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高DWRR算法的时延性能及应对突发流的能力,文中结合比例时延区分服务模型,在DWRR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体现优先级的队列调度算法-PDDRR。该算法的控制目标是保证各业务流的平均排队时延在无突发业务流时维持在给定的比率,而在应对突发流时忽略时延的比例公平原则,根据网络实时负载动态地调整各队列的权值,合理地分配资源。仿真结果表明,算法不仅能实现不同优先级业务的时延区分,而且在业务流突发时为各等级业务提供服务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2.
文中分析了在区分服务(DiffServ)模型下的WRR和DWRR调度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DWRR的改进调度算法DWRR+.该算法根据当前队列中分组的长度动态设置一次服务中发送分组的最大字节数,既保证了低权值业务的延迟特性,又保证带宽分配相对的公平性,避免了低优先级队列可能长时间得不到服务的缺点,改善了DWRR算法不能很好满足业务的时延特性.使用NS-2网络仿真器进行算法性能评价,仿真结果表明DWRR+算法在保证输出带宽的前提下降低了延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不同业务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考虑Ad Hoc网络中事件紧急度,提出一种可以有效改善整体高优先级业务流时延和时延抖动性能的跨层QoS服务质量保障算法.根据时延要求及业务分组距离目的点的跳数信息,评估此业务的紧急度,并在调度传输时充分考虑各个事件的紧急度.在有实时要求的业务发生超时的情况下,通过合适的路由置换方法,改善业务流时延及网络吞吐量.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在IEEE802.11e协议基础上实现对指定优先级业务流的服务质量保障.GloMoSim仿真环境下的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与原有IEEE802.11e协议相比,对于高优先级业务,在分组端到端时延、时延抖动以及网络吞吐量方面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随机早期检测算法RED作为一种重要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通过有效地控制队列长度,取得较好的吞吐量性能。然而,当多个业务流存在不同优先级时,不能很好地区分服务质量。提出一种新的RED改进算法—PbRED,基于业务的优先级调整丢弃概率,通过减小高优先级的丢弃概率、增大低优先级的丢弃概率,为不同优先级的业务进行区分服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获得较高吞吐量的同时,PbRED可以使不同优先级业务流的服务质量存在合理区分度,保证高优先级业务流获得更好的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基于固定分配时隙的ad hoc网络MAC协议时隙利用率低,不能适应突发网络业务的局限性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规模可扩展的ad hoc网络的动态时隙分配算法(DTDMA).该算法利用较少的控制开销,通过节点间控制帧的交互,实现在网络负载较重的情况下,可以有效保证多个节点无冲突的接入信道,并针对不同优先级的网络业务提供相应优先级的时延保证.QualNet网络仿真环境中的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创建一个规模可扩展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且当网络中存在突发流业务时大大提高了网络吞吐量,减小了平均端到端时延,并实现了区分优先级服务.  相似文献   

6.
针对卫星之间传输时延大、误码率高和星上资源有限造成的重路由时延大和丢包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机制的重路由策略,以最小干扰算法作为路由算法,将业务流划分成不同优先级,同时定义链路重复率,针对不同优先级业务选择不同类型的备份路径,从而保证卫星网络中业务流的Qo S。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先级策略在时延、丢包率和重路由成功率方面优于传统的全局保护和局部保护方法,同时在算法复杂度上优于地面较新的基于回路的重路由机制,有效地提高了链路失效期间卫星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不能提供区分服务和传输时延较大的问题,在经典多跳传输协议DW-MAC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区分服务功能的低时延MAC协议—DLD-MAC(Diffserv-based Low-Delay MAC)。其基本思路是让高优先级数据选择更小的竞争窗口,以降低时延和能耗。Markov建模分析表明,DLD-MAC能对不同优先级的业务流进行很好的服务区分,而且相较于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其在时延性能上有显著优势,能更有效地保障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可见光通信(VLC)/WiFi异构网络实现了室内的高速通信与无线覆盖,资源管理算法是实现异构网络高效传输的关键。针对传统资源分配管理算法在大规模VLC/WiFi异构网络环境下存在系统公平性低、用户体验感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加权轮询(DWRR)算法。将用户资源需求量、平均请求速率及与最近接入点的距离这3个因素进行加权作为用户的初始优先级。在每轮调度结束后,对时延较大的用户做出补偿,提高时延较大用户的优先级。考虑VLC和WiFi覆盖范围的差异及用户对资源的竞争程度,定义不同区域内的用户资源优先级,使VLC覆盖范围内优先级高的用户利用VLC资源,剩余用户与VLC覆盖范围外的用户联合分配WiFi资源。仿真结果表明,与最大载干比调度、比例公平算法相比,DWRR算法保证了用户间的公平性,同时提升了系统吞吐量和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9.
针对列车控制与服务网(TCSN)的区分服务需求,进行了调度算法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调整调度配额的算法DWDRR。该算法在原有的WDRR(加权差额轮询算法)算法基础上增加了调度配额的计算,并根据队列的数据流量到达率、时延优先级、丢包优先级和网络的当前状况综合地决定各个队列的调度配额,实现比例公平的调度。并通过仿真分析证明该调度算法可以根据各队列在不同网络状态下流量到达率、优先级动态地决定队列的调度配额,从而满足TCSN根据不同到达率、优先级进行区分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提供服务质量保证是目前无线ad hoc网络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将区分服务应用于无线ad hoc网络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无线ad hoc网络的区分服务体系结构,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在无线ad hoc网络中区分服务可以在资源不够用的情况下,降低对低优先级的业务流的服务,保证对高优先级的业务流的服务,从而使得高优先级的业务流获得较大的吞吐量和较低的延迟.  相似文献   

