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新的加密标准 AE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ES是一种新的加密标准,它是分组加密算法,分组长度为128位,密钥长度为128bits、192bits、256bits三种,分别称为AES-128、AES-192、AES-256。本文介绍了AES的加密算法的加密过程,函数定义,密钥扩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对称分组密码算法-SE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星阳 《信息技术》2004,28(7):22-23,48
描述了一种新的对称分组密码算法——SEA(Smart Encryption Algorithin)。通过在加密过程中交替使用两种互不相容的群运算和一个构造简单但非线性强度较高的函数,本密码算法能达到的必要的混乱和扩散,且具有良好的明文雪崩效应和密钥雪崩效应。在本密码算法中,明文和密文分组长度均为128bit,密钥长度128bit,192bit和256bit三种可选。在性能上,本算法不仅逻辑结构严谨、构造简单,而且安全、易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超混沌序列的分组密码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混沌现象的“蝴蝶”效应和难以预测性等特点,提出利用超混沌序列改进分组密码算法的思想,实现基于超混沌序列的DES(数据加密标准)和AES(高级加密标准)算法,给出改进算法用于加密文本和图像数据的应用实例,分析比较改进后的算法和传统分组密码算法在安全性和抗破译性方面的性能。研究表明,分组密码算法和超混沌序列技术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抗破译性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AES的一个候选算法——Twofish,它是一个128位分组加密算法.该密码由一个16圈的Feistel网络构成.描述了Twofish的加解密过程及子密钥生成过程,同时对其性能和抗攻击能力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级加密标准AES候选之一--Serp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个新的分组加密算法——Serpent,它是AES的一个候选算法,该算法使用256位的密钥对128位的块数据进行加解密;描述了Serpent的加解密过程及子密钥生成过程,同时对其性能作了部分阐述.  相似文献   

6.
基于S盒优化的轻量级加密算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越超  汪一鸣 《通信技术》2010,43(5):103-105,108
分组密码一直是解决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常用加密方法。分组密码的典型代表数据加密标准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加密和硬件加密,其中所体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依然值得研究和借鉴。S盒作为DES算法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DES的加密性能。通过对分组密码安全性设计的分析,立足于DES算法框架,提出了一种轻量级安全加密算法LEA(Light weight Encryption Algorithm),通过增加位选逻辑陷阱来对S盒中的元素进行选取和重新优化设计,最后从S盒统计特性角度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该算法能有效解决低成本系统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Camellia算法是NESSIE选择的一个128bit的分组加密算法,它与AES一起作为欧洲的加密标准。本文详细介绍了Camellia的基本特征、算法描述及其各种特性。该算法能适合不同的软硬件平台,实现方便,速度快,能对抗已知的各种攻击。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在DES中可能引起在明/密文对和相关密钥中观察到统计特性的潜在弱点的研究情况。然而,使用这个特性所需要的已知明文的加密次数与穷尽密钥搜索的加密次数相同,因此,这种潜在的“弱点”主要在理论上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分组密码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密码技术,特别是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AES征集和NESSIE计划的相继启动,使得国际上又掀起了一次研究分组密码的新高潮,故概括介绍了国内外分组密码研究的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详细地探讨了与分组密码的主要理论与技术,最后介绍了Rijndael(AES的最终算法)与IDEA(NESSIE分组密码候选算法之一)的两个算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公钥密码和私钥密码两方面分析了现有的数据加密体制,并提出一种将AES(高级数据加密标准)与ECC(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相结合的数据加密方案。这一方案有效解决了私钥密码体制中密钥的分配和管理的问题,从而为在网络中高速、安全地传输数据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
高级加密标准AES候选之一--RC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C6是一个安全、简单、灵活的参数化的分组加密算法,它是RC5的发展,以更好地符合AES的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RC6-w/r/b的加解密算法和密钥扩展算法,以及对其性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AES算法的密码分析与快速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级加密标准(AES)确定分组密码Rijndael为其算法,取代厂泛使用了20多年的数据加密标准(DES),该算法将在各行业各部门获得广泛的应用.文章以DES为参照对象,阐述了Rijndael算法的设计特色,介绍了AES在密码分析方面国内外已有的一些理论分析成果,描述了AES算法采用软件和硬件的快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对蓝牙安全机制鉴权过程中的加密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采用的基于序列密码的加密算法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利用分组密码实现加密的思路.详细讨论了蓝牙鉴权过程中的各类攻击方式,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阐述了防范的措施.对128位AES加密算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使之能够适用于运算速度相对较低、存储资源相对较少的蓝牙移动系统环境.测试表明,改进后的AES算法可以为蓝牙的鉴权过程提供更为可靠的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14.
Rijndael算法的硬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Rijndael的硬件实现的算法,它是128位对称分组加密的高级加密标准。设计目标是FPGA实现。系统由AddroundKey、ShiftRows、Mixcolumns和s盒四个部分组成。因为Rijndael算法需要大量硬件资源,每一个部分除了S盒外都只实现了一次,并工作在非反馈模式下。该设计在MAX+PLUSIIFPGA工具中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5.
基于硬件控制器的乱序执行抗差分功耗攻击AES芯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描述了一款通过硬件控制器实现乱序执行以抵抗差分功耗攻击(DPA)的AES 芯片。 该芯片实现了高级加密标准(AES)中规定的加密和解密算法。芯片采用细粒度数据流结构, 动态发掘了算法中的字节粒度操作的并发性。文章提出了一个新颖的电路,暂存-匹配-转发 单元(HMF),作为乱序执行的基本控制结构,将并行的操作以乱序的方式执行。该芯片已 在中芯国际(SMIC)180 纳米工艺下流片。功能测试的结果表明,128 位密钥长度下加密一 组明文的平均功耗为19nJ,裸片面积为0.43mm2。芯片抗功耗攻击的能力通过一个实际攻击 平台进行了评估。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在乱序执行情况下,在64000 条样本功耗曲线下无法 识别正确密钥。和确定操作顺序的情况相比,本文提出的通过硬件控制器实现乱序执行的方 法将破解成本至少提高21 倍。  相似文献   

