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压电免疫传感器快速检测了大肠杆菌O157:H7(E. coli O157:H7).将巯基乙酸(MACA)自组装在AT切向的压电金电极上,以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反应介质,形成酰氨键固定大肠杆菌抗体.并通过α-甲基丙烯酸(MAA)把抗体修饰在纳米磁球上,采用夹心法将抗原夹在两个抗体间,压电石英晶体交流阻抗(PQCI)和循环伏安法对修饰过程进行了表征,抗原浓度与形成夹心复合物前后的PQCI振动频移相关.其免疫传感器能在3h内检测2×103~8×108 CFU/mL范围内的目标细菌,106CFU/mL情况下重复性实验的RSD在7%以下.  相似文献   

2.
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一种检测冻干奶粉样品中大肠杆菌的方法。通过传统培养法将大肠杆菌O157和O111分离纯化,根据大肠杆菌O157和O111的两对特异性基因rfbE和wbdl设计引物和探针,进行RT-PCR检测;由于该大肠杆菌可能是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对STEC的特异性毒力基因stx1、stx2b、eae设计引物和探针并检测。结果表明,该冻干奶粉样品中含有大肠杆菌O157和O111,且致病菌O157检出毒力基因stx1、stx2b、eae,即产志贺毒素与黏附素,致病菌O111检出毒力基因eae,不产志贺毒素而产黏附素。该方法能准确分离大肠杆菌O157和O111,利用实时荧光PCR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快速检验致病菌及其特异性毒力基因。  相似文献   

3.
以大肠杆菌O157的stx1、stx2、wzy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一种新的多重PCR检测方法。PCR扩增结果与各参考菌株基因型一致。PCR结果表明,wzy基因特异性强,可作为检测O157菌株的标志基因,且为开发大肠杆菌O157的分子检测技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破碎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有效和便捷的提取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毒素,比较了超声破碎法,多粘菌素法和反复冻溶法破碎细菌对毒素释放的效果,结果表明,超声破碎法破碎完全,毒素释放最多,多粘菌素法快速方便,也可使毒素大量释放,冻溶法破碎不完全,释放毒素最少。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一种基于电还原石墨烯(ERGO)、金纳米粒子(Au NPs)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应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灵敏检测.首先将滴加在玻碳电极表面的氧化石墨烯进行电还原,然后通过电沉积方法将金纳米粒子均匀平铺在电极表面.利用金纳米粒子和氨基之间的共价键作用将端氨基修饰的探针DNA固定在电极表面,完成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制备,并对目标DNA进行了定性与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准确性,并且操作简单易行,对目标DNA的检测限为7.735×10~(-13)mol/L,检测范围为1×10~(-12)~1×10~(-8) mol/L.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肠杆菌抗体的免疫吸附反应,使用集成化手持式 SpreetaTM SPR传感器快速检测大肠杆菌E.Coli 0157∶H7,采用亲和素 生物素系统放大检测的响应信号,并引入复合抗体作为二次抗体,使该传感器对大肠杆菌的检测限由106cfu/mL下降到105cfu/mL。  相似文献   

7.
使用SPR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大肠杆菌E.Coli 0157∶H7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大肠杆菌抗体的免疫吸附反应,使用集成化手持式Spreeta^TM SPR传感器快速检测大肠杆菌E.Coli0157:H7,采用亲和素一生物素系统放大检测的响应信号,并引入复合抗体作为二次抗体,使该传感器对大肠杆菌的检测限由10^6cfu/mL下降到10^6cfu/mL。  相似文献   

8.
高左旋多巴合成活性的重组大肠杆菌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条件的研究,得到细胞合成L-DOPA最佳培养条件为:L-tyro-sine0.2%,KH2PO4 0.2%,MgSO4.7H2O 0.1%,FeSO4.7H2O 0.001%,ZnSo4 0.001,磷 酸吡哆醛0.005%,牛肉膏0.5%,蛋白胨2%,DL-Alaninie0.1,温度37度,PH值7.0,培养时间16h,摇瓶转速150r/min。  相似文献   

9.
以Cr(NO3)3·6H2O、Na2WO4·2H2O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水热法在不同pH条件下成功制备出颗粒状结构的Cr2WO6纳米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和Lambda 950分光光度计分别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讨论了不同pH对Cr2WO6纳米晶的结构的影响,并对合成粉体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热条件下,前驱体的酸碱性对合成Cr2WO6纳米晶的结构有很明显的影响,只有在弱酸条件下才可以得到Cr2WO6纳米晶.此外,与传统固相法得到的产物相比,水热条件下制备的Cr2WO6纳米晶对亚甲基蓝具有明显优越的选择性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Cu/Al2O3催化剂上用C3H6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Ox和SO2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但国内外对NOx的治理还比较落后,仍然没有找到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的治理方案。NO是NOx的主要成分。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视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NO的治理也愈来愈受到重视。研究了以Al2O3为载体,Cu做活性组分用烃类气体(C3H6)选择性地催化还原NO.通过NO的转化率说明了在各种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并且利用了SEM、XRD等先进的表征手段对Cu/Al2O3催化剂的作用效果进一步作了分析和论证。说明了在Cu/Al2O3催化剂上用烃类气体选择性催化还原NO是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