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从沙州回鹘时期敦煌石窟的供养人衣冠服饰看,沙州回鹘供养人像与西域高昌回鹘供养人像相似,说明沙州回鹘与西域回鹘既有文化上交流的密切联系,又体现生活习俗上的相融;将回鹘民族的服饰与中原、中亚、西亚等地区的服饰相比较,又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这说明了回鹘服饰与中原、中亚、西亚等地服饰的相互影响和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敦煌蒙元时期壁画为研究对象,对男女供养人画像和其他壁画中世俗人物画像服饰作了客观的描述,并以此为蓝本,对蒙元服饰与华夏民族、波斯、高丽等服饰文化的交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曹氏画院时期,敦煌地区由于与中原及周边少数民族,尤其是回鹘民族联系密切,因此莫高窟壁画中贵族妇女的服饰明显呈现出3种风貌:一是中原服饰风貌,主要服饰样式为大袖裙襦;二是回鹘装;三是回汉混合装。  相似文献   

4.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吐蕃赞普冠帽及辫发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高窟壁画中遗留了吐蕃服饰的珍贵资料,本文以敦煌莫高窟第158、第159、第231窟壁画为例,对吐蕃赞普服饰中的发式和冠帽进行了概述和考证,对5种名称的吐蕃冠帽作了分别阐述,并推断出吐蕃赞普几种常见的辫发梳髻形式。  相似文献   

5.
以莫高窟北周第290、296、428窟部分供养人服饰为研究对象,指出北周在中国服饰文化史上具有导开先路的作用。第一,中国男子服饰两大体制萌芽于北周;第二,中国女子服饰在北周时出现了与传统服饰截然不同的新样,窄袖小衫配及腋长裙这一服装样式对隋唐女子服饰有着极大的影响;第三,北周时期大量引进胡服元素,促使中国服饰走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魏健鹏 《饰》2013,(2):11-18
敦煌壁画中的幞头形象,涵盖其产生、发展和兴盛的主要时期。通过将史籍中有关幞头的记载与现在学者的研究结合,借鉴考古类型学的分类方法,可将敦煌壁画中的幞头分为四个时期:北周至隋、初唐至中唐、晚唐、五代宋。对幞头式样变迁分期分类的探讨,能对石窟壁画的分期断代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陈芳 《饰》2013,(2):25-34
从图像和实物观察,一种女子服饰在明代首次出现,直至清初都相当流行,但中国古代服装史均未提及此服。经过笔者的初步考证,确定此类服饰当时的称谓为"披风"。本文就"披风"的形制、材料、流行时间、穿戴搭配方式以及流行的原因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追溯明代女子服饰形制的改变与西亚、中亚服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英高窟第361窟的中唐供养人为研究中心,通过对莫高窟第361、386、14三个洞窟的实地考察,认为第361窟的供养人与以往按身份高低排列整齐的供养人不同,而是以进行传供法会的形式出现.文中还进一步讨论了此时壁画中新出现的"振铃"供养方式,并提出第361窟存在高缠头的吐蕃装供养人,认为他们可能是来自吐蕃本土地位较高的吐蕃人,因此第361窟的营建很可能是有吐蕃人参与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唐宋服饰色彩文化的历史渊源,阐述了唐宋服饰色彩的个性语言,指出了唐宋服饰色彩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敦煌莫高窟第158、159、231窟壁画为依据,对吐蕃赞普服饰进行了概述和考证,对赞普服装的穿着方式做了推断,并就其服饰中的翻领、云肩、革带、蹀躞七事及鸟靴做了细致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指出衣着服饰不仅具有实用性、装饰性,而且还具有交际性,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交际工具.文中归纳出衣着服饰的3种交际功能,即能显示着装者的社会阶层,反映着装者对事物的态度,透露出着装者的个性、情绪和情感.同时指出我们应当学会运用服饰语言,准确、恰当地表现自己和显示自己.  相似文献   

12.
胡服小考     
在中国传统服饰中 ,汉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于胡服的接纳 ,在思想、政治、文化与形制上均有着不同的显现态度 ,其间或借鉴、或渗透、或冲撞、或消长 ,颇耐咀嚼、深思  相似文献   

13.
明代服饰流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明代服饰问题,认为,明前期统治阶级为维护壁垒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以服饰制度来强化统治。明中晚期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导致服饰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新局面。这种服饰流变现象说明当代我国经济文化已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4.
在三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性,从地域特点,文化特征和工艺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审美价值及其现代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服饰具有演色性特征,不同光源对服饰的演色效果不同,同一光源,因光的强弱、角度和服饰材质的不同演色效果也有差异。如想使服饰表演、展示、穿着者于不同的环境中,能达到某种预期的色彩效果,可以应用色彩的物理演色性特点进行巧妙的设计构思,达到创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因特殊的历史背景,民国时期的服饰表现出矛盾性及多样性的特点。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穿衣方式。根据着装风格的不同,可以判断各式人物的从业信息,并且同一行业的人们着装类型大致相似。选择较具代表性的图片资料,研究其历史背景并展开问卷调研,借助罗兰.巴特符号学理论来分析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7.
图案与服装的结合主要有两种类型 :利用性设计和专门性设计。该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利用性设计中图案与服装的结合应用 ,包括 :图案与服装款式 ;图案与服装装饰部位 ;图案与服装轮廓 ;图案纹样与服装  相似文献   

18.
探讨服饰与宗教文化的关系,研究了服饰纹样、色彩、款式、行为中的宗教因素,指出宗教服饰在宗教活动中的标识、载体和象征作用,并阐明宗教文化对服饰发展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19.
衣着服饰的教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华服唐装的流行入手,讨论衣着服饰的社会教化功能。指出服饰语言在为人体面、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社会管理、社会历史与生活现实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从而揭示服饰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