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丙烯酸异辛酯和1-辛烯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合物。考察了引发剂及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等聚合条件对产物收率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过氧化二叔丁基质量分数大于3%,温度高于110℃时,1-辛烯能较好地参与共聚反应,反应在12h基本完成。其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130℃,引发剂用量6%。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产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 800~61 10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约2.3,产物的黏度指数为200~380。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丙烯酸(从)/丙烯酸甲酯(MAC)二元共聚物油田用阻垢剂,研究了单体物质的量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丙烯酸用量、延长反应时间及提高聚合反应温度,均可增大AA/MAC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但引发剂用量增大,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下降.阻垢实验表明,AA/MAC聚合物...  相似文献   

3.
核-壳型乳液聚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核-壳型乳液聚合机理,包括接枝机理,互穿网络聚合机理及离子键合机理。详细论述了影响核-壳乳胶粒结构形态和聚合物性能的因素,其中影响乳胶粒结构形态的因素包括聚合工艺、单体亲水性、引发剂品种;影响核-壳聚合物性能的因素包括种子单体用量、两阶段引发剂用量比及两阶段乳化剂用量比。简要介绍了核-壳聚合物用途,即用于高性能涂料、阻透材料、抗冲击改性剂和增韧剂制备。  相似文献   

4.
正交实验法在AA/AM/AMPS超浓反相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浓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AA /AM/AMPS三元共聚物降滤失水剂.正交实验考察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水相体积分数等反应条件对降滤失水剂稳定性能和滤失水量的影响,直观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乳化剂用量对超浓反相乳液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最显著,在乳化剂用量占油相总量的12%,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量的0.2%,水相体积分数78%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合成聚合物降滤失水剂稳定性为2.40,滤失水量为10.30 mL.  相似文献   

5.
李学东  黄国雄 《润滑油》1999,14(4):28-32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酯类聚合物降凝剂。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和极差分析法研究了单体配比、溶剂及其用量、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丙烯酸酯类聚合物降凝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中详细论述了KP-100聚合物合成方法,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对聚合物的影响,讨论了单体用量对CX-100接枝影响,探讨了聚合物反应机理,讨论了KP-100聚合物对红土泥浆、(土般)泥浆絮凝效果,确定了KP-100聚合物单体与CX-100的用量范围和使用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在RAFT试剂存在下,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超支化P(AA-AM-AMPS)反相乳液聚合物。研究了引发剂比例及用量、油水体积比、乳化剂的HLB值及其用量等因素对共聚物的水溶液表观黏度及所处理钻井液的流变性和滤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1∶1,引发剂用量为0.16%~0.2%,油水体积比为0.875~1.0,复合乳化剂HLB值为6.9~7.1,复合乳化剂用量为7.6%~8.5%时,制得反相乳液聚合物的水溶液表观黏度为66~71 mPa·s,该超支化P(AA-AMAMPS)反相乳液聚合物在淡水、盐水、饱和盐水和复合盐水基浆中具有较好的增黏、降滤失能力,抗温、抗盐能力强,同时具有较强的润滑能力,在淡水基浆中加量为1%时润滑系数降低率为68.3%。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光引发聚合技术对疏水疏合聚合物的合成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光引发聚合的影响因素,确定了适宜的合成条件:以500W高压汞灯为光源,Irgacure 2959为光引发剂,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7%~0.09%,引发温度10℃,光照时间20 min(辐照5 min、隔断5 min)。红外光谱、核磁氢谱、聚合物黏-浓关系分析表明,成功地合成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疏水单体MJ-16三元疏水缔合共聚物。与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作对比,采用光引发聚合技术对提高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转化率、相对分子质量及表观黏度是有益的。图6表6参12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反相乳液聚合机理,详细介绍了反相乳液聚合类型,分为引发剂引发的反相乳液聚合,引发剂包括油溶性引发剂和水溶性引发剂;辐射引发的反相乳液聚合;超临界中的反相乳液聚合。探讨了影响反相乳液聚合的主要因素,包括乳化剂、连续相、搅拌以及pH和氧等其他因素。概述了反相乳液聚合法在制备水溶性聚合物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包括制备阴离子水溶性聚合物、阳离子水溶性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及两亲聚合物。最后简要介绍反相乳液聚合产品的席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
耐温抗盐两性离子磺酸盐聚合物CPS-2000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共聚物CPS-2000;同时探讨了引发剂用量、丙烯酰胺(AM)用量、2-丙烯酰氧基-2-甲基丙磺酸(MAOPS)单体用量、阳离子单体用量以及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共聚物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三元共聚破乳剂的合成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利用溶液聚合法,以异丙醇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85℃的条件下合成一种水溶性三元共聚破乳剂。考察了各单体及引发剂用量对合成破乳剂脱水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各种单体及引发剂均存在最佳用量,即在单体质量比MMA:BA:MAA为4:33:7,单体总量44g,引发剂含量为1.0g的条件下,合成聚合物的破乳效果最好,在破乳剂浓度为300mg/L时,脱水率可达45%。  相似文献   

