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粮型酒在川西的生产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多粮型酒以高梁、小麦、玉米、大米、糯米为原料,其配比分别为37%,15%,8%,21%和19%,用曲量24%,辅料糠壳用量20%左右,入窖温度17-18℃,顶火温度32-40℃,入窖淀粉冬春20%-22%,夏季18%-20%;入窖酸度冬春1.7以下,夏季2.4以下,60度酒平均出酒率41.5%,优级品率50%。其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多粮型酒的酸酯醛醇含量均较单粮型高,发酵时间85天左右,较单粮型60天长,出酒率亦高5%。但综合成本较单粮型高1000元/t以上。(庞晓)  相似文献   

2.
多粮型曲酒芳香浓郁,醇厚丰满,味绵长。其工艺特点为:多粮共酵,循环跑窖,固液结合,较高的出(入)窖酸度及入(出)窖淀粉;较低的出(入)窖水分,独特的包包曲,粮糟平楂配料,分层出醅、量质摘酒,香糟包粮发酵。配料比为高粱40%,大米22%,糯米18%,小麦13%,玉米7%。粮醅比1:4.5-4.8。用曲量为25%~26%,用糠量为22%~23%。多粮酒生产工艺复杂,技术水平高,以香见长,出酒率较单粮型低,应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生产。(丹妮)  相似文献   

3.
姚月雷 《酿酒》1997,(3):57-58
TH—AADY用于浓香型大曲酒生产新工艺的研究姚月雷(山东兰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1.前言传统的大曲酒生产工艺为开放式生产,入窖的粮糟易被有害菌污染。用于发酵的大曲中酵母菌数量少,主发酵难以控制;热季入窖温度高时,发酵力降低,乳酸菌繁殖加快,出酒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浓香型大曲酒传统操作法(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打量水”是浓香型大曲酒酿造中重要操作,量水温度要求不低于80℃,每100kg粮粉打量水80~90kg,采用上大下小的“梯梯水”方式较为合理。入窖发酵条件包括温度、酸度、水分、淀粉、用曲量及糠壳用量等。泸州传统的入窖温度是“热平地温冷13(℃)”,控制“低温缓慢发酵”,做到“前缓、中挺、后缓落”。入窖酸度以1.8~2.0为佳,能生成较多的己酸乙酯。入窖水分以53%~54%较适宜,水分过大,己酸乙酯的生成量也随之受到影响;入窖淀粉含量冬季为18%~22%,夏季宜降到14%~16%;糠壳用量单粮酿酒为20%~22%,多粮酿酒为23%~26%。(小雨)  相似文献   

5.
钟玉叶  崔如生 《酿酒》2007,34(5):28-32
洋河酒厂根据白酒市场及消费者口味的变化需求,在酿酒生产工艺上大胆试验、创新,从单粮型改变为多粮型生产工艺,用几年时间逐步摸索出一套具有该公司特点的工艺参数,成功解决了困扰江淮流域浓香型白酒厂多年的"增己降乳"、压窖后第二排"掉排"等问题,使得该公司基础酒质量及洋河酒饮后舒适度明显提高,为该公司打造以"洋河蓝色经典"系列酒为代表的绵柔型白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浅谈枝江大曲酒的风格及形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志斌 《酿酒科技》2004,(5):108-110,104
枝江大曲酒为浓香型白酒,投料配比为:高粱65%~70%,谷壳12%~15%,大曲17%~20%。香味成分特征为:1.甲醇和杂醇油的含量低,正丙醇和2.3-丁二醇含量较多,赋予酒体浓中带酱的香味和醇甜的口感。2.酸种类丰富,含量适中,酸酯平衡。3.添加了麸曲酱香型酒作为调香调味酒,乙缩醛和糠醛的含量都相对较高,故后味悠长。(丹妮)  相似文献   

