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州市白荡浜黑臭水体生态治理与景观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州市白荡浜黑臭河道水体治理为目标,应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城市黑臭河道,通过曝气造流、底质改性、种植水生植物、构建水生微生物种群等措施对该水体进行治理修复。结果表明:经过4个月的调试和运行,该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DO从0.21 mg/L增加到3.8 mg/L,对COD、BOD5、氨氮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7.8%、72.4%、41%和55.6%,水体透明度从15cm上升到40 cm以上。实践证明,该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和透明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若同时加强环保监管与定期运行管理,则可从根本上恢复河流系统的生态。  相似文献   

2.
以昆山市凌家浜黑臭水体治理为目标,应用生物治理与生态修复组合技术治理城市河道,通过设置生物膜自净设备、微纳米曝气增氧设备、种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等措施对该水体进行治理修复。结果表明,经过6个多月的运行,该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主要水质指标COD、总磷、氨氮等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Ⅲ~Ⅴ类标准,水体透明度达到0.5 m左右,甚至接近1 m;恢复了河道中由挺水、沉水等多种水生植物和动物组成的水体和水陆交错带的生态系统,增加了河道中的生物多样性,强化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明显改善了河道的景观效果。实践证明,该组合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和透明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若同时加强环保监管与定期运行管理,则可从根本上恢复河流系统的生态。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中塘河支流黑臭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塘河支流(世纪花园小区段)为宁波市内一条黑臭河道,通过曝气造流、种植水生植物、构建水生微生物种群等措施对该河道进行深度治理。运行结果表明,上述工程措施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增加水体溶解氧量和透明度,同时需要环保监管与定期运行管理。应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城市黑臭河道,在技术上是切实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河道黑臭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已成为当前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焦点问题。黑臭水体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单一的治理技术通常无法实现稳定高效、低成本治理。以某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为例,在河道综合整治及雨污分流管网等工程未完全发挥作用前,应用超磁分离与曝气生物滤池组合技术对黑臭水体进行快速处理,实践证明该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污染物,主要水质指标CODcr、 TP、 NH3-N和SS等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河道水质明显改善。该组合工艺单位水量投资1 300元/m~3,运行成本0.58元/m~3。该工艺在黑臭水体治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河道黑臭对周边区域的经济、环境、民生均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而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因其环保、生态、经济等特征,近年来逐渐应用于黑臭河道治理工程中。以临沂某河为案例,详述黑臭河道的生态治理措施。对场地现状调查后,采用改善生境-生态构建-维护管理的技术路线,通过点源、面源、内源污染负荷削减以及水下地形改建优化生境,再统筹考虑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构建水体生态系统,长效净化水体。通过治理,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质提升至地表水IV~V类标准,并有效提升水体生态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6.
后仓河是宁波市鄞州区中塘河的一段支流。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曝气造流、人工水草挂膜和投放微生物菌种等措施对该河道进行生态治理。运行结果表明,治理工程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增加水中溶解氧和透明度,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城市内河在技术上切实可行,稳定性强,可有效预防河道突发事件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针对竹鹅溪黑臭水体,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分两期实施了控源截污、非开挖管道修复、河道疏浚清淤、疏通自然补水、景观整治工程,落实河长制管理,使该水体逐渐达到消除黑臭的目标。广西城市黑臭水体2019年第二季度水质检测结果表明,该水体各点位溶解氧平均为3.97mg/L,透明度为31 cm,氧化还原电位为140.5 m V,氨氮为3.99 mg/L,评价结果为非黑臭。介绍了竹鹅溪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实施内容及成效关键点,针对工程不足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其他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徐巷浜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通过实施岸上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生物治理等项目,基本达到了消除黑臭的工程治理目标。通过对徐巷浜黑臭水体的治理经验总结和探索,结合无锡市的实际情况,探索城市黑臭河道治理途径,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提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昆山市牛湾泾黑臭河道现状,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生态、水动力学等优势技术,提出了控源截污、生态清淤、生态修复、景观营造、智慧管理的总体治理思路,开展了牛湾泾黑臭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该工程建成后经过6个月的稳定运行,水体已全面消除黑臭,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标准,保障了生态景观系统的恢复,构建了牛湾泾“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实现了水生态系统的良好循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京某小型河道黑臭现状,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造流增氧、生态修复等组合措施治理。治理2月余,实现了臭味完全消除,水体透明度由8 cm提高至50 cm;治理1年余,除TN外的指标均达到地表Ⅴ类水标准;治理2年余,各水质指标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实践证明,该组合技术可安全、高效地消除水体黑臭。  相似文献   

11.
