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周忠勋  翟兰燕  邓波  王伟  张飞 《轧钢》2024,(1):105-111
热轧机支撑辊多采用油膜轴承,由于在轧制过程中支撑辊油膜轴承内油膜厚度发生变化,会造成轧机有载辊缝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产品厚度出现偏差。基于现场设备使用范围,提出支撑辊油膜厚度补偿模型的实验方案,根据实际采集不同压力下速度变化引起的辊缝变化量,使用Matlab拟合得到油膜厚度变化量与轧制力变化量、轧制速度变化量的关系,计算出轧制过程中不同轧制速度、压力条件下支撑辊油膜厚度的变化量,进一步对轧机有载辊缝进行补偿。实际应用表明,该支撑辊油膜厚度补偿方法取得了预期效果,轧机运行稳定可靠,可以有效提高带钢的厚度命中率。  相似文献   

2.
由于对冷轧薄板质量要求的提高,液压AGC已经成为提高冷轧带钢成品精度必不可少的手段。然而对于支撑辊采用油膜轴承的冷连轧机来说,其轴承油膜厚度随着轧制力和轧制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将影响轧件的轧出厚度,造成厚差。尤其对冷连轧机,各机架的累积误差会使成品带的超差更加严重。以某五机架冷连轧机为研究对象,由生产现场实测数据回归出适合于实际控制的油膜补偿模型,提出适合于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的控制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轧制过程中对油膜厚度变化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油膜补偿控制后,成品带钢厚差带头带尾超差段有较为显著的减少,且超差值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对于无厚度自动控制(下简称为自控系统)系统的轧制过程,增加轧机本身的刚度(模数)将能减小由带材的不一致性(如象进口带材的厚度变化,带材的硬度等)而引起的厚度公差。然而,这种增加轧机模数的办法将因使空负荷辊缝发生变化的轧机的因素更会引起出口厚度误差,这些影响因素是轧辊的磨损,轧锟的热膨胀,以及轧机速度变化而引起的轴承油膜的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冷轧厂在线轧制过程中轧机的振动问题,从辊缝油膜承载力的角度分析其对轧机振动的影响,得出轧制过程中辊缝间距的减小导致辊缝油膜需提供更大的承载力来维持轧机稳定。从乳化液浓度、轧辊转速、乳化液金属微粒含量方面探讨了增强辊缝油膜承载力的方法,得出乳化液浓度与轧辊转速在增强油膜承载力的同时减小了辊缝的摩擦系数,也易导致轧机振动。通过试验得出,调节乳化液金属微粒含量能够在原有摩擦系数的基础上增强辊缝油膜承载力,从而保证轧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宋勇  苏岚  荆丰伟  何安瑞 《轧钢》2010,27(5):1-3
辊缝的设定精度与轧机弹跳、辊缝零点漂移和系统误差等因素有关。本文将轧机弹跳分为两部分:辊系的弹性变形和轧机牌坊及其他部分的弹性变形,采用在线解析模型计算受轧制条件变化影响很大的辊系变形量,提高了轧机弹跳的计算精度;利用二维有限差分模型周期计算轧辊的温度场并确定其热膨胀量,可主动补偿其所引起的辊缝零点漂移;通过优化换辊后自学习初始值,可改善辊缝零点修正的效果。改进后的辊缝设定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对于3.0~4.5mm厚度规格,95%以上带钢的头部厚度控制偏差小于±0.075mm。  相似文献   

6.
针对轧机刚度系数未知波动影响板带厚度控制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板带厚度误差PI反馈的轧机辊缝调节方法。首先,建立轧机弹跳方程、液压辊缝调节动态方程,以及从辊缝设定值到板带出口厚度的动态方程;其次通过测厚仪和测压计,获取轧机出口处的板带厚度,以及轧机施加的轧制压力;然后设计基于板带厚度误差量PI反馈的辊缝大小的设定值,同时引入比例反馈增益系数与积分反馈增益系数的单参数化设计;最后将辊缝大小的设定值输入轧机液压辊缝调节系统进行辊缝调节,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轧机辊缝调节方法。该方法提高了轧制参数的预设定精度,大大减小了轧机刚度系数波动对板带厚度控制精度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板带厚度精度。  相似文献   

7.
承载辊缝的横向刚度表示承载辊缝凸度抵抗轧制力波动而保持不变的能力。为分析板带轧机整个辊缝宽度的板形控制特性,提出了轧机全辊缝横向刚度的概念。以实验室四辊板带轧机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建立了耦合支撑辊轴承箱、轴承、轧辊和轧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轧件宽度、压下率、变形抗力和张力对辊缝内各点横向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辊缝内各点横向刚度随着轧件宽度和张力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压下率和变形抗力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塑性工程学报》2016,(1):73-78
为准确分析四辊板带轧机滚动轴承的载荷分布及其对板形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包含支撑辊轴承及轴承座组件、轧辊和轧件的四辊轧机三维实体同步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比和分析咬入阶段、稳定轧制阶段和抛钢阶段各列滚动体的受力情况,得到了轧制过程中轴承载荷的分布规律;与传统有限元计算模型相比,新建模型的轧件横向厚度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四辊轧机支承辊偏心引起辊缝周期变化,使成品厚度产生相应的周期性偏差。对于薄带材轧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根据国内  相似文献   

