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不同磁场条件的0.1mol/L NaClO_4溶液中对铁阳极进行了动电位极化和恒电位极化,研究了磁场对铁阳极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使铁的开路电位正移,降低了极化曲线低电位区的电流密度,增大了高电位区的电流密度和阳极极化曲线线性段的斜率;恒电位极化时,低电位下磁场的作用与施加磁场的顺序有关,在高电位下磁场会增大电流密度,与动电位极化曲线的结果一致;磁场作用下高速溶解后铁电极表面出现月牙形局部腐蚀形貌。  相似文献   

2.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测试 ,以及恒电位极化下磁场扰动法研究了磁场对铜在氯化钠溶液中阳极溶解的作用。在阳极表观 Tafel区 ,无磁场时恒电位极化然后外加磁场使阳极电流密度增大 ;有磁场时恒电位极化然后撤去磁场使阳极电流密度减小。磁场通过加速电极溶液界面的传质过程而加速阳极溶解。由于 Cu/ Na Cl与Fe/ H2 SO4体系阳极 Tafel区速率控制步骤不同 ,会导致不同的磁场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动电位极化和恒电位极化的方法,研究了磁场对铁在含氯离子的Na_2CO_3溶液中阳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会降低极化曲线钝化区内的电流密度;较低扫描速率下磁场使极化曲线过钝化区内的电流密度增大,较高扫描速率下磁场使过钝化区高电位区间内的电流密度降低;在极化曲线钝化区较低电位区间内,磁场会使电流密度降低;在钝化区较高电位区间内,磁场对电流密度的影响不明显;磁场对过钝化区阳极反应的加速效应随极化电位的升高而减弱。  相似文献   

4.
采用极化曲线和恒电位极化方法,研究了磁场对铁在0.5 mol/L H_3PO_4溶液中不同电位下阳极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0 T磁场下阳极极化曲线表现为典型的阳极溶解、溶解-钝化转变、稳态钝化和过钝化特征,0.4 T磁场下阳极极化曲线的活性溶解区范围扩大以至于没有出现钝化区;0 T磁场下极化后的铁电极表面相对均匀,而0.4 T磁场下极化后铁电极发生加速溶解,在其水平方向的两侧出现局部凹陷;在1.2~1.5 V高电位区间内铁电极表面产物膜向溶液的传质过程为阳极反应速率控制步骤时,施加磁场使得阳极电流密度显著增加,也加速了铁电极的局部溶解,施加或撤去磁场对析氧反应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化曲线测试,以及恒电位极化下磁场扰动法研究了磁场对铜在氯钠溶液中的阳极溶解的作用,在阳极表观Tafel区,无磁场时恒电位极然后外加磁场使阳极电流密度增大,有磁场时恒电位极化然后撤去磁场使阳极电流密度减小,磁场通过加速电极溶液界面的传质过程而加速阳极溶解,由于Cu/NaCl与Fe/H2SO4体系阳极Tefel区速率控制步骤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磁场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恒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磁场对铁在含亚硝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0.4T磁场使得自腐蚀电位下电化学阻抗谱中容抗弧半径变小;外加磁场导致阳极极化曲线在初期出现阴极电流,并在钝化区内降低外测电流密度;外加磁场增加高电位极化下的阳极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电位极化和恒电位极化等方法,研究了磁场对铁在0.2 mol/L氯化钠溶液中阳极溶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加速了铁的阳极溶解速率;在0 T磁场下动电位极化后,铁电极表面宏观均匀;在0.4 T磁场下动电位极化后,铁电极表面与磁场方向平行的两侧出现局部加速溶解;恒电位极化时,外加磁场下铁-电极溶液界面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比无外加磁场下所需的长;在0 T和0.4 T磁场下恒电位极化时,在较宽的电位范围内磁场对阳极电流的增强系数相近。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0~0.4T磁场对铜在中性和酸性含硫酸根溶液中阳极极化行为的影响.阳极极化曲线中的阳极电流峰和对应的电位随磁通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增加溶液酸度会增加阳极极化曲线中电流密度-电位线性区的斜率、增大峰值电流密度,降低出现电流密度峰值的电位.外加磁场不影响中性溶液中阳极极化曲线中电流密度-电位线性区的斜率.磁场与溶液酸度对铜在高电位区的阳极溶解有协同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化学测试结合表面形貌观察研究了0.4T磁场对车轴钢在碳酸氢钠溶液及含氯离子碳酸氢钠溶液中阳极过程的影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0.4T磁场显著增加预钝化区的电流密度;对碳酸氢钠溶液中的过钝化区无显著影响,但增加含氯离子碳酸氢钠溶液中过钝化区的阳极电流;试样在施加磁场的溶液中经极化曲线测试后的表面点蚀情况比无磁场条件下的严重。恒电位极化测试结果表明:在极化曲线预钝化区内,磁场会使电流衰减速率变缓慢;在钝化区内,磁场会使初始电流密度增大、点蚀数量增多;在过钝化区内,磁场显著增大电流密度并导致更多和更大的点蚀。  相似文献   

