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应用软件的开发水平。随着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开发的范围不断扩大,软件开发的难度和复杂度也不断增加。在应用软件开发中不仅要对软件系统的功能进行有效的关注,也要保证软件有着足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在应用软件开发模式中,要对应用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保证软件在开发过程中,软件系统有着足够的功能,同时也要提高软件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移植性。  相似文献   

2.
张瑞  罗金涛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7):26-28,31
随着Java开源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企业需求的日益增长,在办公自动化领域,特别是对于业务流程的实现,其开发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硬编码开发业务流程方式已经不再适应高效的开发过程以及企业灵活多变的业务需求。随着工作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工作流引擎的工作流开发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弊端,各种工作流产品开始广泛应用于实际项目。在软件项目中,通过引入开源工作流产品并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可以提高软件开发周期以及软件产品的灵活性,从而提高软件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刘杰 《移动信息》2023,45(6):243-244,249
随着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新的软件不断出现,旧的软件不断消亡,这使软件开发工作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数据库测试是重要环节,其直接影响着软件的质量和用户体验,开发人员可通过软件检验,进一步对软件系统进行优化。文中分析了数据库测试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价值和具体应用情况,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0119686组件化虚拟仪器软件系统的设计[刊]/汪红//微型机与应用.—2001,20(6).—6~7(E)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在虚拟仪器软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并结合组件化软件开发模型设计了虚拟仪器软件系统的应用模型。0119687面向对象技术在工控组态软件中的应用[刊]/隗云志//仪器仪表学报.—2001,22(2).—217~220(C)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实现工业控制系统中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应用软件的需求正在不断拓展,系统软件开发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为了促进系统软件开发更加高效,减少系统软件开发的技术问题则可以在技术软件开发过程中加强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软件工程技术并不是特指某一学科而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套构建方法和维护措施。其涉及范围极广,包括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开发标准等多元化项目,这些项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目在多元化的计算机软件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多元化的计算机软件中得到了广泛使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章将对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措施展开探讨,研究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使用措施并提出相关技术应用流程。希望能为我国软件系统开发提供基础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6.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因难以支持需求的早期验证而易导致项目失控。文章将软件重用思想与面向对象技术相结合,提出将面向对象的软件重用开发方法作为领域工程中软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型作了对比分析,提出了面向对象的软件重用瀑布模型,进而针对在基于开发模型开发应用系统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这种开发模式可以有效地缩短软件的开发周期,减少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靶场测控手段的不断丰富和测控技术的不断进步,实时测控软件的规模也朝着大型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对软件的研制开发、升级扩展及移植都存在较大困难。而当今基于组件技术构造软件系统已成为软件开发的主要手段,软件复用技术也日臻成熟,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也成为现今大型软件重用实践的研究热点。为了提高大型测控软件的开发维护效率,增加软件的可重用性,本文给出了基于组件化思想的实时测控软件架构和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8.
该文基于中、小型规模的软件开发特点,通过融合多种软件过程开发实践,保证快速、合理、低代价和清晰的软件开发过程控制基础上,作者基于工程实践的总结和归纳,提出一种基于组件构建软件系统的CMM和RUP的有序过程控制的最佳实践方法,该方法具有清晰过程控制、可被重复检验和理解,允许在软件过程中进行适应性的自我调整和完善.通过实际...  相似文献   

9.
朱丹  刘维国  徐宁 《舰船电子对抗》2007,30(6):98-100,105
分析了测控软件存开发过程中对雷达软件仿真技术的现实需求与概况,介绍了测控软件系统仿真技术发展的新特征,阐述了设备级仿真技术在测控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提出了新模式在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网构软件通常驻留在动态、开放的环境中,需根据环境变化展示自适应和自演化能力,代表了一类复杂系统.如何有效支持这类软件系统的开发是软件工程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Agent的网构软件集成开发环境SADE,它建立在一组网构软件关键技术基础之上,包括:基于Agent的网构软件抽象和构造,动态绑定的自适应和自演化机制,基于组织抽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学ODAM,自适应和自演化策略描述语言SADL等.论文分析了SADE的技术框架以及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网构软件分析和设计工具集ODAMTools、编程工具集、运行支撑平台等;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如何利用SADE来进行网构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雷达模拟训练系统软件开发所需的时间和费用,提高系统软件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可靠性,缩短应用软件的开发周期,采用了软件复用的思想和技术;建立用于雷达模拟训练系统开发的模型和程序框架设计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某雷达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开发中;通过使用软件复用技术,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和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的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并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反省技术的灵活工作流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绍文  王敏毅  周明天 《电子学报》2002,30(Z1):2040-2044
面对复杂多样的应用环境,灵活性成为工作流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反省作为提高系统灵活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也可用于工作流管理系统中.本文分别从结构和行为方面对工作流过程及其管理进行了具体化,进而建立其反省模型.为了方便对元级的抽象和编程操纵,我们提出了元对象协议模型,其中包括协议声明、元对象关联、协议选择和元对象管理等机制或方法.进一步,本文通过典型的应用说明了反省方法对提高工作流系统灵活性和适应性是有效的.最后,文章介绍了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反省技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GIS支持下的电信手动配线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在电信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采用GIS技术开发北京通信公司配线原型系统的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了手动配线系统设计和开发中的业务需求分析、多源数据组织、技术框架、关键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系统软件平台COSA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庆余 《电子学报》1999,27(2):95-98
微内核技术是当前操作系统发展的最新技术。本文描述基于微内核技术的操作系统结构设计,COSA系统软件平台的结构设计,功能实现和系统特点等。  相似文献   

16.
申强  阳春华  唐朝浪  申志  周剑 《信息技术》2006,30(7):120-123
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利用Virtual C++开发了网络管理及监控系统软件。针对系统中多进程大量数据共享的问题,开发了嵌入式软件控制器,利用了内存映射文件技术。达到了预期效果。并结合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程序开发、模拟测试及现场运行达到了对局域网各工作站上网行为的合理监控及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了分布式结构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灵活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友好的人机界面。能够方便灵活的帮助用户轻松全面的管理好内部局域网。对学校、企业等用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徐小刚 《无线电工程》2010,40(6):4-6,20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工作流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概念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工作流主要组成、基本模型以及管理接口的技术特性和主要概念。结合XML技术良好的灵活性、拓展性以及跨平台能力,建立了基于XML技术的工作流管理接口模型结构,提出了工作流管理接口的一种实现技术,能较好地满足工作流系统在分布式处理的灵活、扩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从软件体系架构和系统实现角度对C2C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了研究。基于UML建模语言进行系统建模,综合使用Web2.0相关技术,采用分层次、构件化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具有柔性、个性化特征的C2C电子商务平台,以快速响应环境及用户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作流技术的发展,工作流技术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通过与数字校园业务系统相结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一般来说,数字校园主要通过构建工作流系统的方式引入工作流技术。数字校园工作流系统能够实现对校园业务流程的管理,提高校园办公效率。该文针对数字校园业务的特点,设计了工作流系统的整体结构,实现了业务流程的运转。通过在数字校园构建工作流系统,能够使业务流程在多个不同的部门或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从整体上实现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代雷达系统变得日益复杂,雷达系统软件测试直接影响到装备的可靠性和质量,使用合理的软件测试模型可以提高测试效率。本文对典型V模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将敏捷方法应用到雷达系统软件测试V模型的研究与改进中,改进模型将软件测试贯穿雷达系统软件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能够尽早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更好地保证软件测试的充分性、有效性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