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解决灵活公交乘客需求差异性大、实时变化性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乘客动态需求的灵活公交路径优化调度模型.在已知乘客预约需求量、车辆载客容量、车队规模等条件下,根据乘客需求动态变化特征对接驳行程时间进行实时迭代更新,将车辆的运营成本(车辆行驶时间)和乘客的时间成本(乘客上车前等待车辆的时间、实际到达时间与期望到达时间之间的差值)最小化作为目标,构建了考虑乘客动态需求的灵活型公交路径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基于引力模型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随机产生的15个需求点的102个出行需求,全部服务完成所需车辆为17~21辆,平均每辆车的旅行时间为24.59 min,100组数据的求解时间均在25.00 s以内,计算耗时平均为12.04 s.可见该优化模型能够在实时调整接驳规划时间的前提下,更大程度满足乘客动态需求,有效减小规划路径的误差,缩短行车距离和乘客出行时间,相比忽略接驳行程时间变化的灵活公交调度模型结果更优.  相似文献   

2.
公交优化调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公交调度发车间隔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 ,建立了以公交公司一天的总发车车次最少和乘客一天的总等车时间最短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 ,并对该模型目标函数中的一些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讨论。结果表明 ,该模型兼顾了公交公司和乘客二者的利益 ,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将轨道站点周边的居民吸引至轨道交通出行,提出一类需求响应型接驳公交调度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当居民通过手机APP或网站下达他们的出行起讫点、时间窗及最大在车时间后,考虑车辆的额定载客量、最大行驶里程等约束,确定车辆访问居民的顺序及其到达时间,追求总运输里程最少.利用Cplex求解模型的精确解,结合一个算例,给出了不同车辆数的接驳公交调度方案,比较了有无乘客在车时间限制的方案差异,并分析了参数灵敏度对调度结果的影响,从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公共交通分担能力和解决轨道交通与交通出行起讫点之间的公共交通接驳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了轨道与公交的接驳公交网络优化模型.模型主要考虑不同接驳站点在不同时间对轨道交通和交通出行起讫点之间的接驳需求建立多目标模型.分析选用粒子群算法对所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比较了在轨道接驳需求下多种车队规模的调度线路、时刻安排状况,得到轨道线路邻近区域内接驳网络的优化调度,当车队规模在定值时即可满足接驳轨道交通的换乘需求,优化调度使得平均满载率显著下降,另外,验证了接驳公交网络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优化调度可有效降低营运消耗.  相似文献   

5.
公交调度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公交调度模型 ,给出了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的程序框图。用实际的运营数据对提出的模型及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 ,提出的公交调度模型及其求解算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典型的公交接驳线网优化问题,将每一公交站点具有唯一线路服务这一假设扩充到每一个公交站点可由多条公交线路服务,使公交站点与公交接驳线路间具有多对多的关系,即拓展到需求在多条线路间具有可拆分性的情形,形成需求可拆分的公交接驳线网优化问题.依据该情形下的公交接驳线网特性构建约束条件,分析换乘网络上乘客出行费用,并构造客流选择函数,建立需求可拆分条件下的接驳线网优化模型.通过在遗传算法中引入公交重复站点生成和插入策略,求解该模型.算例结果表明,需求可拆分情形下,公交接驳线网优化问题的求解时间显著增长,允许公交线路间具有重复站点可改善公交线网,随着网络客流量的上升,重复站点数量增加并集中于客流较多的站点.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随着时间和空间上客流不均衡性的变化,车辆应如何调度的问题,建立了多目标规划的模型,实现了“有早出,有晚出”,车辆有多有少的调度计划,在保证一定效益和顾客满意的情况下,使在岗车辆的总运行时间最短,所有的计算都在计算机上实现,得出了调度时刻表,最少的车辆数为42,顾客与公交公司的满意程度比为:0.68:0.46。  相似文献   

8.
为了缓解风电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的影响,提升电力系统的风电消纳能力,基于传统风火电节能调度优化模型,引入碳排放权交易和储能系统,构建了碳交易、储能系统及两者共同参与下的系统风电消纳优化模型。以10台火电机组和2 800 MW的风电场构成模拟仿真系统,分析碳交易和储能系统对系统消纳风电的影响。算例分析显示,碳交易的引入能够提升具有清洁特性的风电并网电量,减少系统发电煤耗;储能系统的引入有利于平缓风电输出功率,抑制功率波动幅度;同时引入碳交易和储能系统对提升电力系统风电消纳能力的优化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计划调度协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福利经济学理论,分析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运营协调系统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并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分别建立了非协调计划调度模型和计划调度协调模型,同时给出了模型求解步骤。结合算例,对比分析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计划调度协调实施前后换乘网络的运营效果。结果表明,实行运营协调控制能够增加社会福利,使出行乘客和运营企业都获益。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客运枢纽是一个集铁路客运、公路客运、常规公交、轨道交通、社会车辆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枢纽的协调调度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优化综合交通枢纽不同交通方式的运能分配比例,对枢纽系统费用和乘客花费时间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运能匹配度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线性加权法、α-方法两种多目标优化方法,利用LINGO优化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使得公交线路、轨道交通等不同交通方式能够更高效协调的运能优化结果,并对结果中的平均乘车时间进行了敏感度分析。  相似文献   

