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维地震技术是对同一油田重复进行三维地震测量,研究其振幅差异提供有关油藏流体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可靠信息。简要介绍了四维地震技术的工作原理、勘探设计及数据采集、处理等。并以实例说明应用该技术的目的是识别死油区及改善储层管理。  相似文献   

2.
CO2地质封存四维地震监测的主要目标是监测地质封存的安全性和CO2驱油效果。注入CO2过程中,储层中流体饱和度和储层压力变化导致储层弹性参数及地震响应发生相应变化。从理论上讲,储层开发的基本地质条件是不变的,所以两次四维地震属性相减得到的成像显示,消去了油气藏静态性质(如构造、岩性等),得到的是油气藏的流体动态成像(如压力、饱和度等)。本文采用的加拿大Weyburn油田CO2地质封存项目四维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两次三维勘探数据采集时间分别是1999年(Baseline)和2002年(Monitor),CO2封存量为280×104t。首先,以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Gassmann方程和人工合成地震记录,计算替换前后其速度和振幅等属性的变化,以此约束实际地震属性的筛选;然后,在对两次观测的四维地震数据进行四维地震匹配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两次观测地震数据的地震属性筛选与对比分析,利用两次地震属性的差异,识别注入CO2后储层内流体的分布特征;最后,以盖层重复性为指标,标定储层,提取储层的不同属性,同时结合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结果,得到一个能更好表现其流体变化的属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浊积岩油藏预测的成功率和勘探效益有所降低,灰质成分的存在是影响浊积岩储层预测精度的主要因素。从岩性组合、振幅、速度、波阻抗等特征入手,明确了东营凹陷董集洼陷含灰质成分岩石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确定了灰质背景下浊积岩储层地震识别方法。利用子波分解技术优选适用子波重构新的地震道来消除灰质背景,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通过基于振幅和频率特征的多属性联合分析技术获得的幅频比能够有效压制灰质能量,放大浊积岩储层的信息并确定其边界;利用叠前反演技术获取纵、横波速度比和纵波阻抗来剔除灰质影响,进而确定浊积岩储层分布规模及与邻区储层的展布关系。  相似文献   

4.
孟凡利  彭丽娟  韩立国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5):39-41,80,158,159
浊积岩储层厚度的求取是油气藏描述的重要部分,采用普通振幅法计算易造成较大的误差。针对大芦湖油田浊积岩储层多期次发育,储层厚度难以精确预测的问题,在层序控制下,基于薄层反射调谐原理,利用生成调谐频率及调谐能量体对储层厚度和其横向变化进行描述,对实钻井砂体厚度与调谐频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定量估算了储层厚度,并对储层展布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有效指导了该区滚动勘探,取得良好的勘探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储层管理新方法─—四维地震技术所谓四维地震是指时间推移的地震监测,即是对同一探区进行多次三维地震测量.通过分析对比研究每次三维测量的地震振幅变化,并结合钻井资料与模型正、反演来表征储层.它能够预测储层压力分布、油/水界面运动、孔隙异常带、渗透边界、气...  相似文献   

6.
四维地震监测深水浊积岩油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哥拉海上B油田属于超深水油田,储层为中孔、高渗、深水浊积砂岩,是中轻质的边底水油藏,目前采出程度为20%,含水率约40%。应用四维地震振幅差异属性技术和四维地震有色反演波阻抗技术开展油藏开发动态研究,能够监测油藏的原始油水界面、油气界面的驱动前缘和注入井的水驱前缘,进而研究油藏内部的连通性及剩余油分布情况。四维地震油藏监测,不仅优化了加密井井位,而且细化了油藏动态模型,进一步提升了油藏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地震波形和振幅等地震相特征与油藏储层物性或流体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研究,确定储层物性特征(孔隙度、厚度等)与地震相属性特征(地震波形、振幅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储层厚度增大或储层孔隙度增大时,对应的地震反射波能量变弱,振幅值降低。以此相关性特征为依据,对阿曼Daleel油田碳酸盐岩岩性油藏的储层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从三维地震资料沿储层顶面反射层提取对应储层段时窗的均方根振幅值,根据中、低振幅特征划出该油田有利储层的平面分布区域。该方法可以在国内外同类型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推广和深化。  相似文献   

