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V 型砧锻造时变形规律的云纹法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光电扫描云纹法对大型锻件的型砧拔长工艺进行了模拟研究。用新研制的气动装置测得了压合试件内部人工缺陷的“临界压下量曲线”和孔穴闭合规律;并用云纹法测得了 V 型砧拔长工艺锻坯内部应变分布规律。对孔穴闭合的内部原因作了分析,对最佳 V 型砧角度、砧宽比(W/D_0)、工厂现行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在45号钢试件上采用高温云纹法初步模拟研究FM法锻造时的变形规律,并与常温下铅试件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在试验温度为1220℃时,得到了较清晰的云纹图象,这在国内属首次.在研究单砧变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连砧拨长及翻转时的孔穴闭合和内部变形规律,得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并对现行工艺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孔洞临界闭合测定仪,测得WHF法单砧拔长时全场孔洞临界闭合值,绘出闭合区分布图,并分析了闭合区面积与压下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完了WHF法连砧,翻转拔长时孔洞闭合规律与应变分布,将错砧拔长与不错砧拔长进行了比较.本文分析了一般的拔长工序不能有效锻合内部孔隙性缺陷的原因,用实验证明了WHF法进行错砧拔长能够锻合内部孔隙,并提出了错砧方案.  相似文献   

4.
FM 法锻造时变形规律的云纹法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自制的“临界压下量气动测量仪”测得了 FM 法锻造时不同砧宽比下φ1、φ0.8mm 的人造孔“临界闭合曲线”,得到了较佳的砧宽比 W/H_0=0.6,用云纹法计算了 W/H_=0.3、0.5、0.6时应变分布情况,研究了翻转时人造孔的闭合情况,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并对优化工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数值模拟的技术,研究了采用平面、球面、锥形砧型时,800 MN模锻液压机主缸缸底锻件镦粗过程中锻件内部的应变、静水应力以及心部孔洞尺寸的变化情况。通过对不同砧型时锻件内部等效应变、静水应力、孔洞闭合程度以及镦粗工艺力的考察,得到了球面砧优于另外两种砧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云纹法和孔洞临界闭合气动测定仪常温模拟研究单头带把和双头带把试件的镦粗变形,得出了试件子午面上不同部位和不同方位柱状孔的临界闭合曲线。研究了柱状孔分布的部位参数和方位参数对孔洞临界闭合压下率的影响。分析了柱状孔的闭合过程。试验得到了镦粗时子午面上的U场和V场云纹图,根据云纹图分析了镦粗时金属流动规律和应变应力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7.
砧宽比对孔洞闭合影响的光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塑性方法,根据材料相似性,分析了中心压实法闭合孔洞时,不同的砧宽比对孔洞闭合效果的影响及孔洞周围应变分布情况,得到最佳砧宽比。  相似文献   

8.
FM锻造工艺高温云纹法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高温云纹法对FM锻造工艺进行了接近生产实际条件的高温模拟试验,研究了锻件心部孔洞单砧锻合规律和内部变形规律.实验表明:采用高温云纹法研究热态下锻造工艺是可行的.高温时压合中心孔所需压下量比常温时小,单砧有效闭合区比常温时大,变形区深入心部的速度比常温时快,沿轴向的变形分布比常温时在轴线上一个较大范围内保持一个较大的值.就孔洞闭合而言,采用常温试验结果考虑高温下的锻造工艺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孔洞是大型锻件生产时常见的缺陷,严重影响锻件的质量,需要通过在锻造过程中合理控制工艺参数进行消除.砧宽比是影响着孔洞闭合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运用不同砧宽对磨辊轴拔长时孔洞闭合的研究,得出了合理的砧宽,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钢锭锻造时内部孔洞性缺陷压合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含有内部孔洞钢试件进行的热锻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封闭孔洞在高温下锻造时,在一定的应力应变条件下,经过变形一压合一扩散焊合后可以消除,孔洞焊合后的部位为新的晶界所取代,应力和应变状态对孔洞闭合有明显的影响. 对不同砧宽比的平砧拔长过程内部的应变分布进行了量测和有限元法计算,结果表明拔长时坯料内部的变形分布很不均匀,大应变区只占小部分,且随砧宽比和压下量的不同而移动和变化.当砧宽比W/H<0.51时,最大应变区不在坯料中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用铅试件对大型锻件的型砧拨长工艺所做的模拟研究.用新开发的临界压合气动装置测得了试件内部不同位置、不同方向孔隙的临界压合曲线及孔隙闭合规律.进一步用光电扫描云纹法测得了各种型砧拨长过程中锻坯横、纵截面上的应变分布,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孔隙闭合的内部原因.对最佳V型砧角度、砧形、砧宽比(W/D_0)等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普通V型砧、大圆角V型砧、上平下V组合砧的拨长特点,使用范围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最后对工厂的现行工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LZ锻造的砧宽比、料宽比的临界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晨  刘助柏 《锻压技术》2004,29(3):14-16
通过有限元模拟LZ锻造,分析锻件心部一定区域内的应力场分布规律,得到对于不同压下率,在不同料宽比条件下,使轴向应力由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的临界砧宽比(w/h)σ;在不同砧宽比条件下,都存在着使横向应力由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的临界料宽比(b/h)σ。合理的工艺参数应由砧宽比、料宽比及压下率3者匹配确定。  相似文献   

