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把握外界有利通风时机,利用轴流风机通风增湿调质,降低保管损耗,改善粮食品质,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高大平房仓内对6 m高粮面的4353 t高水分小麦(入库平均水分14.5%),利用较大功率离心风机进行整仓分段通风降水降温处理,经过四阶段的通风处理,达到了降水降温、消除储粮安全隐患的目的,并保持了原有粮食品质,降低了保管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利用加湿器对高大平房仓即将出库的小麦进行调质通风试验。调制后,小麦平均水分增加了0.4%,由于调质通风过程中水分会通过不同渠道散失,粮食实际增量要少于加水量。  相似文献   

4.
在每年秋冬季节,大气温度降低,湿度减少期间,利用自然通风,排出由于夏季入库积留在仓内的湿热气体;然后利用冬季干燥寒冷的空气对粮仓进行机械通风降温,使储粮达到低温状态,从而达到安全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大豆在夏季及秋冬季储藏期间的通风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分三阶段的通风模式1"轴流-轴流-离心"比模式2"离心-轴流-轴流"的储粮通风降温能效比高。研究还发现压盖仓比未压盖层的粮堆平均粮温低1.7℃和1.6℃;压盖仓比未压盖层的表层平均粮温低2.0℃和1.7℃。试验仓秋冬季通风后,储存大豆粮堆度夏的压盖仓平均温度低于18℃,未压盖仓的平均粮温低于20℃,整仓的大部分大豆处于准低温储粮状态,有利于延缓大豆储存品质劣变。经检测采用的大豆储存工艺和技术可安全有效的保持储存大豆的品质质量。  相似文献   

6.
报告了我国北方地区高大平房仓储藏小麦在冬季利用两种不同的通风方式进行通风降温的试验结果,并对通风过程中粮温的变化和降温幅度变化规律,以及通风后三温变化和粮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消除高大平房仓储藏的高水分小麦的安全隐患,减少因传统晾晒造成的损失大、费用高、劳动强度大的弊端,探索高水分小麦在本地区就仓干燥应用的可行性、实用性,自入仓开始,就对高水分小麦,根据粮情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机械通风措施,经试验能够取得比较好的降水效果,保证粮食的安全储存,为高水分粮的保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高大平房仓机械通风不均匀等问题,在原有平面通风道的基础上,于粮堆中增设相应数量的直竖式通气竹笼,使之形成粮堆立体通风网络。试验表明:可提高通风效果和均匀度,消除死角,加快降温速度,缩短通风时数,节约费用,为立体通风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温差机械通风储根,常采用离心式通风和缓式通风两种方式。离心式降温迅速,不易控制,操作要求精细,缓式通风降温缓慢,容易控制通风后的粮堆温度。对仓房分别进行了两种方式的高温差通风试验.均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平房仓稻谷调质通风实仓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调质通风保水机组进行稻谷调质通风实仓试验,取得了整仓增水1%,1t稻谷增水1个百分点耗能2.04kW.h的效果。试验表明,采用保水机组对低温粮进行调质通风作业,能取得较好效果和显著效益;对稻谷进行调质,水分可进入糙米中,而不是停留在稻壳上;调质通风采用适当结露可有效提高调质效益。  相似文献   

