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海洋模块钻机滑移中,出现滑轨划伤的现象。本文对滑轨划伤提出处理方案,通过在文昌的实际应用,解决钻机滑轨的划痕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设置滑移垫板的方法可以解决海洋模块钻机滑轨损伤问题,垫板的安装及更换需要对钻机结构进行顶升工况计算,本文建立了钻机结构整体分析模型,通过整体计算提出了顶升工况结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7000m海洋模块钻机滑轨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 000m海洋模块钻机作用在平台甲板滑轨上的支点反力比5 000m模块钻机增加约30%。提出在不改变滑轨主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在翼缘板下方增加2条平行于腹板的纵向筋板,用于增强滑轨结构强度,提高承载能力。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和比较分析,使得改进后的滑轨结构完全满足7 000m钻机的使用要求,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石油机械》2016,(10):37-41
为满足在月东人工岛B岛狭小空间内进行丛式钻井作业,以及钻机在作业和移动时对安装在井槽内抽油机的无障碍安装及避让要求,研制了ZJ50/3150DB高钻台移动式人工岛钻机。该钻机主机模块和固控模块中振动筛罐安装在各自的滑轨上,采用液缸推动实现井间移位,其他模块设备固定在原位,通过管线排与主机区连接。创新设计了大跨距高钻台轨道滑移结构的底座,内部空间可满足钻机井口防喷器和11.0m高链条式抽油机安装要求。钻机采用了钻井液回流装置技术,实现了主机与振动筛罐分步滑移下的无缝衔接。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钻机的各项性能均符合设计指标,满足人工岛气田边钻边采和批量钻井的需求。所得结论对海洋及人工岛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液压滑移系统是海洋钻机的关键系统设备之一,在钻机作业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整个钻机的稳定运行。随着社会的进步,项目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液压滑移系统在设计生产和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影响海洋钻井作业的正常进行。本文结合海洋钻机工程实践就项目液压滑移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和探讨,并探讨改进策略,为海洋钻机液压滑移系统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液压滑移系统是模块钻机实现纵向移动、横向移动的重要动力来源,保证模块钻机能够在一定区域完成多口井钻井作业。文章对LF13-2平台模块钻机采用的液压滑移系统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关键技术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海洋液压模块钻机在国外已经有应用,其液压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显著优势,使其成为未来海洋钻机发展的新趋势,而国内还未见有研发和应用的先例。为使海洋液压模块钻机更好地在国内推广,从国产化生产制造角度,总结了当前国内海洋液压模块钻机研发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从现场应用角度,分析了海洋液压模块钻机的应用优势和劣势,推广应用的意义及需克服的障碍,并分析了应用前景,给出了发展应用的建议。分析得出,海洋液压模块钻机的国产化,在国内已具备技术攻关和市场环境等推广条件,应予以积极研发。  相似文献   

