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江盼 《四川建材》2012,38(1):14-15,18
通过压碎值、级配和流动度测定等手段,研究了不同骨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强度和不同粒径卵石的优化质量比,以及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对水泥净浆和含砂粉水泥浆流动性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基于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对蒸压混凝土强度进行了配合比优化.  相似文献   

2.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植物生长所需条件对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多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水胶比增大、灰骨比增大以及骨料粒径的减小而增加;适合的植生型多孔混凝土配合比为:水胶比0.36,灰骨比0.17,骨料级配为5-10mm的占总量的20%,15~20mm的占总量的80%。  相似文献   

3.
为开展透水混凝土路面基层的配合比优化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孔隙率、水灰比、骨料粒径三种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孔隙率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当孔隙率在18%~22%,水灰比在0.26~0.29,骨料粒径在9.5~19.0 mm时,透水混凝土的性能较优,其抗压强度可以达到C25,渗透系数大于6 mm/s。  相似文献   

4.
多孔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大孔隙率和较高强度的生态型混凝土,但由于缺乏合适、统一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阻碍其应用。根据多孔混凝土的结构特征和功能要求,确定了以孔隙率为主设计参数、通过改变胶结材料和骨料粒径来满足强度的配合比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为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选用的材料,再确定单位体积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然后根据骨料的表观密度和设计要求的孔隙率确定胶结材料用量,最后根据成型工艺的要求确定水灰比,从而确定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和拌合水用量。试配结果表明该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目前透水混凝土应用中透水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灰比、目标孔隙率、骨料级配、玄武岩纤维长度和掺量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和目标孔隙率对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骨料级配为1∶6时其力学性能达到最佳,骨料级配为1∶7时其透水性能达到最佳;掺入适量的玄武岩纤维可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但对其透水性能具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粒径在25~30mm的天然沸石、浮石、钢渣、砾石在低浓度下对溶液中氮、磷的吸附特性,优选出具氮、磷高效吸附的多孔混凝土材料;通过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研究,对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及回归分析,得到了各材料对氮、磷的饱和吸附量.结果表明:4种材料对溶液中氨氮的吸附能力大小排列为沸石>浮石>钢渣>砾石,对总磷的吸附能力大小依次为浮石>钢渣>沸石>砾石.沸石对氨氮和浮石对总磷的吸附结果均能很好的拟合Lagergren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静态试验中当氨氮浓度为2 mg/L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容量相应为116.28 mg/kg;浮石在总磷浓度为0.2 mg/L时,浮石对总磷的饱和吸附量为10.06 mg/kg.动态试验中各材料吸附效果明显优于静态吸附效果,在氨氮浓度为5 mg/L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量达到了823 mg/kg,在总磷浓度为0.5 mg/L时浮石对总磷的吸附量为49 mg/kg.沸石和浮石可作为具氮、磷吸附特性的多孔混凝土优选材料.  相似文献   

7.
8.
9.
钢纤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兰友  徐栋厚 《四川建筑》2005,25(Z1):184-186
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和研究,提出符合设计与施工要求的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0.
路面用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瑜  王迪 《建筑材料学报》2009,12(4):423-427
根据多孔混凝土路用性能和功能性要求,提出了基于目标孔隙率的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推荐了配合比参数的合理范围.实践表明,该方法特点突出,效率高,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程娟  杨杨  陈卫忠 《混凝土》2006,39(10):81-84
研究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改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粗集料空隙率、目标孔隙率、水灰比为配合比主要指标,采用体积法进行设计.试件成型时采用1.0MPa压力进行静压成型.水灰比的范围为0.25~0.40.通过对试件的孔隙率、透水系数、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的测定可知,在研究条件下,综合考虑强度和透水系数的要求,一定目标孔隙率下可确定一个最佳水灰比,从而获得最终配合比.  相似文献   

12.
以景观水体为实验对象,阐述了沸石去除氨氮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沸石处理高氨氮景观水,氨氮去除率超过90%;等温吸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所选用的沸石去除氨氮符合经典等温吸附模型朗格缪尔(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极限值为4.642 3 mg/g;在25℃时,沸石对氨氮的去除率为93.4%。  相似文献   

