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安琪牌葡萄酒活性干酵母在枸杞酒酿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安琪葡萄酒活性干酵母在枸杞汁中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表明50~100ppm的SO2使用量,0.2%~0.4%的接种量,发酵的酒质较好,并采用分次加糖,降低渗透压的方法进行发酵,对提高酒质,缩短发酵周期有利。采用安琪牌葡萄酒活性干酵母酿制干型的枸杞酒,具有典型的枸杞果香和发酵产生的酒香,同时对控制发酵过程,稳定酒质有很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2.
安琪牌葡萄酒活性干酵母在草莓酒酿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安琪葡萄酒活性干酵母在草莓汁中的发酵条件。表明发酵温度为20℃,初始pH值为3.3,接种量为0.2%.SO2添加量为100mg/L,果胶酶量添加量为0.3g/L,发酵出的酒质较好。采用安琪葡萄酒活性干酵母酿制得干型草莓酒具有典型的草莓香和酒香。  相似文献   

3.
新疆哈密红枣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特产哈密大枣为原料,研究枣酒发酵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红枣酒采用在含还原糖20% 的红枣清汁接种发酵的发酵工艺。在红枣发酵酒酵母种类选择研究中,对葡萄酒酵母干红B、葡萄酒酵母AL41、安琪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等酵母的发酵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对酒度的测定,还是通过对透光率的测定,均确定葡萄酒酵母AL41 为红枣发酵酒的最适酿酒酵母,最优发酵条件为SO2 添加量80mg/L、干酵母添加量0.3%、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3d。发酵原酒经澄清过滤后得到酒精含量为10% (V/V)的红枣酒。  相似文献   

4.
安琪牌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在白葡萄酒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尝试了在普通白葡萄酒的酿造中,以安琪牌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代替自然发酵;在高档干白葡萄酒酿造中,以Dm-1代替进口葡萄活活性干酵母。代替自然发酵,能够提高酒质,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软儿梨果酒的研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生元 《酿酒》2008,35(5):79-80
以软儿梨为原料,经淋洗、冷冻、解冻后榨汁、成分调整,接入安琪牌葡萄酒酵母菌进行发酵,再经陈酿、澄清处理得风味独特的软儿梨果酒。最佳工艺参数为:酵母菌加入量0.6g/L,发酵温度26℃,酒度12%vol~15%voL,总糖30~40g/L,总酸0.3~0.5g/mL。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红枣白兰地原料酒中杂醇油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生产红枣白兰地原料酒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类、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醪液初始p H值对杂醇油生成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安琪葡萄酒、果酒专用酵母发酵的红枣白兰地原料酒杂醇油含量较低;控制酵母接种量、降低发酵醪液p H值可减少杂醇油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7.
安琪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在金丝枣酒中的应用报告于大坤山东天棣县天棣酿酒厂(251900)采用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W—ADY)代替自培酒母,以红葡萄酒发酵工艺酿造金丝枣酒,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节省物力、人力,缩短发酵周期,提高酒质。工艺流程:干枣→去杂→...  相似文献   

8.
引进宜昌食用酵母基地生产的“安琪”牌酒用耐高温活性干酵母,用于大规模的酒精生产中,取代传统的酒母工艺。生产实践表明,“安琪”牌TH-AADY适应酵温度广,节约了大量冷却用水。发酵时间比传统工艺缩短12小时以上,提高设备利用率17%。发酵质量明显好转,酸度下降,酒度上升。  相似文献   

9.
我厂米香型小曲酒,采用安琪牌TH—AADY和糖化酶工艺生产,灵活掌握传统操作及现有配套工艺,减少酒曲常用量0.5%,添加0.5‰~0.6‰的AADY和1‰糖化酶,能使培菌时间减少1~2小时,降低酒糟残淀含量达8%~10%,提高白酒出酒率10~14.36个百分点。具有出酒率高,酒质好,风味不变。  相似文献   

