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进行了关于基础釉、以及在基础釉中单独或同时添加2%V_2O_5和1%CoO的虹彩现象研究,基础釉基本组成为:0.05KNaO、0.41PbO、0.37MnO、0.17ZnO、0.15Al_2O_3、1.50SiO_2。在1150~1250℃的温度范围热处理后,在炉内放冷的基础釉析出褐锰矿(Mn_7SiO_12)型晶体,而在Co添加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添加NH_4VO_3的MnO-PbO-ZnO系统基础釉组成中siO_2/Al_2O_3=9.6,PbO/ZnO=2.8的一系列生料虹彩釉所出现的虹彩现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添加剂用量,不同温度下的析晶以及晶体形貌和虹彩现象的关系,研究表明:作为主晶相析出的黑锰矿型结晶具有倒三角锥凹型状态,晶体在(101)面发达,由于凹型晶体和高折射率玻璃相与光的作用,致使产生了虹彩效应.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方法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3.
黄励知 《硅酸盐学报》1989,17(4):330-338
本文对添加V_2O_5和TiO_2的锂-铅-锌系统基础釉组成中PbO/ZnO=1.2—4.42,SiO_2/Al_2O_3=15—11.36的一系列生料虹彩釉所出现的虹彩现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温度下釉的析晶和虹彩现象的关系。研究表明:作为主晶相析出的金红石晶体(110)面和(220)面发达,金红石晶体沿一维方向整齐排列,平行于釉面;金红石晶体之间填充有少量由Si、Pb、Zn、Ti组成的玻璃体,V分布于整个玻璃相中,TiO_2小部分溶解在玻璃相内;金红石晶体明显富集于釉表面并形成薄膜,薄膜很薄(<1μm),对光线产生干涉现象,造成了虹彩效应。实验结果证实了V离子在构成虹彩薄膜的金红石晶体中不固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衍射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虹彩薄膜中的晶体形貌及成分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
对铅-锌-锰系中温析晶虹彩釉的形成机理、形成条件以及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寻找到最佳的釉料配方组成及工艺制度。釉料配方、釉料细度、釉层厚度、烧成制度等是决定虹彩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偏光显微镜和反光显微镜观察试样釉层的显微结构,发现虹彩釉在成釉过程中釉层表面析出了针状的黑锰矿晶体。  相似文献   

5.
最近,日本陶瓷界研制成功了结晶花纹和色调都很新颖的结晶釉制品。要制得结晶釉,一般必须往富于盐基成分的流淌性基础釉内添加大量结晶性金属氧化物。烧成后最重要的是进行缓慢的冷却。结晶析出状态依冷却方式之不同而大有不同。名古屋工业技术试验所六部二科就烧成温度力SK8、以氧化焰烧成的钴钛结晶釉进行了适宜组成的调剂试验。分别往石灰—镁系统、石灰—镁—钳系统和石灰—锌—铅系统的Al_2O_3—SiO_2组成少的基础釉中,添  相似文献   

6.
历代磁州窑黑褐色彩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州窑是我国北宋北方著名民窑之一,其中黑、褐彩瓷的装饰和技艺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黑、褐彩瓷的研究发现: (1)从样品研究得知磁州窑彩瓷的装饰方法有以下几种(a)透明釉下白地绘黑花;(b)透明或绿釉下的绘划黑花;(c)透明釉或绿釉下的黑褐彩剔花;(d)釉上白地彩绘黑花;(e)绿釉下彩绘黑花。(2)从观台和彭城两窑址采集的历代样品的胎釉化学组成是相近的。制胎是采用TiO_2、Fe_2O_3和Al_2O_3含量高的粘土。胎表面都使用化装土装饰,化装土是一种合Al_2O_3含量高而含TiO_2、Fe_2O_3量低的粘土。磁州窑彩瓷釉的CaO含量为2.55—4.72%,K_2O+Na_2O含量为5~6%,因此它属钙—碱质釉。黑、褐彩料是用铁矿石。(3)一般,磁州窑烧成于氧化焰,烧成温度低于定窑和邢窑。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氧化气氛烧成条件下建筑陶瓷釉面砖装饰用金属虹彩釉的配方及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釉料配方组成为方解石16.81%、铅熔块42.02%、高岭土1.68%、氧化锌5.88%、氧化铜3.36%、偏钒酸铵6.72%、磷酸铁10.92%、氧化锰9.24%、钛白扮2.52%、氧化钴0.84%,外加0.26%三聚磷酸钠和0.13%羧甲基纤维素作为添加剂,在喷釉厚度0.6 mm和烧成温度1180℃的条件下釉面虹彩效果最佳。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釉中的主晶相为黑锰矿Mn_3O_4,同时存在CuMn_2O_4、ZnFe_2O_4等尖晶石型晶相。  相似文献   