11.
温度和水分含量是两个重要的物理变量,在研究谷物储存时品质变化起到很大作用。通风用于冷却粮堆并保持温度恒定,以防止水分迁移。良好的通风条件对粮仓内存储安全有显著影响。目前,通风空气相对湿度对粮堆水分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和比较因不同进风相对湿度而引起的通风过程中仓储的小麦温度和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风相对湿度较低时冷却干燥效率更高,小麦粮堆降温更快速,并将昆虫和霉菌的活动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横向通风作为高大平房仓一种新的通风方式,国内外对其保水降温效果研究较少。基于多孔介质流动和传热传质理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了不同大气温湿度条件下横向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温度变化和水分迁移规律。通过分析进风湿度和通风时间不同时粮堆内部的温度和水分分布,得到了横向保水降温通风的最佳通风条件,可为合理进行机械通风操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横向通风系统进行调质通风的可行性,利用稻谷平房仓横向通风系统两侧吸出式调质通风工艺与同样仓型的竖向通风系统进行了调质通风对比测试,分析了2种调质通风的调质速率、均匀性和能耗的差异。结果表明,横向通风系统调质后水分增加了1.26%,均匀度增加了2.28%,调质通风单位能耗为0.511 kW·h/(%·t),横向通风系统两侧吸出式调质通风工艺可以满足粮食收储企业实际作业需求,横向与竖向通风系统均可达到调质通风工艺效果,该实验结果为稻谷平房仓横向通风系统的通风工艺综合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刘宏超 《中国油脂》2021,46(2):147-149
除了水分和温度是影响进口大豆货损的重要原因之外,海上运输期间船舱通风也是争论的焦点。对运输大豆的船舱构造进行模拟,通过持续通风储存和不通风储存的对比,考察通风对进口大豆货损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含量为9.9%的大豆,无论通风与否,在储存期间均不会发生霉变;水分含量为14%~16%的大豆,即使储存期间不间断通风,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霉变,与不通风条件下储存相比大豆霉变速度和程度相同。因此,通风与否和大豆货损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鱼面的高温高湿干燥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干燥可以提高鱼面的干燥速度,改善鱼面的品质。鱼面适宜的干燥条件为:前期干燥温度80℃、相对湿度60%、干燥时间30min,随后转入降温降湿干燥阶段,干燥时间约40min,产品最终含水量10.7%。  相似文献   

16.
利用冬季低温天气,开启小功率低风压的轴流风机对安全水分以下的小麦粮堆进行通风,降温效果明显且能耗较低,粮堆水分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7.
实验以高温脱脂豆粕蛋白溶出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比较加热搅拌法与超声波法两种方法处理脱脂豆粕粉制备豆浆的工艺,得到了脱脂豆粕制备脱脂豆浆的最佳工艺参数。加热搅拌法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18,蛋白溶出率为80.9%;超声波法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16,蛋白溶出率为81.8%。从节能角度考虑,选取超声波法为高温脱脂豆粕制备脱脂豆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相对湿度(RH)对大豆调和油(BSO)氧化酸败的影响。采用自组装氧化装置,在温度50℃、大气氧分压21 kPa、初始顶空率50%和室内光照强度(840 lx)的条件下,通过磷酸氢二钾溶液分别控制RH为50%、60%、70%、80%和90%,氧化BSO试样,测定不同氧化时间(t)时BSO的过氧化值(POV)和酸价(AV),由POV-t和AV-t回归曲线分析RH对BSO氧化酸败的影响。结果表明:BSO氧化酸败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特征,POV与AV随RH的增大和t的延长而升高;反应速率常数(k)随RH增大而增大。RH越大,氧化酸败速率越快,二者遵循二项式关系k_(POV)=-1E-05 RH~2+0. 002 4 RH-0. 049 6和k_(AV)=2E-07 RH~2-2E-05 RH+0. 000 5。因此,在生产、贮存、运输和消费过程中,应尽量降低BSO的贮存环境湿度,以减缓BSO的氧化酸败速率。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折线形屋架散粮平房仓是我国粮食储备库大量使用的标准仓型.基于该仓型吊顶通风隔热现状及传热原理,对折线形屋架散粮平房仓吊顶通风隔热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利用屋架下弦吊挂保温、气密和防水顶棚,即在檐墙和屋脊处开设防雨百叶和通风百叶窗气窗等项措施,为粮食储备库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温高湿地区筒仓中粮食储藏安全的问题,进行了偏高水分玉米控温的试验.结果表明:偏高水分玉米初春入仓后,应首先将粮食水分降至14.5%左右;然后启动内环流系统将内圈筒仓的粮温维持在20℃以下、外围筒仓维持在25℃左右;盛夏期间当偏高水分粮或杂质分级点引起局部发热时,可利用谷冷机进行降温散湿.另外,可将偏高水分玉米储于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内圈筒仓,配以加强入仓粮食清杂和提前进行预防性熏蒸等措施,以提高湿粮储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