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实用的攻防价值,而且其中更是包含了深厚的美学理论。本文主要从武术的"形美"、"意美"、"德美"三方面以及武术的高度融合性进行分析,探讨武术中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2.
郑重 《纺织报告》2023,(9):65-67
“言象意”美学理念是具有极高辨识度的传统美学文化符号,对后世的文化与美学发展影响深远。海报是传递信息与美感的重要媒介,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理念、饱含民族性与文化性的海报作品更容易彰显特色、触达观众。“言象意”理念的融入有助于活化海报设计的表达情境,增强社会意义并丰富文化内涵。文章梳理了“言象意”美学理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观点,尝试从设计理念、视觉要素两个方面分析优秀作品,探究并总结“言象意”美学理念与海报设计的融合模式,以拓展当今海报设计的语义空间。  相似文献   

3.
“意派论”和“写意美学”均反对二元对立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均试图以三元甚至更多元架构寻求突破现行理论困境之道,将“意”安置在“之中”或“之间”地带。“意派论”的“意”,是“意在言外”,强调“意”在艺术作品中实体的“缺席”(但不等于更高维度的“意”的“不存在”)。而“写意美学”的“意”,是“写中之意”,尤其强调艺术家的“写”这样一个动态的“在场”。  相似文献   

4.
“气氛”作为重要的美学范畴,以“物”和“气”作为介质,发生在审美主体和观照对象“之间”,既强调物在场的弥漫性和不确定性,也强调人的感知将情感、对象与环境融为一体。这些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与舞台美术拥有密切联系,使得舞台美术在气氛美学中有了容身之所。本文认为“物”和“气”作为舞台艺术审美空间的载体,其在场与显现过程构成了特定时空中的气氛本身。舞台艺术中的“物”是制造各种气氛的载体,并期待用个人或整体事件制造出的某种情感色调及气氛去充盈。  相似文献   

5.
燕.本作醼,《广韵·霰韵》:“醼.醼饮。古无酉.今通用,亦作宴。”《集韵·霰韵》:“合饮也.通醼,燕。”遍看《左传》、《国语》等先秦文献.可知”燕”与“宴”意近而有别。宴为聚饮之概称.而“燕”惟指私交故旧族人间之聚饮。  相似文献   

6.
李璐 《印染》2023,(9):116-116
作品介绍:水墨创作以秦岭腹地陕南为创作素材,进行水墨探析学习山水画的过程中,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绘画精神为核心,坚持中国山水画艺术的优良传统,深入发掘和研究传统绘画的艺术理念,以及理、意、法、趣、形、神、气、韵法则,重视基础、注重创作、力求创新。在深入学习传统的基础上,注重艺术作品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吸收和借鉴新的文化理念,拓展个性化和全面的艺术修养,以及德才兼备的品质,创作出适应时代审美和符合山水画精神的画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齐的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第一法也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就是气韵生动。笔者首先要说明的就是气与韵有时不完全是一个含意。气有雅俗之分,而韵却没有好坏之别。例如文气、雅气、神气在书画中都给人以美感。而俗气、滞气、火气、黑气等却是书画家所竭力避免的。韵,有湿韵、苍韵、情韵等韵味,没有给欣赏者不悦目的韵律和恶感。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挖掘禅宗“不二圆融”核心范畴美学思想,结合设计实践探讨“不二圆融”美学思想对中国文创产品审美构建的可能性。通过文献分析法及归纳演绎法,分析了“不二圆融”美学中“时空圆融”“动静圆融”“语义圆融”三个核心范畴的美学特征;运用实证法,通过生铁壶的设计实践及商业化验证了“不二圆融”美学与文创产品融合的可能性。得出结论:禅宗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其“不二圆融”美学对指导我国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及塑造中国当代设计审美思想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辩证唯物方法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以艺术学、哲学、美学等为理论参考,对中国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在武术套路演练中动要突现神韵,静要蕴含意境。同时,依据武术套路演练中动静节奏的上述审美特征,指出了动静节奏的艺蕴内涵应凸现出动迅静定,动韵静势,顿合规律等具体要求,进而推断出要从动态性、延续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角度去把握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电击高手》2009,(11):102-103
罗钟,号云烟居主。1944年出生于厦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早年随其伯父著名书法家罗丹学书、习诗文,深得“罗丹体”之精髓,亦擅草行隶魏各体。隶书潜心多种汉碑,于张迁、衡方、石门颂、曹全致力最勤,融诸碑于一炉,并掺入篆书和汉简之意趣,饶有金石韵趣;  相似文献   