王亮  邹东豪  李怀坤  李文涛 《中国市政工程》2022,(6):46-48+53+121-122
为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贯彻生态发展理念,打赢绿水青山保卫战,以广州新塘镇甘涌综合整治为例,以水体的透明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及氨氮等水质参数作为水质监测指标,对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的排查和分析。针对甘涌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清水补给、智慧水务”5个方面对黑臭水体的综合整治方案进行阐述,以期为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红岗涌是位于顺德区的重度黑臭水体,前期通过部分截污、清淤、补水等措施后仍未能消除黑臭。为了对该水体进行进一步的治理,选取试验段应用生态修复技术,采取水质快速净化、交汇口强化处理、底泥净化、排污口治理、生态系统重建、河道景观提升等措施予以修复。经过3个月的调试和运行,试验段各项指标均处于消除黑臭达标状态。实践表明,在截污不彻底有少量外来污染的情况下,通过该工艺可以快速稳定实现消除黑臭的目的,并且部分指标能够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同时,合理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是最新政策要求。以深圳市光明区鹅颈水为例,介绍了黑臭水体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协同建设实践。在鹅颈水水体治理中,雨水径流源头污染控制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提质、长制久清"等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协同,在河道整治、绿化景观、雨污水分流改造、正本清源等工程中落实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对雨水径流的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作用,实现了"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的协同。鹅颈水河道治理实施效果表明,流域内的光明水质净化厂进水水量及进水污染物浓度实现双提升,河道已经稳定消除黑臭现象,水环境和水景观均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淅川县位于丹江口水库上游,县城内的黑臭水体治理对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该县城河道水体黑臭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老城区现状排水体制提出了改进的污水截流系统,对沿河居民分散排污口和合流制排污口提出了不同的截污方案,并对沿河截污干管的布置形式、管材选择及其基础做法、检查井的选用等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该工程措施实施一年后,河道黑臭现象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15.
淮安市洪泽区黑臭水体污染严重,为改善生态环境,对河道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是必要和迫切的。对水体透明度、DO、氧化还原电位及NH_3-N等指标进行了检测,结合河道现场调研情况,对黑臭水体进行了排查识别和分级,并分析了黑臭水体的污染特征及黑臭原因。针对洪泽区黑臭水体的具体情况,提出"污染源削减-水质保持-生态恢复-景观营造"分阶段进行黑臭水体整治的总体方案,根据河道特点制定"一河一策"水体污染整治措施,为洪泽区黑臭水体整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娜 《中国市政工程》2021,(1):36-39,86
厦坊溪是典型的城郊结合脏乱差河道,水体污染情况严重。通过对河道水体的黑臭指标检测并结合民意调查及现场踏勘,对厦坊溪黑臭水体进行识别和原因分析。厦坊溪重度黑臭河段位于城中村及建成区,是点源污染、内源污染及面源污染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厦坊溪黑臭水体具体情况,结合河道周边用地情况、排水体制、排水系统现状条件及支流汇入情况,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水体污染整治措施,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清水补给和岸带修复等多项措施,解决河道黑臭问题,实现水质改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镇景观水体水质特点,采用微生物菌剂/锁磷剂/水生植物复合技术治理城镇景观水体(景观湖泊和景观河道)。监测结果表明:复合技术应用后,水体中总磷、总氮、COD和氨氮含量明显降低,治理水域内主要指标可控制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水体标准以内,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低,为北方城市景观水体水质改善和生态恢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介绍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采用理论分析和工程实例相结合的方法,阐述城市黑臭河道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方法。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水体污染是造成河道黑臭的主要原因,目前常用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人工曝气、底泥疏浚、强化絮凝、微生物强化技术、人工湿地等。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均能有效地改善黑臭河道的水质状况,选用方法时应结合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9.
针对镇江虹桥港源头黑臭水体治理需求,开展了虹桥港服务范围系统性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出了源头低影响开发(LID)改造、过程管网转输调蓄和末端灰绿蓝生态处理的系统性治理方案,并进行了相应工程设计。详述了工程运行工况模式、主要处理设施和构筑物的设计参数以及工艺特点。工程完成后河道源头黑臭消除,河道主要水质指标达到了地表水Ⅳ类标准,片区实现了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景观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20.
九江市十里河是中心城区的一条重要内河,整治前水体污染较为严重,下游7.20 km河道被确定为黑臭水体。十里河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工程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提质为主要措施,通过源头小区改造、二级管网及截污管新建及修复、调蓄池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生态清淤、水生态系统构建、补水活水等工程措施的实施,十里河黑臭现象全面消除,氨氮、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等主要水质指标已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此外,本工程实施后,小区污水系统出口COD浓度明显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高,生态效益充分显现,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