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电流互感器10%误差下的二次负载阻抗校验,介绍10%误差曲线的现场测试及二次负载校核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校验软件,实现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校验的自动化。应用实例表明,该软件计算结果真实、可靠,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电流互感器误差产生的机理、影响误差的因素,介绍了断电保护应用所允许误差10%误差曲线,提出了电流互感器实际误差及二次允许负载阻抗的计算方法、计算步骤,并举例说明.在电力系统中可依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和选择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的允许值.  相似文献   

3.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包括其二次侧的电缆阻抗,及继电器内阻。本文将对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如何校验二次负载的问题做具体分析,指出校验用电流计算倍数的计算条件和算式,以及不同短路情况下不同接线形式的阻抗计算公式。最后提出解决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校验不合格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当前在工程中实用的以电流周期分量校验保护用电互感器二次负荷的问题。对常用电流互感器接线的二次负载阻抗计算公式以表格方式进行表达。指出了校验用电流计算倍数的计算条件和算式及应选用的负载阻抗计算公式;阐明了如何进行CT的10%误差校验;最后指出了CT校验不合格时解决问题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5.
6.5 电流互感器二次阻抗的测定 在电流互感器进行复合误差、暂态误差和仪表保安电流测量时,需要知道互感器二次绕组内阻抗.一次绕组为绕线式的电流互感器Z2值最大,贯穿型较小.在二次绕组均匀分布时其漏抗小,Z2的阻抗角随各型互感器的电流比值大小而异.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力系统中供继电保护装置所用的电流互感器,一般是以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作为设计、选择以及校验电流互感器误差的依据。实践表明:利用这种曲线校验误差或计算二次负载的方法是简单的,使用是方便的。但是,由于所提供的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的误差有时较大,(高达±20%),甚至有的电流互感器未被提供这种曲线。而使用部门自行测试这种曲线的依据又不一致(例如二次阻抗Z_Ⅱ如何选取问题,未能统一),且测试  相似文献   

7.
连玉英 《电气开关》2007,45(5):61-62
介绍了电流互感器二次阻抗的匹配问题,分析了电流互感器误差。  相似文献   

8.
孙霞 《电工技术》2007,(7):53-54
结合一主变差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案例阐述电流互感器10%误差计算过程,介绍二次负载的测量方法,重点分析二次负载和短路电流的选择和确定。  相似文献   

9.
差动保护对于两侧电流互感器的配置及其二次负载有严格的要求,如两侧电流互感器的特性不一致,或其二次负载阻抗超出允许值,在区外故障时会造成差动保护误动作或区内故障保护拒动。探讨某电厂一起由于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阻抗过大,在区外故障时引起差动保护误动作的案例,分析了误动的原因,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为提高差动保护可靠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简介了互感器校验仪法及伏安相位法两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并对电流互感器自动化检定系统各工位的二次负荷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二次回路导线的阻抗均超过60 mΩ,最大值达到了100 mΩ;当电流负载箱置2.5 VA时,测试的二次负荷实际值与额定值的偏差绝大多数超过5%,最大偏差达到了19%。发现了二次回路继电器接点的接触电阻和二次自动接线机构压接不紧是主要原因,分析了其对二次负荷、互感器误差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减小了二次回路的阻抗,提高了互感器的检定质量。  相似文献   

11.
负载电流经电流互感器(TA)接入电力负荷管理终端内部的交流采样装置,若存在电流法窃电行为,TA二次回路的阻抗会发生变化.在终端内部电流计量回路设计了信号变送器ST(Signal Transformer),以实现强弱信号的隔离,并实时监测TA二次回路的阻抗变化;结合ST的阻抗匹配电路,详细地分析了TA一次/二次侧不同的窃电手段对ST输入阻抗的影响;利用高频信号对阻抗变化敏感的特性,向ST注入特定频率的高频振荡信号,并由微处理器AT91SAM7S256对流经ST的高频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窃电手段不同,微处理器采集的高频信号均方幅值也不同.试验表明,该防窃电装置可快速、准确地识别发生在TA一次/二次侧的窃电行为及具体的窃电方式.  相似文献   

12.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回路状态检测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负载电流通过电流互感器(CT)接入电能表进行计量,若CT二次侧回路被人为改变以达到窃电目的,CT二次侧回路的阻抗特性会发生改变。通过在CT二次侧回路串接测试CT,由STM32微控制器产生特定频段的高频检测信号从测试CT二次侧的一端注入,并由STM32微控制器对从测试CT二次侧的另一端传回的高频信号进行采样和算法处理。CT二次侧回路状态不同,微控制器采集的信号也不同,对应的幅频特性也不同。试验表明,该装置可快速、准确地检测二次线圈电感量差别很大的CT二次侧回路的正常、开路、短路及异常状态。  相似文献   