12.
《石油化工》2008,37(1)
<正>一种合成等规聚苯乙烯的阴离子聚合方法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合成等规聚苯乙烯的阴离子聚合方法。先以有机锂或有机锂的活性聚合物为引发剂(每100 g单体的引发剂用量为1~20mmol),与引发剂摩尔比为0.2~2.0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和与引发剂摩尔比为0~60的  相似文献   

13.
以(NH4)2S2O8-Na2SO3作为引发体系,合成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着重讨论了羟乙基纤维素含量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影响因素依次为:HEC含量〉引发剂用量〉初始温度;利用电导率仪和旋转粘度计对接枝聚合物水溶液的电导率和剪切粘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接枝聚合物的抗盐性和耐温性都比单体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型阳离子破乳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K2S2O8-NaHSO3)下,引发丙烯酰胺(AM)和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制备阳离子破乳剂PDA,考察了单体总含量及配比、引发剂用量、温度及pH对聚合物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单体总含量35%,AM与DMDAAC质量比6:4,引发剂加量0.03%(以单体总质量计),温度35℃,pH 3~5.  相似文献   

15.
氨基化丙烯酸的反相悬浮交联聚合及吸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二甲胺、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通过曼尼希反应制得两性离子单体:α-羟丙基二甲胺基-丙烯酸。以该单体为原料,环己烷为分散介质,Span-60为悬浮稳定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体系为引发体系,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一种高吸水树脂--两性离子单体和丙烯酸的聚合物。讨论了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的摩尔配比,分散剂用量,中和度等因素对该聚合物吸水率的影响,同时对该产品进行了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eCl2·4H2O为催化剂,三苯基膦为配位剂,2-溴丙酸乙酯为引发剂,甲苯作溶剂,进行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分别就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通过扩链反应及聚合物端基分析证实了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用氧化还原体系S2O82--Fe2+-S2O52-作溶液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合成了马来酐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在固定m(马来酐(MA))/m(醋酸乙烯酯(VAc))=1∶1的条件下,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对M-V树脂特性粘度的影响,探讨提高聚合物分子量的办法。与常规过硫酸盐(或过氧化物)相比,本聚合法的聚合物分子量和收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新型三元共聚物防垢剂的合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单体XA-1、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了三元共聚物,考察了单体比例、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共聚物防垢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聚合物的防垢性能。结果表明,合成反应的最优条件是:单体XA-1的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60%,丙烯酸占30%,丙烯酰胺占1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4%,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共聚物,加量为12mg/L时,对硫酸钡垢的防垢率为94.8%。温度升高,矿化度较高,聚合物防垢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用量、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用量、反应时间和单体浓度对共聚物收率和共聚物特性粘度,以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耐水解单体用量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共聚物泥浆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制备了水性聚氨酯,再与丙烯酸酯进行共聚制备共聚乳液压敏胶黏合剂。研究了封端剂丙烯酸羟丙酯(HPA)用量和丙烯酸异辛酯(EHA)用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封端剂HPA的增加,压敏胶的黏度,剥离强度增加;随着EHA用量增加,压敏胶的黏度减小,剥离强度增加。在全封端剂,EHA用量为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固含量100%的条件下,180°剥离强度为0.18N/mm,制得的压敏胶压敏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