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万乃毅  徐思勇  王清军 《钻采工艺》2007,30(4):51-52,94
长庆油田采油四厂有些注水井各层段吸水严重不均衡,同一口注水井,有的注水层吸水100%,有的吸水为0。其结果是注水100%的层段,使邻近油井相应层段较快变为水淹层,而不吸水段则使邻近油井相应层段达不到增油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长庆油田采油四厂工艺所与西安燎原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增注、调剖技术途径的探讨与实践。具体的技术途径是在不吸水层段进行多级脉冲射孔压裂复合作用。对不吸水层段先行补孔,再用涂复在枪身上的化学药剂对该层段进行脉冲压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技术处理过的注水井,80%以上都收到了预期的调剖、增注效果。对于注水井各层段吸水不均匀井的增注、调剖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胜利油田注水井增注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胜利油田主要以注水开发为主,油田现有欠注层1 954层,日欠注8.6×104 m3,其中低渗欠注层576层,日欠注1.2×104 m3。对国内外解堵增注技术主要进展进行了阐述,对胜利油田近年来在注水井增注方面进展情况进行总结,针对不同欠注原因实施了相应的解堵增注措施,主要有在中高渗储层实施了以盐酸、土酸为主的酸化解堵增注措施,在低渗油田中实施了解堵、基质处理及活性降压增注工艺技术,在物理增注方面,主要实施了水力深穿透射流射孔、水平井径向钻进技术、振动解堵增注技术,配套了前期预处理及后期排液等配套技术,并简要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主要对表面改性降压增注技术、脉冲解堵增注技术试验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针对目前欠注注水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步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3.
普通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普遍采用笼统注汽的方式,这种方式极易造成层间吸气不均衡,新、老层间的相互干扰,降低蒸汽的热利用率。根据稠油油藏的实际特点,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影响层间动用的主控因素,确定了单因素影响下的合理配注比,并利用多元线性拟合回归出了多因素影响下的分层注汽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层间的剩余油饱和度对注入蒸汽流量的影响最大,此外,渗透率、原油黏度和油层厚度都对蒸汽流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生产实例表明,分层注气能明显提高稠油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新疆油田公司中、低渗油藏注水井的堵塞机理及解决的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和研究,找出了适合中、低渗油藏使用的缓速酸酸液配方,并研制了无污染的层内转向剂,使得在进行化学增注时不同渗透性的目的层均能得到解堵增注的效果。通过两年来在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三厂和宝浪油田的使用,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Delphi高级语言编写,基于Oracle数据库,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建立注水井合理配注优化设计系统。利用该系统合理配置单井注水量,可以有效地缓解平面、层间、层内矛盾,有效控制含水上升,提高水驱开发效果和水驱采收率,同时大幅度提高开发人员动态配水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用于注水井停注层验封的新型偏心配水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注水井验封工艺存在投捞次数多、注入压力降低从而影响水井的验封和测试的问题,研制了新型偏心配水器。该配水器不改变常规配水器的基本结构,与偏心测试仪器的配伍性强;该配水器的验封工艺避免了停注层验封时由于停注层段亏空造成的正常注水高压层段返吐,使整个井筒变脏,分水状态发生改变的问题。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新型偏心配水器提高了停注层水井验封效率,而且停注层段越多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为了控制高渗层的注水量,加强中、低渗层的注水,需要从监测注入水的动态入手掌握分层吸水状况。分注井直接测试技术采用偏孔直接测试和井筒流动测试两种途径,测试进入第一个层段的注水量、分层压力温度,较真实地反映了各层段的吸水状况,并在测试过程中验证注水封隔器的密封性,不会造成地层污染。应用层面流褶积试井理论分析层段压力、流量资料,得到层段渗透率、系数、吸水指数等资料。18井次现场测试表明  相似文献   

8.
基于层间均衡驱替的分层注水井层间合理配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的水驱过程中,受层间储层物性差异的影响,多层合采油藏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层间矛盾突出。分层注水技术是改善特高含水期层间矛盾的有效方法,其成功的关键是根据各小层的储层物性和动用状况确定各层的配水量。为此,以层间均衡动用为目标,综合考虑储层物性和动用状况,利用Buckley-Leverett非活塞式水驱油理论,建立了注水井分层配水量的计算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分析结果表明:层间配水量的差异受油层厚度、剩余油饱和度和调控时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计算的配水量在给定的调控时间内使各小层达到均衡驱替状态,能够满足分层注水井层间配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注硼中子寿命测井是一项水淹层测井新技术 ,对老油田的产层分析评价、剩余油含量估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测井施工时 ,往往由于注硼工艺不当导致硼酸的渗吸量难以准确反映地层可动水的含量 ,从而产生解释上的困难和误区。在渗流与扩散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 ,结合华北油田的施工实践 ,介绍了确定注硼管柱、硼酸用量、注硼压力以及硼酸扩散时间的基本原则和实际经验 ,为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些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单管分注工艺。聚驱单管分注工艺实现了在井口同一注入压力下,对中、低渗透层加强注聚,又可利用配注器产生节流损失,降低高渗透层的注入压力,限制注入量,从而达到了分层配注的要求。管柱主要由封隔器、配注器等井下工具组成。单管双层分注管柱。在井口同一压力下实现单管双层分注。通过配注器控制高渗透层的注入量,加强中、低渗透层的注入量。单管三层分注管柱。在井口同一压力下实现三层同时注入。管柱通过配注器对三个层段进行分层控制。工艺特点是配注器节流损失可达到2 5MPa ,对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损失率小于5 %。聚驱单管分注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1.
注水井合理配注方法研究——以双河区块Ⅵ油组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日益加重,油层非均质严重,水淹不均衡,通过对注水井合理配注,改变液流方向,在油层中造成新的压力场,使注入水进入波及较差地区和井网未控制地区,从而使动用较低的相对富集的剩余油推向井底而被采出,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文中动静结合,既考虑储层本身物性差异,又考虑长期注水开发带来的平面和层间矛盾,以数模为手段,通过层间渗透率和注水强度的改变来确定垂向合理配注;然后以油井为中心,根据注采平衡,确定平面配注;综合垂向配注和平面配注,最终确定注水井在每个层上的合理注水量。  相似文献   