8.
专利申请范围 1、含有合计量10重量%—60重量%的PbO和TiO_2,且PbO和TiO_2的摩尔比在0.5—1.5范围内的玻璃,加热处理后析出高介电系数的结晶,以此为特点的搪瓷釉块。 2、体热膨胀系数为(200—330)×10~(-7)/℃,且软化温度为500—700℃,专利申请范围第1项记载的搪瓷釉块。  相似文献   

9.
搪瓷     
釉浆中含有SiO_2-TiO_2-B_2O_3-K_2O-Al_2O_3-P_2O_5系统的熔块、硅溶胶、铅酸钠、氯化钾和水。为扩大其烧成范围,添加了亚硝酸钠和钾—钛氟化物,其组成范围为(重量%):熔块100,硅溶胶1.0~3.0,铅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纳米Al_2O_3粉体作密着剂的搪瓷底釉及制备方法,将按配比组成的氧化锑-氧化钼或氧化镍底釉用坩埚熔制后粉碎,与磨加物进行球磨制成料浆。再将纳米Al_2O_3粉体分散在水溶液中,制成重量百分比为10%~25%的乳状液,将它按重量百分比为0.5%~2.5%加入底釉料浆即成。本发明利用纳米Al_2O_3粉体的尺寸效应,通过在以氧化锑-氧化钼或氧化镍为密着剂的搪瓷底釉中添加纳米Al_2O_3粉体,使上述两种底釉的密着性能与氧化钴底釉相当。从而可替代氧化钴底釉,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用穆斯堡尔谱研究了三种陶釉,其中含α-Fe_2O_3分别为15wt%金星釉、11%金(Ⅰ)和14%金(Ⅱ)。将生釉、在530℃保温5h及在860℃保温5h的生轴和熟釉的样品分别在室温和78K测穆斯堡尔谱。生釉中含有莫因转变(Morin transttion)和无莫因转变(non-Morin transition)的两种α-Fe_2O_3相,加热至530℃后仅金(Ⅰ)釉有莫因转变的α-Fe_2O_3含量增加,其他釉没有可观察到的变化。在860℃处理后,出现四极分裂的双线谱,无莫因转变的α-Fe_2O_3先开始转入玻璃态,Fe~(3+)进入四面体配位。熟釉中更多铁处于长程无序的玻璃态,四极分裂值和所占的面积都增大。重新析出的α-Fe_2O_3都是无莫因转变的和微晶态的。  相似文献   

12.
朱小平  于长凤  凌青  戴静  周浩敬 《中国陶瓷》2005,41(4):21-24,71
围绕结晶釉的组成、晶核剂的加入量及作用、保温时间等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为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辊道窑,试验的烧成阶段直接在辊道窑中进行。在本研制中,结晶釉里分别添加了孔雀蓝和氧化钴色料,以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作为成核剂,得到A、B两种具有不同装饰效果的结晶釉。通过试验,得出两个适宜于辊道窑快速烧成的结晶釉的配方。在辊道窑烧成的这两种结晶釉析晶程度虽不及常规的结晶釉,但两种釉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装饰效果,并且生产成本和效益都要优于普通结晶釉。经锥光显微镜分析表明,由辊道窑直接烧成无保温的试样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釉面析出过饱和液滴,直径约2mm。液滴中有晶核存在,呈三角形或者四边形的小颗粒状,发育不完整。若将试样置于电炉中模拟辊道窑的烧成制度,通过适当保温,结果在样品的表面分别析出了多种多样的数量不等的晶花。若釉层较厚,则釉面析出粒状晶体,边缘带有细小的金光;釉层稍薄,则釉面析出树枝状晶体。晶花的数量及大小随保温时间的长短而有明显变化。釉中晶体是多种形态共存,有典型的硅酸钛结晶、硅酸锌结晶,还有对称程度较高的多种结晶形态的组合。  相似文献   

