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反射器干扰是主动式雷达导引头所面临的常见无源干扰,因此,抗角反射器干扰方法是反辐射导弹主动雷达导引头能否精确打击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采用波形选择方法实现雷达导引头抗角反射器干扰,首先简要分析了角反射器的雷达特性,随后,提出信息距离最大化准则作为波形选择依据。该准则原理:在雷达发射线性调频信号、步进-线性调频信号、双相移相键控信号情况下,以被打击目标与角反射器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的信息距离最大为优化函数,选择三种信号中的一种,实现目标与角反射器的有效区分,从而对抗角反射器干扰。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使用角反射器是舰船电子对抗中常用的一种无源干扰方式,它在时域、频域和空域上与舰船的雷达回波都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传统单极化雷达很难有效鉴别舰船和角反射器。分析了舰船和角反射器在极化回波上的特性差异,并基于Krogager极化分解提取了单频点和多频点情况下的特征矢量,通过支持矢量机对舰船和角反射器进行了鉴别。电磁计算数据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对二者进行鉴别,且对单角反射器和阵列角反射器都有效,为解决舰船和角反射器的鉴别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角反射器的性能强烈依赖于入射波长,难以对抗变频雷达探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加载超材料吸波体的新型三面角反射器。在8 GHz与12 GHz两个频点,产生近似相同的后向雷达散射截面(RCS)。对该角反射器的性能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加载超材料吸波体后,在12 GHz频点,其RCS值下降约3.6 dBsm,在8 GHz频点,其RCS值与普通角反射器相比,下降约0.1 dBsm。新型角反射器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为有效对抗变频雷达对角反射器假目标的探测与识别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微变监测雷达能够对观测区域进行全天时、全天候、非接触式、大面积、亚毫米级精度的形变位移监测,其监测精度分析是进行形变分析和精确预警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采用便携式全方位微变监测雷达系统进行了精度研究和测试分析,首先推导了便携式全方位微变监测雷达的一维和二维信号模型,并对影响微变监测雷达监测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设计一维形变监测实验,采用角反射器等强反射体作为观测目标,并将光学棱镜与角反射器刚性连接,通过雷达监测结果与全站仪监测结果的对比,对一维形变监测精度进行分析;最后,以分布式角反射器模拟观测场景,分析微变监测雷达的二维形变监测精度。一维、二维形变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监测结果与实际位移一致性较好,设计的参考角反测量均值在0.1mm之内,且系统形变监测精度可达亚毫米级,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微变形监测应用。   相似文献   

5.
太赫兹雷达散射特性的研究对于目标识别、跟踪以及截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0.22 THz频率步进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测量系统,提出了针对频率步进太赫兹雷达信号体制下,角反射器RCS的提取方法.采用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单个角反射器和角反射器组在4°范围内的太赫兹雷达散射截面.结果表明,角反射器类目标的RCS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性较好,为进一步精确测量目标在太赫兹波段的散射特性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 前言各种各样的反射器,早已用作增强小船的雷达检测方法和雷达反射特性比较差时的导航辅助手段。其中,广泛使用的是角形反射器。然而,目前已为龙伯透镜反射器所代替。因为,龙伯透镜具有较大的雷达截面积和宽角反射特性。尤其,对于全向雷达反射器,小型船舶和导航方面  相似文献   