10.
铸轧机的辊缝调节系统是铝带材连续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铝带材的质量。我公司从涿神有色金属加工专用设备有限公司购进的二辊式双驱动铸轧机,采用的是液压压下的辊缝调节系统,用于调节辊缝,保持恒压力轧制和使铸轧机的承载零件在轧制中得到保护。对此部分的液压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三十辊箔带轧机在上海研制成功,于1983年12月5~8日通过鉴定。这台轧机即可采用电气传动,又可采用液压传动,便于客户选用。三十辊箔带轧机的技术性能如下: 轧制材料精密合金工作辊直径 2~3.5 工作辊长度 60~65 mm 最外层支承辊直径 26mm 成品带材最小厚度 0.001mm 成品带材最大宽度 40~15mm 坯料厚度 0.03mm 卷取张力 0.5~50kgf 轧制压力 4.5tf 轧制速度 0~10 m/s 这台轧机具有下述特点: 1.辊系采用辊箱结构,辊子按1、2、3、4、5锥形排列,轧制力分布合理,可大  相似文献   

12.
板带轧机的工作稳定性取决于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其中轧辊沿轴线方向的弯曲变形运动是影响板带厚度和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几种运动形式相互影响、耦合作用,令轧机辊系成为一个复杂多变量动态系统。为综合考虑轧制过程中轧辊不同振动形式之间的耦合效应,同时考虑工作辊动特性与轧制外载荷动态增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分别建立了辊系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轧机系统刚性振动耦合动力学模型和轧制变形区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建立的四辊轧机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体系,对轧制过程进行动态控制,仿真分析了轧制过程中轧机辊系和变形区内轧件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原西德山德威格机器制造公司制造的20辊轧机采用4立柱式设计,直接液压压下系统,同时配有轧辊倾斜、弯辊和单个中间辊轴向移动等技术。它能提供精确的辊缝形状和带钢板形控制,以大压下率和高轧制速度生产薄规格宽带钢。另外,轧机还配备了带钢冷却和干燥系统以及换辊机器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有限单元法,对轧机支撑辊油膜轴承座进行了有限元静力分析,了解了轧机支撑辊油膜轴承座当轧制压力作用于不同的范围时轴承座的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状态,探讨了凹槽深度变化及内衬对轴承座的变形及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伟文  熊佑发  王毅俊  张静 《轧钢》2022,39(5):56-63
在轧制力作用下轧机的弹性变形由牌坊弹跳和辊系弹跳相互叠加产生。轧机实际弹跳曲线随轧件宽度变化,受轧制力、轧辊压扁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介绍了一种通过确定宽度补偿系数KB和轧辊压扁补偿值e,对全辊面零压靠获得的轧机牌坊弹跳曲线进行压扁补偿,获得反映不同宽度规格轧制时轧机实际弹跳方程的方法,并将其简化成C0~C7相关系数表述的轧制模型,明显提高了轧件头部厚度控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速冷轧机辊缝摩擦系数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在冷轧过程中,轧机辊缝摩擦系数受轧制速度、相对压下量以及乳化液浓度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舞阳4100 mm精轧机辊缝控制原理以及AGC自动厚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针对轧制钢板同板差大,尤其是钢板头部厚度与板身厚度偏差大的问题,结合IBA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的轧机辊缝曲线和测厚仪测量的钢板厚度曲线,根据实测钢板边部厚度值绘制厚度变化趋势图,综合分析影响钢板同板差大的可能性因素。经过多轮反复实验,认为轧机弹跳补偿和轧辊变形补偿是影响钢板头部偏薄的主要因素。通过改进和优化AGC自动厚度控制进一步提高钢板厚度控制精度,尤其是钢板头部厚度控制精度,减小钢板同板差。  相似文献   

18.
针对20辊轧机轧制板形受到多重因素影响、难以精确预测的问题,基于有限元和PSO-BP法,建立20辊轧机轧制板形质量预测模型。根据20辊轧机轧辊间的位置关系,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考虑轧辊弹性变形、板带塑性变形与摩擦等因素,建立20辊轧机辊系有限元模型,分析板宽、厚度、张力、速度等因素对板形指数的影响;综合考虑不同轧制板形影响因素,以板形指数作为板形质量衡量指标,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轧制板形质量预测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板形质量预测模型的权值和阈值,提高板形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轧机升速进入高速轧制阶段后,常发生振动现象,其中三倍频程垂振最为强烈,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振动机理得出辊缝间产生的负阻尼效应导致振动临界速度降低,自激振动更易形成。对已投产轧机的抑振改进不宜进行大范围的结构改进,应从轧制参数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计算机仿真方法研究轧制参数中乳化液黏度、带钢入口厚度、带钢出口厚度、带钢变形抗力、辊缝间阻尼对振动临界速度的影响,获得相应的非线性关系,并通过轧制试验进行验证。通过调整相关轧制参数,提升振动临界速度,使之总高于轧制速度,保证轧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1.轧辊弯曲挠度的计算若忽略轧件轧制后弹性恢复的变形,则板材沿宽度的形状及尺寸决定于轧制时轧辊间的辊缝形状及尺寸。影响四辊轧机辊缝形状的因素是:(1)热膨胀;(2)磨损;(3)弹性压扁,包括变形区轧辊的弹性压扁和工作辊与支承辊间的弹性压扁;(4)弹性弯曲;(5)原始磨削形状。变形区工作辊与轧件接触引起的弹性压扁只对板材边部有影响(边部变薄),辊型设计时一般可不予考虑,只对轧制单一品种(带钢宽度不变)的四辊轧机以及多辊轧机装置有轴向调整机构时才必须考虑。实验研究指出,四辊轧机轧辊间纵向相互弹性压扁的分布曲线(图1)和纵向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