7.
闫涵  范文来  徐岩 《食品科学》2021,42(16):133-137
为探索单粮(高粱)酿造和多粮(高粱、大米、小麦、糯米和玉米)酿造的白酒在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对不同原料酿造的馥合香型白酒酒醅中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两种酒醅中均检测到86?种挥发性成分,单粮酒醅中生成更多的酚类和酸类化合物,多粮酒醅中生成更多的醇类和含氮化合物。比较两种酒醅中关键差异化合物发现,单粮酒醅发酵生成更多的苯乙醛;而多粮酒醅发酵生成更多的乙酸己酯、肉豆蔻酸乙酯、苯甲醇、6-甲基-2-乙基吡嗪和2,3,5-三甲基吡嗪。除上述吡嗪类化合物以外,多粮酒醅中吡嗪类化合物总含量显著高于单粮酒醅(P<0.05),这可能是多粮酒醅不同于单粮酒醅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林河酒粮、曲、糠工艺参数的研究,总结出在我国中部,浓香型大曲酒酿制的最佳粮、曲、糠工艺参数,对于提高出酒率、优质酒率,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冯敏 《福建轻纺》2016,(10):48-51
浓香型白酒也称窖香型白酒,分单粮浓香和多粮浓香,它的产量占我国大曲酒总量的50%以上。多粮浓香型大曲白酒一般都采用续渣法酿造,混蒸混糟,老窖续渣是其典型特点,工艺类似于老五甑操作法。要提高浓香型白酒产品质量,需要对影响浓香型白酒产品质量的生产模式和重要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技术控制,才能达到现代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酱香型白酒生产的制曲、润粮、堆积发酵、入窖发酵、蒸馏、贮存等关键工艺工序为对象,对贵州二三类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从高温大曲生产、酱香型大曲酒生产及原酒的贮存老熟等方面提出了稳定贵州二三类酱香型大曲酒生产、提高酱香型酒品质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河套王”系列酒与“江淮派”、“川派”酒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苏鲁豫皖派、川派和北方派浓香型代表白酒的主要色谱骨架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个地域的浓香型白酒,其香味成分含量与比值各有差异.不同的含量及其量比关系,使得3个地域的浓香型白酒在风格上各有特点.苏鲁豫皖白酒突出香气优雅飘逸、绵甜柔和、醇和协调、爽净;川派浓香型白酒窖香浓郁、绵甜甘洌、丰满醇厚、香味协调、余味悠长;北方河套王酒窖香幽雅、绵甜爽净、香味谐调、酒体丰满、后味长、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12.
王化斌  郑立群  韩晓东 《酿酒》2007,34(4):43-44
介绍了影响白酒产品质量最常出现的杂味之一"苦味"的来源,并对尽可能消除苦味对酒质影响的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谢玉球  谢旭 《酿酒科技》2007,(9):112-114
长期以来,浓香型白酒一直占据着白酒消费的主流市场.浓香型白酒"浓郁"与"淡雅"两大流派分流日趋明朗.从影响白酒风格的环境、原料、设备、工艺入手,围绕"浓郁"与"淡雅"两大流派在生产工艺和产品风格上的特点与差异研究白酒产品的创新方向.未来白酒发展必将遵循"师法自然"的规律,形成多香型、多流派、多风格、多特色和谐共生的全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金典叙府酒是基于传统多粮浓香型工艺中开发出来的浓中带酱的兼香型酒,其个性化特征独特,塑造了多粮浓香型白酒的个性化品牌。其主要特点是以宜宾本地独特的酿酒专用粮为原料,工艺上创新地融入了酱香型生产中的高温大曲和高温堆积发酵工艺,经过3年以上的窖藏封存、选酒、精心勾兑调味以及长期储存,形成了既具有多粮浓香型白酒的多粮浓香突出、酒体丰满、绵甜、醇和净爽的典型性,又具有酱香型的闻香幽雅(略带芝麻香)、细腻、回味悠长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大曲是酿制大曲酒的糖化剂,发酵剂和生香剂,“曲乃酒之骨”,“要酿好酒、必有好曲”,酒中之贵“国窖1573”是利用活文物“四个年老窖”精心酿制而成,蕴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泸州老窑集团公司充分利用宝藏资源,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在的制曲生态园,将老窖中长期驯化的有益微生物种源引入新园区,并创造了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千锤百炼铸造国窖大曲,年产成品曲达4万吨,为“国窖1573”香飘人间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书声  高军  高学敏 《酿酒》2008,35(2):20-22
低度白酒的生产方法有多方式:过滤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复蒸馏法。上述方法有利于解决低度白酒混浊和低而不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浅谈茅台酒生产工艺的系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旭剑  吕云怀 《酿酒科技》2007,(6):54-55,58
茅台酒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保证茅台酒从下沙至七轮次生产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对工艺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从整个年度生产周期的角度,对投入水分、糊化时间、堆积发酵等各工艺环节综合考虑、协调操作,确保适合的水分、合理的糊化、疏松的堆积等,为微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繁殖条件,才能保证茅台酒生产的顺利进行,也才能确保茅台酒产质量的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8.
向军  张红 《酿酒》2012,39(2):30-35
原酒质量是成品酒质量的基础,白云边酒是中国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为保证白云边酒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白云边原酒质量是关键要素。要提高原酒质量就必须对原酒的风格质量特点,骨架成分特点熟悉和掌握,从酿造工艺上来提高原酒质量。在生产中,高温制曲、多次投料、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流酒、窖池结构等主要工艺环节对白云边原酒的质量风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九阡酒是产自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的一种具有鲜明水族文化特征的酒种,在水族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九阡酒未能与贵州酒产业一起快速发展,其发展还相对滞后.本文对九阡酒的生产工艺、酒文化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提高九阡酒的认识度和知名度,并对九阡酒产业发展提出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国井G3酒在复粮芝麻香酒工艺基础上使用了黑曲霉,采用了五型勾调技术,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