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进口聚醚醚酮树脂,系统研究了热甬道温度、喷丝头拉伸比对所得初生丝结构、最大牵伸倍数及所得纤维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甬道可降低初生丝的取向度,从而提高可牵伸倍数,使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更优;随着喷丝头拉伸比的增大,初生丝取向度增大,最大牵伸倍数降低,所得纤维的机械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法,以不同上簇条件所得蚕茧为样品,研究了桑蚕丝素的晶区取向度与蚕丝强力、蚕茧解舒率等的关系,并从蚕丝结构的角度讨论了簇中小气候对蚕丝质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在良好条件(24.1℃,RH 63.9%,0.13米/秒气流速率)下结的茧,蚕丝丝素晶区取向度、蚕丝强力和蚕茧解每率均优于不良结茧条件(30.1℃、RH 92.7%无气流)下结的茧.由此说明,蚕丝丝素的晶区取向度是造成生丝强力和蚕茧解舒率不同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X-衍射法、核磁共振法、红外吸收光谱法,贝克线法,分别对自动缫和立缫生丝及其丝素聚集态结构的结晶度、取向度,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自动缫丝和立缫丝之间的聚集态结构存在差异,自动缫生丝结晶度大于立缫生丝结晶度;自动缫丝素结晶度略大于立缫丝素结晶度;自动缫生丝及其丝素的取向度分别高于立缫生丝及其丝素的取向度。不同测定方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特殊热处理对蚕丝丝素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X衍射分析、贝克线法、单纱强力测试和水洗色牢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以温度、张力、助剂等为主要工艺因素的特殊热处理对蚕丝丝素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寻求对蚕丝丝素进行改性的新途径.结果表明:湿热条件下,张力作用能增加蚕丝纤维的取向度和结晶度,从而提高蚕丝的断裂强度和耐洗色牢度.润湿保护剂对蚕丝纤维有良好的润湿膨化作用和一定的高温保护作用,有助于上述处理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用溴化锂(LiBr·H2O)/乙醇溶剂溶解丝素蛋白,添加乙基黄原酸钠,制得含黄原酸盐的再生丝素纺丝溶液,用自透析湿法纺丝制得再生丝素纤维,通过对纺丝溶液流变性能的讨论,研究了黄原酸盐对纺丝溶液可纺性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一系列的测定对制得的纤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黄原酸盐丝素溶液的可纺性有较大改善,且得到的再生初生纤维表面比较平滑,微纤维沿纤维轴向取向比未加黄原酸盐的再生丝素初生纤维明显.  相似文献   

6.
特殊热处理对蚕丝丝素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X衍射分析、贝克线法、单纱强力测试和水洗色牢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以温度、张力、助剂等为主要工艺因素的特殊热处理对蚕丝丝素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寻求对蚕丝丝素进行改性的新途径。结果表明:湿热条件下,张力作用能增加蚕丝纤维的取向度和结晶度,从而提高蚕丝的断裂强度和耐洗色牢度。润湿保护荆对蚕丝纤维有良好的润湿膨化作用和一定的高温保护作用,有助于上述处理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桑蚕膨松丝的力学性质与理化性能,由于这种新性质生丝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茧丝原有的卷曲状态,因此具有良好的膨松性与柔软性,可开发作为针织专用丝.桑蚕膨松丝与普通生丝相比,膨松度提高20—30%,伸度提高5%,杨氏模量减少20%.丝胶分子构象中无规卷曲结构高于普通生丝,而丝素的结晶度与取向度均低于普通生丝.  相似文献   

