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IC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论述了集成电路现状及发展,介绍了世界和我国框架用铜合金材料研究和生产情况,包括IC框架对材料的要求,铜合金框架材料,框架铜带现代生产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IC铜合金带材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产业化已刻不容缓和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3.
集成电路用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的应用及产业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陈兴章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02,23(4):145-148
引线框架是集成电路(IC)中极为关键的部件之一,它起着支撑芯片、散失工作热量和连接外部电路的重要作用。铜合金具有诸多优良的性能,因而成为重要的框架材料,该文综述了IC对引线框架材料的基本要求,主要的IC用引线框架铜合金品种和制备方法,以及铜合金框架材料的市场需求与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宋永沙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1992,(4):11-13
新型引线框架材料铜合金,以其高强度、良好的导电性和加工性,可以在某些集成电路上代替传统的可伐合金、FeNi_(42)以及进口的CDA194合金。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仅就我国电子工业发展的现状,论述铜合金引线框架工业化生产的技术趋势和铜加工行业与之相适应的问题,并扼要介绍国内外相关情况以做参考,希望与读者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6.
7.
8.
论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研制开发现况,特别重点介绍了7025合金成份、性能,蓝认为该合金将是引线框架材料研发和产业化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引线框架铜合金材料研究及开发进展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27
综述了引线框架用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种类、特性要求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总结了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开发趋势,展望了其应用在IC封装业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大气气氛下熔炼铸造KFC铜合金铸锭,然后进行热轧、时效处理、冷轧,将其轧制成0.3mm厚的带材。研究了合金成分、熔铸工艺、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制备的KFC铜合金带材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引线框架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JIA Chun-yu LIU Hong-min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2006,13(1):31-35
Shape control systemis a complicated system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multi-variant ,ti me delay ,strong coupling and nonlinearity .Due tothe difficulty to establish precise analytic model andthe inaccuracies of classical and modern controlmethods based on empirical models ,it is more suit-able to adopt intelligent control strategy in shapecontrol system[1 -7]. Therefore , a parameter self-ad-justingfuzzycontroller was designed based onthe El mandynamic recursion network predication m…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稀土在铜及铜基合金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稀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铜和铜合金中有着重要的价值,稀土在铜及铜基合金中能起脱气除杂的作用。能改善铜及铜基合金显微结构,提高其强度和硬度及增强热稳定性,还能增强铜合金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6.
微波电子器件用铜及其合金的应用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陇桥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01,22(1):1-5
叙述了国内微波电子器件用先进铜的需求、科研和生产以及性能指标的概况。介绍了几个主要国家的标准,特别是氧含量的指标。指出我国标准与国外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作者着重指出真空电子与微电子在先进铜应用上的差异,并提出几点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系统的转炉终点磷的预报控制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冶炼工艺和现场数据 ,对转炉终点磷含量的预报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对 30 3炉现场数据进行了分类 ,分析了转炉冶炼各变量对终点磷含量的影响 ,确定了终点磷含量的控制变量 ,建立了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系统的转炉终点磷含量的预报控制模型。研究表明 ,本模型能够对终点磷含量进行很好的预报和控制。模型计算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达到 0 .5 86 7;磷含量 (质量分数 ,% )控制在± 0 .0 0 3范围内的命中率达到 79.2 1%。该模型以低于目标值 0 .0 0 4 %的磷含量来对冶炼过程进行控制 ,冶炼合格率超过 91%。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