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张建喜 《山西冶金》2024,(1):168-170+203
新疆昆玉钢铁有限公司轧钢厂棒材生产线精轧机组14HV/16HV/18HV为平立可转换轧机,根据生产品种的不同,轧机进行平立转换,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但在轧制运行过程中,离合器同轴度随轧制负荷变化而动态变化,常出现旋转框架不对中、离合器温度升高、减速机运转振动大等问题。针对此问题,重点研究制定平立转换轧机机列稳定运行的措施,并对旋转框架定位和离合器同轴度进行优化调整。此研究对平立转换轧机机列稳定运行和车间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段雪飞 《河北冶金》2011,(6):34-36,18
介绍了宣钢型棒厂连轧中型生产线平立转换轧机主传动改造实践,将平立转换轧机主传动由共用一台电机的传动方式改为平/立减速机分别由电机驱动的独立传动方式,从而有效根除了原立轧机滑块磨损严重及频繁烧轴承的故障,实现型钢与圆钢的共线生产。  相似文献   

3.
柳钢第二棒材生产线精轧机组布置有3架平立转换轧机。在轧制棒材时,根据工艺要求的不同,平立转换轧机需呈水平或垂直轧制状态,通过液压驱动实现转换。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连接平立转换轧机齿轮箱与稀油润滑系统主回油管的金属软管经常破损而漏油。经统计一个月平均至少要换2条金属软管,不仅如此,因稀油回油管破损而产生的油品消耗也非常大,而且漏油也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4.
李明  孙业华 《山东冶金》1999,21(1):38-39
莱钢500mm热轧带钢轧机辊缝显示系统故障较多,常造成轧机的无辊缝显示。为解决这一问题,将该系统的主机硬件转换电路,改造成分布式单机架软件转换,并增加了鉴相电路,更换光电脉冲发生器,从而保证了轧机的辊缝显示稳定可靠,使带钢质量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5.
兰俊 《江苏冶金》2002,30(5):34-36
平/立转换轧机由于使用的特殊性,对轧机的设计制造及使用要求较高,在现场实际使用中,如果设计制造考虑不周,使用不当,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对产品质量造成更大影响,本文介绍了连轧生产线上进口的平/立转换轧机在现场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控制棒材平立转换轧机回转缸的一种节能型液压阀台的研发与应用.该阀台可以用较低压力的液压站供油,但是能够使棒材平立转换轧机回转缸得到工艺要求的高工作压力.即不需要因棒材平立转换轧机回转缸高工作压力的要求而提高轧区液压站系统压力,也节省了专用液压站,还简化了通常情况下回转缸动作时液压站繁琐的操作程序.能够减少能耗、减少设备投资,减少设备维护工作量和环境污染,以及减少运营成本,并满足快节奏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曹燕平  陈杰 《冶金设备》2014,(Z1):133-136
系统介绍了平/立可转换轧机的种类、优缺点和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描述1 400 mm十二辊轧机轧辊间的接触压力分布规律,以有效改善其轧件的横向厚度差和板形,应用应力相似准则设计了1 400 mm十二辊轧机光弹模型,并用三维光弹性应力分析原理,实验确定1 400 mm十二辊轧机光弹模型的辊间接触压力的分布规律,并依据应力相似转换准则,计算出其实际轧机辊间接触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9.
戎庆南 《冶金丛刊》1997,(4):23-24,27
前言 广钢集团公司连续式棒材轧钢生产线是九十年代初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这套机组由18台轧机组成,其中悬臂式粗中轧机各6台,无牌坊式精轧机6架,其中三架可平/立转换。由于粗、中轧机的油膜轴承对油质、油温、油量、油区要求极为严格,轧机的稀油润滑系统正是根据这一特点而配置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φ16×3切分工艺在平-立交替布置轧机上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合理设计K6、K5、预切分、切分孔型、成品轧机前后立交导槽及相应的导卫,解决了出成品轧机后钢筋三线差以及切分后3根坯料在成品轧机前后顺利实现“水平面-垂直面-水平面”的转换等关键技术问题,成功开发了三切分工艺且用于批量产品生产,产品性能及尺寸全部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蒂森克虏伯Acciai Speciali Terni公司从达涅利公司订购了一条新的能力为95万吨/年的不锈钢板坯轧机。达涅利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总承包,从旧轧机的关闭到新轧机投产,大约需要90天的时间。达涅利表示,“该项目主要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转换成本。新轧机的设计将尽可能地减少轧制前的板坯检测和研磨,有效地利用热负荷。”该轧机可生产各种系列的不锈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世界上三种主要的平/立转换短应力线轧机的结构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南山轻合金铝箔厂4台轧机IMS测厚测量系统的升级改造,通过对轧机测厚仪系统工控机、高压系统、测量转换系统、冷却系统、显示系统等的升级、改造,达到恢复测厚仪精度、稳定性,从而达到改善产品厚度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可转换轧机的合理的安装过程,减少安装找正过程中因返工增加的工作量,保证最终安装精度。  相似文献   

15.
以某热轧厂精轧机F2为例,进行模态分析和静力学分析,采用专业的三维软件建立轧机各零件模型,同时完成整体的装配,再导入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和模态分析。三维软件CATIA可以和具有强大有限元预处理能力软件HyperMesh直接进行数据转换,且HyperMesh软件与有限元分析软件都有输入输出转换。所以综合考虑,采用CATIA软件对轧机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在HyperMesh中进行有限元模型预处理,之后导入ANSYS中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轧厂的中厚板轧机的轧制力与轧制扭矩间关系,建立起数学模型。对中厚板轧机的辊缝标定、调零和轧制过程控制程序进行了修改,将实时采集的轧制扭矩信号转换为轧制力信号,实现了轧制力的虚拟检测,满足了轧制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新型减轻和定径轧机RSB兼有效率减轻和精密定径的特征,使用这种新技术可获得最精密的公差和最佳的表面质量,另外,还可以轧制各种不同的钢种,尽管如此,它还可以大大减少停机时间,明显提高轧机的作业率和成材率,所有这些措施对实现对转换成本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调查表明先进的RSB工艺的投资回收期仅为1-1.5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轧机刚度、轧机间隙与轧机稳定性的关系,了解到调节轧机间隙量可提高轧机稳定性。轧机间隙量包括垂直间隙的16个接触面和水平间隙的16个接触面,只有保证这32个接触问隙全部在合理范围内,轧机的稳定性才会有所提高。通过建立数据化的轧机间隙、轧机刚度与轧机稳定性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修正间隙量,达到监控轧机间隙、提高轧机稳定性的目的,为批量生产薄规格带钢提供了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9.
液压系统是以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转换和传递动力的,因此油品的选择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着重对轧机液压系统的油品因季节性温度过高导致无法正常转车的故障展开综合分析和论证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中厚板轧机生产现状1.轧机情况2012年我国可生产的中厚板轧机共69套,这些轧机都是2011年前建成的(未含在建的南钢5m轧机,筹建的防城港5.5m轧机,湛江4.3m轧机),产能约7400万吨,其不同规格的轧机数量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