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强  乐小虬  李曦 《微机发展》2013,(2):170-172,176
DocFetcher是一个用Java语言编写的优秀开源桌面搜索工具,该工具支持的文档格式有PDF、Word、PowerPoint等。作者对DocFetcher进行了剪裁,编写了创建索引和检索索引程序。e划通是用Visual C++开发的,为了在e划通中集成DocFetcher,就需要采用C语言调用Java的技术(Java Native Interface,简称JNI)来实现。文中首先介绍了JNI,接着对该桌面搜索工具JNI中C部分的程序进行了说明,分为三部分,即创建Java虚拟机、创建索引、检索索引,文中列出了主要的程序代码,并且进行了详细说明。现在,该桌面搜索工具应用在e划通2.5完全版中,功能使用正确,运行稳定。采用JNI作为数据交换的桥梁,会给软件的实现带来极大的灵活性。C语言可以在完全体现自身优势的情况下,整合Java语言开发的软件,更大范围地实现了软件重用。  相似文献   

2.
ActiveX控件为Windows平台下的一种构件模型,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和复用性。探讨了ActiveX控件在Java程序中的应用,通过JNI技术作为桥梁,以同位体的方法实现了GUI界面管理,通过JNI本地化方法实现了ActiveX控件方法调用与属性设置,以及使用代理模式实现应用Java代码来处理ActiveX控件的事件。经实际项目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可行且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Java本地调用接口(Java native interface,JNI)机制被广泛应用在移动应用开发领域.JNI机制中JNI接口函数被用于在本地代码中解析和转换Java端的数据类型和Java对象.然而,JNI接口函数的调用开销影响了程序运行的效率,其复杂的使用规范也是集成与复用第三方本地组件时的主要障碍.提出一种基于跨语言对象迁移策略的复合本地对象模型,能够实现有效减少本地调用程序中的JNI接口函数调用开销和有效利用已有本地组件的目的.详细讨论了复合本地对象的语言特性及其具体实现,并给出跨语言对象迁移规范以及开发实例.在Dalvik虚拟机中实现了该模型,通过实验证明该策略和模型能够有效改善JNI机制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朱朝霞  王杨 《微机发展》2006,16(11):225-227
注册表是Windows系统的核心数据库,一旦操作失败会对系统和应用程序造成不可预见的影响。作为Windows的特定属性,通过Java语言直接访问Windows注册表难以实现。首先介绍了JNI技术和实现方法,然后讨论了JNI在访问Windows注册表中的应用。通过Java本地方法调用Windows API注册表函数访问和修改注册表,有效地解决了Java应用程序访问注册表的难题,最后结合具体应用给出了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注册表是Windows系统的核心数据库,一旦操作失败会对系统和应用程序造成不可预见的影响。作为Windows的特定属性,通过Java语言直接访问Windows注册表难以实现。首先介绍了JNI技术和实现方法.然后讨论了JNI在访问Windows注册表中的应用。通过Java本地方法调用Windows API注册表函数访问和修改注册表.有效地解决了Java应用程序访问注册表的难题,最后结合具体应用给出丁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Java本地接口JNI原理及通过JNI实现Java与C/C++互操作的途径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Intel集成众核协处理器(MIC)只能使用C/C+〖KG-*3〗+/Fortran编程语言进行并行计算,不能对已有的Java程序提供高性能计算支持的问题,提出基于Java Native Interface(JNI)技术和C+〖KG-*3〗+的MIC混合并行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JNI设计Java代码与C+〖KG-*3〗+代码的数据交换机制,使MIC协处理器强大的浮点计算能力加速Java应用程序成为可能。通过实验测试分析基于MIC多线程并行的Java程序计算性能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利用MIC协处理器,对Java程序的计算性能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森 《程序员》2010,(5):112-113
本文主要介绍OPhone平台的JNI机制和Native模块开发与发布的方法。众所周知,OPhone平台上的应用开发主要基于Java语言,但平台完全支持且提供了一定的Native开发能力,使得开发者可以借助JNI深入实现创意。  相似文献   