10.
以地方药草小曲0.4%,Q303纯种根霉0.1%,安琪生香ADY0.01%,安琪AADY0.02%,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多微曲,总用量0.53%,不需活化,不改变工艺流程。75%多微曲用于半固态法小曲白酒生产,25%多微曲用于上酢蒸馏后的丢糟培菌,盖箱,盖池,制成香醅,“固液同缸”发酵,同时采用“三减一嫩”,“定时定温定质定量”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比全药草曲和全根霉曲生产分别提高出酒率15%和10%以上,酒质含醌量分别提高65%和85%以上,口感明显改善,香味宜人。  相似文献   

11.
以枣汁为原料,酿酒酵母为实验菌株,研究磷酸氢二铵对枣酒发酵性能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氢二铵可以提高酵母比生长速率与发酵活力,缩短发酵时间,丰富枣酒的果香和花香类物质,由气相色谱-质谱结果分析可知:磷酸氢二铵添加量为320 mg/L时,枣酒中酯类物质质量浓度最高,香气活性值最大,发酵枣酒感官评分为90 分,不仅具有浓郁的枣香味,而且具有怡人的花香与果香。  相似文献   

12.
奶酒的类型与风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庆尉 《酿酒科技》2005,(12):92-94
按发酵和后处理方式,将奶酒分为发酵奶酒、蒸馏奶酒、勾兑奶酒、起泡奶酒和加气起泡奶酒5类。乳清发酵奶酒为浅黄绿色,酒液澄清透明,奶香舒愉,酒香清雅,干型和半干型酸味爽口,甜型和半甜型酸甜适口,后味爽净;蒸馏奶酒清亮透明,具有舒适清雅的奶香和酒香,绵柔醇和,微酸爽口,后味微苦;勾兑奶酒为浊白色,形态均一,具有奶香味,微甜醇和,柔和适口;起泡奶酒兼具酸奶、啤酒和碳酸饮料的风味,营养丰富,外观呈均匀的乳白色,泡沫较细,酸甜适口,爽而不腻,风味独特;加气起泡奶酒色泽浅黄带绿,奶香、酒香、清雅舒愉,酸甜爽口,泡沫较细,有杀口感。  相似文献   

13.
以甘肃地区3 个红枣品种(临泽小枣、小口枣和民勤圆枣)为原料酿造红枣酒,测定其基本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香气成分,并进行感官评价分析,以期对红枣酒的酿造及枣酒品质分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 种枣酒的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但临泽小枣酒样的总酸含量和色度值最高且差异显著;香气成分结合香气轮分析表明,小口枣酒样中的酯类、醇类和萜烯类香气物质含量显著较高,民勤圆枣酒样中酸类和醛酮类香气化合物含量显著较高,大马士酮、苯乙醛、己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丁酸乙酯和异戊醇可能是构成红枣酒花香、果香和溶剂味的主要成分;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小口枣酒样香气最为浓郁优雅,临泽小枣酒样具有较好的色泽和典型性,2 种枣酒的感官品质均较佳,可用于甘肃特色枣酒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红枣品种发酵酒的品质差异,收集市场常见的13个品种进行发酵,测定枣酒基础理化指标,并采用离子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有机酸和香气成分,结合感官评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枣酒均含有较高水平的干浸出物、VC和甘油,柠檬酸、琥珀酸、乳酸、乙酸和奎宁酸是普遍含有的有机酸,而酯类是主要香气构成成分;不同品种枣酒品质存在明显差异,阜平大枣酒、圆铃枣酒、哈密大枣酒的有机酸具有优势,灵武长枣酒、鸡心枣酒、灵宝枣酒的香气成分种类具有优势,而狗头枣酒具有较优的基础理化指标,经品评后得出最佳酿酒品种为灵武长枣、狗头枣和鸡心枣,表明该3个品种发酵酒的风味物质平衡性最好,经分析可得其酒体共同特点是糖酸比小于且最接近1,均含有6种有机酸,特有香气物质种类较多,且各自包含1种优势有机酸和2种以上可贡献良好风味属性的优势香气组分。  相似文献   