13.
元大都哥窑型和青瓷残片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偏光、超视显微术和电子、扫描电子显微术研究了元大都出土的哥窑型和青瓷残片的显微结构。结果证实哥窑型釉是一种析出钙斜长石柱状雏晶的结晶釉。钙长石的析晶是哥窑型釉产生乳浊性和釉裂的主要原因。该出土的青瓷釉与哥窑型釉在化学成分上相似,其CaO含量甚至更高。但物理化学分析研究表明,两者所处的CaO-Al_2O_3-SiO_2参考相图中的初晶区截然不同,青瓷的显微结构基本上保持玻璃釉的性质而在外观上另具一格。发现哥窑型釉中析出的钙长石晶体之间有散射微粒,实验证明,它是一种尺寸<2000A的亚显微空泡或气泡。详细研究了出土残片的瓷胎的显微结构,说明了它们所用原料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釉的脱玻或结晶被视为工业生产中的不良现象。然而 ,为了改善陶瓷制品的装饰性能 ,目前广泛应用所谓的结晶釉。结晶釉产品最初出现在中国的宋代 ( 960~1 2 79年 )。结晶釉就是用于装饰美术、日用、建筑卫生陶瓷制品的结晶玻璃。由于陶瓷美术人员的某种兴趣 ,结晶釉的需求量近年明显上升。在一定的烧成制度下 ,从结晶釉中析出许多不同尺寸和颜色的晶体。按照晶体的尺寸 ,该种釉分为巨晶釉和微晶釉。前者所含的晶体尺寸可达几厘米 ,后者为不透明乳浊釉 ,所含晶体微小 ,肉眼看不见。按照析出晶体的类型 ,该釉还分为赤铁矿釉、钙长石釉、辉石釉…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料铅釉作为基础釉,通过加入着色剂(即金属氧化物)CuO-MnO-V_2O_5-Fe_2O_3-TiO_2来制仿金金属光泽釉。考察了不同金属氧化物含量对釉面金属光泽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金属氧化物含量(wt%)为CuO 3%、MnCO_3 8%、V_2O_5 1%、Fe_2O_3 0.5%和TiO_2 0.5%时,在1250℃下保温20~30 min,并在750℃快速冷却时釉面呈现很强的金属光泽效果。利用XRD对釉层进行分析,随着外加V_2O_5、Fe_2O_3和TiO_2氧化物的加入,促使了CuMn_2O_4尖晶石的进一步析出,使光产生更强的选择性反射,从而釉面的仿金属光泽进一步加强。同时,釉面具有良好的坯釉结合性和高的釉面硬度705.9 kg/mm~2。  相似文献   

16.
以石英、钠长石、高岭土、石灰石、煅烧氧化锌为主要原料制备硅酸锌结晶釉。主要研究ZnO与Co对结晶釉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样品物相,扫描电镜(SEM)观察样品形貌,白度色差计测量釉料色度。实验结果表明:ZnO含量为24 wt%时,硅酸锌结晶釉中形成的晶花最大;Co~(2+)会置换Zn_2SiO_4结晶釉中Zn~(2+),并且随着Co含量的增加,白度色度仪的b*值一直在减小,当Co_2O_3含量为7 wt%时,蓝色最深,着色能力最强。当Co_2O_3的含达到9 wt%时,釉面出现紫红色晶体。  相似文献   

17.
在用以制造耐火材料的工业Al_2O_3中添加≤10~15%ZrO_2或ZrSiO_4能增加1580~1750℃烧结的制品的热稳定性,然而在用以制造烧结刚玉的高温煅烧的粒状A1_2O_3熟料中添加同样数量的ZrO_2或ZrSiO_4则显著降低热稳定性,加入20%(重量百分  相似文献   

18.
1 专利申请范围 在涂搪了底釉的金属坯体上涂覆氟树脂时,预先在其底釉层上涂搪含有下述组成成份的釉浆作为内涂层。 a)熔块:100重量份,其组成成份为:SiO_2 40—55重量%,Al_2O_3 5—10重量  相似文献   

19.
低温、不透明搪瓷釉包括30—36重量%的SiO_2,15—20重量%的B_2O_2,7—9重量%的Na_2O,5—10重量%的ZrO_2,10—17重量%的TiO_2,7—15重量%的K_2O,2—10重量%的F_2和0.5—2.5重量%的P_2O_5。Na_2O和K_2O总含量在15—20重量%范围内。而TiO_2和ZrO_2的总含量在15—20重量%范围内。ZrO_2/(TiO_2 ZrO_2)之比在0.25—0.5:1之间。SiO_2/B_2O_3之比在15—2.4:1之间。另外,Na_2O/K_2O之比在0.6—1.0:1之间,(Na_2O K_2O)/(TiO_2 ZrO_2)之比在0.7—1.2:1之间。这种瓷釉可用于搪瓷用钢板或搪瓷用铝基材上。  相似文献   

20.
结晶釉享有广泛的声誉,但他们的制配和烧成很费时间,且很复杂。往往是陶工才智所不及的。其实,除在烧成的冷却阶段该釉的一部份会析出晶体外,这种结晶釉与其他任何釉是类似的。本人用市场购到的熔块来配制结晶釉,成功地得到了几种结晶釉,并找到了控制烧成的方法。制备结晶釉的基本设备是可在2小时烧成周期中达到9号火锥温度(1(1/2)小时为空室的烧成时间)的电窑。为了准确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