13.
此用塑性泥作模拟材料,进行了压扭复合锻造和不对称V型砧拔长的工艺实验。实验表明,压扭复合锻造的变形力伏为镦粗变形力的1/3-1/2。当P'=P/2,ψ=40.9°时,工艺效果很好,孔洞的闭合均匀,且不闭合率小。V型砧拔长时,当开口角为115°时,A=45°,B=70°时的工艺效果最好。两种工艺均可实现小锻比、大变形,从而减小锻件的各向异性倾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有限元模拟技术研究大截面锻件FM法拔长时不同的砧型、砧宽比和压下量对锻件表面质量和心部质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砧型选择双锥面砧,砧宽比选择0.6,压下量控制在15%~22%之间,有利于压实锻件心部冶金缺陷,提高锻件表面质量和心部质量.  相似文献   

15.
28双面凹砧型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是什么?答:双面凹砧型装置是前苏联用于超硬材料生产的主导装置。双面凹砧装置是根据双面对顶砧装置的工作原理发展而成的,它是吸收了多砧压缸式等高压装置的优点而设计的。该装置的简要工作原理是,当用压机对凹砧施加压力时,两砧相对运动逐渐闭合成一腔体,同时凹窝中的叶蜡石容器受压后产生塑性变形,部分流出四窝,进入两砧的间隙,与此同时密封因受到塑性变形,形成密封垫阻止叶蜡石容器从高压腔中挤出,随着压机负荷的升高,凹砧继续闭合,进一步压缩叶蜡石容器而产生高压。用交流(或直流)电…  相似文献   

16.
通过镦粗内部带孔的圆柱体,并进行有限元法分析,可见等效应变与静水压力是控制孔洞闭合的两个主要因素。中心带孔圆棒料平砧间拔长的内部孔洞闭合的应力、应变,又受到砧宽、压下量,变形硬化系数的影响。本文分析方法用三维有限单元法作为钢锭开始的模型。通过三维分析,我们得到了闭合孔洞所需砧宽比与压下量的合理组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作者一篇论文的详细摘要。作者对锻件内部孔洞消除机制作了实验研究,对锻造过程孔洞压合和应变分布用塑性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并对锻造坯料内部应变分布作了试验量测。研究结果表明:大锻件内部孔洞的锻合过程由变形、压合、焊合三个阶段组成,孔洞只有在高温下才能焊合;孔洞闭合度λ与最大压应变ε_1呈线性关系,孔洞的几何因素和工具接触表面摩擦不改变这种规律,但可使应变向坯料心部集中,有利于闭合心部孔洞;用平砧拔长时,砧宽比应取0. 51以上,而用FM 法时,砧宽比应大于0. 4。作者建议制定大钢锭锻造工艺时,要注意:1) 尽量使最大压应变ε_1的方向同内部孔洞的短轴相一致;2) 拔长时应使用合理的砧宽比;3) 压合内部孔洞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相似文献   

18.
以大型钢锭锻造过程为研究对象,创新设计一种新型复合曲面型砧对锻件进行锻造;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和物理模拟实验方法,通过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对大锻件内部组织变形的均匀性进行研究,以求找出在用不同形状砧子进行锻造时,锻件内部的应力、应变状态。以DEFORM软件为平台,对新型复合曲面型砧的锻造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根据影响锻造效果的主要因素砧宽比、型砧角度和设计复合曲面型砧所需的镜像线高度,特设计几种不同几何参数的工况,以求解出复合曲面型砧的最佳几何参数。  相似文献   

19.
凹面砧方坯拔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 ANSYS软件为平台 ,分别利用凹面砧、平砧两种砧型对方坯拔长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当坯料心部获得相同等效应变时 ,比较中心部位沿轴向的变形区大小和静水应力分布情况 ,发现用凹面砧拔长较平砧拔长更有利于消除锻造缺陷 ,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平砧倒棱方柱体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对方柱体在平砧间倒棱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倒棱时内部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和变形规律 ,为正确制定倒棱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大锻件的生产有意义———过去被忽略之处得到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