8.
Snorre油田是Snga石油公司于1979年发现的(Norsk Hydro公司1999年获得了该油田的开采权),1992年8月投入了开采。油田南部地区的开发是根据1983年和1997年所做的3D地震勘探资料进行的,其中1997年所做的3D地震勘探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储层特性。本文介绍了Saga石油公司如何利用这两次的地震勘探资料(分别是GF83和SG9701)来确定时延地震资料在油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综合应用冷家堡油田的地震、钻井、测井和油层物性资料,描述了L35井区低孔、低渗深层滑塌浊积扇涛岩体油藏形态和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应用人工经网络技术和地震信息,预测含油涛岩的分布,物性参数横向变化及含油气面积,为油田勘探及开发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波  凌云  刘钦甫  王小平  高军 《特种油气藏》2005,12(3):12-14,106
利用地震属性技术结合地层尖灭正演模型模拟,对薄储层厚度的变化以及储层含油气信息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和实际分析:分析了地震对储层厚度的分辨率问题,提出了利用地震属性可以分辨小于1/4波长的储层;根据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振幅调谐理论,分析了地层厚度变化与振幅调谐之间的关系;利用大面元采集、相对保持振幅高分辨率处理的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的构造解释;通过提取地震属性,结合地质条件分析和大量的井资料分析,对HD4油田油气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其结果极大地促进了油田的勘探和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东营凹陷东部古近系与三角洲沉积体系相关的浊积岩油藏广泛分布,具有较大的勘探空间和资源潜力。但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埋藏深、个体小、厚度薄的浊积岩油藏成为主要勘探对象,受埋藏深度、储层厚度、围岩屏蔽作用及灰质影响等因素控制,浊积岩地震识别难度大。本文总结了3个浊积岩地震识别难点,提供了相应的针对性技术,同时,为了提高浊积岩描述的精度,提出了合理的浊积岩储层描述思路和预测流程,以期对浊积岩油藏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储层演化地震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于陆相薄储层而言,现有的地震分辨率难以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显然,只有突破常规地震勘探定义的1/4波长分辨率极限,才有可能采用地震勘探方法研究中国陆相薄储层的勘探和开发中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前人研究的高保真处理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在消除近地表影响条件下的相对保持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的处理思想,并提出基于参考标准层的标定,以及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地震属性连续提取和动态解释的一整套技术思路。作者认为,通过动态地震属性的空间差异解释,可以识别小于1/4波长薄储层信息的空间变化。该技术思想在中国多个油田的成功应用表明,利用这套识别薄储层的技术思路可以获得小于1/4波长薄储层的沉积演化信息,进而形成一个”储层演化地震分析”的模式。文中进一步讨论了储层演化地震分析与岩性地震勘探之间的差别,以及它与层序地层学之间的差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较系统地讨论了储层演化地震分析的应用机理及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衰竭开采式气藏在开发过程中通常只是降低储层孔隙压力,产生微弱四维地震效应,制约了四维地震技术在气田开发生产中的应用。针对此难题,本文利用南海A气田两期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四维地震监测试验。通过细致研究模型、精细一致性振幅补偿处理和精心地选取地震参数,发现该区气层在开采5年后,其储层顶面某些振幅类属性减弱5%,显示衰竭式开采气藏存在四维效应,因此可利用四维地震方法监测油气藏开采动态,为油气田开发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墨西哥湾South Timbalier 295区块浊积岩储层的4D地震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uth Timbalier区块295油区二次地震测量的振幅有着很大的差异,它与各个储层的油气产量有关。K8砂体(溶解气驱储层)表现为与气逸相产在的振幅增加;而K40砂体(水驱油储层)的振幅随着水饱和度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对二次测量各自进行处理后(叠后)优化二者之间相关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重建面元,互相关,通带滤波和互均衡等。我们开发了一种表征两次地震测量间相关性的统计方法,利用这种统计分析可把记录岩石流体特性变化引起的振幅差异与地震数据错误相关导致的振幅差异区分开来。时延地震分析提供了一种对油气生产过程成像的重要方法,它可用于提高储层描述能力和指导开采产决策。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隐蔽油气藏逐渐成为东部老油田的重点勘探对象。板桥地区由于构造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快,隐蔽油气藏的勘探难度较大。因此,采用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在宏观沉积背景及宏观井震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井震关系和岩电关系确定储层的地震响应,进而利用地震资料以及多种储层预测技术精确预测出储层展布范围。储层综合预测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搞清了该区砂体分布状况,为勘探部署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这个史例分析描述了将时延(或4D)地震同3D弹性地震模拟,储层描述以及流体流动模拟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油、气和水的排泄模式,并识别滞油区。 该研究的结果是我们形成了一套自相容的储层模拟技术,该技术能使误差减小到最小,并预测地震响应的变化,这些地震响应在空间、时间和幅度上都与墨西哥湾Timbalier南的295油田的一个复杂的,内部缠绕的浊积岩河道储层中观测到的地震响应很类似。  相似文献   