9.
JNI技术实现跨平台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实践开发网格计算服务的过程中遇到了跨平台与服务运行效率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Java的JNI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开发过程中使用JNI技术的重点和难点所作研究后的一个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具体的开发实例由浅入深地介绍了有效使用JNI技术实现跨平台开发同时兼顾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Java本地接口方法JNI,重点讨论了利用JNI调用C/C++动态联接库,实时监控系统中硬盘、内存、CPU等资源的运行状态的方法,实现了Java与C/C++的互操作.同时,通过在WebService服务中调用JNI方法,提取Web Service的远程调用功能.在网格环境中,构建了基于GMA的监控系统模式,并给出了该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应用证实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Java无法得到底层的一些参数,实现对系统底层磁盘的操作变的困难,所以引入了JNI (Java Native Interface Java本地接口)技术.分析了JAVA与VC++之间的通信方法,介绍了Windows平台下java对DLL (Dynamic LinkLibrary动态链接库)具体调用过程.在VC++环境下,将硬件设备看做文件,通过文件读写的方式来对其数据存取进行访问,可以实现对磁盘扇区的读写.结合Java对dll文件的调用方式,实现了应用层对扇区的直接读写.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Java和OPC相结合的技术,并以连接到OPC报警与事件服务器为例,介绍了用Java/JNI技术编写OPC客户端应用程序的详细过程。  相似文献   

13.
选择Java和C两种语言分别实现上层软件和底层软件的编程,通过JNI技术在Java中调用C实现Java和C通信,并采用对象封装的方法解决复杂输入参数传递的问题.在一项目中进行了成功的应用,并详细描述了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重点讨论了Java与C++通信常用技术SOCKET和JNI实现方法,并采用自主开发的SOAP/XML与CORBA集成系统进行测试对照,得出利用SOCKET和JNI方式在运行效率上相近,但JNI方式其系统负载能力明显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实现了一种基于Java的分布式异构在线监控系统模型,该模型利用系统资源监控接口程序对不同层次的系统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模型通过Java本机接口(JNI)调用C/C++来得到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并对其进行控制,通过监控系统资源的占用和使用情况,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系统的检测、控制和管理.所实现的构件可以在移动Agent系统中用于监控资源的使用情况,实现自动的分布式管理策略,降低网络堵塞和系统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JNI技术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展示了一种如何实现Java与C++之间通信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JNI的COM组件调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慧君  王茜 《计算机工程》2004,30(9):101-102,120
介绍了Java语言本地方法.JNI及COM组件技术,并结合课件转换工具的实例讲述了如何在.java中调用COM组件,实现了java与COM技术的结合,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COM技术主要应用于Windows平台,对Java平台的独立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个JavaWeb应用系统,通过服务器对某嵌入式设备的USB接口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实现了生产过程监控的网络化。服务器端采用JSP+JavaBeans技术,使用第三方开发包,编写具有USB通信功能的JayaBeans程序,隐藏了通常Java程序通过JNI调用本地其它语言程序的过程.从根本上减少了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复杂程度。使用这种技术允许用户快速而方便地把网络功能加在没有联网的设备上,而不用负担重新设计设备的花费。  相似文献   

19.
基于B/S架构Web远程控制的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根据Java语言的跨平台及其网络编程的特性,文章通过简单地介绍JNI和SOCKET编程的远程控制方法,使用编程的方法来实现对广域网内智能节点的远程控制,使主机能通过控制机的接口实现对远程设备的监控。  相似文献   

20.
沈东良 《程序员》2009,(3):93-97
JNA实现了Java和原生代码的强强联合,本文作者介绍了这方面的新技术,并给出了许多应用例子。为什么需要JNA和许多解释执行的语言一样,Java提供了调用原生函数的机制,以加强Java平台的能力。Java Native Interface(JNI)就是Java调用原生函数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