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西方建筑文化在近代的相遇,使中国民族建筑产生了相应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新型作品,与此同时产生的对建筑“民族性”问题的探索延续至今。中国民族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初始冲突中产生的变化、发展隐含着方向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的延续性,而建筑形式的变化实质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性,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内容丰富、变革急剧、波澜起伏。探求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基本形态,研究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的中国古代建筑向近代转化的过程、性质和特点,比较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各阶段的建筑演变关系,比较中国与外国建筑的联系及影响,总结近代建筑活动中传入与引进外国建筑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天不无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李乾朗先生现为台北淡江大学副教授、台北《建筑师》杂志主编,著有《台湾建筑史》、《台湾近代建筑史》等书。他于1985年11月29日在东京“日本及东亚近代建筑历史国际研讨会”上发表、日文稿收入村松贞次郎先生退休纪念会刊《东亚近代建筑》中的这篇论文,对台湾的近代建筑历史中地方传统与外来形式之关系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可供关心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读者参考。此文共五部分,本刊发表的是前四部分。  相似文献   

3.
“Rotunda”是一种以圆形大厅及穹顶为典型特征的集中式构图的建筑形制。它早期主要应用于欧洲宗教建筑,后逐渐推广到商业、休闲、政府、文教、居住等世俗建筑中。自19世纪末开始,这种源自欧洲的建筑形制被逐渐移植到了中国近代大学校园之中,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本文简述了“Rotunda”的特征及发展,归纳分析了该形制在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建筑中的代表作品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建筑学学科特殊性出发,讨论了建筑的形式与内容问题。基于相关建筑理论文献的梳理,以及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知识界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思想,结合近现代建筑创作的实际案例,将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观点,引入建筑学领域及建筑学理论范畴。并建议用“形象与要素”概念替代现今通行的“内容与形式”概念。  相似文献   

5.
张复合 《新建筑》2009,(3):133-135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和深化的背景下,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故提高对中国近代建筑的认识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根据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性,将其归纳为“承续型”、“影响型”、早发型“、”后延型“四类,在此基础之上对其价值作出判定,以明确研究与保护工作的导向。  相似文献   

6.
霍光 《建筑师》2007,(2):73-75
文章认为“华侨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一个相对独立、极富特色的类型。文章扼要地介绍了“华侨建筑”的类型、美学特征和思想文化内涵,并进一步指出:研究“华侨建筑”对丰富中国近代建筑的内容,深刻认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外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中国传统建筑复兴思潮影响下,陈嘉庚先生在集美学校与厦门大学的校园建筑设计中,吸收了西方建筑师“中国化”建筑的设计理念,并融入闽南地方建筑元素与技术工艺。通过深入解读历史资料,从经济实用观念、地方匠师的广泛参与、近代华侨的文化复兴意识等方面,分析嘉庚建筑地域性“民族形式”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程世卓  赵晓龙 《新建筑》2023,(4):118-124
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作为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与“学院派”建筑师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建筑探索活动的脊梁。他们接受了海外成熟的现代建筑教育,归国后致力于中国建筑现代性的垦荒式建设,呈现出多元、多向的现代性探索。在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对该群体进行谱系式的观照,有助于厘清中国建筑现代性早期探索与世界现代建筑之源流关联,证实近代时期中国现代建筑活动为世界现代建筑谱系的有机分支。  相似文献   