15.
以宁夏灵武长枣为原料,对鲜灵武长枣鲜枣汁发酵酒发酵工艺和澄清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过程中的关镑陛因素,得出生产红枣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对澄清剂进行了单因素及复配实验,选择出最佳的澄清方法。鲜枣汁经发酵、澄清后得到最终获得了一种色、香、味、外观俱佳的高品质鲜枣汁发酵酒。  相似文献   

16.
以柿子为材料,采用传统发酵制得柿子干白酒,以其为原料蒸馏得到柿子蒸馏酒。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其芳香化合物,再利用GC-MS分析其成分,共检测到32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9.05%)种类最多,有14种,构成了该酒的主要呈香成分。乙酸异戊酯和丁内酯赋予酒较强的新鲜果香味,有熟香蕉、生梨和苹果样的气味。在柿子蒸馏酒中共检测到29种芳香化合物,其中酸类物质(6种)相对含量最多,为53.04%,而酯类化合物种类最多,共检测到9种。  相似文献   

17.
李兰  武庆东  陈双 《酿酒》2012,39(4):56-59
为获得优良的枣酒生产用的酵母菌,以酵母菌ZJ16为出发菌株,对其耐酒精能力和耐高糖能力进行驯化,最终获得的菌株ZJ16-8-6可以耐36Brix的高糖,在酒精度为24%时仍能正常发酵,并确定了该菌株发酵的最佳初始糖度为20Brix。最终酿制出酒精含量为9.9%、残糖为2.9Brix、pH为3.3,呈琥珀色,清澈透亮,枣香浓郁的枣酒。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高压处理对红枣酒进行催陈处理,以理化、抗氧化性、风味为指标,考察不同超高压处理对红枣酒催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枣酒经超高压处理后,pH值和糖度随着压力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在300 MPa时达到峰值;超高压处理会使枣酒略变暗,但呈色更鲜艳,在200 MPa时黄红程度最强。抗氧化性上,超高压处理能显著增强红枣酒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OH自由基清除率,压力越大,增长趋势越明显,在300~500 MPa时抗氧化性达到最高。风味上,超高压处理使红枣酒香气更加丰富浓郁,当300 MPa时香气敏感度达到峰值;处理后红枣酒的苦味、涩回味等不良滋味得到一定改善。因此,选择300 MPa时催陈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提升红枣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板枣酒发酵过程中的香气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板枣酒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在发酵过程中共出现了57种香气物质,醇类14种,酯类19种,酸类8种,醛酮类8种,芳香烃类8种。通过香气活性值分析,己酸乙酯,辛酸乙酯,苯乙酸乙酯,月桂酸乙酯,3-苯丙酸乙酯,正辛醛,苯乙醛,大马士酮和丁香酚为板枣发酵酒中的主要香气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发酵过程分为3个阶段,发酵初始阶段,主发酵阶段,后发酵阶段。在发酵过程中萘、苯乙醛、葵酸乙酯、苯甲酸乙酯、异戊醇是对感官评分影响最大的5种香气成分。结论 本研究探究了板枣酒发酵过程的香气变化规律,为提高板枣酒产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strongly affects yeast metabolism during apple wine making and thus aromatic and quality profiles. In this study, the temperature effect during apple wine making on both the key aroma compounds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apple wine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ncentration of nine key aroma compounds (ethyl acetate, isobutyl acetate, isopentylacetate, ethyl caprylate, ethyl 4‐hydroxybutanoate, isobutylalcohol, isopentylalcohol, 3‐methylthio‐1‐propanol, and benzeneethanol) in apple win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from 17 to 20 °C, and then eight out of the nine key aroma compounds with an exception of ethyl 4‐hydroxybutanoate, decreased when the temperature goes up 20 to 26 °C. Sensor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pple wine fermented at 20 °C had the highest acceptance for consumers. Fermentation at the temperature of 20 °C was therefo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suitable condition using the selected yeast stra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P05) for apple wine making. Changes in th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can considerably affect the production of key aroma compounds and sensory profiles of apple wine. These results could help apple wine producers make better quality production for consumers at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