7.
李有才  郑春弟  黄强 《舰船电子对抗》2011,34(3):106-109,120
导体金属角反射器是雷达无源干扰的重要防御手段,但目前使用的角反射器,其雷达截面积(RCS)值固定不变,伪装欺骗的类型有限。采用定性分析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款旋转式RCS可变角反射器,同一反射器可以形成不同的RCS值,伪装不同类型的目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角反射器在舰船目标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对抗角反射器干扰是当前的研究难题.以典型八面体角反阵列为例,通过电磁计算和暗室测量获得了宽带双基地散射特性数据,分析了一维距离像随观测角和双基地雷达几何结构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双基地角达到一定角度条件下,角反射器散射强度急剧下降,这一特性可用于抗角反射器方法设计.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海上电子战中的雷达无源干扰技术。说明了雷达干扰的任务和种类;并且阐述了无源干扰的含意和特点。论述了无源干扰中最常用的箔条的用途、技术指标及其在海上雷达对抗中的应用实例。此外还介绍了角反射器和龙伯透镜反射器在海上雷达干扰中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角反射器的箔条雷达散射特性增强方法,旨在通过增强单根箔条的散射特性,利用有限数量的箔条实现海量箔条云团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在传统"偶极子"箔条的基础上,利用圆板角反射器结构的强散射特性来增强箔条的电磁散射.同时,为了兼顾各个方向上的电磁散射,利用多个圆形角反射器拼接成为外轮廓为球形的强散射结构,通过调节球形结构的半径,可以实现对单个箔条和箔条阵列RCS的控制.最后,将单个箔条组成阵列,形成新型箔条结构.对工作频率、入射角度、球形包络半径等不同参数下基于角反射器散射增强的箔条雷达散射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新型箔条散射增强结构,能使单根箔条的RCS增大30 dB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雷达角反射器的电磁特性模拟灵活度,提出了两种新型电磁特性可调控雷达角反射器设计:一种通过引入幅度调控结构加载电阻阻值随电压变化的PIN二极管改变反射系数幅度;另一种通过引入相位调控结构加载电容随偏置电压变化的变容二极管改变反射系数相位.以正方形三面角反射器为例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对幅度调控结构进行空间调制实现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 RCS)变化,且变化范围在30dBsm以上;通过对相位调控结构进行时间调制实现二维像偏移,在设定的成像场景下产生1.875 m的偏移距离.理论分析结果与全波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了本文分析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方法将时空调制理论应用于雷达角反射器上模拟RCS可变、距离可变的目标,为其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思路和背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金属角反射器是对敌雷达探测进行无源干扰的重要装备,但尺寸固定时,雷达散射截面(RCS)无法改变,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为解决上述问题,将角反射器的各面设计成由若干自由旋转的小金属板组成,通过旋转小金属板,改变角反射器有效反射面积,使其RCS可变。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金属板旋转角度的变化,角反射器的RCS峰值大小和方向图宽度都逐渐变化。该设计拓宽了角反射器的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面向无源干扰灵活可调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栅加载的新型变极化角反射器,通过在金属角反射器内壁加载极化栅,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角反射器散射回波极化状态的灵活调控.以方形三面角反射器底面内壁加载圆形极化栅为例开展了仿真工作,分别对电磁波正入射以及宽角度入射两种不同场景下散射回波的极化特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变极化角反射器随着极化栅的旋转,回波出现显著的变极化响应,在Poincaré球上呈近似“8”字形,极化状态依次经历垂直线极化、左旋椭圆极化、水平线极化和右旋椭圆极化.此外,特定旋转角度下,经变极化角反射器调制的电磁回波在口面内呈现空域差异性.为验证所设计的新型角反射器的极化调控能力,利用PCB工艺加工制作了极化栅,并将其加载至角反射器内壁,开展了暗室测试,测试数据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变极化角反射器在时间维和空间维上具备极化调控能力.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变极化角反射器在雷达对抗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旋转角反射器的ISAR干扰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旋转角反射器的雷达回波特点,提出一种新的ISAR干扰方法.该方法利用角反射器的旋转控制产生的微多普勒效应对ISAR回波进行有效的调制,在方位向上形成干扰条带,同时利用旋转角反射器的距离向布阵实现距离维的压制干扰,从而达到遮盖ISAR目标的目的.对旋转角反射器的干扰建模、旋转角反射器的关键参数选择和布阵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该干扰方法的工程实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前言介质透镜反射器是一种新型雷达反射器。其雷达截面积大、反射视角宽,设计理论和制造工艺都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国外广泛用于航海、航空、国防、民用等部门,有取代角形反射器的趋势。近来我国对介质透镜反射器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满足用户需要,我组  相似文献   

16.
评价了在微弱的和强的背景辐射条件下砷化镓激光雷达对连续目标和角反射器的测距能力。对空间环境作了计算。制作了一部实验砷化镓激光雷达。展示了在大气中用这部雷达对几个漫反射目标和一个角反射器所获得的工作结果。  相似文献   

17.
光束传输的三维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百达  冯国英 《激光技术》1994,18(3):157-160
采用激光雷达散射截面(LRCS)测量系统,在1.06μm激光波段,测量了1″级四面体角反射器俯仰角0º时,方位角±50º范围的LRCS,并对由四面体角反射器组合而成的梯形合作目标进行了俯仰角0º~24º变化时,方位角±64º范围的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角分辨率1º。给出了实验曲线与数据,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较好吻合。表明合理选择角反射器组合形式,保证加工精度,可以增强反射信号,扩大光测范围,实现在恶劣条件下,雷达的远程和大角度范围跟踪。最后讨论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升对地面重要目标的末端防护能力及战场生存能力,本文给出了一种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 RCS)特性可调的新型角反射器结构,并基于此完成了多级旋转式角反射器阵列设计.此阵列由多个双层叠加的阵列单元组成,其中每个角反射器可绕中心轴进行旋转,并且内部反射叶片也可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对角反射器及阵列不同角度RCS特性的调节.基于CST软件对典型线性及圆形两种阵列形式的RCS特性进行了建模及仿真分析,并针对阵列不同布设间隔以及俯仰角度情况的周向RCS特性进行了寻优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多级旋转式角反射器阵列RCS灵活多变的特性,为地面重要目标的末端防护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激光雷达散射截面(LRCS)测量系统,在1.06μm激光波段,测量了1″级四面体角反射器俯仰角0°时,方位角±50°范围的LRCS,并对由四面体角反射器组合而成的梯形合作目标进行了俯仰角0°~24°变化时,方位角±64°范围的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角分辨率1°。给出了实验曲线与数据,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较好吻合。表明合理选择角反射器组合形式,保证加工精度,可以增强反射信号,扩大光测范围,实现在恶劣条件下,雷达的远程和大角度范围跟踪。最后讨论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MS1和MS2试验星是我国首批设计寿命10年的中高轨导航卫星,为提高在轨精度和实现卫星精密定位,作为舱外有效载荷,两颗卫星均标配搭载了激光反射器。卫星激光反射器光学设计应考虑远场衍射等物理光学影响,不能仅考虑几何光学理论设计。以试验星反射器为例,基于角反射器光学远场衍射能量分布理论为基础,采用最大雷达截面法进行反射器尺寸优化,利用角度补偿法进行速差补偿角设计,对反射器表面加工精度、反射表面特性、切割方式等光学参数进行优化分析计算,并通过合理的机械结构和材料设计,解决了高量级力学环境、330℃高低温度交变、10年空间辐照寿命等环境适应性问题。试验星光学测试结果表明:参数设计合理,可实现远场环带能量在预定观测区域的最大化,在轨观测数据表明反射器工作正常,测距精度、测距范围等指标满足预期设计,理论设计和实践相符,这对今后同类激光反射器的设计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