16.
分组密码是密码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之一,而分组密码的工作模式是指使用分组密码对任意长度的消息进行加解密、认证等的方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积极致力于分组密码工作模式的研究,十余年来陆续发布了大量的工作模式。文中集中讨论了NIST近几年发布的几种新型工作模式,包括加密认证模式GCM、磁盘加密模式XTS、密钥封装模式KeyWrap,并且对这几种新型工作模式的快速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介绍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DES)和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基于无理数的DES加密方案。该方案利用无理数的伪混沌特性对密钥空间进行扩展,增加子密钥产生的随机性,使得每一组16次迭代所使用的子密钥各不相同,能够以和DES相同的时间开销,获得和AES相同的密钥空间。  相似文献   

18.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推出具有两个硬件高级加密标准(AES)引擎的篡改响应加密控制器MAX36025,轻松实现高度安全的加密方案。  相似文献   

19.
10轮3D分组密码算法的中间相遇攻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D密码算法是一个代换-置换网络(SPN)型结构的新分组密码。与美国高级加密标准(AES)不同的是3D密码算法采用3维状态形式。该文利用3D算法结构,构造出一个5轮中间相遇区分器,并由此给出10轮3D的新攻击。结果表明:新攻击的数据复杂度约为2128选择明文,时间复杂度约为2331.1次10轮3D加密。与已有的攻击结构相比较,新攻击有效地降低了攻击所需的数据复杂度以及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低成本FPGA的AES密码算法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前山  季晓勇 《通信技术》2010,43(9):156-158
主要介绍在逻辑资源少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实现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算法设计。首先描述了AES加密算法,并在FPGA上优化实现AES算法,设计结构采用多轮加密共用一个轮运算的顺序结构,加密和解密模块共用密钥扩展模块,减少资源占用,在低时钟频率下保持较高的性能。采用了16位的并行总线通信接口,利用先进先出缓冲器(FIFO)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缓存。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测表明,在50MHz时钟下加解密速率可达530M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