10.
均匀化处理对高镁铝合金牺牲阳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浸泡法、动电位线性极化、恒电流极化等方法测定了均匀化处理对高镁铝阳极在w(NaCl)=3.5%的溶液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化处理对铝阳极开路电位影响不大,但可以缩短阳极达到稳定工作电位的时间,同时减小铝阳极的极化,使合金铝阳极的稳定电极电位变得更负;均匀化处理还可以改善铝阳极的腐蚀均匀性,降低自腐蚀速率,提高阳极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纯金和铂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阳极行为。循环动电位法研究表明,金电极极化时会出现2个氧化峰和1个还原峰,而铂电极只有1个析氧反应峰出现。将硫酸浓度从0.5 mol/L增加到1mol/L时,金电极的峰电流密度增加2倍。动电位法研究表明,增加搅拌速度会提高金的钝化区域,而对铂电极无影响。2 h的恒电位法研究表明,在1mol/L硫酸溶液中,在3个不同的阳极电位极化下,1.4 V时金电极的腐蚀速率最低。电化学噪音技术测试研究表明,在16 h的电位衰退中,在恒电位极化时所形成的钝化膜已经溶解。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主设计的试验装置,通过电化学试验和浸泡试验对不同交流杂散电流密度下X80管线钢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流干扰对X80管线钢阴极极化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对其阳极极化的影响,在产物膜的形成速率与溶解速率相差不大时,极化曲线表现为两个零电流电位;交流杂散电流密度较高时,最大蚀坑深度显著增加,X80管线钢的腐蚀形态由均匀腐蚀向点蚀转变;交流杂散电流密度大于100A/m2时,用局部腐蚀速率评价X80管线钢的腐蚀程度更合理。  相似文献   

13.
重铬酸根与磁场对铁在硫酸溶液中阳极极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外加磁场及不同浓度重铬酸根对Fe在0.5mol/L H2SO4溶液中阳极极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0.02mol/L的重铬酸根不改变阳极极化曲线的构型;重铬酸根浓度≥0.05mol/L时,阳极极化曲线上出现传质控制特征的斜率突变转折段,并且随重铬酸根浓度增大,斜率转折段在更负的电位、更小的电流密度下出现,外加磁场后,不同阳极电位区间内会表现出电流变小、不变及增大的现象,这与相应电位下阴、阳极反应贡献的相对大小以及各自的控制步骤类型有关,考虑阳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活性溶解、表面膜生成及表面膜溶解反应,以及极反应的影响,主要考虑磁场对阴、阳极反应中传质过程的作用,得出了外加磁场作用下的极化曲线模型,该模型较好地说明了磁场对不同电位区电流密度产生不同影响的实验事定。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铁电极在中性Na_2SO_4溶液中恒电位阳极极化下。和在不同pH的H_2SO_4/Na_2SO_4溶液中腐蚀电位下的交流阻抗特性。当pH>3.5时,铁电极的界面电容急剧增大至10~3μF/cm~2数量级。而铁电极在中性Na_2SO_4溶液中的界面电容为铁电极上覆盖的Fe(OH)2的电容。通过恒电位阳极极化状态铁电极的高频和低频部份的阻抗特性分析,建立了阳极极化状态铁电极的等效电路。用交流阻抗计算了极化电流密度,其值与同样条件下测得的稳态电流密度相等,说明阳极极化状态下交流阻抗测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设计三电极电化学系统,采用循环伏安、动电位阳极极化以及恒电位阳极极化方法研究了银在不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银在NaOH溶液中,循环伏安和动电位阳极极化正向扫描中出现Ag2O和AgO的氧化峰。随着NaOH浓度的增加,在相同电极电位条件下,阳极电流密度逐渐增加,极化后银的腐蚀增质也随之增加;极化后样品表面的腐蚀产物聚集更为严重,出现较多的孔洞和微裂纹,从而为电解质溶液和基体之间的物质传输提供了更多通道,加速了银的电化学腐蚀进程。  相似文献   

