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金秋蟹肴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在中国人的眼里,金秋的第一美食当属螃蟹,并且把螃蟹与风景奇秀的庐山作比,称“不到庐山辜负日,不食螃蟹辜负腹”.足见其钟爱之情!  相似文献   

2.
中秋蟹趣     
“秋风响,蟹脚痒”。意思是说,每当菊黄稻香的中秋时节,正是食蟹的大好时机。这时的蟹,个大体肥,卵黄顶盖,肉质丰盈,味道最美。古人把吃螃蟹之昧美与游庐山之景美相提并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相似文献   

3.
历代蟹肴     
“金风响,蟹脚痒”意为“金风(秋风)起,菊花黄,正是螃蟹上市忙.此时蟹大体肥,卵黄顶盖,肉脂丰盈,味道鲜美.所以民间流行着“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吃蟹第一人”未见记载,而蟹肴问席  相似文献   

4.
啖蟹,绝对是一种季节性的享受。李白曾赞叹:“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苏轼更是说:“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至今,苏州籍的老作家包笑天《大闸蟹史考》结尾的一首诗被称为阳澄湖蟹经而广为宣传:“斜风冷雨满江湖,带甲横行有几多?断港渔翁排密闸,总教行不得哥哥。”  相似文献   

5.
金秋品蟹诗     
“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中秋过后,金风送爽,菊黄蟹肥,正是人们啖蟹把酒,赏菊吟诗的大好时节。历代文人常于此时吟出脍炙人口的咏蟹诗篇,读之,意蕴丰厚,其味无穷。蟹是人间美味,曾有“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为第一”之说,“含黄伯”即指金秋的螃蟹。所以,古诗中有“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的吟咏。人类食蟹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年,最早记载食蟹是在周代,《周礼·天官》中有“青州之蟹胥”之语,而周天子的宴席上就有一种名“蟹胥”的食品,这其实是一种蟹酱。足见古人很早就于深秋之日“和露摘黄花,带霜烹…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不登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由此可见,螃蟹是历来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螃蟹的吃法各地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这里介绍数款,以飨同好.蒸蟹 挑选雄蟹300克、雌蟹200克以上的河蟹,洗净扎牢.用蒸笼或蒸锅,蒸20分钟左右,至蟹壳呈红色,闻到香味后  相似文献   

7.
食蟹趣谈     
河蟹自古就是宴席上的珍品。“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历代文人雅士为它留下了许多掌故趣闻和赞美诗词。有一次,已故现代名画家吴茀茀教授应邀品蟹,他持螯举觞,兴奋异常,于是当众泼墨挥毫,绘就一幅螃蟹图,并题了“十月团,九月尖,潇洒水国天,有酒非尔不为欢”的佳句。  相似文献   

8.
《餐饮世界》2014,(12):115-117
正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嗜蟹成癖,常以诗换蟹,一诗换得两尖团。食蟹之后,更是发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的感叹。又到一年一度菊黄蟹肥的金秋好时节,上海小南国联袂"先锋派"料理大师钱以斌,分别于2014年11月初起在慧公馆、12月初起在全国80多家上海小南国餐厅共同推出三道"蟹味先锋料理"——包括蟹粉鹅肝蒸蛋、蟹粉鱼云羹及秋熟?醉蟹。三道全新先锋蟹菜融创新、美味与一体,让这个季节的饕餮体验具有别出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足见螃蟹是令人向往的美味佳肴了。苏东坡是“但愿有蟹无监州”,黄庭坚也赞美螃蟹是“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曹雪芹更把螃蟹描写得引人入胜,他在《红楼梦》的咏蟹诗中说:“持蟹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螃蟹,这一食中美味,席上佳品,古往今来,人们对  相似文献   

10.
“北风起,蟹脚痒”,又到了清水大闸蟹盛产期,正是持螯赏菊,大饱口福,享受生活美好时光。我自幼受母亲饮食生活的影响,爱食大闸蟹。那时常随母亲出去买蟹。我家弄堂穿过马路就是巨鹿路小菜场,在门口就有一蟹摊位,上方有一只马粪纸做的红色巨蟹,2只蟹眼是用大支光的电灯泡做成的,一到华灯初上,电灯一开,2只眼睛一眨一眨,颇为引人注目。灯光下一长龙摆着十几只大铁丝笼,里面装满了螃蟹,个头硕大,肚脐厚凸,青壳白肚,金爪黄毛。我母亲挑选蟹喜欢将蟹肚朝天,如能迅速翻身逃逸的就证明是身强力壮的好蟹。那时的摊主做生意十分诚实。断螯缺脚或不能爬动的“撑脚蟹”另外放在一边,削价处理,顾客决不必担心摊主会以次充好,让你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1.
食蟹趣闻     
靖国 《烹调知识》2002,(12):36-36
古今人们食蟹,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 慈禧太后食蟹 清代慈禧太后年轻时,听人说螃蟹为恶人所投生,妇女吃了将来生孩子都要横生的,所以一直不敢吃。到了老年,一次听朝臣说:“不吃螃蟹辜负腹”,决定尝一尝。当御厨将蒸熟的螃蟹端上桌来,她不知如何吃法?旁边人提醒一句:“剔壳食肉”,她怒目而视,吓得别人  相似文献   

