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方法对水力发电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进行研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生命周期清单,并与燃煤发电系统进行比较.对水电站从材料和能源消耗、大坝建设、运输、电厂运行等过程的输入和排放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每生产1kWh的电量,水力发电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为19.24g CO2当量,而燃煤发电1kWh的排放量在1 000g CO2当量左右,说明水力发电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优势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国纸产品全生命周期GHG排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对中国2010年和2015年纸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的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边界包括:林木种植管理、制浆造纸过程、运输过程、废纸回收制浆、焚烧和填埋.结果表明:中国2010年和2015年纸产品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13.4、20.3 Mt CO2-eq,其中林木种植和管理阶段为碳汇,能存储的CO2分别为82.6和108.2 Mt CO2-eq,制浆和造纸阶段为碳源,排放的GHG2分别为52.4、77.3 Mt CO2-eq,运输阶段为8.3、10.3 Mt CO2-eq,废纸焚烧和填埋阶段为35.3、40.9 Mt CO2-eq.  相似文献   

3.
基于LEAP模型的京津冀地区道路交通节能减排情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道路交通带来的能源消耗、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问题,采用情景分析法,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应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构建了京津冀地区道路交通部门的能源与环境排放模型,对不同情景下2015—2030年的能源消耗、CO_2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各政策情景中,提高燃油经济性情景的节能效果明显,节能率为22.4%.高排放车的淘汰短期节能效果最佳,节能率为19.1%,但长期效果不明显.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推广情景的CO_2、NOx长期减排效果最佳,天津市、河北省提高燃料经济性情景的CO_2、CO、NOx、PM2.5减排效果最好.相对于基准情景,2030年综合情景下京津冀地区的节能率为37.1%,CO_2减排率可达到36.8%,其中对污染物CO、HC的减排效果最佳,减排率为45.7%、43.8%.  相似文献   

4.
钢铁工业CO2的排放现状及主要的捕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讨论了目前CO2等温室气体的危害、钢铁工业CO2的排放现状及来源,并针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温室气体CO2的捕集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混合生命周期法,将生命周期框架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相结合,全面考虑农业机械生产、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固废处理过程及保险业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对玉米秸秆热解加氢提质得到的精制油进行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结果表明:整个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5.2g/MJ(折算成克CO2当量),直接排放122.02g/MJ,间接排放46.4g/MJ,光合作用抵扣101.68g/MJ;氮肥投入、种子投入和电力投入为三大主要排放因素;肥料生产制造业、电力生产供应业、谷物生产业三大部门占间接排放总量的86%.分析整个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确定因素可知:玉米秸秆产量影响最大,产油率次之,运输距离最小.与木薯乙醇和传统汽油相比,精制油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减少53.0%、51.9%.  相似文献   

6.
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住宅建筑生命周期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建立了住宅建筑生命周期CO2排放的核算模型。选取马鞍山市某栋住宅建筑作为实例研究,计算得到该住宅建筑单位面积年CO2排放量为25.38kgCO2/(㎡.a)。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日常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占整个生命周期的比例最大,达到72.26%。最后通过对比日本、台湾住宅建筑生命周期过程中CO2排放的分布情况,以验证核算模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城市建筑的温室气体减排与建筑废弃物的处置和资源化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的支撑,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建立了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分别计算了北京地区某办公和教学用公共建筑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显示在50 a的建筑生命周期内,使用阶段温室气体排放分别占总排放量的82%和89%,建材生产阶段分别为17.3%和10.4%.为此,根据北京地区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建筑节能的要求,利用情景分析法,通过模型计算,提出了公用建筑温室气体减排的建议.同时基于我国废弃物处理处置现状,对建筑废弃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的不同情景进行了分析,定量核算了不同情景下建筑废弃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相似文献   

8.
O2/CO2气氛下O2,CO对NO排放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气体煤粉携带炉试验系统上,对O2/CO2气氛和空气气氛下煤粉燃烧的NO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O2/CO2气氛下,烟气中NO沿程和最终浓度比常规煤粉燃烧低1/4~1/3,当O2浓度从21%增加到30%时,NO的最终排放浓度增加到原来的2倍。从理论上对O2/CO2气氛下NOx的生成和破坏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O2,CO的浓度对NOx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增氧灌溉可改善灌溉导致的根系缺氧胁迫,促进作物提质增产,同时也会影响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为明确增氧灌溉下土壤N_2O与CO_2的排放特征,设置灌水量(非充分和充分灌溉)和增氧量(对照溶氧值5 mg/L和增氧溶氧值40 mg/L)2因素2水平试验,在恒温培养条件下,研究灌水量和增氧量对土壤深层N_2O与CO_2浓度及排放通量的影响;此外,为了研究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土层中温室气体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主导温室气体增温潜势的气体种类,对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土层中温室气体浓度及增温潜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土壤N_2O与CO_2的排放量依赖于土壤深层N_2O与CO_2的浓度;②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在5 cm与10 cm埋深的N_2O浓度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CO_2排放通量与土壤在10 cm埋深的CO_2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③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与N_2O排放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CO_2排放关系不显著(P0.05);④增氧和充分灌溉处理增加了土壤N_2O与CO_2的排放通量、排放峰值及累计排放量;⑤增氧、充分灌溉处理下,5 cm和10 cm埋深处N_2O与CO_2的浓度较高;⑥增氧充分灌溉提高了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方便人们了解宁波市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以《浙江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作为主要依据,制定了宁波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涵盖了能源、工业、农业和废弃物处理四个部门的CO2、CH4和N2O三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并从排放的总量、构成、来源和强度等方面分析了宁波市温室气体排放特征。2013—2019年间宁波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先下降再上升趋势,2019年为排放峰值,达到2.66亿t CO2当量。尽管2017至2019年间排放量有缓慢增加,但人均和单位GDP排放量逐年下降。CO2是宁波市第一温室气体,贡献率超过98%,而95%以上的CO2来自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活动。  相似文献   