8.
针对PLA纤维耐热性较差的问题,测试分析了PLA纤维经不同条件的热处理后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LA纤维的强力呈下降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呈上升趋势;经高温(超过140℃)处理后,纤维的力学性能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针对醋酸乙烯酯(VAc)为第二单体的聚丙烯腈湿法纺丝,研究凝固浴浓度、凝固浴温度和喷丝头拉伸率等条件对PAN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单丝强力仪、声速取向测量仪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等设备对湿纺PAN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凝固浴温度,有利于获得圆形截面的纤维;随着拉伸倍数的增大,纤维结构变得致密,纤维取向程度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纤维断裂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市售桑蚕丝织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在50℃、100℃、150℃、200℃和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对丝织物进行加速热老化.利用红外、热重和氨基酸测定手段考察了热老化处理对其组成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老化处理后,桑蚕丝纤维样品的红外特征峰峰值强度随着温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变化,且产生微小位移;热处理使丝纤维的热分解温度降低,缘于热老化后纤维晶区受到破坏、结晶度下降;丝纤维的氨基酸含量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以及热处理温度的增加而变化,表明热老化处过程有化学反应发生.由于化学反应的发生使纤维组成发生变化,致使纤维结构产生破坏和损伤,织物断裂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准确地表征纺织材料的纤维取向分布,基于纺织材料纤维扫描电镜(SEM)图像,提出了一种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的纺织材料纤维取向度测量方法.把纤维图像看作总体非平稳、局部平稳的信号,首先通过对纤维图像加窗并使窗口平移覆盖整个时域,实现纤维图像的短时傅里叶变换;然后选取频谱图中的感兴趣区域;接着统计频谱图中感兴趣区域沿不同方向角的能量并找出每个子块中纤维的主方向;最后对所有子块的主方向进行统计得到纺织材料纤维取向度.对4个样品的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与传统的FFT方法测量结果相比较,90°方向和180°方向的纤维比例平均分别减少14.75%和15.25%,说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减少边界效应,更准确地表征纺织材料纤维的取向度.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蚕丝结构、理化性能和制丝生产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蚕的吐丝结茧过程.为此,我们对1982年秋茧(苏4×苏3)及1983春茧(苏5×苏6)进行了不同上簇条件的实验.实验表明,高温多湿实验区的蚕茧,解舒率低,生丝的强力亦低;标准(适温适湿)实验区的蚕茧,解舒率和生丝强力均高.其余四实验区(自然温湿度、高温干燥、高温多湿加风扇、低温多湿.)的蚕茧,亦均呈有规律的变化.将所得各实验区的样茧进行了丝胶、丝素的结构研究,所得结论,能用以说明不同实验区的蚕茧解舒率和生丝强力发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蚕丝织物(或生丝)经受不同温度的干热和湿热松弛处理后,织物练减率、白度和拉伸强度与热处理温度和时间之间关系,探明蚕丝纤维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再生料聚酯纤维的耐热性能问题,本文采用了LLY-06E电子单纤维强力仪和Y802A型八篮恒温烘箱,对再生料聚酯纤维、PTT纤维及普通聚酯纤维在常温干态和湿态下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并且通过对3种纤维进行热处理实验,分析了纤维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初始模量的变化与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的关系,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处理温度不超过100℃时,热处理对再生料聚酯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当处理温度达到180℃,热处理时间为1.5h时,再生料聚酯纤维力学性能变差,初始模量显著下降,而断裂伸长率显著增高;PTT纤维及普通聚酯纤维与再生料聚酯纤维类似,但变化趋缓。该研究对再生料聚酯纤维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X衍射法、铜氨溶液法等测试和分析了亚麻纤维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对其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 :亚麻纤维结晶度 70 %左右 ,棉纤维 5 0 %左右 ;亚麻纤维的取向度 90 %以上时 ,棉纤维6 0 %左右 ,亚麻纤维的取向度远高于棉纤维。纤维的结晶度越高 ,取向度越高 ,纤维溶胀越困难 ,染色时染料渗透越困难 ,上染率越低 ;另外亚麻纤维含有较高的杂质 ,也对亚麻的上染率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UHMWPA6(相对粘度22.46)为原料,以甲酸为溶剂、CaCl2为络合剂,通过局部络合制备纺丝液,并经干法纺丝制备PA6纤维,研究溶剂含量不同的初生丝对所得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剂含量的增加,初生丝的回弹率提高,拉伸倍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晶型产生明显变化,α晶型相对含量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试样的DSC曲线熔融峰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规律;溶剂质量分数为14.0%的初生丝所得纤维的模量和强度最佳.  相似文献   

17.
将活性碳粉末和LiCl粉末分别加入聚丙烯腈纺丝液中,采用滚筒接收的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具有定向排列分布的超细纤维.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纤维表面形态,采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纤维内部结构,采用KES-G1拉伸仪测试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分析发现:添加剂的加入会改善纤维沿滚筒旋转方向的定向排列程度但都降低材料的拉伸强力;随着活性碳含量的增加,纤维的直径逐渐增加,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变差;而LiCl加入后提高了纤维中大分子的取向排列程度,纤维膜的断裂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LiCl含量为0.6%时,纤维具有较好的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X衍射法、筒氨溶液法等测试和分析了亚麻纤维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对其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亚麻纤维结晶度70%左右,棉纤维50%左右;亚麻纤维的取向度90%以上时,棉纤维60%左右,亚麻纤维的取向度远高于棉纤维。纤维的结晶度越高,取向度越高,纤维溶胀越困难,染色时染料透越困难,上染率越低,另外亚麻纤维含有较高的杂质,也对亚麻的上染率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制备具有良好稳定性与灵敏度的温敏纳米纤维,将异丙基丙烯酰胺(N-isopropylacrylamide,NIPAm)与羟甲基丙烯酰胺(N-methylol acrylamide,NMA)通过自由基共聚合方法合成了聚异丙基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P(NIPAm-co-NMA).并利用NMA的自交联能力和热处理,提高了共聚物P(NIPAmco-NMA)的交联度和低临界溶解温度区间的抗溶解能力.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将共聚物P(NIPAm-co-NMA)制备成纳米纤维,研究了纺丝工艺条件对纤维形貌与直径的影响,以及热处理温度与时间对纳米纤维交联程度与形貌保持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P(NIPAm-co-NMA)的最佳纺丝参数为: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0%,纺丝电压为10 k V.共聚物P(NIPAm-co-NMA)纤维的最佳热交联温度为130℃,热处理时间为6 h,所获得纤维的交联度为82%,热交联后纤维可在低温水溶液中保持稳定,循环加热-冷却5次后其质量仍可保持原来的98%.  相似文献   

20.
以市售桑蚕丝织物为研究对象,蚕丝样品分别在50、100、150和200℃条件下进行加速热老化,对老化丝织物样品进行了断裂强力和白度测定,利用电镜和XRD表征手段考察了热老化处理对样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丝纤维的形貌完整性和结晶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以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热老化处理严重时纤维表面出现裂隙,甚至断裂.由于热老化使纤维结构产生破坏和损伤,织物断裂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