8.
海上模块钻机是我国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重要的钻完井机具。对海上模块钻机T型导轨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和优化设计,指出了T型导轨增加纵向斜筋板方案能更好地满足模块钻机在丛式井口区滑移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两平台间短距离模块钻机直接滑移共享技术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投资成本是制约老油田二次开发的重要因素.研究开发出两平台间短距离模块钻机直接滑移共享技术,并在新建的LD5-2WHPB平台得到了成功应用,实现了模块钻机在新建平台和老平台间的往复滑移,满足了新老平台钻完井及修井的需要,大大降低了老油田深度挖潜的投资成本.海上油田两平台间短距离模块钻机直接滑移共享技术目前已成为我国海上老油田二次开发的核心示范技术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石油机械》2017,(4):7-11
为了获取7 000 m双向移动模块钻机(ZJ70DB)底座的力学特性,分析了该底座的主要结构特点,并用ANSYS软件建立了底座模型,在不同载荷和地震工况下对底座进行了强度计算和校核;同时在试验基地对底座进行了安装和调试工作。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该底座为双层结构,采用双层滑移导轨实现丛式井作业,主机移动过程中实现"零"拆卸,强度及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底座滑移系统工作稳定,各部件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既可用于陆地丛式井钻井作业,也可模拟海洋丛式井钻机作业。所得结论可为陆地及海洋大型钻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有很多在役的海上模块钻机仍旧保留着传统钻机的操控方式,钻机的自动化水平很低,现场作业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为了对这些模块钻机进行自动化升级,对司钻操作控制、管具处理、钻井液处理、关井操作4个方面的自动化技术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了集成控制系统、一体化仪表、防碰互锁、远程监测、管具处理自动化、钻井液处理自动化、自动化关井等设计方案。可为新建海上模块钻机以及在役平台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钻机的模块化设计--系列专题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用户提出的多样化产品要求,很多行业开展了产品的模块化设计。文章介绍了模块的特征,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近年来.石油钻机用户也日益提出多样性、适应性的需求,对钻机这一流动性作业的大型机械系统如何“量体裁衣”?如何加速装卸运输过程?文章介绍了钻机的模块划分及绞车模块化方案,最后提出了钻机装卸运输的模块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陆地水平滑道上建造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若没有专用倾斜船台,如何实施平台下水是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借鉴海洋工程在水平滑道上建造的导管架与组块滑移装船的方法完成了L780 MODE Ⅱ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滑移装船,使得在没有干船坞和专用倾斜船台条件下陆地建造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装船、下水成功实施,为其它类似船型结构物采用陆地水平滑道建造方式提供了很好的设计与建造范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丛林、山地、丘陵、沙漠等特殊地区油气开发的需要,设计了直立无绷绳车装钻机。该钻机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和传统车装、橇装钻机的经验,具备优良的技术性能。与传统的车装钻机相比有以下区别:(1)所使用的运载车不同,传统车装钻机使用的是14×8运载车,该钻机使用的是8×8运载车;(2)所使用的井架不同;(3)传统车装钻机使用的是独立钻台,而该钻机使用的是模块结构。实验表明,该钻机除满足4000m钻井的生产要求外,还具有其他钻机所不能达到的工作可靠性,性能稳定性以及复杂路况下的移运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油气》2006,13(1):30-31
GreatWall Drilling Company continued to expand its presence in the worldwide drilling markets during 2005.In 2005,additional 25 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 were added to our overseas fleet. The total number of rigs operating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reaches 147, including 129 drilling rigs and 18 workover rigs. The number of drilling rigs carried abroad overfilled the index in Tenth Five-Year Plan one year ahead of schedule.  相似文献   

16.
我国石油钻机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外石油钻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并对我国石油钻机技术发展的现状作了分析 ,认为我国石油钻机技术与国外主要存在 8个方面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需求不旺 ;基础件品种规格少 ,质量差 ;重主机轻配套、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制约和抑制我国石油钻机的发展 ;资金短缺、独创技术少也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立相应的管理领导机构、加强基础件的研究制造、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建立研究 -生产联合体、加强总装厂建设和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等 6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海洋钻井设备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海上特殊条件对钻井设备的要求、海洋钻机与击地钻机的区别、海洋钻井工艺流程及钻机系统的组成,以及海洋石油钻井装置的分类与选用。  相似文献   

18.
海洋钻井多参数仪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钻井多参数仪是为海洋各类钻(修)机配套设计生产的多参数监测仪表系统,可测量显示钻(修)机作业过程中的大钩悬重和钻压、转盘扭矩、立管压力、吊钳动力钳或套管钳扭矩、转盘转速、泵冲速、泥浆罐体积、游车高度、井深、钻头位置等47个参数的变化情况,帮助司钻掌握钻机、泥浆泵和防喷器的工作状态以及H2S和可燃气体浓度。通过对钻井过程的实时监控,对预测预报工程事故、提高工作效率、安全生产、降低作业成本、有效保护油气层等起重要作用,为渤海地区油田设备远程数据监控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浅谈国内快速移运钻机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我国快速移运钻机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国内近几年新研制的几种典型快速移运钻机。通过对国外快速移运钻机发展动向和技术性能的分析,找出了国产钻机在品种规格、设计水平、适应能力和配套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并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