11.
试验表明,冷却液的温度、怠速转速、点火提前角、附属机构消耗的功率等运转参数对电喷汽油机的怠速排放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冷却液的温度越低,HC和CO的排放量越大;当怠速转速增加时,HC和CO的排放量明显降低;推迟点火提前角会使HC的排放量减小;怠速工况时NOx的排放量较少,但会随着附属机构消耗的功率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The main method of casting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prediction of index gases, with carbon monoxide(CO) commonly used as an index gas. However,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not the sole source of CO evolution; primal CO is generated through coalification, which can lead to forecasting mistakes.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primal CO generation and emission from coal seams was determined.In this study, six coal samples were analyzed under six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change in coal seam primal gas and concentration as functions of time, different coal samples, occurrence, various gas types and composition concentration, which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previous study on primal CO generation. Air charging impacts on primal gas emission.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with SPSS demonstrat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mal CO concentration and time shows a power exponent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3.
混合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并分析了由生物燃料、自来水和市售的93#汽油组成的2种配比的混合燃料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能、动力性能、怠速时的排放性能. 结果表明:与燃烧93#汽油相比,发动机燃烧混合燃料时,怠速时的HC和CO排放显著下降;混合燃料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在全负荷且转速小于2500r/min的运转条件下降低,在全负荷且转速大于2500r/min的运转条件下升高;在全负荷运转条件下混合燃料发动机的最大转矩下降约6%、最大功率下降约7%,并且发动机的转矩随转速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4.
针对桑塔纳2000AFE型发动机,根据静电雾化原理,搭建了基于静电喷雾燃烧技术的发动机怠速试验台.在喷油器的支架入口安装了一个触网式静电雾化装置,用电子称、废气分析仪等相关仪器对加上静电前后的发动机怠速油耗和排放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静电喷雾燃烧技术对发动机怠速工况的节油和改善排放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分析求得砂轮片在空转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公式,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砂轮片在空转状态下的应力分布,经过两者分析比较,证明结果是一致的,即砂轮片切向应力总是大于径向应力,等效应力基本上等于切向应力,应力最大处在内孔位置,并且随着转速的提高,砂轮片的破坏趋势愈发明显.分析结果为砂轮片失效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同一管网引入不同来源的天然气已成为规划建设阶段的常见做法.不同天然气气源的组成可能存在差异,为了解不同燃气组成对民用燃烧灶具的CO排放的影响,避免大量终端用户的室内环境品质受到损害,对民用灶具的CO排放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考察了中国12T天然气组成的分布并利用华白数相等与碳氢原子数守恒原则,确立了6组原组成天然气以及对应的三组分天然气,并测试灶具在每组燃气运行下的CO排放情况;对原组成天然气以及对应的三组分天然气的CO排放差异进行了讨论;在灶具上测试了以华白数和PN数为变化依据的不同三组分天然气.实验表明:三组分天然气的CO排放与原组成天然气等价;气质参数华白数和PN数可以描述灶具在不同燃气组成下运行时的CO变化规律;在PN-W图上存在等CO排放线簇,可用于家用灶具使用不同组成燃气的CO排放预测,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一种确立CO排放界限气的思路.对保障室内环境空气品质以及输配管网气源质量管理,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交通指数和排放因子的测算机理,选择以速度为衔接点,首先研究交通指数下的速度分布测算方法和速度对排放因子的修正关系;其次,研究交通指数下的路网机动车排放因子测算方法,并分析排放因子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然后,以北京为例,测算交通指数下的路网交通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当路网交通指数位于2~8之间时,CO_2排放因子随交通指数的增长而平稳增加,但交通指数在(0.6,2]和(8,9.4]时,CO_2排放因子随交通指数的增长而快速增加.最后,统计了不同聚类方法下的排放因子偏差率,发现按工作日节假日和上下午分类后,交通指数下的CO_2、CO、HC、NOx排放因子平均偏差率分别从3.48%、6.67%、6.08%、6.68%下降至2.65%、5.35%、5.20%、5.36%.  相似文献   

18.
正态分布尺度参数基于残缺观测数据的置信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残缺的样本观测数据,讨论了正态分布总体尺度参数的区间估计问题。给出了适用于残缺观测数据的构造置信区间的一种方法,即只需知道样本的任意两个关于样本中心对称顺序统计量的值,就可求出总体多数的置信区间。讨论了相应的分布密度函数,给出了大样本近似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氢内燃机的怠速特性,在一台6缸氢内燃机上研究了过量空气系数λ与点火提前角θi对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λ的增大,最大指示热效率ηi所对应的θi逐步增加,ηi随之增加,NOx排放随之减小;同一λ条件下,NOx排放随着θi增大而增加;氢内燃机怠速时可采用λ2.5的稀混合气,且应适当增大Qi;最大缸压随着λ增加而降低、随着θi增大而上升;不同λ值条件下最大压力升高率的规律基本相似,只是在λ=2.5、θi10°CA时,最大压力升高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