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低温低浊水的混凝效果差,处理难度增大,影响水处理的效果,因而低温低浊水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介绍了用强化混凝技术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方法和应用实例,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指出了铁盐类混凝剂、复合混凝剂和改性活化硅酸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及纳米材料的引入将会给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低温低浊水处理一直是水处理领域内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低温低浊水具有温度低、浊度低、耗氧量低、水的粘度大等特点,在冬季给一些自来水厂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出现了混凝剂投药量低不起作用,投药量多处理效果不明显而且处理成本增加的现象。因此,高效的低温低浊水专用混凝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姬李雪  胥京京 《辽宁化工》2012,41(8):771-772,781
低温低浊水具有低温、低浊、低耗氧量、低碱度等特点,使得低温低浊水处理一直是给水处理领域的一大难题.要想在低成本、低投入的前提下取得较好的出水水质,首先就要了解低温低浊水的水质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从水处理剂、处理技术以及处理工艺的选用方面进行优化筛选.  相似文献   

4.
关于低温低浊水混凝沉淀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低温浊水的水质特点,提出氧化剂对处理低温低浊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源污染物的复杂性,传统净水工艺已无法满足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为了有效去除饮用水水源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和膜处理技术等深度处理技术应运而生。该文主要概述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和膜处理技术等深度处理技术,以及各深度处理工艺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6.
针对生物活性炭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水质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臭氧氧化前投加微量高锰酸盐氧化的处理方法,并与臭氧活性炭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高锰酸盐有利于臭氧活性炭技术的运行,提高了对颗粒物的去除;总有机炭的去除率可以提高10%以上,而UV254的去除率可以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7.
据日刊《水处理技术》1997,38(10,9~14报道:一般来说,活性炭表面与微生物的亲和性高,最近又报道了炭纤维也有较高的微生物亲和性。由炭发出的音波可诱发微生物增殖。从活性炭的多孔性、吸附性和微生物亲和性等方面可了解生物学处理与活性炭吸附处理的组合处理效果。文中就生物活性炭法净化水,介绍了微生物分解及臭氧氧化在活性炭吸附中的作用、微生物的活性炭再生效果、残留臭氧对活性炭性质的影响及生物活性炭的再生等方面的研究情况。生活活性炭法净化水及其课题@钱慧娟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臭氧化活性炭技术在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进展,通过研究国内外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实践,综述了臭氧化—生物活性炭联用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分析了此项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提高此项技术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9.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饮用水时各阶段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臭氧发生系统、臭氧尾气处理系统、臭氧预氧化及后氧化、生物活性炭滤池各阶段的应用现状及特点。指出:臭氧发生系统采用氧气为原料来提高臭氧浓度,臭氧质量分数可达6%左右;由于电加热分解臭氧尾气反应速度快,可在1.5~2s内完全分解,应是今后自来水厂臭氧尾气处理技术应用的重点;臭氧预氧化一般采用静态混合器或水射器单点投加,投加量为1~2mg/L,接触时间为1~4min;臭氧后氧化一般采用微孔曝气盘以微气泡的形式多点投加,水中臭氧余量控制在0.2~0.4mg/L,接触时间大于10min;生物活性炭滤池对苯类化合物和相对分子质量在500~1000范围内的腐殖质去除率达70%~86.7%。  相似文献   

10.
低温低浊水处理是给水处理工程难题之一,备受学者关注。文章说明了低温低浊水的特点,其中温度和浊度影响胶体颗粒混凝和聚集沉降,是这种水质难处理的主要原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和评价了现阶段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包括合理选择混凝剂和助凝剂、泥渣回流法、溶气气浮法(DAF)、直接过滤和深度处理技术。其中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研究和应用,接触过滤法和深度处理中的膜分离技术是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强化混凝处理低温低浊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汉江水源冬季的低温低浊水给水厂处理带来的困难,研究了聚合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简称HCA)、活化硅酸、聚丙烯酰胺三种不同助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先加助碱剂以调节pH值,再用HCA和聚合氯化铝(PAC)配伍使用,大大改善了混凝效果且与其它助凝剂相比,该药剂配制、投加方便,不会增加水厂土建费用,可广泛应用于水厂低温低浊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对比了常规臭氧活性炭、中置臭氧活性炭、曝气活性炭滤池3种不同的工艺对北江顺德水道II~III类水质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曝气活性炭滤池采用0.2的气水体积比对CODMn的去除效果比常规、中置活性炭的处理效果要好,去除率达45.95%;中置臭氧活性炭工艺对UV254、TOC的去除效果最好,0.5 mg.L-1时去除率分别达66.36%、38.99%;曝气活性炭滤池对于高含量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中置臭氧活性炭滤池,0.4的气水体积比时氨氮去除率达99.43%,出水达到GB 5749-2006要求。  相似文献   

