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2.
烘干玉米浸泡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100g玉米中加入200mL pH7.80·05mol/L的磷酸缓冲液,40℃下浸泡36h后将玉米淋干,将胚芽与胚乳分离、破碎。从胚芽中提取SOD,SOD酶活最高达到371·55U/g玉米,是未浸泡玉米胚芽的15·8倍;破碎的胚乳∶75%(V)酒精=1∶6混合后,60℃下浸提2h,获得醇溶蛋白。一次浸提醇溶蛋白的提取率为78·94%,比对照提高了20·91%,二次浸提提取率达为93·3%。最后,将提取SOD和醇溶蛋白的玉米残渣进行酒精发酵,同时与采用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的玉米粉进行对比,其淀粉出酒率分别为53·50%、53·56%和53·51%。  相似文献   

4.
5.
6.
玉米浸泡是玉米淀粉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浸泡质量的好坏,不 但对淀粉质量,而且对玉米浆(浸泡液)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酶对玉米淀粉生产中浸泡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使用纤维素粗酶制剂对湿法生产玉米淀粉的浸泡工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粗酶制剂能够显著地缩短玉米淀粉生产的浸泡时间,降低了二氧化硫的使用浓度,在0.1%的二氧化硫浓度的浸泡液中添加0.3%纤维素粗酶制剂,作用时间为12h,其淀粉得率为57.0%,而使用传统的逆流法工艺(实验室模拟)浸泡48h的淀粉得率仅为54.1%。  相似文献   

8.
玉米浸泡是湿法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直接影响着各类产品收率和质量的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对淀粉和蛋白粉的收率及蛋白含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玉米浸泡不好,在湿法玉米淀粉生产中的后续各个工序都无法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9.
10.
以玉米为原料,采用两步浸泡工艺提取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第2步浸泡工艺中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和酸性蛋白酶添加量对淀粉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建立淀粉得率与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及蛋白酶添加量之间的关系。玉米浸泡的最优工艺条件:第1步浸泡温度52℃、浸泡时间3h;第2步浸泡温度51℃、浸泡时间2.25h、加酶量700U/g。拟合得到的模型较好的符合实际。该方法浸泡时间2.25h,淀粉得率64.9%。  相似文献   

11.
玉米浸泡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玉米浸泡工艺的最新进展,指出连续浸泡、高压浸泡和酶法浸泡是几种能够缩短玉米浸泡时间的方法,其中高压浸泡和酶法浸泡是很有前途的玉米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2.
该文研究新型玉米浸泡工艺和玉米浸泡过程中菌群的结构组成与变化规律。利用H2O2与乳酸协同浸泡玉米,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浸泡条件,并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浸泡过程中的细菌进行多样性分析。正交试验表明,玉米浸泡的最优条件为初始乳酸浓度0.6%、乳酸作用时间16 h、H2O2浓度3%、H2O2作用时间22 h,在最优条件下,淀粉得率由传统工艺的56.02%提高到68.53%,浸泡时间缩短32 h。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浸泡初期细菌结构组成较为丰富,一段时间后,乳酸杆菌Lactobacillaceae生长繁殖成为优势菌种并伴随运算的分类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水平的降低,浸泡末期Lactobacillaceae进入衰亡期,其他细菌数量明显增加。对浸泡液中细菌的群落结构与环境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引起菌落结构差异的影响因素依次为乳酸含量、葡萄糖含量、浸泡液pH值、浸泡温度。  相似文献   

13.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探讨发酵工艺参数对发酵后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接种量,种龄,淀粉乳浓度和发酵时间等因素对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号菌接种量2%,种龄12h,淀粉乳浓度20%,发酵时间1d,发酵温度36℃,摇床转数180r/min处理时,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为50.37%最高,与发酵前直链淀粉含量相比增加了30.37%。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主要对玉米淀粉糖浆部分取代麦汁的发酵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发酵液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啤酒酵母在添加了50% 玉米淀粉糖浆的麦汁中可以正常发酵,所制得的啤酒符合各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研究了自然发酵对玉米淀粉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及利用发酵玉米淀粉制作粉条的可行性。当温度高于75℃时,发酵样品的膨润力比对照样品低得多(p<0.05)。淀粉糊黏度测定结果表明:峰值黏度和崩溃值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再下降,而胶凝值则随着发酵时间逐步下降。发酵使玉米淀粉的凝胶强度显著增加(p<0.05),同时使玉米粉条的拉伸性能得到显著改善。玉米淀粉经发酵后制作的粉条口感爽滑、弹性好、耐咀嚼,品质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级浸泡玉米的方法,通过亚硫酸氢钠与酿酒酵母共同作用,来提高淀粉的产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一级浸泡玉米的工艺条件为亚硫酸氢钠溶液质量浓度0.15g/mL、乳酸质量浓度0.3g/mL、浸泡时间10h、浸泡温度50℃;二级浸泡玉米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40℃、浸泡时间24h、亚硫酸氢钠质量浓度0.1g/mL、5(V/V)酿酒酵母接菌量。此浸泡工艺大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了淀粉生产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吴素萍 《酿酒科技》2007,(11):45-47,50
研究复合酶发酵玉米淀粉生产酒精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酶解玉米淀粉发酵酒精的最佳工艺条件,即玉米淀粉粉碎度60目、料水比1:3、酶加量1.5%(玉米淀粉原料)、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51 h、pH4.8,在此条件下发酵酒精度为11.5%vol.  相似文献   

18.
玉米醇溶蛋白提取及其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华  张英华  陶静 《酿酒科技》2006,(9):30-33,36
用磷酸盐缓冲液在40℃浸泡玉米36h后,进行脱胚芽处理,用胚乳提取醇溶蛋白。实验确定了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液料比为6H,的75%乙醇溶液,在60℃浸提2h后,离心分离,醇溶蛋白回收率为67-37%。分别用浸泡过的整粒玉米和胚乳及未经浸泡的胚乳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结果表明,浸泡有利于醇溶蛋白的提取。将提取醇溶蛋白后的玉米胚乳残渣进行酒精发酵,淀粉出酒率为53.40%,略高于对照试验的53.04%。  相似文献   

19.
使用有机酸霉菌抑制剂KMC-LF2对玉米进行防霉实验,并进行后续酒精发酵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水分分别为33%和20%时,KMC-LF2使用剂量和染菌时间呈正线性关系;当KMC-LF2在6kg/t,水分为20%时,防腐效果最好,可长达近2个月.并对其做酒精发酵试验,与未添加抑菌剂的样品相比,酒分提高了0.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