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海上油田注水井的大排量注水需求及工艺发展缺乏大排量分层测调注水工具、方法的问题,开发了海上油田大排量分层测调注水技术.通过设计研发的大排量注水工作筒、大量程测调仪器和地面控制设备,实现注水井多层段大排量分层注入和注水量在线监测、测调一体,满足油藏大排量精确配注需求.现场应用试验表明:大排量注水工作筒满足全井最大注入...  相似文献   

2.
渤海油田防砂分层注水井防砂完井后预留井眼尺寸为3.25 in和3.88 in,先前只能采用钢丝投捞多水嘴方式进行分层配注,致使出现调配效率低、占井时间长等问题。文中介绍了一套注水井测试和调配一体化工艺及工具,可用于防砂完井后最小3.25 in的分层注水井。该系列工具可实现多层注水,注水工作筒随油管一同下入井下,后期再用电缆绞车下入测调仪器,一趟电缆作业即可完成整口井的分层注水测试和调配。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准确地测试高温注汽井的地层温度、压力数据,研制了一种高温注汽井温度压力测试仪。该仪器由井下仪器与地面处理两个部分组成:井下仪器以PIC16F883单片机为核心,完成井内温度、压力、磁定位的采集和存储;地面处理实现井下数据的回放与处理。介绍了该仪器的结构和主要技术指标、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应用情况表明,该仪器能够满足高温注汽井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4.
鉴于目前小井眼侧钻缩径卡钻和小井眼固井质量差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安全性和可靠性非常高的扩眼器。该工具采用机械式硬支撑设计方案,具有PDC切削效应,可实现随钻扩眼,并将118mm钻头所钻进的井眼机械式扩眼至145mm。该工具通过投球憋压实现刀翼收放。当刀翼完全打开时,由连接接头上的定位套使PDC刀翼的位置稳定不变,实现硬支撑。此扩眼器原理正确、结构可靠,为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小井眼固井难和小井眼缩径、卡钻频繁等情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提出在井下采用低频的电磁感应无线通信的技术来完成井下的可调式堵塞器与下井测控仪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集测量、调配为一体的智能测调配水。地面计算机将控制信号传给发送模块,经信号处理之后,将数据通过发射线圈发送,接收线圈感应到信号,经过解调电路之后恢复出控制信号,输入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电机带动调节阀门的开度,来调节注水量。在井下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采用低频的感应通信技术实现下井仪器一次下井可以完成各地层的流量的测量和调配,解决了目前井下常规技术频繁投捞堵塞器,效率低、测调周期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现有的分注工艺技术落后、分注管柱结构设计不规范、配套工具缺乏标准和依据等问题,进行了同心双管分注工艺系统配套技术研究,研制的同心双管分注管柱结构简单,无需调配,注入量计入准确,并且可以反洗井,使用寿命长,安全系数高。设计的主要配套工具结构可靠,工作性能优良,使用有效期长。该同心双管分注工艺在油田现场应用30口井,工艺成功率100%,提高了采收率、增加了油井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岳鹏飞 《仪表技术》2011,(12):23-26
介绍一种井下压力计测试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结合软硬件结合的技术特点,阐述了井下仪器的软硬件设计、地面回放软件设计,并给出了实验测试及分析建议.该仪器适用于油、水井生产测井及试井.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海洋油气田基本都采用先期防砂的开采方式,在现有的油水井的分采分注及相关措施作业,诸如分层采油、分层注水(注聚)、分层调剖、一井多用技术等中,插入密封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常方瑞  黄煦 《机械》2011,38(12):75-78
孤东油田经过多年的开发生产,受出砂、腐蚀、增产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套管损坏逐渐加剧,为充分利用这些套损井,针对性开展了原井侧钻的应用,挖掘井间剩余油,完善注采井网.为落实油田开发“三小一新(小砂体、小钻机、小井眼、新技术)”技术,进一步开展侧钻井相关技术配套,为采油厂原油生产任务的完成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孤东油田5个正注聚单元,共有5座配制站、4座注入站,12套分散装置,259台注聚泵,22台输送螺杆泵,21台清水离心泵。2009年底,孤东油田六区二元复合驱工程投产,改造扩建完工注聚站1座,新增注聚泵房3座,新增注聚设备106台(套),分散装置2套。  相似文献   