11.
光突发交换(OBS)是实现IP/DWDM网络的一种极有前途的方案,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OBS网络的PDF数据信道调度算法,此算法能支持比例区分服务,保证高优先级业务数据比低优先级业务数据得到更可靠的传输.计算机仿真验证了PDF调度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主动队列管理算法是区分服务模型能够实现IP服务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针对区分服务现有主动队列算法中参数设置、时延抖动等不足之处,结合自适应RED算法(Adaptive RED),基于优先级和公平性的PFRIO算法(RIO based on Priority and Fair)和Gentle-RED三种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适合区分服务模型的自适应多优先级主动队列管理算法(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QM)-APRED-G.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保护了高优先级数据分组同时兼顾了低优先级数据分组,而且解决了参数设置敏感和时延稳定问题,也降低了平均分组丢失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WiMAX Mesh网络集中式下资源的调度和分配,分析了现有调度算法的研究进展与优缺点,结合标准对Mesh模式的QoS定义,提出了一种WiMAX Mesh网络集中式下基于分组的QoS调度算法。通过区分数据流的优先级方式对不同业务数据流进行分组,并计算组内流节点的权值,保证同种业务流间高传输要求和低传输节点的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与HRF和LRC算法相比,该算法对于分类业务的时延和网络吞吐量具有明显的优势,实现了区分业务的QoS保障。  相似文献   

14.
WCDMA系统混合业务下的资源调度算法要区分业务以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QoS)。基于此,在研究最大加权延时优先算法(M-LWDF)的基础上通过引入QoS监测机制提出一种保证混合业务服务质量的资源调度算法,在业务调度中同时考虑时延优先级和吞吐量优先级,并采用传输时延保证的资源分配准则。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时延和吞吐量水平上要优于已有的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15.
片上网络(Network on Chip,NoC)通过仲裁机制控制各个端口间的数据交换。经典的RR(Round-Robin)算法保障了各端口间的公平性,但却难以为时延敏感业务提供具有低数据交换等待时延的QoS保障。为此,提出一种区分优先级并行调度RR(PP-RR)算法,其根据端口数据负载提供区分优先级服务,高优先级端口数据享有更多仲裁成功机会。采用并行调度两级轮控制模型实现了对PP-RR仲裁算法的数学建模,获得了时延性能的数学解析。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预留的WiMAX Mesh网络支持QoS的微时隙动态分配算法。通过区分数据流优先级的方式将业务分为高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两类,对高优先级的业务在每帧中预留一定的微时隙作为分配高优先级业务的时隙,预留时隙大小可以根据网络时隙使用状态动态地进行调整。仿真表明该算法在满足高优先级业务QoS的同时兼顾业务的请求失败率与时隙的利用率,降低了分组的平均时延。  相似文献   

17.
服务质量无法保证和低效益是IP网络上开展VoD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组播业务的网络优先级、用户群的SLA优先级和经济优先级,提出了一个基于效用的EPON VoD组播QoS优先级(效用优先级)算法.在网络拥塞的时候,基于该效用优先级来动态调整组播组的资源分配,不但节省了带宽需求和降低包丢失率,而且可通过将网络资源汇聚到高价值的业务上,提高带宽的效益.通过对变长和无序EPON Ethernet下行帧进行基于效用的定长和有序的改进,可减少VoD业务流的包时延抖动.仿真实验结果很好地验证了该机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基于带宽请求的固定资源预留链路接入控制算法(BRLAC)不能适应网络状态和业务需求的变化,针对该类算法接入成功率和系统带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基于概率分析了系统预留带宽的大小,并提出一种动态带宽资源预留分配链路接入控制算法(DBRRA),该算法通过判断业务流优先级允许动态地从其他业务流调整预留带宽。仿真实验证明,DBRRA算法有较高的接入成功率、系统带宽利用率和较好的时延特性。  相似文献   

19.
何剑  白光伟  曹磊 《计算机科学》2010,37(12):30-34
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不能提供数据业务优先级区分的问题,在充分分析导MAC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分服务的MAC协议改进机制—DC}MAC(Diffserv-based Qo}aware MAC)。其基本思路是让高优先级数据有更多的侦听时间,使高优先级数据传输的机会是低优先级的两倍,达到了减少高优先级数据的传输时延的目的,从而确保了高优先级数据业务的传输性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机制使高优先级数据业务拥有更高的吞吐量,并且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平均服务时延。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企业服务总线在不同类型业务流竞争有限带宽资源时产生系统拥塞的问题,提出一种实时企业服务总线模型.对JBI标准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业务优先级和业务时间约束的语义,并加入流量控制和带宽分配组件.系统运行时能根据不同类型业务流带宽需求,按照业务类型优先级从高到低动态分配服务总线的业务流量带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带宽需求,减少因业务拥塞导致的服务质量下降,并进而提升系统整体的吞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