12.
宗春霞 《食品指南》2009,(10):48-51
“秋风起,肥蟹归”,每年的金秋十月,菊香蟹肥,菊花盛开之季,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古人讲“持螫餐菊”便是此意。清代文学家兼美食家李渔嗜蟹如命,堪称“蟹狂”,农历九十月间,他每天吃掉二三十只蟹还嫌少,甚至干脆把秋天称为“蟹秋”。每年一入秋,他开始存吃蟹的钱,称之为“买命钱”,并自言:“螃蟹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为了天天能尝到蟹味,他命家人酿酒制作“糟蟹”、“醉蟹”,把糟蟹的醪糟叫作“蟹糟”,把酒称作“蟹酿”,把瓮叫做“蟹瓮”,还把一个奴婢称为“蟹奴”。  相似文献   

13.
深秋话湖蟹     
俗话说:“秋风紧,湖蟹肥。”湖蟹盛产于每年9~10月,有“九月团脐十月尖”之说,因此时的雌蟹长满黄,雄蟹长满膏,蟹肉最为肥美。 湖蟹有江蟹、湖蟹、河蟹之分(现在也有池塘养殖),品种有阳澄湖大闸蟹,汉川刁汊湖螃蟹,安徽青水大闸蟹,崇明螃蟹,炎亭江蟹等。在我们  相似文献   

14.
菊黄蟹肥,又到了美啖螃蟹的时节。螃蟹在我国文学艺术园地里,常被诗人歌咏,被文学家著述,被画家点染。蟹之名蟹是一种颇有个性的动物,腿多名也多。宋代傅肱的《蟹谱》载:“蟹,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容,则曰无肠。”雅号也多,有“铁甲将军”、“无肠公子”、“横行勇士”、“含黄伯”等。蟹之喻螃蟹坚甲利足,横行逞凶。凡骂民贼、贪官,常借用于它。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在一次52国民党浙沪警备司令宣铁吾的宴会上,被邀请挥笔作画。他在宣纸上画出一只大螃蟹,题跋:看你横行到几时?;“四人帮”倒台后,画…  相似文献   

15.
食蟹三弄     
何京 《四川烹饪》2006,(10):3-3
螃蟹膏肥脂厚,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美味,但怎样去选蟹、烹蟹、吃蟹呢?这其实还是有讲究的。 选蟹 选择螃蟹,除了要观察蟹的大小外.还要求蟹体厚而坚实、肚脐凸出、蟹脚硬挺完整、外壳色正有光泽、动作灵活并能连续吐沫,只有这些条件都符合的,才是螃蟹中的佳品。另外,选蟹还要特别注意:一是要适时采购。食蟹的最佳时节在每年的九十月间,民间有“九月团脐十月尖”之说。二是要分清雌雄。食用螃蟹,九月要挑雌蟹,此时雌蟹黄多:而十月要挑雄蟹,这时雄蟹膏满。三是要辨清肥瘦。四是要识别老嫩。五是要弃死选活。因蟹死后其体内的蛋白质会很快分解、自溶,进而使肌肉变软而失去弹性;此外死蟹还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而腐败变质;再则蟹肉内含有较多的组氨酸,蟹死后很快便会分解为有毒物质组胺。六是要选择品种,比如选阳澄湖大闸蟹。  相似文献   

16.
屈殿奎 《烹调知识》2004,(12):36-36
郑板桥是个有名的美食家。相传他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时,当地发生“蟹灾”,蟹群糟踏农田,横行无忌。当时当地群众还无吃蟹习惯,你抓到螃蟹往我田里放;我捉下螃蟹往你田里扔,真是以邻为壑,百姓常闹纠纷打官司,郑板桥接到诉讼后,让原告和被告各捉一篓螃蟹来,放到大堂上,提笔宣判:  相似文献   

17.
茉莉 《中国烹饪》2011,(10):72-75
“不食螃蟹空负腹”,除了苏东坡之外,很多文人墨客早把螃蟹的美味描绘到了极致,金秋时节,赏菊吟诗、持蟹斗酒的闲情逸致,更是许多人追求的生活乐趣。  相似文献   

18.
酒醉湖蟹     
古人对螃蟹颇有研究,唐有《蟹志》,宋有《蟹谱》.螃蟹美味最早见于《诗经》,盛赞此味:“食蟹之后,百馔无味”.李时珍归纳食蟹方法,“凡蟹,生烹,盐藏,,糟收,酒浸、酱汁浸,皆为佳品”.  相似文献   

19.
食蟹杂谈     
闫荣霞 《中国烹饪》2013,(10):132-133
民谚云:“秋风吹,蟹子顶盖肥。”又说:“秋风响,蟹脚痒。”所以吃蟹的季节性很强。俗话说“九月团,十月尖”,阴历九月份,团脐——也就是母蟹,长得十分丰满:阴历十月份,尖脐——也就是雄蟹,长得十分壮实。到那个时候,螃蟹满黄满膏,最为肥美。  相似文献   

20.
鲆·鲽·鳎     
王祥初 《美食》2005,(3):19-20
《美食》2004年第6期载《鸦片鱼头》一,其实,它的正名为“牙鲆鱼”,也称“牙片鱼”。“鸦”为“牙”之讹音,是比目鱼的一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鱼各一目。相比而行。”古人误认为比目鱼雄鱼的眼睛长在头的左侧,雌鱼的眼睛长在头的右侧,雌雄并游可以互相帮助,不致顾此失彼。“比目鱼”的名称,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