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洞矿2106巷掘进至560 m时顶板出现冒漏,顶板支护难度大,支护效果差,冒漏区有害气体积聚。对原支护设计进行合理优化,提出了“注锚加固+人工假顶填充+密集钢棚”联合安全支护技术,冒漏区顶板下沉量控制在0.21 m以下,未出现二次冒漏现象,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5107巷过F4断层时顶板出现局部冒漏,导致顶板维护难度大、传统锚杆(索)支护效果差等难题,通过对断层处顶板冒落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注浆+人工假顶+超前管棚”联合支护措施,控制了顶板冒漏现象,保证冒漏区顶板稳定性,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5311巷掘进至105 m处时顶板出现漏顶,两帮围岩破碎严重,顶部形成高冒区。通过分析巷道冒漏原因,采用"人工假顶+密集组合锚索"联合加强措施进行控制,对高冒区进行有效封堵,避免了高冒区顶板出现瓦斯积聚现象,提高了顶板整体稳定性,控制了冒漏区顶板下沉现象,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复合顶板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顶板很容易离层,由此造成端面顶板很容易漏冒顶。在现有单体液压支柱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支柱初撑力,完全能解决支护区的顶板离层问题。有针对性地采用工字钢长梁进行一梁二柱的棚式支护试验,使其端面距变为零,同时保证端面支护的及时性、可靠性,从而有效地控制端面顶板的漏冒事故。  相似文献   

5.
针对松软煤层综放工作面端面顶煤冒漏和煤壁严重片帮问题进行了端面稳定性分析,指出端面顶板稳定性与支架的工作阻力(尤其是水平支护力)、端面距有密切的关系,并指出了支架支护阻力与端面顶板下沉量呈类双曲线关系.支架顶梁应控制俯仰角0°≤γ≤5°,极限值应为-5°<γ<10°.开发了综放工作面支架-围岩保障系统.提出了有效控制端面顶煤冒漏和片帮的技术措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雁崖煤业基于三盘区8301工作面8少133"支架前方端面顶板出现破碎、冒落现象,导致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小,回采速度降低,通过分析端面破碎机理,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斜角超前钻孔卸压+组合梯形锚索棚支护+管棚超前支护”的联合支护方式,通过实际应用,控制住了端面破碎现象,移架后空顶距控制在0.3 m以下,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提高至87%以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雁崖煤矿5305沿空巷道在掘进过F7断层期间,由于受构造应力、沿空留巷等集中应力作用,巷道掘进至520~550 m段顶板出现严重破碎现象。为了避免巷道在过断层期间出现顶板冒落事故,决定对巷道顶板原支护方式进行优化,采取"注浆+施工组合锚索悬板"联合支护技术。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采取联合支护技术后,有效地控制了断层应力区的顶板破碎,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8.
根据发生在大同综采工作面的多起重大漏冒顶事故的调查,全面总结了端面顶板漏冒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因素对端面漏冒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确定端面顶板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同综采端面顶板漏冒事故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发生在大同综采工作面的多起重大漏冒顶事故的调查,全面总结了端面顶板漏冒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因素对端面漏冒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确定端面顶板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松软厚煤层仰斜开采端面顶煤易漏冒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得出影响其端面稳定性的因素有端面距s、支架工作性能以及仰斜推进角度β等;运用数值模拟得出各影响因素与端面顶板下沉量的关系;结合现场实测提出:加强管理、及时支护控制端面距,伪斜开采、合理提高支架工作阻力及适当降低采高、端面顶煤注浆或者打木锚杆加固等控制端面顶煤漏冒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现场实测采场矿压信息,统计综放端面冒漏片帮分布特征,回归分析综放端面冒漏片帮与支护参数的相关性关系,得出冒漏顶片帮控制的关键影响因素,评价现有综放四柱支架对端面冒漏片帮的控制效果,并提出架型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分析综放两柱支架对端面冒漏片帮的控制效果,数值模拟计算确定综放两柱支架关键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2.
