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坡耕地修水平梯田是保持水土的一项重要的农田基本建设。建国以来,我省黄土高原兴修水平梯田593万亩,为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保持水土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大量兴修水平梯田,往往受地形、劳力、经费、肥料的限制,粮食产量提高很慢,治理速度不快。为了寻求治坡途径,合理利用坡耕地,加快治理步伐,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延安地区水保所从1981年开始,在延安市上砭沟流域开展了隔坡梯田的试验研究和示范,为坡耕地治理探索出一条新路,并已在延安地区大面积地推广。  相似文献   

2.
坡耕地改造是推进甘肃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耕地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全省山地和丘陵面积占总土地面积42.5万km2的78.20%,其中坡耕地面积4 62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6 940.69万亩的66.62%,占旱作农业区总耕地面积5 404.77万亩的85.55%。分析了耕地资源现状和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的坡耕地改造成效,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坡耕地改造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山区开发中如何解决坡耕地及“围山转”工程上水问题,一直是多年研究的重大课题。经对迁西、迁安、遵化3县(市)发展小型集雨工程现状、效益情况调查,证明小型集雨工程是北部山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1发展现状及效益 3县(市)有坡耕地3.47万hm2,其中已改造成梯田的2.23万hm2,已上水面积0.65hm2。近年山区开发围山转4.87万hm2,已全部种植果树,由于缺水,主要靠天然降水来维持,一遇大旱,山区农业遭受很大损失,甚至造成成片已挂果幼树死亡…  相似文献   

4.
对甘肃省耕地资源的统计分析表明,全省范围内的坡耕地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按农业人口人均0.20 hm2的需求计算甘肃省黄土区梯田建设需求量,结果表明:梯田需求量为2 438.20×103hm2,现有宜修梯田的坡耕地总面积基本可满足人口梯田需求量。经分析,2001~2008年,全省机修梯田在水平梯田建设中所占比例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最高占比达到81.32%,机修梯田已成为修建水平梯田的主要方式。通过分析机修梯田效益,提出了梯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市兴修的81万多亩水平梯田,发挥了显著的拦泥蓄水、土壤改良和增产效益,为农业稳步发展发挥了作用。 (一) 梯田的拦泥蓄水作用大据测定,我市黄土原区坡耕地每亩年平均流失水量为20~30立方米,流失泥土1~2.5吨,使耕地肥力减退  相似文献   

6.
兴修梯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一项重要水土保持措施,但是应当看到梯田修好后,田埂占了相当多的土地面积。据统计,黑龙江省现有各种类型的梯田约183万亩,其中10%为田埂所占。而目前很多地方的  相似文献   

7.
王海利  白彬 《陕西水利》2013,(5):174-175
改善生态环境离不开水土保持,而水土保持更离不开坡耕地改为梯田措施。本文通过介绍千阳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现状和危害及其在千阳县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探索坡耕地改梯田的规模标准、建设布局和管理机制,为提高县域坡耕地改造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梯田发展与农业生产延边州水土保持工作站许龙哲,高航梯田不仅是改变坡耕地在农业生产中造成的不良生态环境,变低产田为高产田的措施之一,也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发展梯田,了解和研究梯田对农业生产中的增产效益及其规律,从而有力的发展农村经...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山原坡耕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70%以上。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与陕南秦巴土石山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基本农田,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如何建设基本农田、主要是兴修水平梯田、石坎梯田,变三跑回(跑水、跑土、跑肥)为三保田。同时随着山区小型水利的发展,大多采用高扬程抽水和自流引水、实现梯田水利化。  相似文献   

10.
干旱、水土流失是赤峰市农牧业生产上的主要矛盾。全市山丘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0%以上,坡耕地700多万亩。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不能涵养水源,年降水量300~500mm,大部分因流失或土壤蒸发而不能被作物利用,土地生产率低,平均亩产仅50kg左右。为了提高坡耕地的生产力,关键是大力开展梯田建设,采取包括蓄水保墒在内的综合旱作农业措施,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为此,从1988~1990年对水平梯田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试验研究,经过3年的试验,初步揭示了水平梯田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规律和垂直变化规律,定量分析了不同阶段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水分消耗以及土壤水分的盈亏状况,并依据降水和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点,对旱地梯田的田间水分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的坡耕地治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史立人 《人民长江》1999,30(7):25-27
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长江中上游山丘地区的坡耕地多达1066.7万hm^2,成为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地类和侵蚀泥沙的重要来源。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坚持将坡耕地作为治理重点,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以改造坡耕地,兴修水平梯田,配套小型水利设施为突破口,提高作产量,满足治理区的粮食需求,为陡耕地创造条件;(2)对一时不能改为梯田而又无法退耕的坡耕地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保土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浅谈水平梯田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水平梯田水土保持效益、经济效益的分析 ,使我们认识到水平梯田在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水平梯田水土保持效益、经济效益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水平梯田在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民黄河》2015,(12):84-87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IRGA)测定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坡耕地土壤CO2释放量,分析不同坡位梯田、坡耕地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坡耕地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梯田在13:00—15:00达到峰值,坡耕地在11:00—13:00达到峰值,次日7:00均为最低。坡耕地日均土壤呼吸速率0.86μmol/(m2·s),为梯田的93.48%。不同坡位梯田、坡耕地日均土壤呼吸速率排序: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上坡位梯田与坡耕地日均土壤呼吸速率相等,中坡位、下坡位梯田的日均土壤呼吸速率均大于坡耕地的。  相似文献   

15.
隔坡梯田     
一、前言隔坡梯田(又叫复式梯田),就是根据不同坡耕地的陡緩,規划梯田寬度,然后暫將規划寬度約1/2修成水平梯田,使历史悠久的長坡耕地变成坡梯相間的台阶形式(見圖一)。这样不但較一次全部修成水平梯田省工1/2至1/3。左右,而且可以达到基本控制水土流失及显著增产的作用。由我站辛店試驗場及  相似文献   

16.
基于辽宁省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坡耕地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坡耕地的侵蚀程度受坡度影响较大,从耕作、工程、水保林草方面研究了坡度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影响,提出坡度大小对水土保持措施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大于5°的平地及浅丘地应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水平梯田、植物篱等水保措施作为辅助措施;对于缓、中坡坡耕地,建议修建水平梯田,种植作物为辅;对于陡坡坡耕地,建议只采用植物篱;对于25°以上的坡耕地必须停止耕地,应植树、植草。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米脂县杜家石沟社在1957年试修了一部分水平梯田,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林关石同志根据这些材料和他对陕北丘陵区坡地梯田化的认识写成这篇文章,我们认为可供大家讨论和研究,以谋求适合于各地具体情况的各种方法,促使坡耕地的农业生产大跃进。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循环利用及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维勤 《中国水利》2011,(16):51-53
黄土高原地区的坡耕地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治理好坡耕地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通过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综合治理主要措施的分析,探讨了黄土高原坡耕地的径流泥沙、坡面水资源以及农业化肥的循环利用.提出了以整治梯田工程、营造经济林、建设集水补水性耕地、实施封禁治理等多种坡耕地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梯田建设作为增强农业后劲。振兴农村经济的一项主体工程,在农业基本建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拜泉县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1-56万hm2,占幅员面积的59-9%,其中,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17-10万hm2,占耕地面积2...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坡耕地改造工程中水平梯田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