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瘢痕疙瘩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大量研究发现瘢痕疙瘩的形成与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基因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光化学基因转移技术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有望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4.
扇贝多肽减轻中波紫外线诱导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arreri,PCF)对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辐射损伤体外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单次UVB辐射损伤体外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病理模型,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在2h后即出现变化.包括胞内空泡形成、线粒体嵴断裂、基质空泡化、粗面内质网扩张、核异染色质浓缩及边集,呈现早期细胞凋亡改变。而用0.25%~l%的PCF预处理细胞30min,可减轻成纤维细胞受损的程度,且呈量效关系。结论:扇贝多肽可有效地保护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对抗UVB的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5.
《电子显微学报》2001,20(6):767-771
目的观察实验动物微型猪瘢痕模型经90Sr照射后的超微结构改变,从形态学角度探讨90Sr防治瘢痕的作用机制以及最有效治疗时间和剂量,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西双版纳微型猪,于面部、背部两侧制作1cm×2cm、深达皮下组织的创口数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1周用90Sr敷贴器照射,剂量分别为200、400、600、800、1000、2000、4000cGy.然后在照射后1,3,7,11周(即术后2,4,8,12周),分别切取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瘢痕组织,进行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小、中剂量(200~600cGy)90Sr显著促进伤口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成纤维细胞表现为数量多,体积大、粗面内质网增多并扩张,胶原纤维排列致密;大剂量(800~2000cGy)90Sr照射能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表现为数量少,体积小,粗面内质网欠丰富,核异染色质丰富,胶原纤维排列稀疏.结论小中剂量90Sr照射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纤维,从而促进伤口愈合,临床上可在伤后早期进行照射,剂量为200~600cGy;大剂量90Sr照射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纤维的能力.为防治瘢痕过度增生,临床上可在伤口愈合后进行照射,剂量为1000~2000cGy. 相似文献
6.
实验动物瘢痕模型经90Sr照射后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实验动物微型猪瘢痕模型经90 Sr照射后的超微结构改变 ,从形态学角度探讨90 Sr防治瘢痕的作用机制以及最有效治疗时间和剂量 ,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采用西双版纳微型猪 ,于面部、背部两侧制作 1cm× 2cm、深达皮下组织的创口数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 1周用90 Sr敷贴器照射 ,剂量分别为 2 0 0、4 0 0、6 0 0、80 0、1 0 0 0、2 0 0 0、4 0 0 0cGy。然后在照射后 1 ,3,7,1 1周 (即术后 2 ,4 ,8,1 2周 ) ,分别切取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瘢痕组织 ,进行透射电镜 (TEM)观察。结果 :小、中剂量 ( 2 0 0~ 6 0 0cGy) 90 Sr显著促进伤口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成纤维细胞表现为数量多 ,体积大、粗面内质网增多并扩张 ,胶原纤维排列致密 ;大剂量 ( 80 0~ 2 0 0 0cGy) 90 Sr照射能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 ,表现为数量少 ,体积小 ,粗面内质网欠丰富 ,核异染色质丰富 ,胶原纤维排列稀疏。结论 :小中剂量90 Sr照射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纤维 ,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临床上可在伤后早期进行照射 ,剂量为 2 0 0~ 6 0 0cGy ;大剂量90 Sr照射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纤维的能力。为防治瘢痕过度增生 ,临床上可在伤口愈合后进行照射 ,剂量为 1 0 0 0~ 2 0 0 0cGy。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tast,KFB)Smad3基因表达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一研究Smad3 shRNA对KFBSmad3及Ⅰ型胶原(typ e I collagen,COLIA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前期实验筛选出的1对最有效SiRNA重组构建Smad3shRNA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Smad3shRNA转染剑KFB,用RT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Smad3、COLIA2在不同时间点(0d至9d)表达的变化。结果:①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RT-PCR和westerll blot的结果均证实Smad3shRNA载体构建成功。②转染Smad3shRNA后,随着时间的延长,KFB中Smad3的mRNA蛋白表达都显著减低,到72h作用最强:光密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IA2的mRNA与蛋白表达都明硅下降(P〈0.05).结论:体外构建的shRNA-Smad3RNAi真核表达载体能显著抑制KFBSmad3的表达。并使其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出现相同的变化,提示Smad3 shRNA可能是改善皮肤创而愈合和抑制瘢痕增生一个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患者骨髓标本的电镜观察结果。患者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24~61岁。