12.
董福生  马厚文 《石油机械》2003,31(7):35-36,50
调压注水泵是在增压注水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装备,它可以把配水间来水压力重新分配,同时产生一个高压和一个低压,分别为高压欠注井和低压注水井注水,既减少低压注水井注水闸门节流造成的能量损失,又达到为高压欠注井增压注水之目的。介绍了调压注水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东辛采油厂采用3台TYB—Ⅰ调压注水泵调配高压欠注井4口,低压注水井3口,累计运行5587h,连续运行达2025h,运行平稳,故障少,完全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液交替注入技术可以提高高含水油藏的波及效率,改善油层的动用程度,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针对氮气/起泡剂溶液交替注入方式,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评价了起泡剂的使用浓度、注入速度、气液比、注入方式、岩心渗透率等参数对泡沫封堵性能的影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气液交替注入方式好于气液同时注入方式,能够在岩心中形成性能稳定的泡沫,对岩心的封堵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4.
复杂注水井吸水剖面流量计测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目前复杂注水井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介绍了流量计测井技术的仪器特性、管柱要求、施工方法,阐述了在复杂注水井中流量计测井资料的解释方法。该技术在识别大孔道地层、检查井下管柱情况、判断套管漏失、提高吸水剖面解释精度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吉林油田低注入井五参数测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相应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To further improve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ect by CO2 flooding, the trends and conditions of asphaltene deposition under different injection pressures and injection volumes of CO2 were studied by SDS solid phase deposition testing system,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microscope, and P-X phase diagram. When the mole fraction of CO2 in crude oil increases to a certain value, asphaltene deposition appears. The lower the pressure, the lower the mole fraction of CO2 in crude oil causing the asphaltene deposition there is. After the onset of asphaltene deposition, the degree of deposition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pressure. The amount of the deposited asphaltene under miscible displacement is the highest, under near-miscible displacement is the second highest, and under immiscible displacement is the lowest. When the dissolution of CO2 in crude oil reaches the saturation point, the asphaltene deposition becomes slow. Besides, it is feasible to prevent or reduce the asphaltene deposition by adjusting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phase behaviors of the CO2-crude oil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parameters of CO2 flooding.  相似文献   

17.
分段射孔水平注水井注入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分段注水时,在总注入量确定的情况下,确定每个射孔段的流量分配与压降分布是一个复杂且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建立封闭地层的水平井三维稳态渗流模型,用Fourier 正弦变换、势的叠加原理、三角函数变换、渐进分析求解其压力和流量分布;通过与直井比较,求得均匀流量水平井稳态当量井径模型。利用多井叠加原理建立分段射孔无限导流水平井流量分配模型,用高斯消元法求取每个射孔段的流量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分段射孔水平注入井的压降特征。算例应用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射孔间距或射孔段长度越大,射孔段附近压降越大,而水平井中部的射孔段附近的压降小于相同条件下端部射孔段的压降;分段射孔水平井的近井地带易于形成近线性驱替系统,特别是选择中间略长,根(趾、端)部稍短的射孔方式,可使这种驱替效果更好。该方法能够直观量化每个射孔段注水量的分配,从而为周围油井注水见效、水驱动用程度等的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牛庄油田牛25区块低渗和粘土矿物含量高等特点,分别从改善注水水质以减小注水对地层的伤害和通过基质酸化以提高地层渗透率两方面对注水井增注技术进行了研究。污水对地层岩心的液测渗透率的损害率高达96.5%,而通过微孔滤膜过滤以及水质改性技术处理后的混合水对液测渗透率的损害率降为22.2%,研制的乙酸配方基质酸化后渗透率提高1861.5%。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现场使用情况,论述了我国在用注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注水调压泵结构及工作原理、使用的前提条件及注水调压泵与柱塞式增压泵的对比特点.简要展望了调压泵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