13.
蒋福春  孙洪伟  乔铁军  陈健 《净水技术》2007,26(3):16-18,44
以南方某水库水为试验原水,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运行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分,并对预臭氧投加量、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主臭氧投加量和主臭氧分配比例五个变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系统优化运行方案;结果表明,主臭氧的投加量及其分配比例对系统的运行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套臭氧-生物活性炭给水深度处理中试装置,以南方某市Ⅲ~Ⅴ类微污染水源为原水,经过1个水文年的中试,研究了深度处理工艺对水中营养物质,如氮、磷、碳、铁、锰等的去除效果,通过与同水源常规处理工艺水厂出水水质的对比,探讨了深度处理工艺对去除水中营养物的优势.结果表明,对于水中的营养性指标(氨氮、总磷,铁、锰,AOC),臭氧一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出水较常规工艺出水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出厂水的营养状况下降明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管网中细菌的再生长,增加了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自来水厂氨氮的活性炭深度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佛山沙口水厂北江水源水为进水,考察了活性炭吸附(GAC)和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两种深度处理方法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低氨氮浓度下,GAC和O3-BAC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均为40%,最大去除率均为74%,BAC处理后的出水中三氯甲烷浓度较GAC的出水浓度低,而GAC处理成本低于O3-BAC,建议优先采用GAC工艺;在高氨氮浓度时,预氯化条件下如果控制沉淀池出水余氯≤0.1mg/L,则可以采用O3-BAC工艺除氨氮,适宜的氨氮浓度范围是0.59~0.62mg/L。  相似文献   

16.
林超  荣宏伟  张朝升  方茜 《广东化工》2012,39(3):114-116
基于O3-BAC工艺中浮游动物大量穿透的问题,利用logistic同归模型对O3-BAC工艺中碳滤池后出水浮游生物大量穿透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同时。认为在仅考虑碳滤池的进水水质因素的前提下,仅温度是影响生物爆发可能性最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再生水循环利用过程中可能富集的污染物为对象,通过对比研究"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与"强化混凝-沉淀-过滤"这两种工艺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特性,得到两种工艺对水中污染物色度、氨氮和总氮、总磷等的去除结果,以及臭氧氧化出水相对分子质量和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O3-BAC工艺对有机物、色度、氮、磷等污染物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是适合于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水质保障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针对硫酸铝混凝剂的净水能力的局限性,通过实验室试验,对聚丙烯酰胺助凝剂的品种、加注量和加注点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在南市水厂进行的生产性试验表明,聚丙烯酰胺对低温低浊水助凝处理效果明显,并且对高负荷水量适应性较强,但是投加助凝剂后对滤池滤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郭键勇  陆少鸣 《水处理技术》2012,38(2):69-71,75
针对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工艺进行中试研究,分析在不同的曝气气水体积比下,该工艺对南方某水厂水源的净化效果,并与中置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净水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对于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工艺,曝气气水体积比为0.2最合适。在此条件下,炭滤池对浊度、CODMn、UV254、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4.17%、47.40%、49.40%、84.62%。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比中置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更好。  相似文献   

20.
微污染水源和城市供水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坤明 《净水技术》2010,29(4):19-23
该文介绍了我国水源微污染的概况,评述了水源微污染的危害性,并提出了饮用水安全的目标——"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要求在"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205个设市城市及350个问题突出的城镇饮用水安全问题。综述了城市给水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的应用现状(全国仅1%的城市水厂及0.4%的供水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运行效果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等六个方面,其中微生物安全性(如剑水蚤)和臭氧化副产物溴酸盐是关注的热点。提出积极推动给水深度处理工艺的应用,加强对水源水质的检测,全面识别水中污染物的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给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