齿形的法向偏差进行了求解,求取端面齿形法向偏差的分布形式,得到最大法向偏差。通过与单刀盘铣齿端面齿形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双刀盘铣齿对端面齿形的优化,表明双刀盘铣齿可有效减小齿面法向偏差,改善齿面余量分布。  相似文献   

17.
内齿轮滚刀     
用滚刀加工圆柱齿轮是齿轮齿形加工中常用的方法。一般地说,滚齿的生产率比插齿高,并能达到一定的精度及粗糙度。近年来,由于刀具结构的改进及优质高速钢、硬质合金材料用于滚刀,中硬齿面齿轮、硬齿面齿轮齿形的最后精加工,也可以用滚刀加工。而内齿轮的加工,目前仍沿用插齿和成形片铣刀铣齿的传统方法。内齿轮的滚齿加工国内外仍处于试验阶段。现在试用的内齿轮滚刀有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变位直齿轮滚切加工中的刀架角调整问题,建立了齿轮滚刀滚切变位直齿轮的模型,用Matlab编程计算了刀架角对工件齿轮齿形及分度圆齿厚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刀架角对工件齿轮齿形的影响很小,但对工件齿轮分度圆齿厚的影响很大。同时,用本文中的方法可求得理想的刀架角,使变位直齿轮的加工误差为最小。  相似文献   

19.
偶数矩形齿离合器的两个相对齿的同名齿侧在同一个通过轴心的平面上。传统加工方法要经过两次调整才能铣出准确的齿形。为此我们采用立铣刀(附图)铣完第一个齿侧后 ,分度头转过180°/z ,接着铣削对面齿的异名齿侧(即180° 180°/z齿侧) ,或对面齿槽的异名侧(即180°-180°/z齿侧) ,这样经过2z次进给即可铣出所有齿侧 ,不需进行第二次调整。实践证明 ,此加工方法具有节省时间、生产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齿形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巧铣偶数矩形齿离合器@孟庆祥$山东临沂高级技校!276005…  相似文献   

20.
徐宏 《工具技术》2009,43(9):74-75
两齿差摆线齿轮因其特有的承载力大的优势在减速机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两齿差摆线齿轮通常采用铣齿的方法加工(如图1所示),即制齿时先按一条一齿差摆线齿形进行加工,然后改变工件对刀角度,再按另一条一齿差摆线齿形加工到位,因此一个齿需要两次加工才能完成。此外,为了检测工件加工尺寸,必须测量一齿差摆线齿形的顶根距,使得工件毛坯尺寸增大。两齿差摆线齿轮铣齿法加工效率低、浪费材料成为制约生产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经过分析研究和反复试验,研制开发出两齿差摆线齿轮加工用滚刀,并利用VB6.0和Autolisp语言及Autocad软件,编制了两齿差摆线齿轮滚刀的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