17.
墨西哥湾South Timbalier 295区块浊积岩储层的4D地震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outh Timbalier 区块295油区二次地震测量的振幅有着很大差异,它与各个储层的油气产量有关.K8砂体(溶解气驱储层)表现为与气逸相关的振幅增加;而K40砂体(水驱油储层)的振幅随着水饱和度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对二次测量各自进行处理后(叠后)优化二者之间相关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重建面元,互相关,通带滤波和互均衡等.我们开发了一种表征两次地震测量间相关性的统计方法,利用这种统计分析可把记录岩石流体特性变化引起的振幅差异与地震数据错误相关导致的振幅差异区分开来.时延地震分析提供了一种对油气生产过程成像的重要方法,它可用于提高储层描述能力和指导开采决策.  相似文献   

18.
水驱油田剩余油分布预测的岩石物理依据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雯林 《岩性油气藏》2010,22(3):91-94,123
将中国东部老油田长期水驱开采中引起的储层物性变化换算成速度变化时,发现这种速度变化明显大于只计算水置换油时所引起的速度变化。根据这一特征,可利用地震资料来预测剩余油的分布。应用时间推移地震求取水驱开采前后两次三维地震的振幅差异时,由于突出了流体的地震响应差异,比直接应用常规地震油气检测技术预测剩余油分布更为有效,而模型和实例也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一种利用时间推移地震进行叠前含油饱和度反演并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更为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浊积岩油气藏勘探是目前油气储量与产量增长的重要途经,而对浊积岩的识别和储层预测却是现阶段这类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技术瓶颈。文中以地震沉积学为指导,综合应用时频三原色、年代地层切片、属性投影及相控储层预测等技术,进行浊积扇体识别及储层地震描述,从而摸索出一套适合辽东湾地区浊积岩体储层刻画的地球物理技术流程,这一方法对指导该区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东营凹陷滑塌浊积岩沉积特征及油气藏勘探技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东营凹陷滑塌浊积岩是前缘席状砂或河口坝砂体在重力、地震等作用下,外部剪切力克服其内部的粘结力而发生崩塌、滑移后再沉积的产物,具有分异性好、结构和成份成熟度较低特征的粉、细砂岩。据浊积体的平面发育特征,可分为非沟道化的浊积岩和沟道化的浊积岩两种类型。基于滑塌浊积岩的成因,滑塌浊积岩发育地区不能采用常规的旋回对比法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对比技术,应采用井震结合确定大的地层界限及标志层逐级控制的对比方法。滑塌浊积岩储层以微孔隙组合为主,单层平均孔隙度一般小于23%,平均渗透率小于50×10-3μm2,属中低孔低渗储层。浊积岩储层评价, 重点考虑砂体平面分布的连续性、连通性、砂体的厚度及含油性。滑塌浊积岩形成于深湖区,近油源,油源充足,油气垂向或侧向或沿断层短距离运移成藏,多为岩性和岩性-断层遮挡油气藏。滑塌浊积岩勘探主要是应用沉积微相分析和地震反演两项技术进行储层预测。依据储层预测结果,提供了11个可供滑塌浊积岩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