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美琴 《丝绸》2003,(10):44-45
采用纤维素酶酶洗纤维素纤维织物,可改善织物的外观和手感。列举了常用酶洗工艺,探讨了纤维素酶用量、处理液pH值、温度、时间、织物的不同前处理条件、添加剂及设备等因素对酶洗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陶然 《国外丝绸》2005,20(6):4-6
探讨了酶处理对经多羧酸处理后棉织物的拉伸强度、耐磨牢度和手感的影响。织物先经酶处理(预焙烘处理),然后与丁烷四羧酸(BTCA)交联;或者织物先与BTCA交联,然后再经酶处理(后焙烘处理)。比较耐久压烫整理的棉织物经不同工艺酶处理的性能,发现经预焙烘纤维素酶处理法比经后焙烘纤维素酶处理法更有利于改善织物的手感,但其强力损失比后焙烘酶处理法大得多。用这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经耐久压烫整理后棉织物的抗皱效果影响不大。鉴于耐久压烫整理工艺会降低织物强力,因此纤维素酶预焙烘处理法仅适用于具有很高强力的厚重棉织物。  相似文献   

3.
以生物技术对织物进行后整理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了纤维素酶对牛仔布的酶洗工艺,通过固态发酵法培养纤维素酶产生菌康氏木霉92-01,分离提取出纤维素酶,所制得的酶粉水解CMC活性为2800U/g.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各种主要因素对酶洗效果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从提高苎麻织物服用性能着手,提出了用纤维素酶处理苎麻织物的新工艺,详细介绍了纤维素酶对苎麻织物的作用机理、影响酶洗效果的因素以及采用纤维素酶处理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钟安华  杨森林 《印染》2004,30(11):28-29
采用酸性纤维素酶并结合砂洗处理苎麻织物比单用酶处理工艺,苎麻织物性能改善更多,效果更好,适合作贴身衣服,本文给出了酶洗和砂洗结合处理的工艺参数,并对被处理织物作全面测试,分析了不同处理对织物性能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生物酶对二次纤维的改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及复合纤维素酶对混合废纸浆进行了处理,比较了它们在优化条件下,不同酶及酶用量对浆料的作用效果,重点考察了酶处理对废纸浆滤水性能和抄造的纸张强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德兆  苏菲杨飘 《印染》2004,30(1):24-25
选用C-1214、苯甲酸钠、山梨醇等化学助剂,分别加入纺织用纤维素酶处理液中,以CMC法测定各试剂不同加入量下的纤维素酶的酶活力,作出酶活力变化曲线,分析这些助剂对酶活力的影响,得出其最佳的工艺用量。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龙眼多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寅  王强  钟葵 《食品科学》2011,32(2):79-83
对纤维素酶法提取龙眼果肉多糖(ELP)的工艺进行研究。以新鲜龙眼果肉为原料,考察不同酶种类对龙眼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选择纤维素酶用于酶法提取实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影响龙眼多糖得率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液料比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龙眼多糖得率的工艺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液料比;确定纤维素酶解龙眼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2%、液料比6:1(mL/g)、酶解温度45.0℃、酶解时间187.0min。在此最佳条件下,纤维素酶法提取龙眼多糖的得率为(12.23 ± 0.15)mg/g。本研究采用纤维素酶解提取工艺,相对于传统热水浸提法可显著提高龙眼多糖得率。  相似文献   

9.
生物整理用纤维素酶液活力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平 《印染》1994,20(3):33-34
生物整理用纤维素酶由于菌种来源,培养工艺,贮存时间,环境条件以及酶液配制等不同,其活力会呈较大的差异,这对酶处理工艺的把握无疑会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一种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滤纸糖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对合理调整酶处理工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以及酶处理残液的利用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棉、麻及人丝织物的酶洗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光明  陈冬芝 《印染》2002,28(4):6-10
以纤维素酶对棉,麻及人丝织物处理的酶洗工艺进行研究,探讨了各种表面活性剂及染料对酶洗效果的影响,并对酶洗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1.
牛仔水洗条件与靛蓝沾色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鹏  张莹 《印染》2006,32(12):27-29
模拟生产实际情况,收集纯靛蓝牛仔布水洗残液进行靛蓝染料的再沾色试验。通过测定白衬布的R值,定量分析沾色的程度,研究了水洗温度、pH值、纤维素酶种类、表面活性剂以及水洗时间对沾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靛蓝再沾色的主要因素是纤维素酶种类、表面活性剂以及水洗时间,而温度、pH值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纤维素酶T-VG对棉织物的抛光整理工艺,通过测定顶破强力和悬垂系数对影响整理工艺因素的酶用量、pH值、时间、温度进行确定。结果表明:纤维素酶T-VG对棉针织物抛光整理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酶的用量1.5%(o.w.f.),pH值为4.5-5.0,时间50min,温度45℃,且达到了满意的效果。与碱处理相比,生物酶对棉织物进行抛光整理是一项能节能减排、对环境友好的新工艺,在纺织印染加工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单介绍了纤维素酶,重点分析了纤维素酶在废纸脱墨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并展望了纤维素酶废纸脱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黄麻/棉混纺织物的无甲醛抗皱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坚  郑来久代巍 《印染》2004,30(3):9-11
采用纤维素酶对黄麻/棉混纺织物进行前处理,运用L9(3^4)正交分析法优选了以柠檬酸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三乙醇胺为添加剂,对黄麻/棉混纺织物进行无甲醛抗皱整理的整理剂配方及工艺条件;对比分析了碱处理和纤维素酶两种前处理方法,以及柠檬酸和免烫树脂两种抗皱整理方法对黄麻混纺织物的抗皱效果和服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纱线摩擦和磨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论述了纱线油剂的润滑机理,并讨论了油剂组成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翠蓉 《印染》2002,28(8):30-32
采用纤维素酶对丝/麻交织物进行酶处理试验,以达到消除毛羽,改善手感的目的。研究了pH、温度、酶用量和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控制酶处理丝/麻交织物效果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用蛋白酶对丝针织物进行生物整理的基本原理,并对影响生物整理各因素进行探讨,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最优化酶洗工艺条件,同时对生物整理后丝针织物的风格和性能进行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纯棉织物预缩整理的原理和影响预缩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Tencel/真丝交织物的染整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亚伟  唐人成 《印染》2000,26(9):5-7
用L16(4^5)正交法优选了Tencel/真丝交织物的前处理工艺,比较了直接染料和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真丝/Tencel纤维同色性染色的影响,并对Tencel纤维采用酸性纤维素酶进行去原纤化和整理剂进行防原纤化加工。测定了织物风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酶减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纤维素酶减量的作用原理,分析了影响生物抛光整理减量率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生物抛光整理的减量率与CMCase、机械搅拌方式和纤维素纤维织物的材料密切相关,为纺织用纤维素酶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