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环境设计》2011,(8):I0074-I0075
中山路位于青岛市西部,全长1050m,是青岛市的老商业中心,也是青岛市唯一具有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商业老街。本规划的设计重点是对其核心片区的产业复兴,产业功能提升重塑。重塑“劈柴院”商业街区形象,塑造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休亲餐饮街区。  相似文献   

2.
杨术明 《建筑知识》2013,(11):475-476
结合董家渡11号地块旧区改造工程实例,介绍工程方案选择SMW工法桩的原因、SMW工法桩施工工艺及施工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等,工程最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徐鹏 《华中建筑》2010,28(5):43-45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对建筑功能定位不断提出挑战。该文以上海虹口97号地块办公楼(2号3号楼)建筑改造为例,从空间的延续利用性,结构的固有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研究,探索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胡现平  王晓云 《浙江建筑》2012,29(3):36-38,46
结合一栋高层办公楼的建筑结构设计,详细介绍了其基础选型、结构布置、结构关键构件截面的确定原则,以及相应的计算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工程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多个抗震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结构达到了"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物料的烘干是十分重要的过程之一。常用回转式烘干机规格有1.5×12米,2.2×12米和2.4×18米几种,我厂原料车间有三台回转式烘干机,其规格均为2.4×18米。烘干机的结构性能对产品质量、热效率影响很大,我厂在今后生产中要对烘干机进  相似文献   

6.
钟才敏  傅晋申 《建筑结构》2012,(5):106-109,61
介绍了虹桥商务区8号地块的结构设计难点及关键技术应用,重点阐述"桩墙合一"技术、软土地区扩底桩以及大悬挑结构的设计方法。"桩墙合一"技术把围护排桩与地下室外墙作为共同的抗侧力结构,可较好地利用排桩这种临时支护体系;扩底桩可有效地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对于近年工程中频繁出现的大悬挑结构,结合本工程提出了设计分析的整体思路及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7.
吴轩 《时代建筑》2006,(3):96-97
文章通过对绍兴市东湖区5号地块方案设计的分析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式居住的理解和疑问。  相似文献   

8.
从设计、施工两个角度对砌体结构加固改造项目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论述,结合实际情况改变加固设计方式,从而达到整体结构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9.
奚凤新  宗轩 《建筑遗产》2023,(1):156-164
建筑在建造初期均是应特定功能而修建的,在长年累月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破损或功能变化,总会经历或多或少的改造。文章以上海市济宁路18号上海梅林正广和总部大楼为例,首先梳理了大楼最初的建筑背景和特征,继而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大楼在1999年被评定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前后经历的几次改建,这些改建也参与构成了这座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文章重点分析了2019年完成的改建及其采取的策略,即在保护原则允许情况下,选择性“接纳”建筑现状,通过“拆”“留”“改”“加”的方式对建筑进行接续性改造,保持核心价值,改善功能,使其适用于未来的使用需求,在接续利用中焕发新生。  相似文献   

10.
道岔用于泰国曼谷既有车场线铁路旧线改造,国内首次设计应用新型AT钢轨爬坡式尖轨代替传统的补强式尖轨。针对电气化改造的需求,道岔轨件、辙叉、垫板形式等均进行了优化设计,满足了用户站场改造需求。  相似文献   

11.
黄贝琪 《山西建筑》2014,40(30):8-10
以青岛中山路老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山路片区的过去和现状,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从老建筑的山墙、窗户、肌理和空间布局、立面形态等角度讨论了其未来改造的可能性,为中山路片区的再复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敏 《规划师》2005,21(2):95-98
青岛市中山路旧城更新规划实施面临资金平衡、经营,业态转型等风险,建立中山路的区域规划联动体系必须以老市政府为对称轴的整个区域为范围,将全区域内未来需要城市更新的土地统一储备联动开发,并且中山路周边区域的建设应当早于中山路的改造启动。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青岛的老城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活力复兴一直是青岛市政府和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选取青岛市中山路的交通问题进行研究.在对其交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中山路保护改造项目相结合,提出一系列交通优化的措施和建议,推动中山路的保护改造与活力复兴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于寰  郭亚楠 《山西建筑》2010,36(22):29-31
从研究青岛中山路历史背景入手,根据中山路北部街区建筑现状及特点,提出了建筑更新建议,并总结了北部街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建议,以使中山路历史街区在保持其风貌特色的基础上迎来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用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整体的公共壁画创作,改造青岛台东三路步行街旧居民楼的建筑立面。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使用空间,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在历史街区中,有很多高层建筑的建造忽视了与城市的和谐,孤立地存在于城市环境中,没有亲切感,使人们对之产生畏惧感,伴随着交通问题的出现,高层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已成为目前城市设计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解决好现存高层建筑与历史风貌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中山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调研,对高层建筑对历史街区的影响加以浅析,并提出几种对街区中高层建筑的再利用方式,以达到集约经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对旧城区原有排水系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的目的是使雨污水尽可能各行其道,提高防洪排涝能力,美化居住环境.文中介绍分析了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设计过程中需妥善处理的若干问题,并提出改造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原有管线的勘察工作,妥善处理好各个改造环节的设计思路,为确保工程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也谈简约之家——从我国城市住宅户型越作越大想到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辉  王虹 《华中建筑》2002,20(1):1-3,6
从刚开始提出对大卧室、小起居的房型进行改造,到现在住房全面商品化以来,单元住宅的房型随着房地产的炒作开始越来越大,由此带来住宅设计、住宅买卖以及住宅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第一系列问题。该文以现在我国城市住宅户型面积越做越大为切入点,从城市密度、住宅功能、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提供简约造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柯善友 《规划师》2006,22(Z1):44-45
中山市北部平原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面高程相对较低.其范围内的镇区的雨水工程存在规划编制不完整、现状管网资料不全等问题,应完善内河涌的整治规划和雨水工程规划,建立相对独立的城区排水系统,合理规划内河涌最高控制水位,设计网状结构排水体系.  相似文献   

20.
欧雷  焦自云 《华中建筑》2013,(10):97-102
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走低碳城市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文以盐城的聚龙湖商务商贸区为例,详细介绍构建低碳示范区的规划措施,包括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城市空间复合利用、建立绿色交通、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绿色照明、绿色建筑的发展等内容,以期对后续的低碳城市发展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