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苏里格气田冬季因气温较低而出现的气井井下油套管和地面输气管线容易形成水合物的问题,从天然气水合物的物化性质出发,对生成水合物的成因进行分析,其成因条件主要有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两个方面,水分和烃类物质是形成水合物的先决条件。分析了气井井筒和输气管线防治水合物的措施,井下节流器的应用对井筒水合物的形成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天然气进行脱水使天然气不满足形成水合物的水分这个先决条件,提高管道的工况条件主要是提高管道内天然气流动温度、降低管道压力、添加抑制剂,可防止管道中水合物的形成。提出了水合物防治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在集输过程中因地貌、气象及运行条件的影响,少量的天然气会形成水合物堵塞管道。根据温度、压力的变化准确地预测管道的冻堵位置,优化集输管道的设计方案防止水合物的产生,对于气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集输管道冻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集输管道冻堵的预测模型,介绍了预测软件程序的设计开发及软件的应用实例,并对预测软件应用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油气田》2005,10(2):27-27
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苏里格气田合作开发技术交流会的隆重召开,预示着开发苏里格气田的号角已经吹响。开发苏里格气田的步伐正在加快.举世瞩目的苏里格气田将由此进入全面开发、造福百姓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集输系统的运行状况分析和预测可为气井生产、气量调配、管网调整等提供依据。ReO软件作为一款气田生产系统整体模拟和优化软件,具有集输系统节点压力预测、多方案计算优化等功能,尤其在成本和操作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最大化优化收益。本文以苏里格气田为例,利用该软件对气田集输节点压力进行了预测评估分析,并提出相关生产优化建议。投产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运行参数基本吻合,适用于苏里格气田。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完成苏里格气田低温分离工艺评价,解决天然气脱水、脱烃问题,使得外输气气质达到国家Ⅱ类气质标准(水露点应低于输送气温度5℃;烃露点应低于或等于最低输气温度)要求。苏里格气田采用了新的氨制冷工艺来实现上述要求。本文重点对氨制冷在苏里格气田开发中的应运情况进行了阐述、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简单的对氨制冷原理及工艺流程作了介绍,最后针对氨制冷在苏里格气田中的运行情况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岩性气藏,单井产量低,建井数量多,经济有效开发难度大,为了实现气田的规模高效开发,2003~2006年,长庆油田组织在苏里格气田现场开展了一系列工艺优化试验,最终形成了"苏里格模式",开创了低成本战略,实现了苏里格气田的经济有效开发。井下节流技术是"苏里格模式"最关键技术之一,井下节流是实现在气井井筒节流降压的工艺技术,掌握井下节流技术,并成功将其应用到气田的实际生产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井筒和地面管线水合物形成的几率,减轻井口水套炉的负荷,减少燃气量。在生产指标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时效。另外,由于生产压力降低,可以大大增加生产中的安全系数,提高单井自身的携液能力。结合苏里格气田的实际,从井下节流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前期试验、优化以及成熟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详细论述了井下节流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3年底,苏里格气田已经建成280×108m3/a骨架管网工程,并建成投运处理厂6座,有效确保了气田的安全平稳生产.但随着气田管网系统的逐年增多,系统的风险也在增加,很有必要及时对管网系统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提出优化完善建议,来保证气田的平稳运行、有效控制和灵活调整等功能.针对苏里格气田目前输气管网现状,对管网系统的关键节点,从管线故障下的影响面、气量的灵活调配、节点的有效控制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的有效发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评价,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和建议,对确保苏里格气田骨架输气管网的安全、平稳、高效运行起到了较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应用》2017,(10):90-93
天然气水合物堵塞管线是冬季采气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甲醇是苏里格气田东区用于防治水合物的主要抑制剂。根据苏里格气田"井下节流、中低压集气、井间串接"等工艺流程特点,文章从注醇量、注醇点等方面对冬季预注醇进行了分析优化。通过理论定性计算甲醇注入量,并随着气温、压力等的变化及时调整制度;依据入冬前的管线巡护工作准确选取甲醇最佳注入点。该方法形成后,集气管线预注醇更加合理,不但减少了井堵频次,还大大降低了甲醇消耗量。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从集气站到处理厂的输送过程中,由于压力、温度的变化,导致天然气中的水蒸气及重烃凝析出来,输气效率降低。当管线积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到管道的高效运行,此时就需要进行清管作业。通过几种公式化方法计算苏里格气田饱和天然气的含水量,并与实际清管积液值进行比较,优选了Mcketta-Wehe方法比较适合苏里格气田输气管线积液的估算,进而推得管线的清管周期,为现场输气管线的清管作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气田采气管线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裕如  张书勤 《天然气与石油》2011,29(3):11-13,20,83,84
延长气田地面集气工程采用高压集气工艺,天然气在井口未经任何处理,经高压采气管线输送至集气站内进行集中处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极易在采气管线中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堵塞管道,影响采气管线的正常运行,因此,对采气管线水合物的生成条件进行预测是非常必要的。结合天然气管道动力学与天然气水合物统计热力学模型,利用VB编制了计算软件,以延长气田采气管线为例,对管线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条件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水合物生成条件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南中国海东北部大陆斜坡带上的海相沉积有适当的沉积厚度,处于适宜形成气水合物的温―压域内,有一定的甲烷生成潜力。从台西南盆地的地震反射记录中,可以观察到气水合物存在的证据――似海底反射(BSR),暗示了气水合物的广泛分布。台西南盆地的构造沉积格架与甲烷的生成和大量气水合物沉积可能存在直接联系;各种快速堆积的沉积体系(如滑塌块体、等深流沉积、浊积扇及三角洲)前缘,是天然气水合物富集的有利沉积相带,其中等深流沉积和滑塌块体推测为最有利气水合物聚集的沉积体。  相似文献   

12.