13.
生物沸石滤池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挂膜启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胥红  邓慧萍 《供水技术》2009,3(5):10-13
对沸石滤料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低浓度氨氮的挂膜启动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挂膜过程可以根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浓度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沸石发挥本身对铵离子的吸附交换性能,氨氮去除率达88%以上;中期开始出现生物硝化作用,亚硝酸盐积累明显,硝酸盐出水浓度不稳定,氨氮去除率稳定,但下降至65%左右;后期硝化反应稳定进行,亚硝酸盐迅速转化为硝酸盐,氨氮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生物沸石滤池挂膜同时应考察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浓度变化,在出水亚硝酸氮明显积累后又稳定降低,且硝酸盐氮稳定积累时方可认为挂膜成功。进出水pH值的变化可以指示硝化反应的进行程度和生物膜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14.
王玉敏 《供水技术》2012,6(6):48-50
采用超声波-混凝沉淀-膨润土吸附工艺对高浓度氨氮污水进行处理,并通过现场生产试验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工艺的出水氨氮指标能够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_2011)要求;超声对氨氮的去除率为79.9%-86.4%;采用氨回收器能回收到浓度为18%的氨水;混凝沉淀对氨氮的去除率为88%,污泥中含有的MAP可作为农用肥出售,并产生一定的效益;采用天然漂白土进行吸附能够保证出水氨氮达标排放。通过经济核算,污水处理成本受超声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较大,单位污水的处理成本为0.50~2.35元。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试样,用氮气吸附法测量了混凝土的微观孔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水灰比试样孔的峰值出现在20nm左右,且随着水灰比的下降,峰值减小,三种水灰比试样孔径分布连续,孔体积的变化基本一致,平均孔径和水灰比基本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隋雪萍  朱中华  丁新事 《混凝土》2012,(12):132-135,139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易产生温度裂缝,而温度差是引起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绿地普利中心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工程中,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配合比设计以控制温度差为目标,通过采用大掺量粉煤灰、低水化热水泥、缓凝型外加剂以及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方法来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工程温度监测记录和强度评定结果表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达到了C40P8的要求,且未产生裂缝和渗透,达到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得到较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薛姗 《供水技术》2022,16(2):8-11
以厨余垃圾为原材料,在不同温度、不同停留时间下将其制成生物炭,研究了生物炭对氨氮的吸附效果和影响因素.生物炭对氨氮的吸附不仅包括物理吸附,还存在复杂的化学吸附,使用Langmuir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描述吸附等温线,其动力学过程可以采用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沸石柱及沸石微生物柱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并研究沸石质量、pH值、吸附时间对沸石去除氨氮的影响.研究表明:沸石投加量越大,氨氮去除效果越好,沸石的吸附容量越小;pH值对氨氮的去除影响较大,pH在8附近时氨氮去除效果最好;随时间的延长能增加沸石对氨氮的去除.对于进水氨氮为60.34mg/L的生活污水,沸石柱去除效率最低可达77.43%,沸石微生物柱的去除效率最低可达87.32%.  相似文献   

19.
Recycled aggregate (RA) is well acknowledged having a poorer quality due to its higher porosity resulted from cement mortar remains attaching to its surface that hampers the recycling rate of concrete waste. Many previous researches recorded reduction in strength for concrete made with RA. As a result, the use of RA is mainly confined to low-grade applications. Tam et al. [Tam WYV, Gao XF, Tam CM.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produced from two-stage mixing approach. Cem Concr Res 2005;35(6):1195–203] proposed a two-stage mixing approach (TSMA) for improving the strength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RAC), by testing mixes with up to 30% RA replacement. This paper extends Tam et al.’s work (2005) by exploring RA substitutions ranging from 0% to 100% and compares their performance with the traditional mixing procedure. Based upon the experimental works, improvements on strength and rigidity of RAC using TSMA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raditional mixing procedure based on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RA replacements. The results were then optimized using 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s (GRNN) and RA replacements of 25–40% and 50–70% were found to be optimal when TSMA was adopted. It confirms the conservative recommendation of 20% RA substitution by many previous researchers and public us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