11.
西文humour(源于拉丁语humor),音意合译为汉语中的“幽默”。作为审美范畴之一,幽默“通常被认为是滑稽的诸形态中具有最高审美价值的范畴”([日]竹内敏雄主编《美学百科辞典》)。它往往借助比喻、夸张、影射、曲解、引伸、象征、寓意、双关等手法,从凝炼含蓄、机智风趣的喜剧化形式中揭示出生活的某种矛盾或哲理(即黑格尔所谓“于无足轻重的东西之中见出最高度的深刻意义”),微言妙语,给人启迪,让人发出会心的微笑。幽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古今中外饮食界的许许多多龙门阵就与之结缘深深。闲时测览…  相似文献   

12.
霪雕刻指导.命名撰文:朱君(1)号:作品名称:“回眸” 孔雀回眸,百媚暗生,情深意笃。 制作者:王通(2)号:作品名称:大侠檗义’ 太侠与大虾谐音,虾趣浓而侠义酽。 制作者:张俊伟(3)曼{非品名称:‘八仙过侮’彩荔j/、神仙鱼,畅游海域故名八仙过海锈雾棼_制作者:蔡晓楠麓4了号:作品名称:“爱之韵”竹 插花呈‘L型”.篮、花、盘皆呈“O”形,L 型斜看成∥形,花、叶之柄呈。‘‘£”形,合 起来暗合英文“LOV E1'。 制作者:陆启尚(5)号:作品名称:‘篮塔连灯’ 瓜蓝灯塔,用四条飞链叠锁四隅瓜灯,使之 连成一体。 制作者:张磊、高云中、陆冬强、宋鹏(…  相似文献   

13.
茶诗谈趣(十一)———漫谈雷字韵茶诗钱时霖(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311115)从《全宋诗》黄庭坚、苏颂的诗集中可以找到23首“雷”字韵茶诗,计黄庭坚12首,李常1首(收在黄庭坚集中),苏颂10首。这些诗都用雷字结尾,但每个雷字都有特定的含意,细细品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夫茶已被公认为最讲究的一种泡茶、饮茶方式,潮汕工夫茶在当代更被一些文化人士称为“中国茶道的代表”。潮汕工夫茶是潮汕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品茶不仅要将茶喝进肚里,还要品味茶韵,体味意境,欣赏外在的技能和艺术,感受内涵之哲理与精神。别看小小的一杯茶,却是“小茶壶大乾坤”,它把潮汕人的风情习俗、行为规范、伦理道德、诙趣逸事,全都包容其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不同生态区云烟87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风格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我国不同生态区云烟87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风格差异,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和简单相关分析法对西南高原、黔桂山地、武陵秦巴和南岭丘陵4个生态区共288个云烟87烟叶样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南高原生态区上部叶“高糖低碱”、中下部叶“高糖中碱”,特征香韵为清甜香且与总糖相关系数(0.679)最大,余味好,刺激性和杂气小;黔桂山地生态区上部叶“高碱低钾”、中下部叶“高糖低氮”,特征香韵为正甜香且与总氮相关系数(0.503)最大,香气质和香气量高;武陵秦巴生态区上部叶“高碱中糖”、中下部叶“高糖高碱”,特征香韵为正甜香且与总糖相关系数(0.455)最大,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劲头和余味均较小;南岭丘陵生态区上部叶“高碱高钾低糖”、中下部叶“高钾低糖”,特征香韵为焦甜香且与还原糖相关系数(0.529)最大,浓度高、劲头大。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虚实既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重要审美范畴,也是道家思想的哲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庄哲学“以虚无为本”,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揭开这唯心主义外衣,可以发现它“有无相生”、“虚实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特点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民族体育内容极为丰富,风格各异,其中导引、养生、武术、气功、太极拳等都属于民族体育的范畴。它具有很深的内涵和特性:其一,民族体育的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自娱娱人的独特功能是任何体育项目不可相比的。民族体育以修身养生为主,以追求“健康”和“长寿”为目的,以“身心合一”、“动静结合”为特点。讲究“内外之合”,提倡“神形兼备”,  相似文献   

18.
初次看到这件翡翠作品,不由得让人想起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荷塘月色》,今天,王俊懿用自己独特的翡翠艺术语言对其进行了近乎完美的形象再现,作品简括大气,离形而以神会求似,以求相辅相成之韵趣,真率自然,不假装饰,完成了高于玉雕传统工艺的“翡翠艺术创作”的首例作品。  相似文献   

19.
李莹  靳晶 《丝网印刷》2023,(5):103-106
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水墨写意对于动画的“形式风格”和“精神内涵”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写意精神对国产动画美术语言的影响,探究水墨写意如何提高动画的艺术水平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虚实”这一概念出自《战国策·西周》中的兵法思想,老子将“虚实”概念引入中国古代哲学领域,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典美学及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本文通过梳理“虚实”概念的发展演变、历史沿革及古今文艺理论中有关“虚实”的观点,以阐述此概念在中国艺术理论中的重要性,从而论证在当代重提“虚实”观念的重要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