苏里格气田地面环境恶劣,由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在集输管道中极易形成段塞流,造成管路的不稳定振动。如何准确预测管道系统段塞流的形成对高效开发苏里格气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采用TACITE软件对苏-10井区集气阀组管道的正常投产和通球情况下的段塞流进行预测,并采用PIPEFLO软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TACITE计算结果比PIPEFLO计算结果较保守。经预测,在苏-10井区由于地形变化大产生了地形段塞流,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流型等流动特性发生了变化。流体经上凹肘部时会产生段塞积液,引起不稳定的振动现象,导致液体出流;流体经上凸肘部时,由于流动特性变化,段塞流可能存在或消失。在通球过程中,由于清管器的运行,使管道各点出现超高压力值,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大牛地气田水合物防治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宏伟 《天然气工业》2007,27(1):117-119
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会增大井内油管和地面集气管线的阻力,严重时会堵塞油管和地面管线和设备,影响气井正常生产,水合物的防治是气田开发过程中一大技术难题。为此针对大牛地气田水合物的防治方法从预测到应用加以了研究。大牛地气田采用集气站集中向井筒高压注醇的方法预防水合物的形成,使用质量浓度98%的甲醇集中注醇工艺与现场生产管理实时检测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安全、平稳采输,并得出如下结论:①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天然气生产中气井、集气管线仍会产生水合物;②结合气田实际情况建议采用甲醇作为该气田水合物抑制剂;③甲醇注入量要根据生产状态及时调整,以节约生产成本,采用集中注醇的同时还要集中回收再生,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4.
气田生产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体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田生产中,特别是在试气、试采阶段常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在井内管柱或地面管线中生成,堵塞井筒、管线、阀门和设备, 从而影响天然气的开采、集输和加工的正常运转。在实际生产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液体体系十分复杂,其中包括电解质、凝析油和各种化学添加剂等,这些物质的存在对水合物生成条件和抑制剂的防治效果有很大影响。针对气田生产的实际情况,文章尽可能接近现场水合物生成体系,以某气田为例,利用JEFRI蓝宝石水合物装置,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含泡排剂、含电解质和含凝析油的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液体体系,并与纯水体系进行对比,探讨了在这3个体系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临界条件的变化以及对抑制剂抑制效果的影响,从而为水合物的现场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苏里格气田单井采气管网串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光  刘祎  王登海  郑欣  刘银春 《天然气工业》2007,27(12):128-129
苏里格气田未来将有上万口井、上百座集气站。单座集气站最终管辖井数量50口以上,采用单井直接进站的常规集气方式,进站管线的数量多、距离长,无法满足大规模、低成本开发苏里格气田的要求。为此,针对该气田自身特点,采用井间串接放射状采气管网,采气干管上开口少,串接过程全在井场完成,接入新井不会影响采气干管正常运行,适应苏里格气田滚动开发的需要,并且增加了集气站管辖井数量,降低了管网投资,减少了管沟密集开挖对苏里格气田脆弱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油气集输管线中气液两相团状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涛平  魏兆胜 《石油学报》1997,18(3):139-142
针对油气集输管线中气液两相团状流的流动机理和特点,将每一段塞单元划分为带液层的气塞区和液塞区两个区域.对气塞区,采用分流模型建立了其水力计算模型;对液塞区,采用均流模型建立了其水力计算模型,并用实验数据关联了液塞区气液混合物的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之间的相关式.通过气塞区和液塞区水力计算模型的结合,给出了团状流的水力计算模型.经大庆油田12井次实际生产数据检验,该水力计算模型所预测的压力梯度比传统的按流动状态所预测的压力梯度更符合实际值.  相似文献   

17.
苏里格气田南区块天然气集输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南区块单井控制储量小、稳产期短、非均质性强,属于典型的低渗透致密岩性气藏。针对该区块的地质特征和特殊的开发方式(采用井间与区块相结合的接替方式开发),采用了以下天然气集输工艺:①井下节流、井丛集中注醇的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工艺;②管道不保温;③中压集气;④井口带液连续计量;⑤常温分离;⑥两次增压;⑦气液分输;⑧集中处理。形成了“中压集气、井口双截断保护、气井移动计量测试、气液分输、湿气交接计量” 等一系列工艺技术,有效降低了地面工程的投资成本,提高了气田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对类似气田的开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Ȼ���ܵ��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依据四川石油管理局输气公司经营的12条输气管道近25年的运行数据和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先导开发试验区地面集输管网近两年的运行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对天然气管道的可靠性特征量进行了统计,并介绍了天然气管道事故分布统计及其参数估值的步骤,给出了天然气干线管道事故分布、维修时间分布类型及其估值以及采气管线、集气支线、站内管线的事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