11.
考虑轨道交通接运公交发车间隔及票价的乘客需求弹性,对接运公交系统的成本及收入进行分析,建立了以最大系统总收益值为目标函数、轨道客运量份额为主要约束条件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探讨了它的求解方法。算例结果和参数灵敏度分析表明,优化模型在约束条件内存在局部最优解,系统总收益值随着平均单个乘客等待时间和票价的增加以不同的速度减少,乘客对票价增减的敏感性比对发车间隔增减的敏感性强。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给定的某路公交车各时段乘客流动统计数据,做了如下工作来制定公交车调度:1)计算各时段运行参数,其中包括车辆的周转时间、车辆数、行车频率以及行车间隔等,给出参数汇总表;2)按行车间隔分配与排列方案、主要运行参数依次推定各时间段的运行班次。得出结论:最优日发车辆数为44辆,高峰时期的发车间隔为2-3min,每小时发车30辆。低峰时期的发车间隔为2-8min。满载率为:R=67%,顾客的满意率为:δ=97%。基本上满足了乘客的乘车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水文随机模拟模型和网络模矢优化方法两部分所组成的水库隐性随机优化调度模型。其中水文随机模拟采用的是蒙特卡罗法(MC法);优化技术是应用由网络分析法与模矢探索法相结合而形成的网络模矢法(NAPS法)。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在采用上述两种模型的组合形式时进行了某些合理可行的处理技巧,使整个模型在保持具有较高决策精度的前提下,计算机时和存储量都较少,且不受“维数”的限制,因此,它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15.
为改进现有能源利用方式并减少能源支付成本,本文提出了一个由电动汽车、光伏系统和储能系统等组成的热电联产型家庭能源枢纽模型。以能源支付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优化调度。通过控制响应电器的能耗,调度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协调光伏出力来确定能源枢纽的最佳运行模式,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为证明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某地区智能电网环境下冬季家庭负荷数据作为仿真算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电价最高的11∶00~16∶00时段,天然气全部分配给CHP用以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减少了从电网的购电量,节约了成本。该研究减少了家庭能源支付费用,为智能家庭能源消费的优化调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线路可偏移式需求响应公交服务乘客比例,降低运营成本,提出改进的以DBSCAN聚类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为基础的D-k-means聚类算法,并依据乘客需求确定固定站点和备选站点,设计新型线路可偏移式需求响应公交服务系统,建立公交调度模型,并使用精确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中国广东省揭西县南部部分地区需求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服务乘客比例达95.3%,与区域灵活式公交相比,运营成本和运行时间分别降低了9%和5%,算法求解速度较快且稳定.  相似文献   

17.
基于车路协同环境下的动态路径流量、初始排队长度等信息及车辆-信号控制系统实时通信的运行环境,研究并建立了双向协调路径、车辆动态速度和交叉口配时参数的集成优化模型,克服了传统交叉口信号协调方法中路段行驶车速固定、受初始排队长度影响显著和不能优化协调路径的缺点。模型以协调路径流量与速度乘积最大为目标,以双向协调路径、相位差、车辆推荐速度等为决策变量进行优化,并建立了排队、车速、信号配时参数等一系列约束条件以确保集成优化解的可行性,从而实现了协调控制系统不停车通过量最大且延误最小的目的。与经典Maxband模型及Synchro软件的信号协调控制优化方案的比较表明,本文模型能够显著地提高绿波带宽,降低停车次数,提高协调效益。对路径流量波动、路段长度、最大限速及饱和度的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表明本模型能适用于不同的道路和交通条件,实时优化协调路径、车速及相位差。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建立了以最少换乘次数、出行距离与出行费用为评价指标的最优路径选择模型。在搜索可行路径时,将乘客的步行意愿考虑在内。针对得到的可行路径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成对比较矩阵,计算出每条可行路径的综合权重。通过比较每条路径的综合权重选择最优出行方案。  相似文献   

20.
库群防洪优化调度模型解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