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测试聚氯乙烯(PVC)树脂的基本性能,剖析其颗粒内部结构,分析了PVC制品中形成"假鱼眼"的因素。结果表明:树脂颗粒分布较宽、质量平均粒径较大,易使制品形成"假鱼眼";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偏大也易使制品形成"假鱼眼";树脂颗粒皮层结构较紧密、颗粒内部孔隙分布不均匀以及孔隙率较低影响了增塑剂的吸收量及吸收时间,是造成PVC制品"假鱼眼"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混炼时间、混炼温度、剪切力、增塑剂用量、加工改性剂用量对PVC树脂"假鱼眼"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5个因素均会影响PVC树脂的"假鱼眼"数,其中混炼时间、增塑剂用量对PVC树脂"假鱼眼"数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比了国内外3种优等品SG5型PVC树脂的白度、诱导时间、静态热老化性能、初期着色性、晶杂点(包括"鱼眼")等性能。结果表明:①各项性能均为进口树脂C国产树脂A国产树脂B;②采用刚果红法测定PVC树脂的热稳定时间时,建议先用有机溶剂洗涤;③PVC树脂企业应制定更为贴近下游应用的性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聚氯乙烯(简称PVC)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其塑化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国产聚氯乙烯树脂多年来在塑化性能方面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鱼眼”多,严重影响制品的质量。 所谓鱼眼(或称晶点)是指难于(或不能)塑化加工的聚氯乙烯颗粒,在制品中呈现为透明粒子。  相似文献   

5.
杨明 《聚氯乙烯》2004,(2):47-50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127m^3聚合釜中成功试用了国产HPMC分散剂,以替代价格昂贵的进口HPMC分散剂。共进行了50釜的应用试验,试生产了B、D、F三种牌号PVC树脂。通过分析B、D、F三种牌号PVC树脂的常规质量(如,表观密度、VCM残留量、“鱼眼”数及挥发分)、塑化性能、增塑剂吸收量及粒径分布,发现除了F牌号PVC树脂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略微变宽、三目集中率略有偏低外,B、D牌号树脂的性能及F牌号树脂的其它性能均无明显变化。同时还指出,F牌号PVC树脂的粒径大小与分布可通过调整分散剂的用量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冯伟刚 《聚氯乙烯》2011,39(2):17-22
论述了PVC树脂的外观与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电石法PVC树脂不同批号间性能的差异性,PVC树脂颗粒形态与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PVC树脂的"鱼眼"对型材表面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比分析了电石法聚氯乙烯(PVC)树脂粉与乙烯法PVC树脂粉在力学性能、塑化性能、粒径分布、热稳定性、鱼眼、吸油率等方面的差异,并解释了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对比实验结果表明:(1)乙烯法PVC树脂的力学性能要优于电石法PVC树脂;(2)电石法PVC树脂粉干混料的塑化性能要优于乙烯法PVC树脂粉干混料;(3)电石法PVC树脂粉的粒径更大,粒径分布范围更宽;(4)电石法PVC的热稳定性要比乙烯法PVC的热稳定性差;(5)电石法PVC的表观密度要比乙烯法PVC小;(6)电石法与乙烯法PVC在吸油率与出现鱼眼缺陷上的概率的差异性不大。  相似文献   

8.
正在PVC加工过程中,"鱼眼"不仅会降低塑料制品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而且"鱼眼"脱落还会使薄膜穿孔,影响制品外观和使用质量;特别是对于电缆制品,"鱼眼"不但影响外观质量、电性能、热老化性能,严重时还会引起电击穿事故。因此,有效控制"鱼眼"数是提升PVC品质、满足下游客户需求的重要工作。1 "鱼眼"产生原因"鱼眼"是一种难塑化的PVC树脂颗粒,其结构紧密、质地坚硬、内部缺乏孔隙,其产生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9.
检查聚氯乙烯树脂的鱼眼,是按标定配方、塑化温度、塑化时间切取一定厚度和面积的薄膜,在薄膜上呈现的半透明晶点,就是鱼眼,数取鱼眼个数,作为对比聚氯乙烯树脂质量的一项重要参数。我们知道聚氯乙烯树脂要添加大量的增  相似文献   

10.
聚氯乙烯树脂鱼眼检测方法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氯乙烯(PVC)树脂制品鱼眼(晶点)的存在,直接影响其产品的使用性能。特别是对于电缆制品和精密的薄壁制品等,由于鱼眼的存在不仅影响制品的外观、使用寿命,而且会造成严重事故。所以如何选择一个既方便,又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聚氯乙烯树脂鱼眼的方法,而用来控制聚氯乙烯树脂质量和选取制品合理的加工配方及工艺条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