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柠檬酸法和XRD法测定氧化镁的活性,得到氧化镁活性与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的关系。用菱镁矿煅烧制备的氧化镁进行湿法烟气脱硫试验,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650℃、煅烧45min时,氧化镁活性最好,在650℃下煅烧45min和700℃下煅烧30min时的氧化镁的脱硫活性好。  相似文献   

2.
煅烧工艺对纳米氧化镁粉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柠檬酸法测定了均匀沉淀法制备出的纳米氧化镁粉体活性,并与普通氧化镁粉体活性进行了比较.探讨了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纳米氧化镁粉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纳米氧化镁粉体活性的影响很大,煅烧温度为450 ℃和煅烧时间为3 h得到的纳米氧化镁粉体活性较大.普通氧化镁粉体的活性要低于纳米氧化镁粉体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煅烧和消化工艺对白云石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云石为原料,采用柠檬酸测定法,通过控制煅烧温度、保温时间、消化温度和消化时间等因素,研究了煅烧和消化工艺对白云石活性的影响及最佳的煅烧和消化条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1.5 h时,煅烧产物中的氧化镁活性最好;以最佳煅烧条件下得到的白云灰粉进行消化反应,消化温度为80 ℃、消化时间为30 min时,得到的消化产物活性最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对进一步利用白云石制备氢氧化镁和氧化镁产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白云石为原料,采用柠檬酸测定法,通过控制煅烧温度、保温时间、消化温度和消化时间等因素,研究了煅烧和消化工艺对白云石活性的影响及最佳的煅烧和消化条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1.5 h时,煅烧产物中的氧化镁活性最好;以最佳煅烧条件下得到的白云灰粉进行消化反应,消化温度为80℃、消化时间为30 m in时,得到的消化产物活性最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对进一步利用白云石制备氢氧化镁和氧化镁产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过氧化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碱式碳酸镁为原料,首先经过煅烧制备出活性较高的氧化镁,活性氧化镁再与过氧化氢溶液经反应、过滤及干燥制备出过氧化镁产品.研究结果表明,碱式碳酸镁的煅烧时间和煅烧温度对合成过氧化镁的活性氧含量有较大影响,最佳煅烧时间为2 h,煅烧温度为650℃;通过对反应液固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进行考察,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在室温下...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以菱镁矿为原料,在定-转子反应器中进行碳化反应制备高活性氧化镁的新工艺,并考察了热解过程中热解温度、热解时间以及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定-转子反应器可以有效地增大气液接触面积,提高气液传质效率,其特殊结构可以处理固含量更高的浆料,有助于产能的提高;调节热解温度可以控制前驱体碱式碳酸镁的晶体形貌,从而影响氧化镁的活性;煅烧温度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竖窑煅烧菱镁矿以制取轻烧镁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其特点是采用大块菱镁矿入窑煅烧,煅烧时间长,煅烧温度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动态煅烧工艺是将菱镁矿粉碎,在煅烧窑顶部将粉碎后的干粉喷入炉内,瞬间实现快速传热,煅烧完结的物料从塔底排出。动态煅烧工艺克服了竖窑煅烧工艺因菱镁矿入窑时块大、煅烧时间长而造成的欠烧和过烧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盐湖卤水煅烧制取含锂氧化镁时,煅烧温度、时间对含锂氧化镁中锂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尖山菱镁矿为原料,采用普通马弗炉和微波马弗炉两种加热设备,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究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升温速率和原料粒径对所制备的轻烧氧化镁的活性和纯度的影响.采用柠檬酸法表征轻烧氧化镁的活性,水合法测定活性氧化镁的含量.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哪种加热方式,煅烧温度对轻烧氧化镁活性和纯度的影响最大.采用微波马弗炉加热时,煅烧时间、升温速率和原料粒径对轻烧氧化镁的活性和纯度影响较小,制备条件宽松,尤其当原料粒径不均一时,采用微波加热方式更有利于轻烧氧化镁的制备.  相似文献   

10.
利用菱镁矿制备高活性氧化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李环  苏莉  于景坤 《耐火材料》2006,40(4):294-296
以菱镁矿为原料,先在850℃下煅烧2h获得轻烧氧化镁,然后水化成氢氧化镁,干燥后在不同温度(分别为450℃、500℃、550℃、600℃)和保温时间(分别为1h、1.5h、2h)下轻烧,通过分解氢氧化镁制备了高活性氧化镁。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在500℃时完全分解成氧化镁;轻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氧化镁活性(用吸碘值表征)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镁活性逐渐降低,而在相同温度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氧化镁的活性降低;在加热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1h的条件下轻烧分解氢氧化镁,能得到吸碘值达191.42mg·g-1的活性氧化镁。  相似文献   