13.
在电动机启动过程中由于非周期分量及高倍数电流的综合作用,当电流互感器(CT)二次回路阻抗不匹配时,两侧的二次电流存在差异而形成差流,导致差动保护误动作。通过对多组录波数据进行分析,重现了不同二次回路阻抗下的差动动作轨迹,并研究了二次回路阻抗不匹配对差动保护的影响,认为只有在设计阶段对CT及二次电缆按照标准进行严格计算及选型,保证CT的暂态特性满足工程要求,使差动两侧CT的二次负荷尽量平衡,减少可能出现的差电流,才能有效避免此类误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检测电流互感器(TA)的伏安特性、变比、极性、二次负载及10%的误差等参数,研制了一种新型TA特性测试仪.论述了TA综合特性测试仪的工作原理,介绍了主要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该测试仪采用具有整流滤波电路、单相逆变电路、IGBT驱动电路、变压器的交一直一交变换主电路,控制系统基于DSPTMS320LF2407A,具有高速数据采集和实时数据处理的特点.该测试仪的所有功能是通过键盘和液晶显示屏以人机对话的方式实现的,软件编程结构化、模块化,程序便于修改和调试.对该测试仪的主电路系统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测试仪控制精度高、动稳态性能好.  相似文献   

15.
张书琴 《高压电器》2012,48(9):117-122
电流互感器(CT)是联接高压一次回路与控制保护回路的核心元件。笔者从CT的电磁转换原理探寻CT的结构尺寸及其内在规律,分析了CT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漏磁通和励磁电流,而励磁电流又决定于CT的电气参数、铁心材质及结构尺寸。图解了CT制造时二次绕组均匀分布可将漏磁通降至最低,也只有绕组抽头各级都均匀绕制的CT,其复合误差试验的间接法与直接法才具有等价性。在满足CT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适当调整CT的电气参数,如多抽头CT的负载分级、无重合闸要求的暂态保护级CT工作方式由双循环变更为单循环等,可减小CT的误差、降低制造成本。最后,对内置式CT绝缘材料的选择、外置式CT的防潮性进行了说明,特别是对外置式CT现场组装时形成闭合回路的原因、闭合回路对误差的影响以及检测闭合回路存在的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分析与工程计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电流互感器的正确传变,是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工作的前提,工程实际中经常需要对电流互感器误差作定量的评估或确切的计算。通过对电流互感器稳态误差特性做物理与数学上的分析,可知电流互感器稳态误差主要来自其励磁阻抗的非线性。建立了以非线性方程组描述的电流互感器误差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电流互感器误差计算、伏安特性曲线绘制、10%误差特性曲线的绘制以及在给定的短路电流下允许最大负荷阻抗的计算等作了原理与方法上的研究与探讨。上述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文中结合工程应用介绍了使用Matlab软件的电流互感器误差特性计算机解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电压互感器(voltage transformer,VT)二次回路电压降的主要来源,分析 VT二次回路阻抗的构成和运行特性,发现接触电阻是导致 VT二次回路电压降变化的主要原因。当计量电压二次回路阻抗为确定值时,VT二次负荷和 VT二次回路压降存在着对应的关系,可以通过测量二次负荷值来了解二次回路阻抗值,进而推算 VT二次回路压降值。基于此,推导出了用 VT二次负荷计算出 VT二次回路电压降的公式,并提出了通过分析对比 VT二次回路负荷变化大小及趋势,来对 VT二次回路压降开展技术监督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凌艳  袁兆强 《华通技术》2007,26(3):15-18
针对电力部门工作中经常出现的电流互感器接线错误用及二次阻抗过大的问题,探讨了电流互感器参数间的关系以及电流互感器两组极性接反所造成的对二次回路电流、二次负荷阻抗和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占金涛 《电力建设》2006,27(1):25-0
现代大型机组的空间距离都比较大,TA二次回路电缆很长而且转接端子也比较多,这些都有可能造成TA二次阻抗过大,而导致继电保护装置拒动、误动,因此要求必须测试TA二次负载阻抗。目前现场最有效的回路检查方法是对电流回路进行通流试验,它不仅可以测量二次回路阻抗,而且也可以复查二次回路的完整性。针对二次回路通流检查试验与TA的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用现场试验数据解释了二次漏阻抗Z2对保护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0.
电流互感器饱和是微机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电流互感器饱和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剩磁引起饱和对微机保护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保护用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现场测试及其二次负载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