11.
海上H油田CO2回注井拟采用药剂管线注气,为优化注气工艺参数,采用PR状态方程分析了回注气物性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注气管线内流体温压剖面及相态分布规律,并对回注气组分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综合考虑地面设备最大注入能力、管线注入安全性以及工艺施工可行性,优选3/4in管线注气,设计井口注入温度为90℃。管线内流体温度在空气海水段急剧降低,之后随地层温度升高逐渐上升。管线内流体压力受重力梯度和摩阻梯度变化的影响,呈现空气段小幅下降,之后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注入过程中管线内流体为超临界相,无水合物生成风险。地面注气设备可以满足回注气体中CO2在60%~80%之间变化所需的井口压力,且注入管线内流体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周海军  黄佳 《机电信息》2020,(24):54-55
针对渤海油气田高温高压井以及大斜度井生产测试困难的问题,研发出了一套光纤式压力温度监测系统,其井下传感器、光缆以及可集成、模块化的地面数据采集系统,便于多井同时集中监测。高精度、高可靠性、耐高温/高压/高腐蚀的特点可以解决超高温井、电加热井和注热井等的测压、测温难题,同时形成了一套海上油气田光纤测试系统的安装工艺。  相似文献   

13.
现有海上空心集成分层注水工艺技术不具有洗井功能,长期注水管柱发生腐蚀、穿孔、结垢,导致地层堵塞、油层污染、注入压力上升等问题出现,严重影响海上油田采收率。在空心集成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管柱优化设计及配套工具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防返吐分层配水工作筒,解决反洗井及地层配注液返吐问题,实现大井斜、单层大配注量的细分层注水要求,有效延长管柱寿命,极大提高注采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能使电缆通过的封隔器,它由上下接头、内外中心管、电缆固定组件、座封机构、解封机构等组成,它在生产测并中可用于封堵各个产层,保证电缆能顺利穿越,使地面设备与井下仪器有线传输,达到分层测试、封堵、开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钻扩眼工具的研究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钻扩眼技术在处理井下复杂情况、降低钻井综合成本、提高固井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随钻扩眼工具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石油钻井配套工具.基于随钻扩眼技术优势的分析,本文介绍了双心扩眼钻头和偏心式、同心式随钻扩眼工具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和应用情况,同时也对近年来国外新型井下扩眼工具的一些先进技术进行了分析.文章提出应加强现有工具的适应性和匹配性研究,发掘各类工具的优势.优化执行机构、扩眼总成和水力机构,重视底部钻具组合力学特性的分析是今后发展和完善随钻扩眼工具及技术的几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超深井、稠油热采井等对密封的耐温性提高了较高的要求,而压裂井、注入井、分层井等对密封的耐压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注水井的不动管柱等想法提出使密封的长期有效性面临严峻的考验。介绍几种新型的油气井井下密封型式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包括Freudenberg公司的一体化密封、胤舜公司的T形密封、特瑞堡密封系统的金属O形圈、Freudenberg公司的金属接触复合胶筒、超弹性记忆合金封隔器等。其中一体化密封、T-seal密封、金属O形圈等密封型式可以满足油气井井下高温、高压工况的小间隙密封;金属接触复合胶筒和超弹性记忆合金封隔器等为稠油热采高温、高H_2S等恶劣环境下的大间隙密封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油田开发中封隔器是实现机械采油、分层注水、分层压裂或酸化、机械堵水等注采工艺作业的主要井下工具之一.桥塞是封隔器心脏部件,为了能确定复合材料桥塞在下井前的强度及套管的损伤情况,研制了一种复合材料桥塞的测试台架以帮助完成桥塞下井前的试验工作,试验结果为研制具有更易钻铣的质量轻、强度高、模量大、耐腐蚀性好、原料来源广泛、工艺性好、加工成型简便、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的复合材料桥塞设计参数的优化和封隔器现场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介绍了测试台架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救援井是解决井喷、漏油等事故的有效方法,而借助必要的电磁探测系统和定位工具进行救援井与事故井相对距离和方位的精确探测,是救援井技术成功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救援井电磁探测系统井下电极装置。对电极装置结构及原理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建立井下电极的发射电流产生交变磁场的分布模型,分析救援井与事故井相对距离和方位的确定方法以及磁场强度的影响参数。该井下电极装置能够有效、稳定地将发射电流注入地层,其弹性扶正机构的弹性变径以适应井下复杂情况,避免电极装置在井下出现卡阻现象,提高救援井电磁探测系统在井下作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丁庆利 《中国机械》2014,(11):266-267
随钻扩眼工具在常规直井和小尺寸井和大斜度井中都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其优势作用是:可钻比套管通常所允许的更大直径的井眼,可完成从直井到水平井的各种井身结构的随钻扩眼,可获得套管与井壁间的最大间隙,改善固井质量,扩大生产井段的直径,有效保证了油气质量,减少在大斜度井眼、膨胀性地层、蠕动性地层以及枯竭性砂岩中卡钻的风险等。本文首先介绍了随钻扩眼工具,其次论述了随钻扩眼工具结构设计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李春梅 《机械工程师》2012,(11):137-138
介绍一种SJ-S-36型单芯湿式接头对接工具,该对接工具主体部分外径为φ36mm,由电缆鱼雷、加重杆、外壳、母接头、公接头、防顶机构、防脱机构等组成.在生产测井作业中,能实现单芯电缆的井下对接,完成地面设备和井下仪器供电及信号的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