9.
王世仁 《古建园林技术》1987,(14):7-12转42
“近代建筑”指的是伴随着十八、九世纪以来工业生产而出现的新形式的建筑。建筑形式要满足新功能,运用新技术,又要符合民族审美观念。现今,民族形式逐渐成为近代建筑创作的新命题。中国近代建筑的民族形式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一开始立足于如何继承旧形式,改造旧形式,最终以新形式取代旧形式。现在对民族形式的探索,不但要注意传统建筑外部的形式特征,同时也注意研究民族形式内在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广东地区入手,分析了近代受外国建筑形式影响的各类建筑,主要是教会建筑,住宅建筑(城镇“骑楼”式、城郊乡下“碉楼”式、“教堂区”、宅邸、侨乡民居)以及纪念性建筑等。概述了外国建筑形式传入广东的六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干栏是一种形式独特的中国传统民居,在中国建筑发展史上,它和采用板筑技术的“生土建筑”并称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两大基本形式。鄂西干栏和云南干栏,两者都是起源于远古时期的“树屋”形式,只是随着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与其他文化交流等因素的不同而在发展上略有区别。从建筑形式、空间、建筑材料及技术、文化等方面将鄂西干栏与云南干栏进行比较,从中看到住屋文化由西南到中原逐步相融合,建筑形式从干栏式到半干栏式再到合院式的变化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王波 《建材与装饰》2013,(37):12-13
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建筑史,很多建筑设计都能体现出我国民族特性,尤其到了近代我国建筑形式受西方建筑影响很深,在建筑功能、结构分区等形式上进行细化设计,本文针对近代中国建筑设计形式和西方建筑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近代中国住宅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
以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为前奏,在1927~1937年间,中国建筑界兴起了近代第一次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浪潮。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做了三种不同趋势的尝试与探讨,即套用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形式构成模式的整体仿古式;在建筑整体采用西方近代建筑体量组合设计手法的基础上局部增加中国传统建筑物定或楼阁作为“中国固有形式’标志的局部仿古模式;以及建筑整体采用西方近代建筑体量组合设计手法,局部施以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简约仿古樟式。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宁波市规划局、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中国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决定联合主办“2002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定于2002年7月29日至8月1日在宁波召开,自即日起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论文。一、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近代建筑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应征论文可结合如下主要论题:①近代建筑对城市风貌的影响;②近代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③近代建筑在现代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④现代城市发展中近代建筑保护再利…  相似文献   

15.
朱平 《时代建筑》1992,24(3):37-41
近代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震荡,使中国建筑起了很大变化。西方建筑形式与技术,在沿海大城市中兴起,尤其在上海,形式复杂多样,堪称建筑万国博览会。然而,至今中国建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并未解决。上海近代建筑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西方复古主义的,二是早期现代派的,三是中国传统形式与现代技术结合的。由于受传统的建筑历史研究所限,人们的视角重点在于形式,这对初步的资料分类整理是很有效的。但是,无法深入反映出文化碰撞的具体机制所在。特别是由于从形  相似文献   

16.
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青岛是在中国大地上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貌的缩影;是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的延续;又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体现。这些建筑使青岛后来的城市建筑发展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晓龙  胥琳  于莉 《华中建筑》2012,30(4):175-178
灯塔属现代交通建筑范畴,是当时从欧洲引进的新建筑类型,功能性很强,多数地处海岛,建筑材料运输困难,现场施工难度很大。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陆续开展灯塔等沿海航标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一百多座灯塔。早期建造的沿海近代灯塔建筑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如1895年建成的北渔山灯塔,采用预制装配式铸铁结构,是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引进西方现代建筑类型、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典型案例,同时体现了当时欧洲现代主义建筑萌芽时期革新与守旧并存的建筑形式,是中国近代建筑史早期特定建筑领域的特殊建筑现象。  相似文献   

18.
张复合 《华中建筑》2002,20(3):81-84
该文从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基本认识入手,结合此项研究工作开展的三个时期,与西部大开发,与中国现代建筑创作中的“现代和传统”问题的关系以及中国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中国近代建筑中教学,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等问题简要论述,展望进入21世纪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的建筑创作实践一直受到“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困扰,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建筑市场化使建筑的地域价值逐渐衰落,大量国外设计机构的介入又使建筑创作逐渐走向“全球化”,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发展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更加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的使命。本文简述了中国地域建筑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的地域建筑思潮不是现在才有的,其自中国近代建筑学科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发展,并将随着时代与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伟鹏  陈伯超 《华中建筑》2006,24(11):183-184
该文通过质疑这种目前仍然有着巨大影响的“欧洲中心论”,认为将用来评价中国近代建筑所得出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评价中国的近代建筑的标准不应该是“欧洲中心论”,而应该立足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特殊条件,建立起一种新的客观的评价标准——“中国观”,并对中国近代建筑“中国观”的内涵进行解释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