针对塔山煤矿三盘区5310巷在掘进期间受邻近陷落柱应力影响,巷道掘进至525~557 m段巷道顶板出现严重破碎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陷落柱应力区顶板稳定性,加强顶板支护效果,合理分析了应力区顶板原支护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注浆+圆钢托架"联合支护措施,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联合支护措施控制了应力区顶板破碎现象,顶板支护失效率由原来的11%降低为2%,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13.
针对破碎厚煤层工作面端面顶板的岩层结构特点,构建了工作面端面顶板的结构模型。运用块体理论,在分析"块体"结构顶板失稳破坏形式的基础上,又对破碎厚煤层工作面端面顶板失稳破坏进行了力学分析,进而揭示了该类型工作面端面顶板漏冒的机理和动态破坏过程。通过对晋煤集团赵庄煤业公司3307破碎厚煤层工作面端面顶板稳定性的分析,给出了防治工作面端面顶板漏冒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段昌晨 《煤炭工程》2014,46(3):76-79
采用现场工业性试验及长钢丝绳注浆加固方法,开展了大采高松软破碎顶板综采工作面端面漏冒机理及其加固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大采高松软破碎顶板工作面发生端面漏冒并不是工作面压力异常导致,工作面压力异常并不是产生漏顶事故的根本原因;端面漏冒的发生与支架结构、支架的初撑力、工人操作水平以及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等综合因素有关;采用长钢丝绳或锚索与注浆联合加固的方法,构成了新型的空间网格状加固方式,该方法能够很好控制松软破碎顶板工作面的端面漏冒,在现场得到了成功应用,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5.
靳勇强 《山东煤炭科技》2020,(5):79-80,83,91
基于四候煤矿3108回风顺槽过F3断层期间,顶板出现严重破碎、下沉现象,提出了俯斜台阶法施工工艺,并对断层破碎带顶板采取MF-2型化学材料注浆加固以及"钢筋锚索网+U29梯形棚"联合支护措施。支护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联合支护有效控制了断层破碎区顶板下沉、破碎现象,保证了巷道顶板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2202巷过破碎区时,顶板出现下沉、破碎,巷道变形严重。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管棚超前支护+JW型钢棚+恒阻锚索桁架支护"联合支护措施。采取联合措施后,控制了顶板下沉、冒顶现象,提高了巷道成型率,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针对2061巷掘进过F5断层期间巷道顶板出现严重破碎、局部支护失效、肩角煤柱垮落等应力现象,分析了原支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注浆+桁架锚索+L型钢带"联合支护措施。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取联合支护技术后,控制了断层应力区顶板下沉、破碎现象,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春兴煤矿307工作面切巷施工期间受煤层赋存、围岩应力影响,切巷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顶板破碎、冒漏等现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307工作面切巷支护过程中围岩塑性分布区和水平应力分布区,提出了“桁架锚索+恒阻锚索+柔性纤维网+水力膨胀锚杆”协同支护技术。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采取联合支护技术后顶板最大下沉量为76 mm,回采侧巷帮最大鼓出量为30 mm,达到了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西煤矿3106巷掘进至770~830 m段受断层影响,巷道顶板出现严重破碎现象,采用单一锚杆、锚索支护时顶板维护难度大、支护效果差等技术难题,小西煤矿合理分析了断层处顶板破碎机理,提出了"支设密集钢棚+桁架锚索支护"联合支护技术,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联合支护技术有效控制了破碎区顶板破碎现象,顶板最大下沉量控制在140 mm以下,两帮收敛量控制在230 mm以下,保证了巷道安全快速掘进,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20.
基于虎龙沟煤矿81501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断层应力区出现破碎现象,为了保证综采工作面能够安全快速搬家回撤,提高回撤通道顶板稳定性,提出了深孔造穴卸压技术,以及"恒阻组合锚索+钢带+密集锚索吊棚"联合支护措施,通过现场应用发现,采用造穴卸压技术以及联合支护措施后,断层应力区顶板得到了充分卸压,控制了顶板下沉现象,实测顶板最大下沉量仅为0.13 m,保证了回撤通道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