16.
磁场作用下铁在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中自腐蚀状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腐蚀电位测量及恒电位极化法研究了磁场对铁在酸性与中性氯化的溶液中自腐蚀状态的作用。外加磁场使自腐蚀电位正移,撤去磁场使自腐蚀电位负移,没有磁场时在自腐蚀电位下极化然后外加磁场会导致磁致阴极电流;有磁场时自腐蚀电位下极化然后撤去磁场会导致磁致阳极电流。酸性溶液体系的磁致阴极电流值明显大于中性溶液体系,表现出磁场主要通过作用于析氢反应而影响自腐蚀状态。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AP1000等新型压水堆核电站用异材焊接件A508Ⅲ-52M-316L的三种主要材料在模拟主回路高温水环境中的电化学特性.主要是考察温度、水中杂质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以及溶解氧对极化曲线及特征参数的影响,为这类异材焊接件的研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给出了试样在各种条件下的极化曲线和测得的特征参数数据如自腐蚀电位处的腐蚀电流密度、钝化相关的致钝电流密度和致钝电位以及维钝电流密度.结果表明,当温度从160 ℃升到290℃,52M和316L在阳极极化条件下的腐蚀倾向增大,但A508Ⅲ的腐蚀倾向变化不大.水中加入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后,三种试样的腐蚀倾向明显增大.水中溶解氧浓度增高导致自腐蚀电位升高,阳极极化条件下的腐蚀倾向性增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模拟实际油气井工况环境,在70℃对Al-Zn-In-Sn-Mg牺牲阳极和Al-Zn-In-Cd牺牲阳极两组配方的试样进行恒电流极化,开展开路电位、工作电位和极化曲线等电化学测试。同时对腐蚀后的阳极表面形貌及产物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Al-Zn-In-Sn-Mg牺牲阳极开路电位较Al-Zn-In-Cd阳极负,具有较大的驱动电压。当对Al-Zn-In-Sn-Mg阳极施加恒电流极化后,其表面一直处于活化状态,溶解状态良好,电流效率高达58%左右。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预充氢对690合金在25,50,70℃下弱碱性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充氢使得690合金在碳酸氢钠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负移、电化学阻抗降低,尽管不影响阳极极化曲线的形状,但增大了阳极极化曲线中一次过钝化电位之前的阳极电流密度。此外,预充氢使镍在碳酸氢钠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出现新的阳极电流峰,增大了阳极极化曲线中过钝化电位之前的电流密度,并降低了电化学阻抗。氢对金属或合金电化学行为的作用与电极反应类型、速率控制步骤以及表面膜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交流电对X70钢表面形态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浸泡实验等方法研究了交流电流密度(0—100 A/m~2)对X70钢电化学行为的影响,采用OM和SEM观测了X70钢交流腐蚀产物及蚀坑形貌,探讨了交流电诱发金属腐蚀的机理.结果表明,在交流电影响下,X70钢的腐蚀电位向负向偏移,偏移量和腐蚀速率随着交流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低电流密度下,X70钢的EIS特征为容抗弧,没有出现明显的感抗特征及扩散特征,在低电流密度下X70钢表面发生了均匀腐蚀.当交流电流密度增大时,EIS低频区出现Warburg阻抗特征,表明试佯表面的腐蚀过程由扩散控制,局部腐蚀特征明显.交流电对金属极化作用产生重要影响,交流电正,负半周期内的极化效果不对称诱发了金属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