11.
陶瓷粉末注射成型(ceramic injection molding,简称CIM)是一种新型陶瓷成型技术,在成型形状复杂的零件和精确控制零件尺寸上有着其它工艺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工艺本身对粉末有着特殊的要求.本文研究了通过煅烧处理来改变粉末的粒度大小和颗粒的形状,发现经1250℃煅烧的粉末具有适合注射成型的颗粒形状和颗粒大小.  相似文献   

12.
我国煤系高岭岩(土)煅烧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我国煤系高岭岩(土)的煅烧理论、进展、工艺设备和工业化生产状况。指出影响煅烧效果的首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原矿特性、入料粒度分布、煅烧气氛、升温速度和恒温时间等;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才能确定煅烧的最佳工艺参数和流程  相似文献   

13.
煤矸石活化过程中结构特性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9,自引:4,他引:55  
对不同温度下煅烧煤矸石水泥混合材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寻找煤矸石活性的最佳煅烧温度。选用增钙煅烧的方式提高煤矸石活性。为了进一步了解煤矸石的活化过程,对其进行了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等测定。通过sEM方法可以观察不同状态煤矸石颗粒形貌的变化。通过NMR方法,从Si,A1原子所处环境和相互间的关系角度上对不同状态煤矸石活化过程进行结构层次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介绍多层沸腾流化煅烧冷却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装置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探索了以废弃贝壳为原料制备苹果酸钙的工艺条件,得到了贝壳一次煅烧制得苹果酸钙的产率为85.65%,纯度为94.90%;贝壳双烧制得苹果酸钙产率为84.04%,纯度为97.08%。讨论了一次煅烧法和双烧法对产品产率和纯度的影响,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了贝壳一次煅烧和双烧制备苹果酸钙的优缺点,一次煅烧比较节能,但产品纯度不如双烧高。  相似文献   

16.
Calcination parameters, such as atmosphere, duration and catalyst bed depth have a marked influence on the catalytic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sulfated zirconia. Sulfated zirconia calcined in nitrogen or synthetic airflow, in deep bed, exhibited comparable activity in n-butane isomerization at 373 K, which suggests that oxygen is not necessary for formation of active sites. Catalysts calcined in shallow bed are catalytically inactive. Thus, the bed depth is concluded to be crucial for the formation of active sites. The samples calcined in shallow bed possessed lower sulfate content and the S=O stretching vibration was located at lower frequency. Calcin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vapor also led to lower catalytic activity, sulfate content, and BET area. Extended calcination reduced gradually the activity and the sulfate content, which underlines the labile property of the active site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calcination step is proposed and compared with models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纸面石膏板生产过程中传统干燥工艺不足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微波进行石膏原料煅烧和成型石膏板干燥的设想,为石膏板的生产提出了一种降低生产能耗,节约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煅烧预处理改善氮化硅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要求制备高固相含量、低粘度的浓悬浮体.商业氮化硅粉体表面特性复杂,难于制备符合工艺要求的悬浮体,而且在水基凝胶注模成型中固液界面上发生的放气反应也会导致坯体中存在显气孔缺陷.因此,本文在850℃下煅烧氮化硅粉2h,改善了粉体表面特性,在颗粒表面生成SiO2和Si2N2O包覆层,使成型过程中产生气孔的有害反应得到有效抑制,从而通过凝胶注模成型获得了均匀的坯体.  相似文献   

19.
为了高效回收利用废弃石灰石资源,对粒径为0.5~1 mm的石灰石进行了静态煅烧和流态化煅烧实验,比较了其产物活性度的差别,探索流态化煅烧制备高活性度石灰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流态化煅烧过程中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对产物活性都有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得到最佳产物活性的煅烧时间会缩短,在此时间之后,继续煅烧产物活性会下降;相比静态煅烧,流态化煅烧不仅提高了石灰石分解的速率,也提高了产物烧结的速率,大幅度缩短了煅烧时间,同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高活性的石灰。在本实验中,石灰石在1 050 ℃下流化煅烧3 min,得到的产物活性度为338 mL;流态化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越高,产物活性度对煅烧时间的变化越敏感。  相似文献   

20.
The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 (MLCCs) with Ni inner electrodes, made from (Ba,Ca)(Ti,Zr,Mn)O3 (BCTZ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A/B ratio of the powder. For materials showing A/B = 1.000, the lifetime, the breakdown voltage, and the RC increase with higher calcination temperature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RC and lifetime was found for materials showing A/B = 0.991. The isoelectric point of BCTZM is shifted toward higher pH values when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is decreased. The above results are attributed to the colloidal stability of aqueous BCTZM suspensions and the resulting green density of powder compa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