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无结构P2P系统中一种UDP协议穿透NAT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NAT技术的原理以及NAT对P2P通信的影响,指出影响NAT穿透的关键因素.分析了目前几种NAT的穿透技术,提出在基于超结点的无结构P2P网络中,以超结点为媒介协助完成UDP的穿透,实现处于不同NAT内部的结点之间的通信.  相似文献   

2.
NAT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地址翻译(NAT)技术是Internet上最常见的网络技术之一。正确检测识别NAT的具体实现形式,无论对于网络安全还是网络应用都是十分必要的。论文给出了NAT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类型,深入分析了NAT穿越技术在P2P中的应用,并描述应用程序穿越中间设备建立P2P通讯时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浅析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述了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分析NAT技术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在企业环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P2PSIP的NAT穿透方法,可以在不同类型的NAT环境中,在不改变现有的NAT设备软件及其配置的情况下,解决两个私有网络IP电话终端的端对端通信问题.该方法通过适当扩展SIP协议,借助STUN协议以及RTP中继实现端对端的SIP信令和媒体流的建立,完成通信连接的建立与维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阐述了Internet网络中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产生的背景,NAT技术的主要内容与内部转换机制,及其适于实现的系统平台与环境,NAT的实现模块包含哪些子模块与各部分的功能,进一步分析了NAT的关键实现技术,总结了NAT技术与其它网络安全技术相比较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路由器的校园网双出口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普及、应用范围的拓宽,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路由器作为网络互联的重要设备,其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原来由软件来实现的技术如NAT(网络地址转换),现在可用硬件来实现,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本文对使用路由器实现校园网双出口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该方案涉及了NAT、策略路由、访问控制列表等与路由器有关的网络技术,解决了目前许多高校校园网因采用双出口方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公网、IP地址短缺、校内服务器采用NAT技术后无法被外部访问、CERNET定义的国际流量使用费无法控制等,并已在高校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H.323协议跨越NAT网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网络地址转换(NAT)及H.323呼叫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H.323系列协议和应用依赖于端到端的网络,数据包不加修改地从源地址发送到目的地址。在NAT或防火墙的网络中,由于需要对协议的端口和地址进行转换或过滤,经过修改的地址与数据包载荷内容不符,导致H.323呼叫不能正常进行。采用应用层网关模型,对NAT进行应用层扩展,提出了在使用NAT网关情况下H.323的跨网关呼叫的几个有效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通用平台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性能,设计了高性能可扩展网络地址转换系统——Quick NAT.高速网络地址转换查表算法将原始规则表划分为若干子表,并采用哈希查表算法极大地提高了NAT规则的查找效率;为了充分发挥多核中央处理器(CPU)和多队列网卡的性能优势,设计了高效的并行架构,使用本地化的连接记录表和基于比较并交换原子操作的无锁NAT规则表,避免了多CPU核访问修改全局表带来的锁开销;借助轮询取代中断、越过内核等机制,全程使用指针操作数据包,实现零拷贝,进一步降低开销.实验结果表明,Quick NAT可以极大地提高NAT查表的效率和吞吐量,具有较强的多核可扩展性,能够在10 Gbit/s的网络环境下实现64 byte小包线速.  相似文献   

9.
主要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阐述了综合运用策略路由技术、NAT技术解决在双出口环境下提高校园网访问Internet的速度、降低网络费用等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服务器集群技术是解决目前网络计算瓶颈的一种有效方案,负载均衡技术是其中的关键.对Linux虚拟服务器集群的结构与原理进行讨论,重点阐述了基于网络地址转换(NAT)的负载均衡技术以及满足不同应用需要的4种负载均衡算法,并在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构建了虚拟服务器集群,测试了负载响应、服务性能、调度器备份.结果表明,基于IP层的负载均衡技术是有效的,集群技术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
JXTA协议是一组公开的协议,利用这组协议可以让连接到互联网上的任何设备,包括手机、无线PDA、个人电脑、服务器等,以P2P方式相互通信和协同工作。JXTA Peers创建了一个虚拟的网络,处在这个网络中的任何Peer能相互通信,即使一些Peers处在防火墙、NAT之后或者使用不同的网络传输协议。JXSE项目使用Java SE为JXTA协议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参考实现。本文简单介绍了JXTA协议和JXTA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应用JXSE实现两个不同内网中计算机的通信。  相似文献   

12.
针对P2P网络中远程信息传输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STUN协议来完成NAT类型检测及穿越的系统方案。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的适用于不同私网间主机点对点远程信息传输,同时具有低资源耗费及快速性和可靠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点到点(P2P)模式下协同工作安全群组通信模型。实现了P2P模式下协同工作节点动态加入和退出.以及群组安全可靠有序的通信机制.算法设计的节点管理和节点通信为P2P模式下协同工作应用开发提供了必要的支持.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点组内节点操作的一致性.协同绘图作为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P2P网络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2P是网络计算的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的目的是将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和Web站点中任何地方的闲置资源。P2P技术对于目前占绝对主流的C/S计算方式以及基于Web的架构都是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分析了内网到公网主机通信、不同NAT后方主机相互通信的解决方案和实现过程.NAT技术有效地缓解了公有IP地址的不足,解决了路由表规模扩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P2P匿名通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匿名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引入P2P结构作为匿名网络的底层架构,使得匿名系统具有更好的可伸缩性.由于P2P网络具有分散化、可扩展性和健壮性好、高性能等优点,因此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面综述了P2P匿名通信的核心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同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对主干网络带宽的消耗,提出了一套数据流量优化方法.首先通过把Peer间的邻居关系明确划分为物理邻居关系和逻辑邻居关系,并用探路者算法来发现Peer的物理邻居,实现拓扑匹配;然后在数据调度算法中,引入通报/退避机制,把大部分数据传输控制在城域网络内部.通过建立模拟仿真环境进行实验分析,证实了该方法可以减少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当前,对等计算(Peer to Peer)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典型应用有文件共享、即时通信等.为了保证P2P网络的有效运行和部署,在现有的混合式P2P网络中,以现有的P2P网络路由协议为基础,针对路由攻击和安全隐患,结合分组密钥管理机制,提出了一种过滤虚假路由信息和提供消息认证的机制.与传统的PKI密钥管理机制不同,该混合式P2P网络分组密钥管理机制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组密钥的P2P安全路由机制,能够有效过滤虚假路由信息,为路由机制提供可靠消息认证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