病程10多天至2年,既往无化疗或放疗史。按FAB标准诊断及分型,包括难治性贫血(RA)4例,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5例。标本经常规方法制成超薄切片。 RA和RAEB患者骨髓病变基本一致,三个血细胞系都有部分细胞受累,表现为病态造血。幼红细胞常出现核浆发育不平衡,以及核的各种异常,如外形不整、分叶;核裂、核泡;双核、芽生现象;染色质限局性消失。凝聚及溶解;最终核固缩、破碎或全部溶解。胞浆经常含较多膜性细胞器,如成群的小泡、次级溶酶体或来源不明的膜结构等(图1~2)。本组中7例见到巨核细胞,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电穿孔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质粒导入原代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探讨影响外源基因电转染效率的参数,如电压、脉冲长度、DNA剂量以及转染后时间长度等.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扩增pEGFP-N1质粒,选择不同的电压梯度、脉冲长度及DNA剂量,采用电转仪将pEGFP-N1质粒导入原代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不同时间pEGFP-N1瞬时表达情况及细胞存活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效率.结果:在电压为250v、脉冲数1、脉冲长度15μs、DNA质粒6μg时,电穿孔法将pEGFP-N1质粒导入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转染率最高,细胞存活率最高,转染后24h明显表达,48h后表达最强.结论:在适当的电压、脉冲长度下,选择适当的DNA用量,在转染后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电穿孔法转染原代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可使目的基因获得较高的转染率,且细胞死亡最少.电穿孔法是研究原代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较为理想的转染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在左总支气管淀粉样变沉积症病人手术过程中,取病变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电镜下见淀粉样沉积物呈块状分布于细胞外,染色灰淡,由不规则排列的5~10nm的细丝样结构组成。沉淀样物附近可见活跃的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分布。成纤维细胞体积大,胞质中有发达的高尔基体和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内质网扩张、充满染色灰淡的细丝样物质,与细胞外沉积物形态近似,提示淀粉样沉积物可能来源于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胞质中有多种吞噬体,其中有的内容物为染色灰淡的块状物,其形状与细胞上淀粉物中的块状噬斑相似,提示部分淀粉样沉积物可能被巨噬细胞所清除。 相似文献
12.
纳米TiO2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近紫外光的照射下,纳米TiO2具有较强的光催化灭茵效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较完整地研究纳米TiO2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纳米TiO2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肠杆菌;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氢氧自由基等活性氧类物质可导致大肠杆菌的外壁和质膜严重破损、断裂;胞浆流出;细胞质凝聚;类核区解体和丝状染色质消失。本研究为探讨纳米TiO2光催化灭茵机理提供了直观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14.
运用透射电镜对制动应急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内分泌颗粒的胞吐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它具有三种不同的胞吐方式:单颗粒胞吐,多颗粒连续胞吐及颗粒内容物通过暂时性融合小孔进行胞吐,用电镜细胞立体形态计量法对正常大鼠肾上腺素细胞内两种不同形态颗粒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肾上腺素细胞中致密圆形颗粒的数目较内容浅淡的颗粒多(P<0.01),大鼠制动8h时,以致密圆形颗粒的胞吐为主,制动24h时,则两种颗粒均发生胞吐,以上结果提示:这两种不同形态的颗粒可能是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中同一种分泌颗粒的不同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5.
16.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35例多发性肌炎肌活检标本进行观察,见纤维有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及再生。间质有炎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或形成复层,内皮细胞肿胀,部分内皮细胞及淋巴细胞胞质内发现管网状包含体。文中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骨髓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镜对两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患儿的骨髓细胞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表明其典型异常改变为胞装内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电子致密颗粒,多较正常者大.其直径可连正常者的10倍以上。偶见吞噬体.胞策内细胞器变性及大的泡状结构.内含絮状物.电镜的检查对该病的确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胸腺上皮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TET)WHO病理分型的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对14例TET采用WHO病理分型,分别观察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形态学特征。结果:按WHO病理分型诊断胸腺瘤A型1例,AB型3例,B1型1例,B2型4例,B3型3例,C型2例。各型胸腺瘤均具有上皮性肿瘤的结构特点,如:张力原纤维、桥粒等结构;C型胸腺瘤(胸腺癌)异型性很明显,常见肿瘤性坏死,其他类型则有一定程度的异型性。A型胸腺瘤细胞核异染色质丰富,核仁不明显,无异型性;AB型和B1型异型性不明显,细胞核常染色质较均匀,可见小核仁;B2、B3型胸腺瘤异型性较明显,常染色质较丰富,核仁明显,细胞质宽大,有突起。结论:从超微结构特点来看:A型胸腺瘤生长不活跃,AB型和B1型胸腺瘤生长略活跃;B2、B3型胸腺瘤生长较活跃;C型胸腺瘤生长很活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